Posted on

【體操】暫克傷患再闖世界盃三甲 石偉雄為亞運年添信心

【體路專訊】香港體操代表石偉雄周日(26日)在世界盃德國站男子跳馬奪得銅牌,近四年以來首次踏上頒獎台。這名兩屆奧運代表賽後指,過去兩年一直受傷患困擾影響表現,如今對自己尋回少許信心,期望傷勢不要再反覆惡化。

以次名晉級的石偉雄周日決賽首跳已採用難度分6.0的塚原轉體270度後團兩周,是他自剛好365日前在同樣地方的世界盃後再次使用「李世光跳」,結果採得14.766分。他第二跳以難度分5.6的前手翻前空翻兩周轉體180度上陣,取得17分正,兩跳平均分14.733分。結果「石仔」以0.25分力壓以色列的Artem Dolgopyat奪得銅牌,前兩名分別來自亞美尼亞及伊朗。

(圖:受訪者提供)

今次的銅牌是「石仔」自20196月的世界挑戰盃斯洛文尼亞站的金牌後首名國際賽獎牌,賽後笑言已不記得當日的情況:「今日的兩跳做好了自己,完全沒有留意成績,很開心有機會再站上頒獎台。」他於兩年前奧運後腳腕內側兩條韌帶斷裂,及後亦遇上其他傷患,但如今再次在初賽及決賽連續起用「李世光跳」,是否已證明雙腳痊癒?「奧運後雙腳不同位置都有傷,對表現一直有表現。現在總算跑到和跳到馬,但並非完全康復,希望不要再反覆惡化,保持現狀也足夠,起碼能繼續練習。」

「石仔」過去兩屆亞運均贏得跳馬金牌,距離杭州亞運尚餘約七個月,他坦言為自己增添少許信心:「始終上兩年都不能太系統地練習,踏入亞運年(取得獎牌)都拿回一些信心。」下一站世界盃將於本周末在卡塔爾多哈舉行。

(圖:受訪者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操】暫克傷患再闖世界盃三甲 石偉雄為亞運年添信心

Posted on

【殘疾人羽賽】巴黎殘奧首站計分賽 朱文佳男單奪金

(圖: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隊早前派出5名運動員出戰於2月20日至26日在西班牙維多利亞舉行的殘疾人羽毛球國際賽2023,這亦是巴黎2024殘疾人奧運會計分周期拉開的首站賽事,最終世界「一哥」朱文佳再奪喜訊,以直落兩居橫掃泰國對手,勇奪金牌。

(圖: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去年歷史性摘下世錦賽金牌的朱文佳,於男子SH6級單打小組賽累積兩勝順利出線,於16強賽輪空,直入8強後以22:20、21:14勝法國球手Charles NOAKES,4強再以20:22、21:11、21:16反勝美國選手Miles KRAJEWSKI,再於決賽愈戰愈勇,以21:9、21:14輕取泰國對手Natthapong MEECHAI封王。

資料來源:香港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殘疾人羽賽】巴黎殘奧首站計分賽 朱文佳男單奪金

Posted on

【全港羽賽】陳延澤衛冕男單冠軍 李晉熙/吳芷柔首摘混雙錦標

【體路專訊】2022全港羽毛球錦標賽周日(26日)假香港體育學院羽毛球館進行高級組決賽。陳延澤以直落兩局擊敗李卓耀,衛冕男單冠軍,17歲小將梁珈穎首登后座,  李晉熙/吳芷柔則首摘混雙錦標。

首場男子單打決賽上演上屆決賽的翻版戲碼,周六在4強氣走伍家朗的陳延澤,去年以3局擊敗李卓耀首次男單封王。今仗第一局李卓耀顯得較為心急、失誤多,先失一局17:21。第二局陳延澤開局雖然連接擊球出界,先落後0:3,但之後乘李卓耀主動失誤連追9分,反超前9:3。最終陳延澤憑穩定發揮,以21:14再下一城蟬聯冠軍。

第二場男子雙打決賽,由頭號種子現時世界排名82位的羅卓謙/李晉熙對上屆亞軍鄧俊文/何煒麟。第一局雙方都入局快,比賽相當緊湊,鄧俊文/何煒麟憑較佳發接發佔優,尾局羅卓謙及李晉熙最後兩分連續發球失誤,以19:21先失一局。第二局羅卓謙及李晉熙憑較佳的進攻主導佔優,以21:15追回一局。決勝局比分持續接近,雙方鬥至19分平手,但羅卓謙/李晉熙下半局發球失誤多,鄧俊文/何煒麟把握機會以21:19取勝,首次奪得男雙冠軍。

第三場女子雙打決賽,由上屆亞軍范嘉茵/尤漫瑩對去年台北公開賽女雙冠軍曾曉昕/吳芷柔。第一局范嘉茵/尤漫瑩憑較好的力度、進攻表現,及體能優勢,以21:18先取一局。第二局曾曉昕/吳芷柔逐漸找回節奏,中段連追5分,一度反先18:17。但最後范嘉茵/尤漫瑩發力搶攻,以21:19再勝一局,順利奪冠。繼2021年首次組合參加全港羽毛球錦標賽以來,連續兩年奪得高級組奬牌。

女子單打決賽由2021全港青少年羽毛球錦標賽05-06年組冠軍、現年17歲的梁珈穎,對2019全港青少年羽毛球錦標賽03-04年組亞軍,目前20歲的吳天殷。二人均來自分區青年軍,先後升上荃灣區重點青年軍,再到體院接受進階訓練。梁珈穎在高級組女單8強曾以3局擊退葉姵延晉級,而吳天殷同樣在8強淘汰上屆亞軍盧善恩。今仗首局梁珈穎憑藉較好的球路發揮,以前21:19領先第一局。第二局梁珈穎頻頻失誤,吳天殷把握機會以21:14扳回一城。決勝局比分緊湊,吳天殷表現較為心急緊張,最後1分擊球出界。結果梁珈穎再勝一局21:18,自2021年9月轉為全職運動員以來,首次在全港羽毛球錦標賽高級組女子單打賽事封后。

壓軸混合雙打決賽,由首次組合參賽就躋身決賽的李卓耀/呂樂樂,對上屆亞軍、2022台北公開賽混雙冠軍李晉熙/吳芷柔。李卓耀/呂樂樂曾在8強以3局擊敗頭號種子,連續3屆冠軍的鄧俊文/謝影雪。第一局甫開首雙方比分接近,李卓耀/呂樂樂僅以10:11落後,但技術暫停後李晉熙/吳芷柔憑較好的發接發及第三板處理,連續得分,以21:14先取一局。第二局李晉熙/吳芷柔以21:12再下一城,成功摘下混雙冠軍。

資料來源:香港羽毛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全港羽賽】陳延澤衛冕男單冠軍 李晉熙/吳芷柔首摘混雙錦標

Posted on

【讀者投稿】港大壘球「孵化器」 – 從舍堂至校隊 薪火相傳

【讀者投稿】早前投稿【在香港大學打壘球】,提到港大舍際體育比賽讓很多新手運動員甚至「讀書人」接觸壘球,在比賽中一嚐「當球星」的滋味,繼而上癮成為壘球忠粉。近年,除了舍際比賽,港大壘球舊生和校隊(U Team) 也成為了培育本地壘球運動員的新力量。

由幾位港大壘球舊生成立的薄扶林體育會,剛與香港大學校方合辦第一屆HAECO 香港大學壘球挑戰賽2023(HKU Open)。現屆港大壘球校隊與7隊由港大舊生和本地壘球精英組成的參賽隊伍完成五日精彩賽事後,男女子組別冠軍球隊正式於週日(19/2)誕生。HKU Open為近年少見的壘球界盛事,除了讓球員切磋球技外,更重要是實現港大舍堂文化的傳承精神,舊生以不同形式支持師弟妹延續壘球夢,薪火相傳。

其實本地壘球人多年來一直全力推廣此運動,至今壘球於小學、中學以至社區的推廣及發展已越見成熟。至於大專界別,除了港大舍際壘球風氣盛行,幾位港大壘球舊生更深信基層培訓是發展本地壘球不可或缺的一環,應從 U Team 訓練著手培訓球員以至基層教練等,因為舍堂圈子本已聚集不少有潛質的新舊球員,如能盡早集中他們接受有規模的訓練及鼓勵他們畢業後繼續打壘球,定必有助提升本地壘球運動水平及發展。

因此,他們成立了薄扶林體育會,四出募集資金,並組成了包括前港隊隊長及球員組成的教練團,出錢出力為港大 U Team 迎來一場大改革。U Team 從過往只嚴格挑選十多位精英球員出戰大專壘球比賽的球隊,轉型為提供充裕資源培訓一眾有潛質又願意付出時間和努力的壘球球員「孵化器」。經過六年時間和整合,現屆U Team男女子隊分別有約30和50名球員,每隊會一星期進行兩晚各3.5小時的訓練,額外配合一節體操練以提升訓練成效。剛煞科的HKU Open賽事正是讓一眾受訓多時的U Team球員有機會真正發揮訓練成果的舞台。

表演賽精華:香港男子壘球代表隊 VS 香港大學舊生隊

梁宏憲(Adrian)和李安安(Jennifer)是現屆U Team隊長,兩人便是透過舍堂初接觸壘球繼而入選U Team、晉升隊長及出戰 HKU Open的代表人物。

Jennifer:「其實中學體育課曾接觸過幾堂壘球,但只是體驗傳球、打擊等基本元素,欠缺深入講解,我甚至以為棒球跟壘球是同一運動,入讀港大後才真正認識壘球運動。我本身沒有運動習慣,所以在港大第一年也沒有參加任何體育隊伍,但第二年在舍堂堂友的鼓勵下嘗試打壘球。一開始覺得規則很複雜,但很快發現它與其他球類運動的不同,很有趣。」

Adrian:「我也是來到大學才認識壘球。實不相瞞,三個new ball games(壘球、曲棍球、棍網球)中我一開始是打算選棍網球(笑),但我體格比其他男生瘦削,在這類撞擊性運動較「輸蝕」;而我比較高如要打曲棍球需長時間半蹲運球,非常消耗體力……機緣巧合下(透過排除法),就選擇了壘球,更一試愛上。中學時是劍擊校隊,個人出賽壓力很大,但壘球場上隊友們各有崗位互相配合,大家個人技術上的不足可互補長短,不論壓力、得分或失分,都是一隊人一起分擔。」

Jennifer:「我不甘心當一個永遠的『壘球freshman』,希望有機會參加有規模的正規技巧訓練,所以參加U Team選拔希望在此磨練球技。雖然我打壘球只有兩年多,但由於已經四年級,回到舍堂裏要擔當起教導新球員的角色,這身份迫使我在短時間內成長。」

Adrian:「知道我們這年代的U Team很幸福,有專業教練團和充裕的壘球、發球機等用具,男Team更會分一、二、三軍作投手、捕手、野手的相關位置針對性訓練,整個訓練很有系統,校方更讓我們星期二晚上包起健身室進行體能訓練。隊員有時也會自發加操,只為提升球技,希望於大專壘球賽奪冠,更希望壘球可以列入大專體育聯會正式賽事,成為計分項目。」

Jennifer:「現役U Team女隊員自組了聯賽隊伍Cacto,每逢週末於賽場上實踐練習成果,去年年尾更到泰國參加清邁壘球公開賽,連續幾天打比賽又是另一番新體驗。我覺得U Team的練習氣氛很好,希望畢業後也可以繼續與隊友打壘球。」

Adrian:「我本來是一隊丁組球隊的投手,今年獲教練邀請加入一隊甲組球隊,挑戰自己。作為投手突然參與甲組比賽,需要面對很多高水平的打者,一開始覺得自己很渺小,深知投球時的控球、球速都必須更準、更快,才能在這裏踏足,這絕對是一個鼓勵我進步的契機。畢業後當然會繼續打聯賽,可以的話也想邀請更多U Team隊友加入,因為他們大部分都很樂意為壘球付出時間和心力。我也正考慮參加港隊選拔,期望將來有機會參與更高水平的賽事。

第一屆HAECO香港大學壘球挑戰賽2023日前煞科,6隊男子隊伍,4隊女子隊伍正式完成5日賽事,賽果如下:
男子組
冠軍:GOATs
亞軍:HKU Black
季軍:Jalapeños
最有價值球員:凌毓聲
最佳投手:葉朗然 (Adrian)
打擊王:范紹章 (Vorapitirangsri Tsitipat)

女子組
冠軍:MM
亞軍:壘囡
季軍:CUHK
最有價值球員:鄧蕙燊 (Yuki)
最佳投手:吳欣樺 (Kelly)
打擊王:劉曉君 (火柴)

Adrian:「我現在有在softball club上莊,亦是今次活動的負責人。與計分員、球證協調、管理預算、編排賽程、場地安排……基本上所有部分都有參與。是次更獲得新技能——直播!借來器材,上網自學程式製作球員介紹、分牌、球數、出局數等插圖,讓觀看直播的朋友可以更投入。籌備賽事的過程雖然很辛苦,但仍然希望可以每年繼續下去,因為對球員來說真是一場寶貴的經驗,透過與實力較強的隊伍比賽,能夠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長遠來說更希望邀請到外地隊伍來參加、交流。」

文:沙地阿烤魚 @jealous.me_softball
圖:ManLok Fung(更多賽事精華請按此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讀者投稿】港大壘球「孵化器」 – 從舍堂至校隊 薪火相傳

Posted on

【劍擊】挫英國後不敵美國 男花港隊第6名完賽

【體路專訊】男花世界盃埃及站團體賽周日(26日)結束,在8強惜負意大利的港隊,在排名賽先擊敗英國,惟及後力戰下以42:45惜負美國,最終以第6名完成今站賽事。

世界排名第7的港隊在首圈先淘汰卡塔爾,及後再挫匈牙利殺入8強,惜隨後力戰下以41:45憾負世界排名第一的意大利跌入5-8名名次賽。

港隊在名次賽首場對英國,由張家朗、蔡俊彥及楊子加正選上陣的港隊經過首三局與對手打成13:13平手,及後港隊換入吳諾弘,連續三局得分都較對手多,雖然第七局吳諾弘輸4:9,被對手一度領先1分,惟港隊有蔡俊彥及守尾門的張家朗接連擊敗對手,最終以45:39擊敗英國。

及後面對世界排名第2的美國,港隊繼續由張家朗、蔡俊彥及楊子加出戰,雖然經過首兩局後港隊落後5:10,不過他們先有蔡俊彥贏8:5追至落後2分,及後再有楊子加與張家朗分別贏1分及2分下,港隊一度反超前1分,惜港隊未能維持領先優勢,在第六局被對手再度領先,尾段亦未能收復失地,最終力戰下以42:45惜負,最終以第6名完賽。

女花方面,由鄭曉為、符妤名、關渝澄及吳佳蔚組成的港隊在16強不敵意大利,跌入名次賽先以38:45不敵奧地利,及後以45:34擊敗英國,最終名列第15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挫英國後不敵美國 男花港隊第6名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