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壘球】U23港女訪台 冀藉交流賽提升實力

【體路專訊】香港U23女子壘球代表隊周二(7日)飛抵台灣南投縣,準備參與今日(8日)起一連3天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女子壘球隊進行「香港vs臺灣女子快速壘球交流賽」。

今次活動主辦邀請了當地女壘各級聯賽常勝軍代表隊的埔里國中、埔里高工及暨大和港隊進行三場對賽,賽事場地將安排世界級規格的埔里福興壘球場並在每場賽後進行技術講座和文化交流。技術講座將由2018年雅加達亞運銀牌得主、現任暨大總教練林佩君及2018年第二屆亞洲大學女子壘球錦標賽銀牌游佩昀教練擔任此次主講教練。港隊希望能透過與台灣頂尖球隊交流和學習的機會,提升競爭力。

港隊名單:
陳穎琛、陳卓詠、陳樂瑤、張曉彤、趙澆慰、洪佩瑜、莊敏、黎烙彤、羅巧瑤、羅依琪、黃千桓、黃曉彤、黃詠榆、徐雪妮、英芷澄、袁婧怡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壘球】U23港女訪台 冀藉交流賽提升實力

Posted on

【越野亞錦賽】港隊赴尼泊爾參戰 謝俊賢黃卓寧完成10公里

【體路專訊】港隊今日(7日)在尼泊爾參戰亞洲越野錦標賽,其中謝俊賢及黃卓寧首戰越野亞錦賽的男、女子組10公里賽。最終謝俊賢以37分15秒198排男子組第15名,而黃卓寧則以45分02成為女子組第11名。

(圖:香港田徑總會 Facebook)

港隊在上周六(4日)啟程往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備戰,而男子組10公里一共有26名跑手參加。其中去年12月打破香港男子5000米紀錄的謝俊賢,以37分15秒198衝線,在25位完賽跑手中排第15名,冠軍則落於以33分52秒070完賽的東道主跑手Deepak Adhikari。

至於上月在香港馬拉松勇奪本地女子全馬冠軍的黃卓寧,也在亞錦賽與另外14名跑手交鋒。最終她以4502衝線,在13位完賽跑手之中排第11名。日本跑手Yua Sarumida則以3833秒取得女子組冠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越野亞錦賽】港隊赴尼泊爾參戰 謝俊賢黃卓寧完成10公里

Posted on

【亞青劍擊賽】4強惜負東道主劍手 鄭鐵男花劍摘銅

【體路專訊】正在烏茲別克斯舉行的「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今日(7日)上演青年組次日賽事,花劍代表鄭鐵男在青年組殺入4強,惜兩劍之差僅負東道主劍手,但仍為港隊刺下今屆在青年組的首面獎牌。

男子花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鄭鐵男

去年在少年組封王的鄭鐵男今年轉戰青年組,這位男花港將在小組賽錄5勝1負,以小組總成績第6名晉級,免戰淘汰賽首圈。鄭鐵男先後擊敗隊友高振傑及韓國Seo Yechan殺入8強,隨後再在「決一劍」下險勝中國Zeng Zhaoran晉級,穩奪獎牌。4強戰鄭鐵男對陣東道主劍手Asranov Mukhammad Yusuf,惜港將力戰下以13:15惜負無緣決賽,但仍摘下一面銅牌,是港隊在今屆賽事青年組首面獎牌。另一港將梁千雨則在8強以5:15不敵日本劍手Hashimoto Shoei,無緣獎牌。蔡孝銳則以13:15僅負新加坡劍手Tan Raphael Juan Kang,32強出局。

女子佩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女佩港隊派出3名港將參賽,其中薛雅齊在32強一劍險勝中國劍手過關,惜及後以11:15不敵另一中國劍手Ma Caoqian無緣8強。鄭洛恩及黃靖芯則分別不敵韓國Kim Naae與中國Wang Qilin,雙雙於32強止步。

女子重劍隊(圖:香港劍擊總會)

至於在女重少年組封后的陳海琳,在青年組與方心及吳卓輶一同刺入32強,惜3人分別向新加坡、烏茲克別及韓國劍手稱臣,未能刺入16強。另一港將陳喆盈則在淘汰賽首圈不敵哈薩克劍手,64強出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青劍擊賽】4強惜負東道主劍手 鄭鐵男花劍摘銅

Posted on

【場地單車】首站中國聯賽港隊奪4金1銀1銅 李思穎膺雙料冠軍

(圖:香港單車總會)

【體路專訊】2023年中國場地自行車聯賽第一站於2023年3月3至7日在廣州大學城舉行,香港單車代表隊勇奪4金1銀1銅,當中李思穎連贏女子全能賽及麥迪遜賽,成為雙料冠軍。

男子4公里團體追逐賽亞軍 – (左起)高肇蔚、伍柏亨、朱浚瑋、繆正賢、梁峻榮(圖:香港單車總會)
成年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冠軍 – 伍柏亨(圖:香港單車總會)
女子全能賽冠軍 – 李思穎(中)(圖:香港單車總會)

在首日進行的成年男子4公里團體追逐賽中,由高肇蔚、梁峻榮、伍柏亨、朱浚瑋及繆正賢組成的港隊獲得亞軍。李思穎、楊倩玉、梁穎儀及梁寶儀則於成年女子4公里團體追逐賽名列第4。

次天上演的成年男子4公里個人追逐賽決賽,伍柏亨以4分21秒637獲取冠軍。翌日女將李思穎於強項全能賽中,4個項目均名列第1,最終強勢勇奪金牌,這位全運冠軍在壓軸賽日夥拍楊倩玉出戰麥迪遜賽亦力壓對手封后,贏得個人第2金。由梁峻榮/朱浚瑋則於男子麥迪遜賽稱王,同日杜棹熙就在男子凱林賽奪季。

成年女子麥迪遜賽冠軍 – 楊倩玉(左三)及李思穎(左四)(圖:香港單車總會)
成年男子麥迪遜賽冠軍 – 朱浚瑋(左)及梁峻榮(右)(圖:香港單車總會)
成年男子凱林賽季軍 – 杜棹熙(圖:香港單車總會)(圖:香港單車總會)

港隊完成第一站賽事後,將轉戰3月11至15日在同一賽場舉行的二站比賽。

資料來源:香港單車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場地單車】首站中國聯賽港隊奪4金1銀1銅 李思穎膺雙料冠軍

Posted on

【追風逐浪】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話當年

賽事仍見不少年輕選手參賽。

【體路專欄】由香港遊艇會主辨的「2023年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將於四月五日在香港極具標誌性的維多利亞港展開,各帆手將經過南中國海到達菲律賓的蘇碧灣。

由香港遊艇會主辨的「2023年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將於四月五日在香港極具標誌性的維多利亞港展開。

「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今年踏入六十一周年,首屆賽事始於一九六二年。當時,來自香港游艇會的三艘帆船、一艘來自馬尼拉的帆船和一艘來自日本的帆船,在四月七日由維港出發,參加首屆中國海帆船賽。參賽的船隊首一百海浬更由駐港皇家海軍後備隊兩艘掃雷艇護航,最終順利完成總長六百海浬的賽事。

從比賽航道表面看來,賽事全程有東風推進,但事實上船隊經常於 呂宋附近的「無風洞」被迫拖慢速度,甚至距離拉近,至靠近菲律賓海岸所有參賽船隊時尤如重新起步。

自此,中國海帆船賽成為兩年一度的賽事,時至一九六四年更吸引了十二艘帆船參賽,直至一九六六年的參賽帆船數量更增至十三艘,當中包括著名的雙桅船 「Stormvogel」。期後,賽事規模不斷擴大,於一九六八年,賽事首次成為新舉辦的世界帆船錦標賽﹙World Ocean Racing Championships﹚的分站賽。直至一九七二年,中國海帆船賽正式獲得了皇家海洋競賽會的認可。

近年愈來愈多強隊參賽。

這場一級離岸賽全長五百六十五海浬。從比賽航道表面看來,賽事全程有東風推進,但事實上船隊經常於 呂宋附近的「無風洞」被迫拖慢速度,甚至距離拉近,至靠近菲律賓海岸所有參賽船隊時尤如重新起步。因此,最終結果取決於他們如何應付接近菲律賓這段賽程。

有關「2023年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更多資訊,可瀏覽官方網頁


作者:帆妹
一位希望生活不太平凡的帆妹,熱愛水上運動,近期戀上帆船,全身投入學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追風逐浪】勞力士中國海帆船賽話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