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女籃】李祉均赴廈門隨CBA名帥呂曉明進行特訓

【體路專訊】Red Bull運動員、香港女籃代表李祉均協助效力的山西竹葉青酒女籃打入季後賽,並於8強止步。完成個人第2季WCBA中國女子籃球聯賽賽事後,李祉均轉赴廈門跟隨CBA著名後衛教練呂曉明進行特訓,加強控球後衛的技術。

李祉均在WCBA的18場賽事,平均上陣時間22分36秒,每場平均得分9.06分。她總結整個賽季的表現說:「這個賽季能首次打入季後賽,我也尚算滿意這個成績。在山西隊西班牙外藉教練的帶領下,我覺得自己在防守方面的專注度、成效有明顯的進步。不過,仍有很多地方有待強化,例如3分球的命中率。」她指出,自己的身高相對內地球員矮小,加上在香港多數司職自己擅長的3號位,很少打控球後衛的位置,所以在內地參賽比較吃虧。為了讓自己在控衛上有更好的發揮,李祉均在完成賽季後專程前往廈門,跟隨前CBA球員、著名後衛教練呂曉明進行特訓,希望在控衛技術方面下苦功 。呂曉明開辦的訓練營全國聞名,不少CBA球員休假都會選擇前往進行特訓,例如曾效力CBA福建隊和廣東隊的湯傑。

WCBA 2022-2023賽季常規賽,共有17支參賽隊伍,並分為A、B兩個小組進行組內循環賽。本賽季山西女籃隊進行了新老交替,送出了王雪朦、劉佳岑等老將,引進了包括:李祉均、王嶸、張懿等新隊員,加上球隊核心球員、隊長武桐桐因傷缺席整個賽季,在第一階段常規賽8場比賽,各隊成績咬緊,與廣東隊和浙江隊一同落入B組,最後憑藉在B組6勝1負的成績取得小組第二名,才獲得了季後賽的參賽名額。

晉級季後賽的12支隊伍為A組9支球隊與B組前3名球隊,包括:四川、江蘇、內蒙古、上海、新疆、山東、北京、河北、武漢、浙江、山西、東莞。根據規則,常規賽第二階段A組排名前四的四川、江蘇、內蒙古和上海女籃自動獲得八強席位,A組第五至八名與B組前三名和A組第九名交叉對陣,單場決勝負,獲勝的4支隊伍獲得八強席位。

季後賽在內蒙古農信呼和浩特賽區舉行,山西女籃以B組第二名的身份,與A組的第六名山東高速女籃交鋒,結果以72 : 64取勝晉級。進入8強後,山西隊與衛冕的內蒙古農信隊進行3回合兩勝的對決,第一輪比賽以51:88不敵對手,第二輪則以66:78落敗,於8強止步。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籃】李祉均赴廈門隨CBA名帥呂曉明進行特訓

Posted on

過半百運動員支持體育慈善  齊啟動凝動十周年慶典

【體路專訊】凝動香港體育基金(下稱凝動)日前舉辦「運動員之夜」, 以感謝各位運動員支持者一直以來以行動支持凝動和體育慈善,同時慶祝機構成立十周年。 當晚有超過50位,分別代表30種運動項目的運動員出席,包括自凝動成立初期已出力支持的奧運級田徑運動員姚潔貞(長跑)、黎振浩(短跑)、陳浩源(香港輪椅羽毛球)、星級健身教練杜德智等,以及50多個合作單位和支持夥伴,讓凝動能率先於剛完成翻新的麗晶酒店啟動十周年慶典。

在過去十年間,凝動的受惠人數為15,873人,累積超過510,938小時運動時數。凝動之所以能 夠有效地服務社群,有賴超過100位運動員以不同方式實踐凝動「以體育造就青年」的理念, 例如學生家訪、運動班探訪、於社區運動日擔任分享嘉賓等,讓更多人了解運動價值並參與體能活動。

多位本港運動員於繁忙的訓練日程中抽空出席,與凝動 一起啟動十周年慶典,包括本地女跑手黃卓寧、殘奧羽毛球香港代表陳浩源、香港男子排球隊隊長蕭昌鴻。

跨欄運動員呂麗瑤表示:「我一直都很支持凝動的理念,希望透過自己的力量,帶動更多青年愛上運動,並建立起信心,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當晚亦有幾位凝動受惠學生前來分享運動如何促使他們成長,其中一位參加屋邨籃球訓練計劃《邨JUMP!》的學員表示:「透過恆常籃球練習,我的球技進步了許多。性格上亦變得更成熟,懂得沉著應戰,最重要是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隊友!」

此外,凝動亦於是次活動上公佈,將增設「運動啟蒙者(Sports Inspirer)」作為凝動支持者的統稱,希望邀請更多從事體育相關工作的人士加入,啟發更多年輕人。

其中一位受惠小學生透過凝動教練推薦,順利入選曲棍 球港隊梯隊,並於台上分享自己的心路歷程。

活動以「High 10」為凝動十周年慶典一連串活動揭開序幕,凝動亦送上窩心小禮物「必勝御守」(含過百學員親手寫和繪畫打氣字句)給嘉賓留念。凝動董事會主席方圓明表示:「我們很 榮幸能夠在過去十年中,為香港的體育事業和青年作出貢獻。我們將繼續致力推動本地體育慈善發展,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資料來源:凝動香港體育基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過半百運動員支持體育慈善  齊啟動凝動十周年慶典

Posted on

【港足】陳肇鈞涉恐嚇女友今早提堂 裁判官准保釋月尾可離港比賽

【體路專訊】據多間傳媒報道,現效力晉峰的香港足球代表隊成員陳肇鈞昨涉嫌威脅女友復合被補,今早在東區法院提堂。被控一項刑事恐嚇罪的陳肇鈞獲准以現金5000元擔保,除月尾至下月初要到外地比賽外其餘日子不得離境。

現年30歲,報稱足球員的陳肇鈞被控於今年3月12日,在銅鑼灣波斯富街寶榮大廈某室威脅范姓女子會作出違法行為,即危害其人身安全和工作,意圖導致范作出她在法律上並非必須作出的作為,即與被告修復關係。

報道指主任裁判官徐綺薇應控方要求把案押後至4月11日,辯方替陳肇鈞申請保釋。裁判官最後批准被告以現金5000元擔保,並要求他每周向警署報到、居於報稱地址及不得接觸控方證人。另外,除本月尾至4月初外,被告其餘日子不得離港。港足3月26日將出發到馬來西亞,備戰兩日後的友誼賽,預定3月29日返港。

案件編號:ESCC564/2023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陳肇鈞涉恐嚇女友今早提堂 裁判官准保釋月尾可離港比賽

Posted on

【傑運】張家朗何詩蓓領先公眾投票 港足尾段「反cup」七欖或破壟斷

【體路專訊】「國泰 2022 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公眾投票昨日(12日)結束。根據傑運網站最新更新的投票走勢,男子花劍「前世一」張家朗與剛取得兩項巴黎奧運資格的「女飛魚」何詩蓓分別領先傑出男、女運動員。男子足球代表隊就在投票期尾段反壓男子七人欖球隊,在傑出運動隊伍獎中領先。

經過一個月的投票期,傑運的公眾投票昨日告一段落。在「香港傑出男運動員」、「香港傑出女運動員」、「香港最佳運動組合」及「香港最佳運動隊伍」四個設有公眾投票的獎項中,男花代表張家朗在男運動員中抛離第二名的體操代表石偉雄。不過「石仔」剛在三站世界盃中兩奪銅牌,兩者的差距比十天前的更新已稍為收窄。緊隨其後是黃澤林(網球)、朱文佳(傷殘人士羽毛球)以及黃鎮廷(乒乓球)。

傑出女運動員方面,月初取得兩項2024巴黎奧運入場券的何詩蓓仍然稍稍領先香港女子重劍一姐江旻憓,前者將力爭衛冕「星中之星」。落後二人不多就有桌球的吳安儀及空手道的劉慕裳,首次獲提名的何宛淇(傷殘硬地滾球)位列公眾投票第七名。

只有一個得獎名額的傑出運動隊伍過去11屆有九屆均由七欖港隊奪得,不過去年歷史性取得亞洲盃決賽週資格的港足在投票期尾段反壓對方,有望打破壟斷走勢並繼2009及2015年兩屆再贏一次。至於香港最佳運動組合就繼續由女重代表隊領先,杜凱琹/朱成竹的乒乓女雙及李晉熙/吳芷柔的羽毛球混雙組合緊隨其後。

不過公眾投票結果亦並非代表最終得獎名單,因為公眾只佔當中30%,評審團及傳媒另各佔50%及20%的投票比重,最終結果會在下月18日的頒獎禮上揭曉。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傑運】張家朗何詩蓓領先公眾投票 港足尾段「反cup」七欖或破壟斷

Posted on

【跑步・專訪】盧巧音:在青山公路與跑步結緣 放下偶像包袱細味長跑生活

【體路專訪】「好心一早放開我,從頭努力也坎坷……」當年盧巧音(Candy)憑著《好心分手》一曲橫掃各大獎項,至今仍是卡拉OK點唱率最高的歌曲之一。不過在《好心分手》背後,爆紅帶來的壓力是Candy始料不及,隨之而來的是各種身體毛病以及情緒病。除了依靠藥物治療,Candy亦透過運動令情緒病得而舒緩,在眾人面前才能夠展露真摯的笑容。從「K歌天后」走到全馬跑手,Candy感恩自己能夠放下明星包袱,才能成就今日的盧巧音。

盧巧音的名字在90年度伴隨樂隊「Black&Blue」在樂壇出現,其後離隊獨立發展,憑著《自戀影院》開展其歌手生涯,及後推出《垃圾》、《深藍》、《三角誌》等多首經典歌曲,當中《好心分手》更唱到街知巷聞,令盧巧音的名字紅極一時。不過對於當時年輕的Candy而言,「爆紅」帶來的除了喜悅,當中還蘊含著數之不盡的壓力,「那首歌紅的時候自己各方面仍未準備好,好多事情都未能招架,很多壓力、很多輿論。而且那個年代很多『狗仔隊』,出外很怕四周都是記者,出門前都要從防盜眼視察外面有沒有記者守候,完全沒私人空間。」

壓力沒有適當的途徑釋放,就如空氣不斷注入汽球,結果只會迎來爆破。隨著Candy在2000年代末工作量下降,在身體內醞釀多年的壓力亦隨之浮起,終在2012年越過臨界點,「2012至2013年是情緒病最嚴重的時間,不單是抑鬱,又有焦慮又有燥鬱,每樣都有一點。那段時間會害怕一些自己都不知為甚麼會害怕的事,例如坐車每次上高速公路都會驚,不知這段路程甚麼時候會完,甚至是否會完,入隧道都是,會擔心是否永遠都離不開這條隧道。」訪問時盧巧音說得輕鬆,就像是開玩笑一樣,但相信對於當時仍被情緒病困擾的Candy而言,這些看起來很滑稽的想法卻是心靈上的折磨。

為情緒病嘗試跑步

幸運的是這位具知名度的歌手沒有諱疾忌醫,經過3年的藥物治療後病情受控,Candy在醫生建議下開始重拾運動。不過對於跑步,盧巧音當初亦十分抗拒,「一開始與老公(Sammy@KOLOR)有試過到街上跑,但我跑了30米已經發脾氣要回家,覺得很辛苦,很喘氣,那段時間身體仍是很虛弱,覺得自己做不到。」

不單是欠缺體能,Candy補充當時在大腿前脛骨「有粒嘢」,這粒說不出名字的東西令她急步行都感到疼痛,莫說是跑步。但為了做運動,Candy決定透過影片學習當年因健身而在網上爆紅的鄭多燕,進行各種體能運動、HIIT等,直至一天腳上「粒嘢」突然消失,成為了Candy踏上跑步旅程的轉捩點,「有次做完HIIT按自己的腳,發現『粒嘢』消失了,當下很開心,就與老公提議去跑步。」2016年的某日,盧巧音就這樣開始跑步,雖然第一次的路程甚短,但已經足夠讓她感到喜悅,「回家的1公里真的含淚,『我跑到啦』,原來對腳可以去這邊、去那邊。」及後搬家至深井,附近有一條全港最長行車道路──青山公路,可以選擇沿汀九段東至荃灣,可以經大欖段西至屯門,而且沿途風景優美,吸引Candy慢慢全心全意投入跑步,用雙腳踏遍這條約16公里的路段。

慶幸自己放下了偶像包袱,放低後會發現自己得到更多

愛上跑步,不單令Candy將情緒病拋諸腦後,就連身心都得到治癒,讓她更懂得面對自己,「以前未跑步會將問題不斷累積,不會有心神找出問題並加以改善,但跑步後開始明白到每件事都要自己解決才可以行下一步,而且在跑步的過程中會自我對話,慢慢會發現會更加了解自己,從而變得更積極。」最有趣的,大概是跑步令Candy放下「明星」身份,做回與普通香港人一樣的盧巧音,「慶幸自己放下了偶像包袱,放低後會發現自己得到更多,包括一些真心的朋友、一些開心的聚會,得到這些比坐的車有多名貴,用的手袋是甚麼名牌更重要。」假如未放低偶像包袱,又會否落街上跑步?「可能要化一化妝,再找助手陪我一起跑,但就變了不是跑步那回事。」盧巧音笑道。

隨著跑的路程越來越長,盧巧音開始挑戰自己,參加不同的賽事,但與一般人或許有點不同,她的第一場跑步賽事,已經是挑戰42.195公里,「2019年3月去了名古屋跑馬拉松,是自己第一個跑步比賽,只是想試試自己能不能完成。起初很擔心,長課只是跑過一次32公里,很辛苦,已經不敢想像之後10公里怎麼辦。」雖然是擔心,但她卻沒懷疑過自己不能完成,「我知自己可以完成,只是比較慢。我都覺得自己幾『叻』,我本身怕冷,那天又大風又大雨,體感只有6-7度,都頗辛苦。」如果是接觸跑步前的盧巧音,面對她口中艱鉅的天氣,相信會選擇逃避,然而這次她沒有退縮,結果用4小時41分鐘完成了人生初馬。「那時候老公還未開始參加馬拉松,他在終點等我,看到我順利完成他都很開心。」

用生命影響生命

Candy的努力不單改變了自己,連身邊的人都開始被她感染,枕邊人自然避不過這份正能量,最終兩人在同年一同遠赴美國,出戰紐約馬拉松,「其實有點想不到,初頭沒想過自己會跑步,沒想過會自己參加馬拉松,更沒想到自己會在運動方面影響到老公。從來運動上都是他影響我多一點,不過之後看到他的運動心態,反而我又被他影響到,很值得欣賞,大家在這條跑步路上互相影響。」這趟旅程除了見證老公完成初馬,中途亦發生了點意外,令盧巧音不惜放棄自己的配速,「跑到中後段一個同行的隊友出現一些狀況,那時候不捨得掉下他,所以決定跟他一起跑,不管時間快與慢,一起返回終點。雖然最後的時間不是自己想做到的,但朋友的關係或在過程中學到的更是無價。」

踏上跑步的旅程至今已經第7個年頭,雖然情緒病早已離開盧巧音的生活,不過有種特別的「抑鬱症」卻仍會不特定情況下出現,「從以往『夾Band』到現在,每次演出後都會有『Show後抑鬱症』,熱鬧過後自己會不說話,變得很不開心。可能是太投入表演,結束後大家曲終人散,好像若有所失般。」不過與以往不同,現在的盧巧音有跑步寄託,因此「Show後跑」亦是她最期待的活動之一,「發現演出後這種不開心的心情用跑步去舒緩,感覺是很好。跑步的時候會回想在舞台上的不足,作自我檢討,而不是讓不開心一直維持。」

想陪跑會一些初馬的朋友完成,讓他們知道即使如我不是很強的跑手都可以完成

雖然跑步的年資不算很長,但盧巧音至今已經跑過5次全馬,不過其中一次她卻是沒有報名參賽,只是擔任「陪跑」的角色,為的就是老公成立的「頑張跑會」成員,「那次陪他們跑紐約馬拉松虛擬賽,那時候自己沒報名,因為那段時間自己沒練習,覺得落場會不尊重比賽,所以沒報。但自己又想陪跑會一些初馬的朋友完成,讓他們知道即使如我不是很強的跑手都可以完成,他們都可以,給予他們一些動力,或者為他們的生命中留下一點深刻的事。」

跑步已經成為盧巧音的日常,雖然自認資質不高,但她仍想透過努力影響身邊的人,「從來我都覺得叫人跑步好像邪教,這些事應該要自發。如果你是因為我專心努力跑步,而一起踏上跑步的旅程,我會很開心。」相比言語的勸導,Candy認為身行更為重要,「不是靠『把口』,生命影響生命,好像很老土,但是事實。」Candy補充指有歌迷會每日期待她在社交網站上的「跑步post」,甚至會隨她的腳步到街上跑一跑,成為Candy繼續跑步的動力。

作為歌手,盧巧音的歌聲觸動不少歌迷的心,陪伴不少樂迷成長。相比昔日,現在的她雖然較少踏上舞台,但她仍透過跑步,用行動分享當中的樂趣,為身邊人帶來更多正能量。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專訪】盧巧音:在青山公路與跑步結緣 放下偶像包袱細味長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