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足・專訪】用生命拼搏換來歷史冊留名 只想球迷再撐下去

【體路專訪】365日前,港超聯剛經歷史上首次腰斬,香港的球場仍然重開無期。若當日說香港足球代表隊會出線亞洲盃決賽週,也許不少人會覺得有點癡人說夢。然而一年後的今天,港足就正正以24支出線球隊之一的身份,等待著月底的國際友誼賽來臨,同時候選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的「最佳運動隊伍」。由泰國到印度再去日本,港足過去一年所經歷的,就由安永佳與梁冠聰與我們細訴。

安永佳

去年初,香港遇上已不曉得是第多少波的疫情,當季港超聯於2月25日正式腰斬,迎來本地頂級聯賽自二戰以來的第一次。腰斬的消息公布前一日,亞洲盃外圍賽最後一圈剛完成抽籤,上任不久的主帥安達臣才抱怨缺操下「要達到我們預期的競爭水平有一定的困難」。結果港足直到4月中方能復操,安達臣亦於半個月後才首次帶隊操練。「這三年我們只有幾場比賽,我感覺是所有事都與我們作對一樣,在這個情況下確是很難去追求成功。」安永佳2021年才首次為港足上陣,雖然處子戰即在勁旅伊朗身上取得入球,但亞盃外前只上陣過三次,怎數也只是港隊新丁。

但在球會,安永佳已算是大半個主力。儘管踢的位置並非港隊的中鋒,至少兩屆亞冠盃分組賽均有上陣,包括去年歷史性晉級十六強的四場。「當時傑志剛剛創造完歷史,所以我們一班傑志球員都很有信心,嘗試和港隊隊友分享這份力量。因為信心對運動員好重要,作為球員我亦會相信自己。」

梁冠聰

與過往多名教頭的主守踢法不同,安達臣甫上任已表明會將港足變成一支更進取、更高位防守的球隊。問題是香港球隊少有採用這種踢法,當時距離外圍賽只得約一個月,外界或多或少會對安帥的願景提出問號。「我們反而沒有被這些聲音影響,也沒有刻意要回應甚麼,只是集中做好教練的指示,況且這幾個星期的集訓真的很辛苦。」30歲的梁冠聰早於2016年已首次成為「大港腳」,但直至五年後的世界盃外圍賽才第二度上陣,到今次亞盃外又再入選,剛好經歷過金判坤、麥柏倫和安達臣三代主帥。為了催谷狀態,港足在香港集訓的早段曾一日兩課,「大家都停操停賽,狀態可以有幾好呢?加上安達臣的訓練真的很高強度,所以真的沒太多時間理會別人的評論。」

安永佳在對馬來西亞的友誼賽正選上陣。(圖:香港足總提供)

然而,6月1日的友誼賽戰果就將球迷的懷疑變成事實。那晚在吉隆坡,港足全場受壓下被金判坤帶領的馬來西亞技術性擊倒,而且亦未見預想中的逼搶戰術。「大家要認清事實,一些過往較易應付的對手已今時不同往日,因為別人的進步比我們快和大,所以球員一早知道馬來西亞是不易食的。」當日有份後備落場的梁冠聰不諱言,賽後的更衣室氣氛不算太好,球員間亦出現質疑的念頭,「但我們質疑的只是自己能力是否不足以做到他的要求,而不是應否改變這個戰術,所以可以做的就只有想辦法去做得更好,提高整件事的成功率。」

我們質疑的,只是自己能力是否不足以做到他的要求,而不是應否改變這個戰術。

(香港足總Facebook圖片)

逆境中戰勝自己 為香港創造歷史

輸給大馬後,港隊隨即轉到加爾各答——亞盃外的舉辦城市。加爾各答是印度第三大大都會區、第七大城市,多來年都是國內其中一個重點旅遊區,更是印度足球的主要中心之一。但市內部分地區的衛生情況仍不太理想,加上當時陣中不少球員仍是「Covid virgin」,球隊所面對的由逆境加強了成「疫境」。「我們已經沒有了對馬來西亞後的懷疑,因為面對的是很惡劣的環境,擔心的東西已經不同了。」梁冠聰形容,球隊在印度面對不同形式的水土不服,加上疫情、感冒、發燒,「很多人都是帶病上陣,大家都是用生命去拼搏。你會感受到我們的團結和決心是大於一切,在逆境中仍要打破自己的界限,是港隊最有價值的地方。」

(香港足總提供)

其中一個帶病上陣的,正是三場均正選上陣的安永佳。「我有肚屙,但肚屙都可以踢波,屙完就可以了。」他在香港時已曾染疫,體內抗體滿滿,但腸胃始終不適應當地的飲食。「球隊當時是很枯竭(depleted),失去了很多球員,很多人都對我們沒有希望。但對我而言,無論如何都要做好本份,因為我們不是去度假,而是要為香港創造歷史。」對阿富汗的第一場,費蘭度和徐宏傑不入大軍名單,門將起用上陣較少的王振鵬,隨後更要急召第四名門將伍瑋謙到印度候命。

我們不是去度假,而是要為香港創造歷史。

安永佳先開紀錄。(香港足總提供)

若要形容港隊在印度的經歷,大概「將士用命」這成語最能為貼切。對排名低三位的阿富汗,港隊以兩球淨勝; 對同組排名最低的柬埔寨,贏波差距擴大至三球。「我們想替正在隔離的隊友出多分力,不想兩手空空地返香港。身處印度不是最差,最差的是就這樣放棄。」這兩場,安永佳同樣取得入球,其中對柬埔寨的一球更盡顯其射手觸覺。

身處印度不是最差,最差的是就這樣放棄。

結果,兩連勝的港隊「躺著也出線」,在最後一場分組賽前已乘巴勒斯坦擊敗菲律賓,成為其中一支最佳次名隊伍晉級,繼1968年後首次躋身亞洲盃決賽週。「現在想起印度只會覺得美好,因為我們在那裡成功寫下歷史。過程有多難過,感受就有多美好。」

(圖:體路資料庫)

用謙卑迎接改變 用表現回應質疑

儘管在壓軸戰大敗予印度,也不影響港足這歷史新一章。大隊隨後兵分多路,有的隨球會繼續備戰亞洲賽,部分人立即返港休息,像安永佳般的土生洋將或入籍兵就先到家鄉探親。7月初,完成隔離的安永佳「重見天日」,馬不停蹄出現在不同商業活動、廣告、訪問之中,「出線的感覺是回港後最強烈,因為傳媒和球迷的焦點都放在我們身上。我自己的生活都急速改變,在足球以外得到的機會甚至有一秒令我覺得做了真正的球星。」

昂坪360的廣告、The North Face的活動、《MR》和《Esquire》的訪問,還有《Harper’s BAZAAR HK》的拍攝至今還在其Instagram置頂。獲封為「港版C朗」的他那個月「老是常出現」,各大品牌和媒體均爭相要得到安永佳的青睞。「所有事情都很瘋狂,能在生命中嘗試不同發展都很有趣。 現在在香港行街都會有人找我合照簽名,感受到愈來愈多人認識我,不過我都會保持謙卑,因為是全隊的功勞才令我有這份待遇。」

(圖:體路資料庫)

場外生活改變之餘,完成亞冠盃、亞盃外及東亞錦的安永佳足球路亦出現變化。踏入9月,他的球會球衣由藍色變成紅色,加盟中甲的廣西平果哈嘹,兩個月後頂入新球會的第一個入球。「我現在是外流球員,多了一份壓力要踢得更好,但我會將壓力變成動力,在這裡展示我的能力令其他球隊更顧忌我。」北上半年,他由那時候的人氣王慢慢離開大眾眼球,換角度想也許就真正更專注在比賽之中,「最重要是繼續有好表現,才會繼續有這份知名度,如果踢得像一坨屎就無可能了。」

繼續有好表現,才會繼續有這份知名度,如果踢得像一坨屎就無可能了。

另邊廂的梁冠聰沒有一夜成為廣告商寵兒,但在他眼中,整隊港足得到更多關注、贊助是最值得的,「香港足球就是要這樣,整個產業、所有球員都要一齊向好。」不過關注亦有正有反。梁冠聰在足球員以外還有多重身份:教練、評述員、保險經紀,閒時亦會為媒體寫專欄。「百足咁多爪」換來的,是球迷對他場上表現的批評和質疑。「其實不用大家質疑甚麼,因為我才是質疑自己最多的人。但今次為港隊上陣令我覺得自己還可以行多步去完成夢想,自信心增強了不少。」

(圖:體路資料庫)

亞盃外之後,梁冠聰在三場東亞錦及大球場友賽緬甸均正選上陣,似乎在左閘一席位甚得安達臣歡心。「我不是葉鴻輝,不像他一直都立下很多汗馬功勞。我一直都很想為港隊付出,但在亞盃外前我對港隊的貢獻是零。如今才可以說,原來我梁冠聰踢港隊也做過些事,而不是省港盃、港澳埠際賽冠軍,這份意義是一輩子的。」但同位置陳晉一已完成港隊停賽令,更在西班牙嶄露頭角;費蘭度在傑志亦轉型成左閘,還有球會隊友黃梓浩和效力中甲的李毅凱都能出任此位置,要爭取正選甚至被徵召的難度已非同日而喻。「只能將自己裝備到最好,教練有他的想法也不到我控制,只能盡量表現自己。」

我一直都很想為港隊付出,但在亞盃外前我對港隊的貢獻是零。

梁冠聰(左二)與弟弟梁諾恆(右二)(圖:受訪者提供)

連同梁冠聰,上述左閘這五個名字通通出現在月底友賽的初選名單。誰能進入最終名單仍是未知,但梁冠聰心裡仍有個小小心願。效力中超浙江隊的親弟弟梁諾恆去年未能替港隊披甲,兩兄弟自2014年亞運後就未曾再在國際賽結緣,這次友誼賽或許是讓他們圓夢拍檔的最好機會。「但教練不會因為我是『梁諾恆大佬』而選我,我只能盡自己最大努力。可能最終會是遺憾,但也可能是完美結局,會朝著這個目標去做。」

可能最終會是遺憾,但也可能是完美結局,會朝著這個目標去做。

這次決選名單中有七名外流球員,來自中超、中甲及西協甲,數量是近年之冠。「其實港隊過去幾年一直有很多好球員,但疫情令我們無機會比賽展示給外界知道,現在就可以見到我們有多勁了。」說出這話的安永佳固然是外流兵的一份子,暫時所遇上的競爭也算是最少的一人,至少名單中的中鋒只有他一人,不像中堅般有10人都能出任。但港隊前線的人選預計亦會愈來愈多,幾名居港滿七年的外援正「排隊」等候入籍。「艾華頓、祖連奴等都是很有質素的球員,每個人都要表現得夠好才能保留一席位。以往的港隊競爭沒那麼強,現在即使訓練都要出盡全力去爭位,我感覺未來是很令人興奮。」

兄弟拍檔、上中超、亞洲盃決賽週等都還有待實現,港足在月底友賽前仍有一件事情需要球迷關注。傑運選舉中,港足與男子七人欖球隊、板球隊及龍舟隊等一同候選最佳運動隊伍。這個獎項過往幾乎由欖球隊壟斷,計及15人代表隊,港欖於歷來17屆當選其中12屆,對上11屆亦贏了9次,要打破走勢似乎未必太容易。

「有趣地,很多欖球隊成員都是我好友,我也很尊重他們是亞洲其中一支強隊。」安永佳聽見要為港足拉票笑了一笑,「不過今(去)年我們達成的成就比他們更好更奇妙,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們,令他們的紀錄變成近12屆贏9次。」梁冠聰亦再次提到在印度的逆境、提到一眾隊友是如何對抗劣勢,「如果用一句說話形容,我們是用上生命,付出所有去換取得來的成績。面對這麼惡劣的環境又達到歷史上未做過的事,我想無論是成績或是表現,我們都做得到。」

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們,令他們的紀錄變成近12屆贏9次。

如果用一句說話形容,我們是用上生命,付出所有去換取得來的成績。

最佳運動隊伍公眾投票暫時仍是七欖領先,港隊仍然三甲未入。看畢安永佳和梁冠聰細訴這年的經歷,球迷們又會否投他們一票?
公眾投票網址: https://sportstar2022.hkolympic.org/zh/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訪】用生命拼搏換來歷史冊留名 只想球迷再撐下去

Posted on

【大專田徑】陳佩琦受傷100米決賽敬陪末席 寶貴一課悟休息重要性

【體路專訊】大專周年陸運會周日(5日)上演次日賽事,在女子100米初賽打破大會紀錄的理大梁筠宜於決賽的時間雖然較慢,但仍以12秒09封后;至於其隊友陳佩琦在初賽尾段衝刺時受傷,決賽只能以29秒2完成賽事,她賽後指這次經歷上了寶貴一課,讓她學懂休息的重要。

梁筠宜(左)率先衝線奪金。

兩位理大跑手梁筠宜與陳佩琦在女子100米初賽包辦前兩名躋身決賽,前者更跑出11秒84打破大會紀錄,惟陳佩琦在初賽衝刺階段抽筋,傷勢一直困擾至決賽仍未舒緩,最終只能以29秒2完成賽事,名列第8位。至於梁筠宜在決賽則跑出12秒09,雖然時間較初賽慢,但仍以0.21秒之差力壓中大羅芷元奪金,銅牌則落在浸大梁詠曦手中,成績為12秒34。

陳佩琦慢步完賽名列第8。

陳佩琦近期狀態大勇,在上月底田徑系列賽跑出11秒76,繼2016年後再次於100米突破個人最佳(PB),這日本以為可以乘勇出擊,繼續取得突破,卻在初賽尾段抽筋,賽後她亦坦言可惜:「今日感覺很好,以為可以PB,但尾段一加速隻腳就頂不住,過去一星期跑了4槍200米太累,很可惜。」不過她認為這次抽筋是上了寶貴的一課,讓她要學懂休息:「自己已經不是以前恢復那麼快,不幸中之大幸是這日沒有拉傷。這次是另一種成長,要學識休息,多注意自己隻腳,不要因為太多目標想達成而搞亂自己。」

談到近期的勇態,陳佩琦認為是整體力量能夠配合技術發揮,加上狀態及技術能夠調整的成果,她補充指:「之前時間不足,很多事情都很倉猝,疫情後經歷了一年時間訓練,現在狀態終於回來,整個人感覺都準備十足。」陳佩琦原本下周將出戰田徑系列賽,惟現時要觀察傷患情況,再決定會否參賽。

至於封后的梁筠宜則對初賽的破紀錄成績感到驚喜,她指:「今日起床覺得自己乏力,直到賽前試跑都是,但令人意想不到是正式起跑後整體很順,加上有風速的幫助,結果就順利打破紀錄。」雖然決賽在逆風下時間未能再推前,但她對今日的表現仍感滿意。梁筠宜近期狀態同樣大勇,上周亦在田徑系列賽寫下新PB,她認為取得突破的原因有兩點:「第一主要是個腦,以前不夠放鬆,而且有點悲觀,現在變得樂觀,整體感覺都較好。二來是自己有用心去調整技術,再在健身上的配合。」

男子100米由都大鄭翔鴻封王。

男子100米則由都大鄭翔鴻以10秒8首名衝線,教大張灝軒在0.12秒後衝過終點屈居銀牌,理大謝卓軒則以11秒05摘銅;至於4×100米接力,理大女子隊雖然有陳佩琦缺陣,但仍以48秒15封后,中大與浸大分別以48秒68及49秒39分列第2、3位。男子4×100則由城大以42秒14奪金,教大以42秒31緊隨其後,理大則以42秒45掛銅。

田賽方面,理大張靜嵐在女子跳高寫下1米77的新大會紀錄封后,中大周君穎則以1米7摘銀。在成功越過1米77後,張靜嵐興奮地振臂高呼,她賽後表示:「前段時間狀態很差,過去兩個月甚至跌至低谷,所以這日刷新PB很興奮。」張靜嵐在2021年全運會後轉為全職,雖然練習變得更精準,但對她而言卻是相對沉悶:「以前一次練習會練很多不同的元素,但全職後每日練習,而且是針對其中一個細節練習,對以前玩很多不同運動的我而言的確有點悶。不過最近慢慢找到節奏,空閒時間會找舊隊友打波放鬆,感覺比早前好。」

黃珀恒在男子跳遠躍出7米71,打破大會紀錄兼力壓高澔塱奪金。

理大贏得全場總冠軍。

總成績方面,雖然理大男、女子分別不敵浸大及中大屈居亞軍,但他們仍以總分264分贏得全場總冠軍,拋棄次席的中文28分,浸大則以232.5分名列季席。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大專田徑】陳佩琦受傷100米決賽敬陪末席 寶貴一課悟休息重要性

Posted on

【亞青劍擊賽】港隊團體賽添3銅 少年組1金3銀5銅收官

(圖:香港劍擊總會)

【體路專訊】正在烏茲別克舉行的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今日(5日)上演少年組最後一天賽事,香港代表隊在男花、女重及女佩團體賽均於4強止步,拿下3面銅牌。

日前港隊有陳海琳衛冕女重金牌,女花黃純一、男重徐家煥及男佩何柏霖亦合取1銀2銅,昨日則於女花及男佩團體賽添銀。今天來到少年組煞科日,由陸浚諾、原子舜、梁鍵熙及何俊樂組成的男花隊,首戰以45:21大破哈薩克斯坦,8強再以45:43力克韓國勇闖4強,可皆準決賽面對日本隊,力戰下以32:45告負,未能再進一步,收下銅牌。

女重隊由兩屆個人賽冠軍陳海琳領軍,聯袂方心、吳卓輶及陳喆盈以2號種子身份上陣,首圈輪空直入8強後以45:36擊敗烏兹別克,惜4強以以35:45 惜負韓國摘銅。至於由薛雅致、唐睿遙、莊凱欣及曾悅澄組成的女佩隊,首戰以45:41勇闖中國晉身4強,面對烏兹別克斯卻以19:45稱臣,為港再添1銅。

完成少年組賽事後,港隊獲1金3銀5銅收官,明(6日)日展開青年組爭奪,上演男子重劍、男子佩劍及女子花劍個人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青劍擊賽】港隊團體賽添3銅 少年組1金3銀5銅收官

Posted on

【體操世界盃】石偉雄「李世光跳」上陣 多哈站跳馬決賽獲第4名

【體路專訊】香港體操代表石偉雄周六(26日)出戰世界盃多哈站跳馬決賽,並在首跳以難度分達最高6分的「李世光跳」應戰。最終「石仔」在兩跳後以14.816平均分獲得第4名,未能繼德國站後再度登上頒獎台。

日前石偉雄在資格賽奪得14.433分平均分,以第5名晉級決賽。今仗他在首跳選用難度分達最高6分的「李世光跳」,不過在被罰0.1分下,得分為14.766分。次跳他則以難度分5.6的動作上陣,取得14.866分,兩跳平均分為14.816分。可惜「石仔」以0.067之差不敵菲律賓代表Carlos Edriel Yulo屈居第4,未能繼德國站後再下一城。其後港隊將啟程阿塞拜疆,繼續出戰下周四(9日)的世界盃分站。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操世界盃】石偉雄「李世光跳」上陣 多哈站跳馬決賽獲第4名

Posted on

【亞青劍擊賽】港隊團體賽添兩銀 男佩女花決賽未竟全功

【體路專訊】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今日(4日)在烏茲別克上演男佩、男重及女花少年組團體賽,最終港隊在女花及男佩決賽領先下反負,最終摘下兩面銀牌。

日前港隊有陳海琳衛冕女重金牌,女花黃純一、男重徐家煥及男佩何柏霖亦合取1銀2銅。團體賽方面,由劉一衡、黃純一、廖愷翹及黃紀瑤組成的港隊女花為賽事2號種子,在首圈輪空後分別擊敗新加坡及哈薩克,並與日本隊會師決賽。黃純一在第6局連取6劍後拉開,可惜港隊未能守住勝局下以41:45反負,屈居亞軍。

至於男佩港隊由何柏霖﹑李俊延﹑雷鑑津及方曉楠組軍,由16強起連挫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及哈薩克,決賽對手為科威特。港隊早段曾最高領先12分,但被對手在第8局反超前,最終以39:45飲恨奪銀。另外林楷喆、袁諾文、徐家煥及高映川代表的男重港隊,在16強以頭號種子姿態力挫馬來西亞45:22,可惜在8強戰反負中華台北39:45。

亞洲青少年劍擊錦標賽明日(5日)將上演男花、女重及女佩團體賽,港隊將繼續上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青劍擊賽】港隊團體賽添兩銀 男佩女花決賽未竟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