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籃球】男拔加時險勝英華封王 協恩挫女拔成就17連霸

【體路專訊】九龍D1中學校際籃球比賽A Grade決賽今晚(24日)於修頓場館上演,男子組由拔萃男書院與英華書院爭冠,最終兩隊激鬥至加時,男拔以51:47險勝奪冠。女子組方面,協恩中學以37:23擊敗拔萃女書院,達成17連霸。同日上演的九龍D2女子決賽就由德望學校以35:25擊敗香港培正中學封后。

男拔及英華於小組賽時已曾交手,當時由英華以4分取勝,今次決賽再度相遇,開賽由英華迅速取得領先,其中吳委峻射入3分後再反擊得手,個人首節取下7分。反觀男拔手感不順,全節僅憑罰球取得5分,首節落後5:11。吳委峻第二節再射入3分,成為首位得分上雙球員,不過命中率有所改善的男拔打出一段9:2攻勢,並憑罰球得以在完半場前反先22:21。

兩隊換邊後繼續緊咬,英華完第三節領先28:25,末節更一度帶著5分差距,惟未能維持優勢至完場,男拔最終追成35:35平手,兩隊要鬥至加時分勝負。英華加時有鍾子豪及吳委峻先後命中3分下一度以4分領先,但男拔梁浚朗射入3分還以顏色後,黃浩霆及陳偉邦先後得分助男拔反先,最多更帶著6分優勢。吳委峻最後11秒射入3分,取得全場最高21分,惟始終未能助英華扳平,男拔以51:47收下勝利。

男拔去年因4強賽時被判違反防疫條例,決賽前夕被取消資格,同時無緣精英賽,今屆成功重奪冠軍,隊長陳偉邦指意義重大:「去年是第一年重啟學界賽,讓我們很失落,今次冠軍是幫去年的師兄贏回來。而且我們好多時被看低一線,今次勝利意義重大。」他亦指在小組賽時曾不敵英華,令球隊今仗打得更放:「可能因為小組賽輸過,所以我們沒有太包袱,大家賽前都無把焦點放在勝負,覺得打好自己就可以。」他放眼精英賽,冀球隊繼續專注做好自己,再力爭好成績。

女子A Grade決賽方面,協恩首節以14:9稍為領先女拔後,憑著多次搶下籃板創造二次進攻機會,加上女拔未能有效突破協恩的全場緊迫,鮮有反擊機會亦無功而還,半場被協恩拉開至24:13。換邊後協恩未能明顯擴大優勢,女拔亦未足收窄差距,最終協恩以37:23取勝,達成九龍區17連霸。

協恩隊長盧嘉嵐賽後指衛冕讓中六球員學界生涯圓滿,提到有隊員受傷令球隊更大動力爭勝:「受傷的球員雖然不能落場,但仍堅持在場邊,心態上繼續支持我們,我們會更想為她出多一分力。」談及擔任隊長的壓力,她則指:「壓力當然會有,但會轉化為動力,推動我們去更高水平。自己作為隊長希望能傳承師姐的拚搏精神,延續冠軍。」她冀球隊磨合更佳及提升實力,以更高水平的表現迎接精英賽。

同日稍早舉行的九龍D2女子決賽方面,德望在第三節一度落後8分下打出一段16:2攻勢逆轉,以35:25擊敗培正奪冠。德望及培正同樣獲得12月的精英賽資格。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籃球】男拔加時險勝英華封王 協恩挫女拔成就17連霸

Posted on

【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張世成奇招挫蔡淇安封王 朱穎姿反勝林沁儀稱后

【體路專訊】「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賽」今日(24)於荔枝角公園體育館舉行煞科日賽事,在壓軸上演的中學組男單決賽,上屆排第8名、浸信會呂明才中四學生的張世成,以2:1力克上屆季軍、最後一年參賽的聖若瑟書院中六生蔡淇安,首次封王。女單則由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朱穎姿反勝協恩中學林沁儀稱后。

今屆全港學界精英賽煞科日上演男子組單打16強至決賽(小學組由8強開始)、女單8強至決賽、以及男、女子雙打四強至決賽賽程。男單16強採一局制決勝,上線的蔡淇安先以22:20險勝聖若瑟英文中學的李祉斿,8強再直落贏譚亦然21:10、21:12。準決賽遇上拔萃男書院的陳樂軒,首局先贏21:16,次局領先3:2後,對手一度因為受傷要接受治療,賽事重開後,蔡淇安有驚無險再贏21:19,首次殺入決賽。

蔡淇安

下線的張世成過去兩屆都打入8強,惟上屆因為出外比賽而缺席最後階段賽事。今年捲土重來,先以21:15淘汰培僑書院的卓逸,繼而再以兩局21:13氣走拔萃男書院的黃正匡,準決賽再以21:9、21:16闖過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陳言俊一關,與蔡淇安爭冠軍。

張世成

這場男單大戰安排在荔枝角公園體育館全日最後一節上演,由於其他場區同時間舉行的比賽都先後完結,令今場賽事成為全場焦點。身高手長的張世成首局以21:14佔先,惟蔡淇安次局以21:15扳回一城,到了決勝局,張世成開局連奪7分,大比數領先,蔡淇安急起直追至5:8,但換場前仍落後5:11。餘下時間張世成順利保住領先優勢,以21:7奠定勝局。

 

比賽中幾乎每次得分都怪叫一聲,或是做出誇張姿勢慶祝的張世成,賽後認為自己贏在信念夠堅定:「撐到第三局,那一刻有信念,想贏,就這樣打下去。」今場決賽每次轉換場地都影響了比賽形勢,他解釋是因為場內風勢問題:「因為我第一局選擇的是比較順風的場面,是我比較適合及擅長打的,控球也控得到;第二局我的場區上面有冷氣,然後吹亂了球,所以令到我瞄不準,所以攻得不是很順,正常我的戰術就是推兩邊底線,有機會突擊,但第二局就是攻不準那一刻。」連同今年,張世成已是第三年參賽,「我第一年入了八強之後輸了三場;第二年第八是我出外比賽,所以沒有打到,今次終於拿第一,所以很開心。」身為香港青年軍的他又期望,來年能夠為學校再贏冠軍。

屈居亞軍的蔡淇安則已是第六年參賽,雖然與冠軍擦身而過,但對於最後一屆亮相創下最佳名次已感滿意:「對手比我高、比我快、比我大力,能力上是有些差距,就是這個原因。第三局對手在休息之後,速度再加快了,所以我防不住。我今年已中六,是最後一年參賽了,總結整個中學學界生涯,只感到圓滿和感恩。」

林沁儀
朱穎姿

至於中學女單決賽,則由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的朱穎姿反勝協恩中學的林沁儀,三局比分為14:21、21:12及21:11。比賽中朱穎姿臉上一直掛著燦爛笑容,與賽後哭成淚人的林沁儀成鮮明對比。中三的朱穎姿承認這個冠軍是意外驚喜:「我一向都是這樣的,可能因為自己重心不在單打,所以比賽中也不會有很大壓力,今次能夠勝出是意外驚喜。」與男單冠軍得主張世成一樣,朱穎姿平日也有在體院訓練,她相信自己體能上有優勢,到第三局足夠壓倒對手:「我覺得第一局的節奏不是很好,但第三局調整好,所以整個節奏都變得很好。因為我在體院練得比較多,我覺得我的體能比她好。比賽中就是以多板為主,我就可以有更大機會得分。」

九龍華仁書院贏得中學男雙冠軍。
福建中學在女雙稱后。

全港學界精英羽毛球賽決賽成績

中學組
男單:張世成(浸信會呂明才中學)勝 蔡淇安(聖若瑟書院)2:1
女單:朱穎姿(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勝 林沁儀(協恩中學)2:1
男雙:許睿軒/陳日希(九龍華仁書院)勝 劉靖陽/關晰斌(福建中學)2:1
女雙:蔡靜賢/胡凱晴(福建中學)勝 黃穎潼/伍穎琳(德望學校)2:0

小學組
男單:潘曉朗(曾梅千禧學校)勝 江柏熙(元朗朗屏邨惠州學校)2:0
女單:廖洛嬈(協恩中學附屬小學)勝 周靖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真道書院)2:0
男雙:龍逸朗/黃耀鋒(香港浸信會聯會小學)勝 陳頌天/陳子承(培僑書院)2:1
女雙:蕭曉苓/黎朗宜(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勝 陳謙柔/梁璽兒(聖公會油塘基顯小學)2:0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羽毛球精英賽】張世成奇招挫蔡淇安封王 朱穎姿反勝林沁儀稱后

Posted on

高爾夫球】LIV Golf 職巡賽首設香港站 明年三月粉嶺揮桿爭2億獎金

「LIV Golf 職業巡迴賽(LIV Golf)」前晚(22日)在美國宣布,巡迴賽明年首設香港站,並將於 2024年3月8日至10日假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上演。此賽事是 2024 年巡迴賽亞洲首站賽事,每站賽事總奬金更高達2500萬美元(港幣約1.95億元),是香港史上最高奬金的大賽之一。賽會更預計投放約五億港元辦賽,直接提振本港經濟。

LIV Golf 專員及行政總裁 Greg Norman(左)和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右)。

「LIV Golf」集球賽與嘉年華於一身,是與民同樂、多姿多彩的國際盛事,更以豐厚賽事獎金見稱。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表示:「『LIV Golf』不只是一個高球比賽,而是一項超級體育盛事,來港辦賽絕對是香港承辦大型國際活動的里程碑,對香港的經濟、國際形象、高球發展等多方面都會帶來巨大的裨益。球會對成功邀得『LIV Golf』在香港設賽站感到非常榮幸和興奮。我們定必竭盡所能籌辦賽事,讓來自世界各地觀看賽事的訪客都能感受到粉嶺球場獨特的魅力,以及香港籌辦大型國際賽事的能力。」

LIV Golf 專員及行政總裁 Greg Norman(左)和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右)於粉嶺球場合照。
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形容「LIV Golf」是結合體育和娛樂元素的頂級盛事,如同「七人欖球賽」加「Clockenflap 音樂會」。

「LIV Golf」香港站將吸引世界各地的頂尖高球手雲集香港,部分球手更將是首次來到大中華地區作賽。賽事預計能為香港帶來數以億元計的經濟收益,也為本地、內地(包括大灣區),以至鄰近地區(日本和韓國等)的球迷帶來近距離觀看超級賽事的難得機會,也印證了擁有 112 年歷史的粉嶺球場的獨特價值,是亞洲舉辦大型國際高球賽的必選場所。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高爾夫球】LIV Golf 職巡賽首設香港站 明年三月粉嶺揮桿爭2億獎金

Posted on

【閃避球亞錦賽】港女隊銀張美欣膺MVP 男隊事隔9年再奪獎牌

【體路專訊】「亞洲閃避球錦標賽 2023」於11月18至19日假新加坡舉行,這是疫情後首項亞錦賽,吸引9個國家或地區參賽,港隊派出3支隊伍共37位球員角逐3項賽事,最終女子組奪得亞軍,男子組名列季軍,混合組則以第4名完成。

香港女子隊在首日小組賽擊敗中華台北、印度、新加坡及澳洲等隊,但以3:6不敵馬來西亞,以次名進入準決賽,翌日以9:3大勝澳洲晉身決賽,再戰馬來西亞,結果力戰以同樣比數3:6稱臣,屈居亞軍,隊長張美欣獲頒最有價值球員。

男子組方面,港隊小組賽擊敗日本及汶萊,及後在主力球員中途因傷缺陣下惜敗負新加坡,以次名進入4強後,以4:6不敵世界排名第一的馬來西亞,無緣決賽,轉戰季軍賽,並以12:1大敗新加坡,報回小組賽敗辱摘銅,取得自2014年以首面國際男子賽事獎牌。

至於混合代表隊就在淘汰賽以6:2的擊退中華台北,4強面對馬來西亞以1:11告負,落入季軍賽亦以4:5負新加坡得「梗頸四」。

資料來源:香港閃避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閃避球亞錦賽】港女隊銀張美欣膺MVP 男隊事隔9年再奪獎牌

Posted on

競技疊杯運動亞錦賽 港隊奪7銀11銅

【體路專訊】WSSA競技疊杯運動亞洲錦標賽2023在韓國光州圓滿結束,港隊共派出22名選手參賽,並勇奪7銀11銅共18面獎牌。

是次比賽共邀請10個國家及地區近400名選手參賽,港隊共派出22名選手出戰勁旅雲集的國際組別賽事,其中10人為首次披上港隊戰衣,共有17名隊員躋身個人項目決賽,9-10M組別選手黃立衡個人3-6-3項目力壓一眾亞洲選手,以2.416秒刷新9-10M港績,取得1面銀牌。13-14F組別關海若在3-6-3及循環式項目刷新個人最佳成績,勇奪2面銀牌。

在團體計時接力賽事,港隊於16U及14U組別取得銀牌和銅牌成績,但在團體對抗接力賽,未能延續新加坡世錦賽「奪金之路」,14U組別不敵亞洲勁旅馬來西亞,飲恨以銀牌作結,而10U、16U和18U組別分別於負方復活戰中突圍而出,殺入四強賽,最終奪得6面銅牌。

總結今屆賽事成績,港隊在個人賽和團體賽共取得7銀11銅。賽後香港競技疊杯總會義務發展總監關焯賢表示,「是次亞錦賽比賽強度十分激烈,一眾港隊新晉能挑戰亞洲各國勁旅,甚至能站上頒獎舞台,實屬難得,希望政府能給予非傳統項目更多的支援,發掘更多具潛質的競技疊杯運動員,為中國香港爭光。

資料來源:香港競技疊杯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競技疊杯運動亞錦賽 港隊奪7銀11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