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劍擊公開賽】吳諾弘挫楊子加封王 佘繕妡奪女重冠軍

【體路專訊】「2023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周日(26日)續於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次日上演男子花劍、女子重劍及佩劍賽事。男花方面,港隊主將張家朗及蔡俊彥未有參賽,最終由吳諾弘擊敗楊子加,首奪香港公開賽冠軍。女重「世一」江旻憓同樣未參賽,最終由佘繕妡擊敗陳渭泠,包攬今年全部4項本地賽冠軍。

吳諾弘

楊子加

今年男花賽事共105名劍手參賽,包括海外及上海隊劍手,港隊兩大主將張家朗及蔡俊彥則未參賽。吳諾弘於小組賽取得6戰全勝,總成績第3名出線淘汰賽,從64強開始起先擊敗本地劍手及兩名中國劍手,8強再以15:11淘汰梁千雨,4強則以15:12挫蔡子樂。楊子加則在另一場4強以15:14險勝崔浩然,於決賽與吳諾弘爭冠,最終在中段起被拉開,吳諾弘贏15:7封王。

吳諾弘賽後指今次冠軍意義重大:「今次是人生第一次公開賽冠軍,而且自己之前因為受傷而錯過兩次本地比賽,排名積分上較危險,所以今次比賽對我好重要,給予我信心,但不會滿足於此。」他續指自己上次本地賽取得亞軍,之後在國際賽賽季首站土耳其世界盃的發揮卻未如理想,讓他意識到本地賽與國際賽的不同,冀之後能延續好表現到國際賽,並與隊友一同爭奪2024巴黎奧運的團體賽資格。吳諾弘5月時於上海大獎賽受傷手骨與韌帶,他指感覺難以完全康復,但已逐漸習慣與手傷共存,會盡量克服傷患爭取好表現。

佘繕妡

陳渭泠

女重方面,現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江旻憓未有參賽,焦點落在佘繕妡、朱嘉望、連翊希及陳渭泠等港將身上。其中香港排名第二的佘繕妡在8強先以15:9淘汰朱嘉望,再在4強以15:7擊敗陳祉澄;陳渭泠則在另一場4強賽15:7挫連翊希。佘繕妡與陳渭泠於決賽多次同時得分,戰至第二局末段時佘繕妡打出兩次「單燈」建立兩分優勢,並在第三局拉開,以15:10收下勝利。

佘繕妡今年於全部4項本地賽事奪冠,暑假期間亦成為世大運冠軍,她指對一整年成績感滿意:「可以形容為出乎意料,參與好多比賽下仍然有好的成績,今年可說是挑戰自己、突破自己的一年。比賽數量多是磨練自己的意志,推動自己在狀態不夠好下仍然打出好劍、有好成績。」女重港隊兩週前於意大利站世界盃奪得團體第4名,寫下歷來最佳戰績,佘繕妡指成績讓自己及隊友感鼓舞,「證明大家的進步都好大,距離取得獎牌不是太遠,還能夠再爭上去。」港將12月初會出發加拿大參加世界盃賽事,再爭佳績。

「2023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次日成績(只列前四名)

男子花劍
冠軍:吳諾弘
亞軍:楊子加
季軍:蔡子樂、崔浩然

女子重劍
冠軍:佘繕妡
亞軍:陳渭泠
季軍:連翊希、陳祉澄

女子佩劍
冠軍:歐倩瑩
亞軍:曾悅澄
季軍:何笑妍、劉穎怡

相關報道:
林衍蕙本地賽絕唱反負歐倩瑩 15歲曾悅澄女佩奪亞
符妤名挫鄭曉為封后 陳樂熹男佩一劍制勝 方凱申連贏兩本地賽

圖:麥景智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劍擊公開賽】吳諾弘挫楊子加封王 佘繕妡奪女重冠軍

Posted on

【港超聯】 重點新援直接間接包辦入球 理文輕取深水埗領先傑志六分

【體路專訊】被視為爭標要角的理文,今日(26日)港超聯賽憑安尼亞及保利臣兩位重點新援直接間接製造3個入球,以3:1輕取深水埗,聯賽榜領先少賽一場的傑志6分。深水埗在聯賽則已連輸8場,仍然在榜尾沉淪。

今周足總一共編排了3場聯賽及1場足總盃及1場菁英盃。上周五於旺角場上演的聯賽大戰,衛冕的傑志即使正選陣容盡遣主力,包括烏茲別克新援迪美路夫等6名外援,惟全場均未能攻破冠忠南區門將伍瑋謙十指關。完場前南區陳凱柏開出罰球,川瀨浩太遠柱頂破後備把關的王振鵬,以為南區可以爆冷全取3分,可是入球後旁證霍龐盛舉旗示意越位,現場大屏幕則顯示VAR正覆核入球,擾釀4分鐘後改為顯示入球作廢。主球證黃偉倫在過程中並沒有走到場邊翻看影片,亦未有解釋因何犯規,更匆匆鳴笛完場,惹來全場嘩然。

南區職、球員激烈抗議不果,會方相隔一日後發出聲明:「冠忠南區將會就昨晚港超聯賽事 – 傑志對冠忠南區,出現VAR裁決延誤事件,向足總及裁判小組了解整個判決過程、VAR助理裁判及主裁判溝通程序是否出現問題。期望在事件上得到徹(切)實和合理解釋。」是港超今屆實行VAR後,第一隊公開向足總裁判小組發出挑戰的球隊。

賽前理文球員手抱嬰孩入場。
安尼亞左腳勁射網頂開紀錄。

15分鐘安尼亞交基華尼頓射成2:0。

這場賽事也是傑志繼1:4大敗在理文腳下之後,再次在聯賽失分,形成理文今日只要順利打敗深水埗,即可擴大領先優勢。開賽12分鐘,主隊在前場反搶成功,安尼亞禁區頂起左腳怒射掛網先開紀錄;該位愛沙尼亞國腳3分鐘後送出助攻,造就基華尼頓面對李溢晉輕易射成2:0。

保利臣射入第2個本地賽入球。

上季重返頂級聯賽的深水埗,除了聯賽盃對理文曾踢成0:0,其餘對陣4次都是吞蛋收場,每場更最少失4球。今日完半場前VAR判定黃皓禁區內俊犯規,客軍獲12碼,可是鄧嘉主射卻一飛沖天。不過換邊後只2分鐘,這位肯雅外援將功補過,取得近年對壘的首個入球,為深水埗追近至1:2。之後場上形勢一度反客為主,理文幸有陳嘉豪力保不失,拿亞的入球又因越位在先作廢。終於人腳佔優的理文,再於77分鐘由胡晉銘交保利亞禁區邊勁射成3:1埋齋,今屆兩位重點新援各貢獻一個美妙入球,助球隊將榜首優勢拉開至6分。

理文今個月在銀牌準決賽以0:1不敵傑志,菁英盃再遇同一對手又大敗1:4,賽後主教練曾昭達承認球員自信心受到打擊:「雖然沒有出現如大家所想的大比數戰果,但對我來說,贏波是最重要的。第二就是球隊可能在兩連敗後信心不足,尚在調整階段,坦白說代表隊球員也有點疲態。」

理文上屆聯賽與傑志鬥到最後一場,完場前被對手逼和2:2失落冠軍,今屆捲土重來,重金簽下愛沙尼亞國腳安尼亞及荷甲中場保利臣,在兩位高質外援帶動下,現時聯賽榜已領先傑志6分,創下近年最大的領先差距。曾昭達賽後稱:「我們一直想挑戰聯賽錦標,其實現時領先6分,也只不過是打多一場而已,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我們也想一直贏下去,最理想就是到尾二一輪已確定捧盃,不想再像上屆般鬥到最後一場。」

深水埗連續8輪聯賽輸波,不過過程中並非完全捱打,下半場追近至1:2之後,更一度有機會追平。接手才第2場的陳浩然賽後承認,球隊正在進步中,但需要時間建立:「要建立、堆砌一支隊球是需要錢,我們的時間就是我們的錢。我覺得現在要先做好基礎,慢慢一步一步去做。球隊進攻一向不差,但要避免失大意波。今天我覺得大家整體的表現是進步了,距離贏波愈來愈接近。我們深知職業球隊的成績重要,不過也要兼顧過程。」問及這次重返頂級聯賽球隊執教,整體水平跟以前有甚麼分別,曾執教大埔、南華及飛馬的他說:「這個問題,我不能說好還是不好,見到每個球員兼顧的東西多了,也不只是我們,整個球圈的經濟環境就是如此,所以球員就變成不能像以前那麼專心去踢球,他們也很辛苦,我們作為教練也要協調,這點跟我以前教的球隊也很不同。」

黃威(左)獲港隊教練團選為今仗最佳球員。

今周其餘賽事,均業北區周六(25日)作客以3:1打敗香港U23,以2勝1和不敗升上聯賽榜第7位,周日(12月3日)將首次於北區運動場迎戰傑志。至於兩場盃賽,大埔在足總盃首圈倒灶,以0:1被晉峰淘汰,後者下月16日將與東方爭四強一席。另一場菁英盃A組賽事,東方以4:1反勝港會,西班牙射手巴科爾亦建一功,來港後首7場賽事都有入球,寫下港超聯紀錄。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 重點新援直接間接包辦入球 理文輕取深水埗領先傑志六分

Posted on

【東亞泰拳賽】港隊添5拳手闖決賽 今爭12金冀破歷屆紀錄

【體路專訊】 「第五屆東亞泰拳錦標賽2023」周六(25日)上演第3天賽事,港隊6戰5勝,陳立立、蘇子軒、朱敬聰、鍾沛榮、李俊賢晉級決賽,連同周五率先打入金牌戰的7位拳手,在13級別項目中獲得12個決賽席位,周日(26日)全力爭金,有望打破歷屆港隊戰績。

朱敬聰(右)

港隊續有6名拳手出戰四強戰,當中出戰男子63.5公斤級別的朱敬聰迎戰印度選手 Ashem T SINGH,後者於首天比賽在第一回合以R.S.C.勝出,是役開賽立即搶攻,雙方猛烈互搏,朱敬聰看準機會連環三重拳擊中 Ashem T SINGH 頭部,將對手打至倒地,沒法繼續比賽。最終朱敬聰以第一回合2分51秒R.S.C. 勝出,晉身金牌賽,決戰蒙古的Gantogtokh BAATARCHULUUN。

蘇子軒(左)
鍾沛榮(左)

至於陳立立(男子54公斤級)、蘇子軒(男子60公斤級)、鍾沛榮(男子67公斤級)、李俊賢(男子71公斤級)則以3:0 擊退對手,坐亞爭冠。反觀梁伯瑜(男子57公斤級)遇上蒙古勁敵Ganselem BAATARCHULUUN ,力戰下被對手在第一回合48秒R.S.C.淘汰,無緣決賽。

李俊賢(左)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亞泰拳賽】港隊添5拳手闖決賽 今爭12金冀破歷屆紀錄

Posted on

【體路專欄】締造跑步歷史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主持鳴槍儀式。(大會圖片)

【體路專欄】在一片汗水與掌聲中,首屆「中國銀行(香港)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半馬拉松」於上周落幕。今次為大橋通車5年以來首個體育比賽,吸引了約8,000人參加,其中18%為海外健兒,有20名更屬世界級跑手。作爲龜速跑者的小弟有幸跑畢全程,能在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留下足印。

賽事全長21.1公里,起點為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途經觀景山隧道,到大橋香港連結路後原路折返起點,路段平日屬禁區,對比其他賽事別有一番新鮮感。此外,跑手包亦具心思,竟然附送massage gun,啱晒賽後鬆一鬆。

賽事分為挑戰組和兩個公開組,同場上演首屆東亞半馬錦標賽。活動由中國銀行(香港)冠名贊助;而中銀人壽則爲「大會贊助」,挑戰組總獎金高達54,000美元。不少本地長跑精英均有參戰,其中紀嘉文在挑戰組以第15名完成,成爲首名衝線的港將。姚潔貞和陳家豪則夫妻檔上陣,前者在挑戰組獲封為本地最快女跑手。

中銀人壽CEO鄧子平 (右) 完成人生首場半馬。

除了跑壇健將之外,亦有不少政商界猛人參賽。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和入境事務處處長郭俊峯主持鳴槍儀式。另外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聶德權則落場一齊跑,更打破個人PB (Sub2) ,越戰越勇;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朱敏健亦是參賽者之一。至於中銀人壽CEO鄧子平 (Wilson) 作為贊助方都有出腳力,繼兩年前完成10km賽事後,今次成功挑戰人生首場半馬。他坦言賽前受訓實非易事,認爲所有衝線跑者都是勝利者。同爲半馬初哥的TVB總經理蕭世和亦闖關成功。

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聶德權打破個人PB (Sub2) 。

不過講到最閃巨星,當然是最受跑手歡迎的周潤發,68歲的他雖沿路忙於打招呼,但都無礙完成賽事,成績快過大會時限,衝線時更獲大批跑手和粉絲高呼大讚,確實魅力、魄力兼備。他賽後直言滿意成績,跑得很舒服,更希望明年再戰。

舉辦這類大型體育賽事,主辦機構亦要具拼勁,由設計賽道、封路安排,人流管控,乃至保安檢測等都須多方協調。正如香港田徑總會主席關祺所言,在全新場地舉行比賽確實充滿挑戰,但大會像所有運動員一樣熱愛挑戰,不斷求進。期待將來能加入全馬賽事,讓跑手在55公里的大橋上奔馳競賽。

文:張樹槐(達人傳訊董事總經理)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締造跑步歷史

Posted on

【體路專欄】英式小學運動會

【體路 X Junior】以往在香港工作,每到六月下旬考試結束卻仍未開始放暑假,老師們除了趕緊處理學生學科成績,亦需要籌備各式各樣試後活動供學生參與。來到英國,雖然小學不重測考,但臨近暑假前夕,學校同樣安排了許多活動讓學生嘗試。其中運動會是一項頗具特色的經歷,值得分享。

香港普遍學校陸運會都集中在秋冬季節舉行,因為考慮到當時天氣比較清涼乾爽,晴朗日子亦較多,進行大型戶外活動最為適合不過;至於英國情況其實亦大致相似,由於冬季氣候一向潮濕多雨,中北部地區更經常下雪,反而踏入六月之後日照長、濕度低,加上溫度和暖,絕對是進行戶外活動的良機。兩位女兒雖然入讀區內不同小學,但兩校都在這段時間舉辦學校運動會,相信校方同樣考慮到天氣狀況而已。

香港乃彈丸之地,學校陸運會一般都在各區運動場進行,鮮有學校有條件能夠在校內舉辦這項全校性活動;然而,英國普遍校園面積較大,而且每間小學人數不算太多,因此運動會往往都可以安排在校內進行。由於學校通常都擁有大遍草地,索性就地取材在那裡進行不同的競技較量就最合適。

無論小學抑或中學,港式陸運會通常以田徑項目主導整天(或兩天)活動,學校會以賽跑、跳遠、投擲等項目供學生報名參加,比賽模式和規則與一般田徑比賽大同小異;至於英式運動會卻因為場地不同,於是並不拘泥於傳統「跑跳投」,反而會設計有不同活動較勁。例如會要求學生手持網球拍,一邊控球一邊向前跑到終點,又或者加入跳繩邊跳邊跑,甚或要求學生以騎單車「鬥慢」方式前進,但雙腳必須保持在單車腳踏位置,考驗小朋友平衡力……以上種種雖然跟田徑項目大相逕庭,但其實都是展現學生運動技能。

除此之外,所有賽事不設個人獎項,學生在衝線(或完成)後都會獲得小貼紙以作獎勵,至於比賽名次純粹用於累積學社總分數,因此全校學生都份外投入。無論勝負,學生亦得到正面鼓勵,難怪氣氛如此熾熱。

英國小學重視家長參與活動

英式運動會亦非常歡迎所有家長一同參與當日活動,除了作為觀眾之外,當日最後一個項目更安排了家長賽跑;而學校方面亦體諒到男女有別,刻意劃分「爸爸組」及「媽媽組」分途較量。當家長聽到大會召集宣佈後就會非常雀躍走到起點,有些甚至脫去鞋履參與比賽。所有家長聽到起跑聲後都奮力向前衝,旁邊觀戰的小朋友則聲嘶力竭為一眾「運動員」打氣,並為賽事劃上句號。

簡簡單單的活動,只花了一個早上就能完成;而在比賽結束後,草地搖身一變就成為了家長與小朋友野餐的場地,他們會帶備食物一起在陽光下享用,輕輕鬆鬆渡過了一個臨近暑假的活動。

今次以家長身份進入學校,終於可以親身感受到英國學校體育文化的特色,他們重視學生參與,對於小朋友的表現往往都以正面角度回饋。在不論勝負的前提下,加上家長能夠全程參與,似乎普遍小朋友都熱愛運動。然而,香港學校陸運會本身亦具有特色,起碼讓所有學童能夠在不同學習階段,都有機會立足真實場地,體現做運動員的感覺。對筆者而言,運動精神在於參與,只要小朋友在過程之中有所領會,總能夠找到當中旨趣。

文:張勇(前體育老師)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 #71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小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荃灣球星羽毛球專門店,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英式小學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