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足球】去年決賽戲碼提早四強上演 男拔大勝聖若瑟報兩敗之仇

【體路專訊】「港九區D1中學校際足球比賽」A grade四強今午(27日)在石硤尾公園舉行,頭場上演去年D1及精英賽決賽戲碼,衛冕的聖若瑟書院再遇拔萃男書院。矢志復仇的男拔早段由隊長陳丞臻開紀錄,但上半場中段已被對手的劉宇浩追和。交出助攻的趙正宇換邊後大爆發,左右開弓上演「帽子戲法」,加上中堅詹皓臻亦有進賬,結果大勝聖若瑟5:2殺入下周一的決賽。另一場,七年後再入四強的英華書院與香港國際學校碰頭,後者小勝1:0後與男拔重演2019至20學年決賽。

顏卓彬(左一)及張桂華等聖若瑟舊生亦有到場。

去屆D1兼精英賽冠軍聖若瑟今年續有戴子軒、鄭青雲及MVP袁振謙等功臣在陣,不過小組賽曾意外不敵香港國際學校,只能在第一組以次名出線。結果這個小意外造就今屆四強即上演去年D1及精英賽決賽翻版,面對小組全勝的男拔。

這場四強原本安排於周中上演,惟學體會上周宣布更改時間得以與下線的另一場四強同日舉行。賽前亦再發生小插曲,幾名球證誤以為1時開賽的頭場是1時半展開,到原定開賽時間仍未齊人,結果賽事延至1時23分才開波。

陳丞臻衝前頂入。

上半場入波的劉宇浩換邊後錯失良機。

男拔早段曾有射門中目標,惟被聖若瑟門將許栢瑋接實,聖若瑟亦有楊焯鈞的遠射僅僅高出。直至8分鐘,男拔的趙正宇右路開出角球,隊長陳丞臻前柱頂成1:0。落後的聖若瑟未見太多攻勢,尤其兩名中場發電機戴子軒及袁振謙表現較沉寂下,一度被男拔佔較多控球。不過形勢一般的聖若瑟卻於27分鐘追和,當時一記右路傳中,劉宇浩攝前柱力壓對手快射,皮球慢溜尾袋入網。完半場前,袁振謙的遠射幾乎助球隊反超前,但僅僅擦楣而過。

趙正宇(右)

詹皓臻(右)亦有進賬。

聖若瑟換邊後繼續進攻,不過對方門將梁曉陽早段拍出傳中後再回身接實楊焯鈞的補射力保不失,為男拔下半場的入球騷打開序幕。中場趙正宇42分鐘右路K角位勁射近柱,皮球直飛死角令許栢瑋毫無反應,男拔再度領先。聖若瑟之後亦並非無機會追和,5分鐘後劉宇浩乘對方後防禁區內傳失起腳,惟梁曉陽及時回身拍出底線。

大難不死的男拔4分鐘後有後福,中堅詹皓臻乘角球混戰射入空門拉開至3:1。已取得入球助攻各一的趙正宇於53分鐘起的5分鐘內,在禁區內左右開弓完成「帽子戲法」,更助球隊大幅領先至5:1。即使梁曉陽完場前接球甩手擺烏龍,仍無阻男拔大勝5:2報回去年兩敗之仇兼晉級決賽。

趙正宇(左)

去年兩場決賽均在陣中,今日交出三入球一助攻的趙正宇直言,一年前的失落是球隊有今場好表現的最大原因:「始終上年輸過兩次,當然會很想贏回來,所以今年的信心更大,即使我們一班中六生都想幫已畢業的師兄贏一次。」他指球隊早早領先建立更大信心,加上對方給予不少空位其起腳,故決定在離開廿多碼的K角位勁射,「唔射又點入呢?」

現效力標準流浪的趙正宇今季獲提升上一隊,早於8月尾已首度在港超聯上陣。他指成為一隊球員後的心態改善,要擔起大旗帶領一班師弟:「上了職業後的心態有所不同,會想幫助球隊、隊友而不是自己行先,而且經驗比其他人多,作為中六生也要帶著一班師弟。」

戴子軒(左)上半場被撞中側額,換邊後亦早早傷出。
袁振謙

聖若瑟球員賽後表現失落,副隊長袁振謙更在場邊泣不成聲,要隊友及同學安慰。下半場早段傷出的隊長戴子軒就指,兩隊信心差異成為今場勝負關鍵:「大家的信心可能沒去年那麼多,有人可能覺得去年贏過後就不夠決心。這個是輸給對手的其中一個原因,但其實應要比他們更強。」他稱球隊早預計男拔會搶攻,惟失球時間太早令球隊更難翻身,又認為自己與袁振謙、劉宇浩及楊焯鈞等有球會比賽經驗的球員更應盡快調整心情:「可能我們給隊友的信心不夠,未能令他們覺得落後仍能追和。不過大家也要盡快調整心情,因為還有季軍戰和精英賽,到時的決心一定要比今日大。」

緊接上演的另一場四強,繼201516學年再入前四的英華面對香港國際學校,早段已被對手禁區內窩利抽入。雖然早早開紀錄,但兩隊上半場的攻勢卻寥寥可數,要到下半場才開始更有睇頭。落後的英華強攻對手,不過香港國際學校的一對中堅表現穩健,加上門將多番撲救力保不失。結果香港國際學校守住10勝果,三年後再入決賽。

D1決賽與季軍戰將於下周一(4日)同日上演,聖若瑟對英華的季軍戰被安排於當日下午2時15分在蒲崗村道公園一號場舉行,男拔對香港國際學校的決賽則於下午3時在石硤尾公園舉行。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足球】去年決賽戲碼提早四強上演 男拔大勝聖若瑟報兩敗之仇

Posted on

【學界】學體會盼辦精英賽決賽周 有望啟德體育園上演

【體路專訊】目前由中國香港學界體育聯會舉辦的中學組賽事中,大部分項目會先舉行分區賽事,再透過精英賽決出全港冠軍。不過學體會主席劉靳麗娟今日(27日)透露,有意在未來將精英賽4強至決賽以綜合運動會形式舉行,並濃縮在約半個月內舉行。她稱即將落成的啟德體育園是理想選址,也認為運動會有助帶動盛事氣氛,以及促進全港多間學校的體育交流。

學界籃球精英賽(圖:體路資料庫)

今個學年一共有9項精英賽事上演,包括田徑(團體)、羽毛球、羽毛球(團體)、籃球、越野跑(團體)、足球、手球、乒乓球及排球,至於射箭、沙灘排球、劍擊、室內賽艇、壁球、游泳、保齡球及網球項目則只設分區賽事,另外三人籃球、拯溺、女子足球、投球、體操、七人欖球、曲棍球及壘球就以全港賽形式舉行。

學界游泳及田徑賽事氣氛濃厚,經常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圖:體路資料庫)
劉靳麗娟

劉靳麗娟今日在學體會吉祥物設計比賽頒獎典禮上透露,有意以綜合運動會取代精英賽的決賽階段,但目前計劃處於初步階段。「如果能將賽事集中舉行,就可以吸引更多關注度。事實上現時的學界賽事很精彩,所以想讓港九及新界的同學聚在一起比賽。」她稱要定出比賽選址是一大難題,但認為集合多用途的啟德體育園是理想選擇,不過目前仍需等待園區落成,以及與康文署等部門溝通,因此賽事的舉辦年份仍有待落實,有一步消息會盡快公布,讓參賽學校有更多時間籌備。她補充,現時不少學界賽事如D1田徑及游泳一向反應熱烈,往往因場地所限而出現一票難求的情況,證明學界賽有一定的發展潛力。

學界田徑精英賽在近兩年復辦。(圖:體路資料庫)

劉靳麗娟認為另一挑戰是決定舉辦月份,由於每間學校的考試季節也不同,而且要等分區賽事悉數完成才能舉辦運動會,「暑假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時間,但知道有些學生都會在暑假旅行,所以我們要再詳細計劃。」她提出若然運動會的反應良好,不排除日後會將所有分區賽事一併納入,以全港賽形式舉行。

至於在吉祥物設計上,學體會今次收到過千份參賽作品,最終由公開組作品「飛夢寶Dreambo」奪得總冠軍。劉靳麗娟期望,在今個學年內盡快讓吉祥物出現在賽事之中,以及推出宣傳品,加強學界賽事的影響力。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學體會盼辦精英賽決賽周 有望啟德體育園上演

Posted on

【毅行者】逾2500人跑畢百公里 首名隊伍12小時42分完成

隊號8001,以12小時42分鐘以第一名完成樂施毅行者,隊員包括梁成東、梁偉業、林健加、葉曉明。

【體路專訊】 「樂施毅行者2023」周日(26日)圓滿結束。今年共有2,583位參加者成功走畢100公里,完成率為86.88%。隊號8001,以12小時42分鐘以第一名完成樂施毅行者,隊員包括梁成東、梁偉業、林健加、葉曉明。最後一支參加隊伍(隊號1295)於11月26日下午12時45分抵達終點屯門國際十字路會,以46小時45分完成了100公里路程。

「樂施毅行者2023」圓滿閉幕,樂施會籌款及傳訊總監王灝鳴表示:「樂施毅行者的信念與堅持,除了為自己和團隊帶來成功的滿足和快樂外,更能為貧窮人的生活帶來改變。籌得款項全數將用於樂施會的各項氣候變化、扶貧發展、救災及倡議工作,為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貧窮人改善生活。」

最後一支毅行隊伍(隊號1295)以46小時45分完成100公里。

「樂施毅行者2023」是四人一隊的參加者需於48小時內橫越100公里麥理浩徑及其接續路段。活動起點為西貢北潭涌,終點設於屯門國際十字路會。

樂施毅行者是全港最大型的團隊遠足籌款活動,籌得款項全數將用於樂施會的各項扶貧發展、救災及倡議工作,為香港和世界各地的貧窮人改善生活。「樂施毅行者2024」暫訂於11月15至17日舉行。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毅行者】逾2500人跑畢百公里 首名隊伍12小時42分完成

Posted on

【3×3香港大師賽】學界小將登陸世界級舞台 迎來不一樣的成長

【體路專訊】「M」品牌活動之一的「FIBA 3×3 世界巡迴賽——香港大師賽2023」今日(26日)在維多利亞公園籃球場煞科,來自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隊(Amsterdam)以21:17擊敗立陶宛的羅東華里斯隊(Raudondvaris)封王。另外決賽日一共有4間中學在學界組上陣,當中由李琪執教的基督教信義會信義中學以2分之差擊敗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他認為這次機會能為學生帶來多方面成長,並稱香港應尋求在專業層面上發展三人籃球。

香港是今屆世巡賽17個舉辦城市的最後一站,下月則在沙特阿拉伯吉達舉行總決賽。今屆由香港球員蔡龍德、楊瑞鴻、許烜行和澳洲球員馬哈拉(Shaquille Maharaj),在外圍賽取得出線資格,昨日在資格賽與沙特阿拉伯吉達隊(Jeddah)及波多里察隊同得1勝1負,惟烏溪沙隊在得失分差上不敵另外兩隊,故未能出線16強。不過決賽日則有本地學生代表上陣,在傍晚4強賽事展開前,大會亦舉辦兩場3×3 香港學界邀請決賽。

浸信會永隆中學奪得女子組冠軍。

今屆學界邀請賽各有12支男、女子隊參加,其中漢華中學及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經過早前兩日賽事後打入男子組決賽,但因漢華臨時退賽,改由基督教信義會信義中學補上出戰決賽。雖然信義在無後備之下上陣,但仍靠著中段發力一度拉開5分差距,其中由陳泯齊連續射入2分球。最後階段可譽曾經收窄差距,但無阻信義以15:13取勝奪冠。女子組則由英華女學校與浸信會永隆中學爭冠,最終永隆以11:5奠勝。

基督教信義會信義中學信義教練及港籃成員李琪

有別於其他學界三人賽事,雙方教練不能在場邊督師,因此信義教練及港籃成員李琪則在觀眾席指導學生。他認為在無教練現場領軍之下,對於球員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考驗到球員如何臨時調整自己,以往教練只要提一句,他們跟住做就可以,未必會特別思考。剛剛明顯有策略上的失誤,領先5分時不應該與對手爭射2分,但他們今日不論在技術及心態都比我預期理想。」他續稱疫情後有越來越多學界賽事上演,為一眾學生運動員提供機會磨練,今次能夠參與世界級規模賽事的機會更是難得。

隨著FIBA 3×3世界巡迴賽再次落戶香港,以及三人籃球學界賽的盛行,李琪認為香港亦應該在專業層面上發展三人籃球:「港隊在五人賽間中都可以贏一兩場賽事,但現階段如果沒有歸化球員,比較難躋身至前列。不過三人賽就很適合在香港發展,不少香港球員的射術都十分出色。至於近年開始發展的台灣亦能夠在亞運奪冠,而香港球員的身體質素及各方面都不遜於台灣,因此是有發展空間。」

陳泯齊

中六主力陳泯齊表示隊友的信任成為其得分關鍵,又指以球員身份體驗大型賽事的感覺新鮮,「這次又有網上直播,而且是個國際性賽事,所以是個很新鮮的體驗。今次都沒特別感覺有壓力,都是抱平常心出戰,可能因為沒想過突然間有機會打決賽。」他亦認同李琪分析,表示無教練在場邊指導亦讓球員間需要有更緊密的溝通。陳泯齊另外透露,校隊將於兩日後出戰學界D3組4強賽事,若然最終奪冠即能躋身精英賽,盼在最後一年學界生涯創造歷史。

阿姆斯特丹隊勇奪香港站冠軍,Worthy de Jong(左二)亦榮膺決賽MVP。

香港大師賽正賽方面,阿姆斯特丹隊在昨日小組賽裡錄得兩戰全勝後直入8強,今日再力挫普林斯頓隊及奧馬哈隊兩支美國代表躋身決賽,晚上與羅東華里斯隊爭冠。羅東華里斯在中段雖然一度反超阿姆斯特丹10:9,但後者成功把握罰球重奪優勢,末段再射入兩記2分球,最終以21:17力挫羅東華里斯奪冠。

大會在決賽前舉行入樽表演賽。

圖、文:李子正

「M」品牌認可賽事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於2004年11月設立了「M」品牌制度,各類符合審批準則的體育活動會獲委員會授予「M」品牌認可,部分活動的主辦機構更會獲得撥款資助,協助香港的體育總會發展可持續的大型體育活動,為香港培養可持續的體育文化,提升香港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同時促進社會凝聚力。獲大型體育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的大型體育活動。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bit.ly/2uoCVQo
按此瀏覽2023年「M」品牌認可賽事:http://bit.ly/3z0gVcU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3×3香港大師賽】學界小將登陸世界級舞台 迎來不一樣的成長

Posted on

【香港劍擊公開賽】林衍蕙本地賽絕唱反負歐倩瑩 15歲曾悅澄女佩奪亞

【體路專訊】「2023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今日(26日) 在亞洲國際博覽館上演次日賽事,決出男子花劍、女子重劍及佩劍冠軍。女佩決賽由大師姐歐倩瑩面對15歲小將曾悅澄,前者輕鬆以15:5衛冕,惟首入公開賽決賽的後者仍直言成績帶來驚喜。另一名女佩中流砥柱林衍蕙則在十六強不敵歐倩瑩,賽後透露明年將會正式退役,今次公開賽屬生涯最後一項本地賽,「對我而言,最開心就是能在她手上結束,況且就算輸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

林衍蕙(右)

女佩港隊「老臣子」林衍蕙今日在小組賽取得五勝一負,32強再以9分之差輕取呂心懿晉級,在十六強遇上多年隊友歐倩瑩。林衍蕙在賽前面帶微笑地向記者及攝影師表示,這場十六強有機會是自己在本地賽的最後一役,亦特意與歐倩瑩及兄長林衍聰留影。

兩名女佩港將彼此熟悉,今仗亦互有攻守,林衍蕙尾段更曾領先1311。不過歐倩瑩頂住壓力,連取4分反勝隊友,並將林衍蕙最後一場本地賽的分數鎖定在1315

朱詠翹(左)

林衍蕙完場後隨即與歐倩瑩及林衍聰相擁落淚,師妹朱詠翹在其坐在一旁平復心情時亦流著眼淚表達不捨之情。「哭是因為不捨,始終在這裡(劍道)付出和經歷了很多。雖然很早已經預備了今次是最後,但昨晚睡覺前想起今日所有都是最後一次後,亦有哭過。」她笑言本希望用獎牌結束本地賽的絕唱,但如今能在歐倩瑩手上落敗亦同樣無悔:「這樣也是happy ending,她是一個好對手、好隊友,大家一起經歷了很多事。對我而言,最開心就是能在她手上結束,況且就算輸也是一場精彩的比賽。」

由於與體院的合約到明年3月底才會完結,林衍蕙屆時才會正式退役,透露之後會自費與港隊參加下月法國大獎賽等賽事,期望與隊友留下最美好的結局。展望未來,她笑言正「巴結」身兼港隊領隊的哥哥林衍聰,或會嘗試在港隊兼任教練,培育新一代之餘亦樂見後輩成長:「見到很多千禧後成長了好多,現在和她們打都愈來愈難打,是進步、是好事。我也不想不夠打才離開,老人家知埞就要走了。」

歐倩瑩(左)及曾悅澄

女佩賽事方面,一眾港隊代表今日表現一般,梁洛文及朱詠翹分別在十六強及八強出局,歐倩瑩淘汰林衍蕙後再以同樣比數擊敗薛雅齊及何笑妍殺入決賽。小將曾悅澄更帶來驚喜,先在小組全勝晉級,32強輪空下十六強1分險勝印度的Mahesh Geeta,八強15:12擊敗吳羿霖,四強更以8分之差淘汰劉穎怡。

不過曾悅澄在決賽面對大師姐就未能再突破,早早落後下最終以515落敗,收穫一面銀牌。

曾悅澄

年僅15歲的曾悅澄透露,今次僅是自己首次在成人組賽事打入四強,坦言成績非常驚喜:「之前一直很想在成人組比賽有好成績,所以好大壓力。不過今次調整了自己心態,不再想著輸贏,雖然腦袋亦曾經空白,但整體感覺好了很多。」曾悅澄現時就讀聖母書院中四,三年前才由花劍轉打佩劍,直言加入體院訓練獲韓國教練指導後改正了不少錯誤:「教練也說過我之前是輸信心,雖然信心很難有,但今次也知道要信自己和教練,也要感謝劍會教練(陳翰樑)。」現時本地排名11、青年排名第九的她下月初將隨港隊到土耳其參加青年組世界盃,不諱言渴望盡快「升呢」出戰成人組國際賽。

「2023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次日成績(只列前四名)

男子花劍
冠軍:吳諾弘
亞軍:楊子加
季軍:蔡子樂、崔浩然

女子重劍
冠軍:佘繕妡
亞軍:陳渭泠
季軍:連翊希、陳祉澄

女子佩劍
冠軍:歐倩瑩
亞軍:曾悅澄
季軍:何笑妍、劉穎怡

圖:麥景智、何子淵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劍擊公開賽】林衍蕙本地賽絕唱反負歐倩瑩 15歲曾悅澄女佩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