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澳網】事隔10年再有中國女單闖大滿貫決賽 鄭欽文明撼莎芭列卡

【體路專訊】事隔10年再有中國女單球手打入大滿貫決賽!21歲的12號種子鄭欽文勇不可擋,周四(25日)在澳洲網球公開賽4強以直落2盤擊敗烏克蘭「黑馬」耶絲特蓮絲卡(Dayana Yastremska),成為自2014年李娜在澳網贏得生涯第2「貫」以來,史上第二位勇闖大滿貫決戰的中國球手,周六(27日)將挑戰衛冕的白俄羅斯名將莎芭列卡(Aryna Sabalenka)爭奪后冠。

鄭欽文(圖:Australian Open)

上季WTA「年度進步獎」得主鄭欽文狀態勇銳,在今屆澳網過關斬將,昨日首次在大滿貫4強登場,面對外圍賽出線的耶絲特蓮絲卡。兩人初段略顯緊張,各自破了對方一個發球局,鄭欽文入局後手感漸佳,第7局再次破發確定領先優勢,並以6:4先拔頭籌。第2盤鄭欽文第3局再度率先破發,雖然耶絲特蓮絲卡隨即回破追平,但鄭欽文第7局連贏4分取得關鍵破發,最終以6:4再下一城,職業生涯首次晉身大滿貫女單決賽舞台。值得一提,昨日亦是李娜澳網奪魁的10周年紀念日。

鄭欽文(圖:Australian Open)

「難以置信,太激動了,我今天打得很好,很難形容現在的心情。」鄭欽文賽後表示:「謝謝我的團隊,謝謝你們,沒有你們,我無法走到這一步。」她又用普通話感謝現場為她加油的中國球迷:「你們為我帶來了非常難忘的回憶。還有你們舉著的國旗,真的非常好看,祝你們新年快樂!」鄭欽文明日決戰上屆冠軍、2號種子莎巴列卡,雙方過去僅一次交手,前年去年美國公開賽8強以1:6、4:6落敗,且看這位這位中國新星能否一雪前恥,續寫歷史新編章。

莎芭列卡(圖:Australian Open)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澳網】事隔10年再有中國女單闖大滿貫決賽 鄭欽文明撼莎芭列卡

Posted on

【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59位體壇新秀獲表揚創紀錄

59位表現傑出的年青運動員,其中傑出青少年運動員得獎人數更打破七年來的紀錄。

【體路專訊】由香港體育學院(體院)主辦的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周四(25日)舉行2023年第3季頒獎典禮,嘉許合共59位表現傑出的年青運動員,其中傑出青少年運動員得獎人數更打破七年來的紀錄。

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2023年第3季共有34位運動員獲頒「傑出青少年運動員」,分別來自15個體育項目,包括:李朗逸及王均晉(桌球)、韓紫琳及劉弦(高爾夫球)、吳卓恩(傷殘人士游泳)、彭穎加(傷殘人士乒乓球)、曾栢賢(空手道)、陳致滔(攀山)、麥曉彤及Emily Grace Polson(帆船)、曾善營(足毽)、郭幸儀及林靜欣(滑冰)、麥世霆(游泳)、羅貝兒及黃靖楠(跆拳道)、陳顥樺及姚鈞濤(乒乓球)、許立恆及譚善恆(網球)、林嘉垚、梁匯智、黃焌銘及袁焯軒(保齡球)、陳鎧澄、何証騫、黃奕妍、李雪萾、李天樂、李泓進、羅安衡、顏嘉穎、丁健乘及曾楚喬(武術)。

六位運動員獲頒發優異證書,包括陶枳樾及唐宗焱(體育舞蹈)、莊詠及楊紫玲(馬術)、李藝怡(空手道)及李悅意(滾軸運動),以表揚他們的傑出表現。

19位運動員獲頒發嘉許證書,包括陳一樂及賈慧妍(田徑)、林子濤(羽毛球)、陳彥霖(滾軸運動)、樊豈湲(足毽)、卓樂兒、張鎧恩、莊希晴、莊伊茵、馮天恩、許鎧珈、黎慧源、劉凱媛、劉信恩、盧恩琳、彭子慧、蘇千雅、王卓靈及楊俊欣(手球)。

資料來源;香港體育學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59位體壇新秀獲表揚創紀錄

Posted on

【港超聯】已選擇最合適的落腳地 李毅凱:感謝流浪令我重生

(圖片來源:HKFA)

【體路專訊】港隊完成亞洲盃決賽周賽事後,大軍已分批返回本港。開賽前已跟標準流浪解約的李毅凱,目前仍妾身未明,他承認收到來自內地及本地球會的聘約。他在決定揮筆之前,再一次向流浪表達謝意:「若不是當初流浪肯收留我,也未必可以重返港隊,衷心感激莫生(會長莫耀強)和Philip哥(總監李輝立)!」

現年29歲的李毅凱為傑志青年軍出身,2014年首次北上加盟中甲球隊瀋陽中澤;到了2021年2月,「阿凱」獲南通支雲青睞,再度征戰內地。在首兩季都有穩定比賽機會,可惜隨著教練人員變動,去年升超後只在6月28日對上海申花之戰後備登場一分鐘。他3月入選港隊,不過在作客馬來西亞表現失準,之後便再沒入選過。

消息指阿凱(左)將加盟本地爭標份子。(圖片來源:體路資料庫)

去年7月「阿凱」終於與南通支雲解約,之後重返流浪,成為其足球生涯的轉捩點。9月杭州亞運之前,因為超齡球員梁諾恆及勞烈斯不獲中超球會放行,同司職中堅的「阿凱」再獲得主帥安達臣補選。由於他並非港隊常規成員,當消息公佈時,外間也有很大質疑聲音。惟其後「阿凱」憑著出色表現及領導才能,帶領亞運隊爆大冷連贏巴勒斯坦及伊朗入四強,且創下歷來最佳成績,用表現令批評者收口。

(圖片來源:體路資料庫)

結果「阿凱」也如願成為亞洲盃決賽周26人大軍之一,不過在出征之戰,他因為獲得其他球會招手而跟流浪解約。他承認有收到來自內地及本地球會的聘約,自己已選擇最適合的落腳地,惟在轉會落實之前,要先向流浪致歉:「今次轉會事件中,我確實有處理不當的地方,這段日子我收到不同的聘約,我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球會,但我自己忽略了某些細節,不希望與流浪上下的關係有缺裂,我為我自己的過失感到抱歉。」

阿凱在亞運表現出色。(圖片來源:體路資料庫)

「當我在中超回流嘅時候,好多謝流浪足球會給我一次好好的機會,讓我繼續發展我的足球事業,令我可以代表香港踢亞運會和亞洲杯。衷心感激莫生及Philip哥對我信任和支持,今次事件令我經一事長一智,將來會避免再犯同一的錯,我會繼續踢好每一場波,去報答球會和球迷,也衷心祝福流浪足球會今後順順利利,繼續為本地球壇貢獻。」

阿凱在亞洲盃對阿聯酋及巴勒斯坦都有上陣。(圖片來源:體路資料庫)

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已選擇最合適的落腳地 李毅凱:感謝流浪令我重生

Posted on

【江原道冬青奧】王智顥金和霖亮相迴轉賽 港隊完成今屆賽事

【體路專訊】江原道冬季青年奧運會今日(23日)在旌善High 1滑雪場舉行高山滑雪迴轉賽,港將王智顥(Lucas)在男子組兩回合內以2分0秒67取得總成績第36,至於金和霖(Aerin)在女子組造出2分12秒05並以第42名完賽。隨著兩人順利完賽,港隊亦完成今屆冬青奧所有賽事,兩位小將賽後稱今次有機會與眾多全球青少年好手較技,成為參賽的最大收獲。

王智顥(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金和霖(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繼日前的大迴轉賽後,Aerin及Lucas今日再次出陣競逐迴轉賽,率先登場的Aerin在女子組首滑以1分08秒38取得第58,下午則在第2滑以1分03秒67、第42名衝線,總計兩回合以2分12秒05位列第42。另邊廂Lucas在男子組首回合滑出57秒11成為第54,第二滑表現提升後以1分03秒56進佔第36,最終以2分0秒67奪得總成績第36。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圖片由港協暨奧委會提供)

兩人賽後各自表示最少有其中一輪再有進步空間,並稱今屆最大得著是體驗大賽氣氛,以及與其他好手交流,當中Lucas指:「我有很多滑雪朋友今次都為他們國家比賽,今次大家都交流了不少心得,我也很開心能因為滑雪結識了很多朋友。」LucasAerin明日(26日)將啟程返港,前者亦正準備下月在呼倫貝爾舉行的全國冬季運動會,「本身都有點緊張,但經過近期幾項大賽後,心情也變得放鬆一點。」Aerin則會出戰在月底在法國的高山滑雪世青賽,並期望成績比今屆冬青奧有所提升。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江原道冬青奧】王智顥金和霖亮相迴轉賽 港隊完成今屆賽事

Posted on

【亞洲盃・直擊手記】謝謝你們讓我們相信

【體路多哈直擊】原來這樣就過了一個月。一個月前,還在香港機場盤算著送港隊時要訪問哪位球員,今晚我已經身在多哈機場預備離開卡塔爾,算的是這15日的洗費。昨晚在圖瑪瑪球場完場一刻,代表這趟期待年幾的旅程終於完結。由港隊在印度出線開始,筆者與很多球迷一樣,儘管身份或許不同,但同樣計劃著、等待著要與港隊並肩參與亞洲盃決賽週。

幸好,我真的有來。

足球大賽與奧運、亞運不同,尤其我們作為記者的,採訪奧運、亞運九成時間都是跟著港將行程,或許上午做羽毛球,下午轉做劍擊,晚上又趕去游泳館。但採訪足球賽事有著的是一種純粹,純粹在現場參與自己由小到大都喜歡的這項運動。過去因足球而出埠,就只有2018年的東亞錦標外圍賽和之後的決賽週,因為港足能參與的「tournament」,大概就只有這兩個比賽。

但原來,我們的目光可以放得更高,將「東亞」真正變成「亞洲」。

在沒有人看好、環境又惡劣的情況下,港足相隔逾半世紀再次出線亞洲盃決賽週。來到多哈,雖然一開頭說過這裡的賽事氣氛並不特別濃厚,但隨著小組賽開始得久,愈來愈多球迷從亞洲各國來到卡塔爾後,之前終於在Souq Waqif感覺到那種球迷在市集唱歌跳舞打氣的氣氛。

香港對卡塔爾甚或中東人而言很新鮮。平日坐上Uber,司機總會問問「China?」、「Korea?」,知道我們是香港人後,有些有留意新聞的,或許會問問中港關係,但更多的是疑惑為何會有兩隊「中國」參加決賽週。但隨著我們的球隊在兩場小組賽有好表現後,最近竟然遇上外賣員劈頭就問「Hong Kong?」在傳媒中心與其他記者交流時,聽到的也不時是對港隊的讚賞。這些,全都靠場上的職球員拼搏回來的「待遇」,是真正猶如勞烈斯所說的「將『香港』的名字帶到世界」。

足球就是能夠連結世界。筆者在傳媒中心認識的Adel是在卡塔爾出生的巴勒斯坦人,最初相識是緣於他得知我來自香港,笑說兩隊之後會相遇,甚至爭出線。邀請訪問後,想不到他會搶著邀請我們二人小隊食晚飯,又帶我們遊覽多哈。昨晚一仗,Adel也是座上客,賽前突然想起之前獲贈了數條港隊球迷的打氣圍巾,便想當作紀念品送給他。豈料他又即場將本掛在頸上的巴勒斯坦頸巾回贈給我。當然,我們兩隊在場上勢成水火,但在場外,我們依然可以成為朋友。

更重要是,足球是可以如此振奮人心。這次港足的表現、球迷的熱烈,我相信真的真的真的不用再多談。昨晚完場,跑到港隊打氣區前拍攝謝幕場面,數著前面兩個、中間幾個、後面又有數個球迷流淚滿面,再望向球場上的26位球員與身邊的職員。茹子楠、葉鴻輝、物理治療Karen媽哭了,陳肇鈞眼框紅紅,艾華頓和周緣德也默默地低著頭。左方最遠處,還有本身戴上隊長肩章,卻在25分鐘就因右肩再度甩骹的勞烈斯。膊頭僅作簡單包紮的Vas同樣雙眼通紅,左手揉揉雙眼眼頭,職員Gavin在他身旁輕輕安慰。看到Vas哭了,筆者也突然就流下眼淚。或許因為亞洲盃前做過訪問,大約知道這28年是如何走來,替他不值、不甘心。

這行眼淚也是不甘心的眼淚。失望是固然,但會失望也因為我們曾有希望,有希望過可以打敗巴勒斯坦出線,即使落後下也希望過至少可以破蛋。只是上天似注定不讓我們好過,亞洲盃這個夢,一下子就完結了。

但至少我們曾經相信,相信這隊穿上紅色球衣的香港隊是有希望。也謝謝你們讓我們相信,未來就讓我們繼續相信,香港隊是沒有終點的。

(圖:足總提供)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盃・直擊手記】謝謝你們讓我們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