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U18女籃亞洲盃|港隊力戰不敵黎巴嫩 落入名次賽明鬥馬爾代夫

【體路專訊】一連7日的U18女子籃球亞洲盃,周五(28日)於深圳福田體育公園續演第五日賽事。出戰B級賽事(Division B)的港隊在4強資格賽硬撼黎巴嫩,後者大部份時間主導比賽,最終港隊在王心言與鄭思睿各貢獻隊內最高的8分下,以41:68告負,落入周六(29日)的名次賽,將會對陣馬爾代夫。

港隊以小組第3,躋身4強淘汰賽(圖:FIBA)

U18女籃亞洲盃B級賽事共有7支隊伍參賽,先分兩組進行循環賽。亞洲排名第16的港隊,在小組賽最後一場勇挫吉爾吉斯,打開勝利之門,並以1勝2負戰績,取得A組第3躋身4強資格賽,惡鬥於B組未嚐敗績的黎巴嫩。

(圖:FIBA)
(圖:FIBA)

港隊今仗沿用上場對吉爾吉斯的正選陣容,由姚采芸、黃雅婷、廖采雯、林裕殷及鄭思睿擔正。眾將初段手風欠順,戰近3分鐘才靠姚采芸的中距離打開紀錄,但其後被對手打出一波13:0攻勢,要憑鄭思睿射入超遠三分球,才勉強為球隊止血,港隊之後有廖采雯兩次跳投得手,首節落後9:19。

第二節港隊逐漸站穩陣腳,加強防守強度,同時靠翠妮、杜倬瑜輪流衝擊對方禁區,將分差一直緊咬在10分左右。該節中後段,鄭思睿爭搶籃板時與對手發生碰撞,一度倒地不起,要由隊友撐扶離場。然而在王心言外線火力支援下,港隊未有被黎巴嫩擴大優勢,以17:27返回更衣室。

(圖:FIBA)
(圖:FIBA)
(圖:FIBA)

換邊後,中鋒黃雅婷接應杜倬瑜彈地妙傳「擦板」得分,惟港隊之後再次陷入得分荒,逾5分鐘顆粒無收。當廖采雯再次上籃得手,港隊已經落後達18分。即使鄭思睿治療傷勢後,返場為球隊在三分線外發炮,也難阻黎巴嫩領先48:28進入最後一節。雖然大幅落後,但一班小將未有言棄,王心言和鄭思睿遠投近射,加上何樂心、鍾雅晴和洪洋洋均在這節「開齋」,為港隊拼鬥至最後一刻,無奈雙方實力有一定差距,最終以41:68向對手稱臣。王心言與鄭思睿今仗各自取得隊內最高的8分,並分別射入兩球三分。

港隊今仗告負後,落入周六的名次賽,將會對陣馬爾代夫。後者在今日較早時間的另一場4強資格賽,以31:94慘敗予薩摩亞。

(圖:FIBA)
(圖:FIBA)
(圖:FIB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U18女籃亞洲盃|港隊力戰不敵黎巴嫩 落入名次賽明鬥馬爾代夫

Posted on

港超聯|成立青年發展基金 陳文俊:不怕分薄港超資源

【體路專訊】傑志8月7日對馬德里體育會的季前熱身賽,部份門票收益會撥捐「港超聯賽會青年發展基金」,支援各支港超聯球會青訓工作。有份出席記招的港超聯賽會召集人陳文俊寄望,今次外隊賽能為基金籌得100萬港元,他又認為成立青訓基金不但不會分薄港超聯賽會資源,相反可能為贊助商提供新的平台。

問到成立「港超聯賽會青年發展基金」目的,陳文俊解釋:「其實港超聯賽會要做甚麼?就是搵錢!有方法搵就去搵。我們了解到,香港球隊當中有比較多的團體,或者比較多的贊助商,是專注於青訓發展多一點,所以我們就成立一個青年訓練基金,相信更有利於吸納資源。」他不擔心超聯隊伍的資源會因此被分薄:「不怕會分薄,反而是因為青訓這個平台,可能會吸引到更多不同的贊助商。」

這場外隊賽門票定價$420(正價)及$120(特惠),當中正價票每張$40、特惠票每張$20將撥入「港超聯賽會青年發展基金」。說到基金目標數字,陳文俊表示:「你可以算一算,如果有1萬人入場,每人$40就有40萬;2萬人就有80萬,不知道有沒有100萬呢?希望有吧!」為免新成立的U22聯賽構成部分球隊財政負擔,青訓基金將用作各隊營運開支,球會可以實報實銷。

由港超球會融資及統籌的港超聯賽會於2022年6月成立,當年宣布以3季為試辦期,長遠是想由第4季起,自負盈虧成立一個獨立賽會,這意味著新球季就是試辦期的最後一季,陳文俊指季後將檢討得失:「大家要談一下,你看英超和日職聯,他們那個聯賽會本身是獨立經營的,我們這個(聯賽會)則純粹是做marketing、做比賽而已,不是做任何東西的,要研究一下大家怎樣可以銜接到;其實足總也可以派入來加入董事局,了解一下我們在忙甚麼。」

港超聯賽會由伍健及李文恩各斥資150萬成立「種子基金」營運,又推出「票房共享計劃」,減輕中、小型班的開支負擔。賽會第一季的盈餘約297萬元,全數由各支參賽球會瓜分,各支參賽球隊的受惠金額為38萬至71萬。儘管今季票房下滑,陳文俊相信仍會有盈餘:「我們暫時未有數字,但最少有李文恩及伍健的基金墊底,又有菁英盃的贊助,加上勞工處長期的廣告版也有點收入,所以應該是有錢分的,至於走了的那幾隊,名義上都會分一份。」他認同今季編排賽程時多次安排同時間作賽,在票房收入及宣傳角度都不理想,由於來季減至9隊參賽,每周只編排4場賽事,相信可以避免「撞時間」的情況發生。

此外,各隊的主場編排將於來季之後才再更新,根據現時情況,新升班的九龍城將安排到斧山道運動場為主場;原居青衣運動場的標準流浪,則打算入紙申請重返深水埗運動場。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成立青年發展基金 陳文俊:不怕分薄港超資源

Posted on

巴黎奧運|伍家朗冀羽毛球港隊奪牌而回 預測安賽龍石宇奇男單爭金

【體路專訊】距離巴黎奧運開幕不足一個月,本地陸續舉辦多項相關活動,其中今日(27日)在奧海城舉行的《齊撐運動員啟動禮》活動就邀得香港羽毛球代表伍家朗及前香港劍擊代表張小倫出席。伍家朗今屆雖未獲奧運資格,但就會以評述身份參與,冀港隊隊友能夠奪牌而回,亦視安賽龍及石宇奇為男單冠軍大熱。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副會長霍啟剛致辭時指,希望市民能為一種香港運動員打氣,提升他們的士氣和信心。他亦感謝商場投放資源,直播賽事同時舉辦打氣會,讓一眾香港市民感受奧運氣氛。他亦希望大眾可以藉着奧運的熱情,一同投入運動。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副會長霍啟剛

前香港男子劍擊運動員張小倫、香港羽毛球運動員伍家朗、香港霹靂舞運動員施嘉鑫(BBoy C Plus)及曾子驊(BBoy Think)任活動嘉賓,分享對巴黎奧運的期望。伍家朗今屆失落奧運資格,談及未能前赴巴黎時,港將表示:「當時當然會失望,但這並非我的終點,只是一個過程。」他亦指出接下來星期日將會飛往加拿大參加世巡賽,幫助自己創造更加多好成績。

香港霹靂舞運動員施嘉鑫及曾子驊在活動上表演

伍家朗今屆將轉為以評述員的身份參與巴黎奧運,他表示第一次以評述員身份陪伴市民,既緊張又興奮,並指對自己是一個大挑戰:「以往我以運動員身份展現球技,現時則以專業知識令市民認識羽毛球賽事。」談及奧運,他希望港隊隊友能爭取第一面獎牌,「港隊以往奧運最佳成績是『鄧謝配』(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在東京奧運的第四名,希望他們今屆能再進一步獲得獎牌。」

至於預測男單奧運金牌花落誰家,伍家朗則認為今年選手水平相當接近,但大膽預測為現時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國選手石宇奇或力爭衛冕的丹麥選手安賽龍:「雖然安賽龍今年並非最強狀態,但相信過往的經驗和好勝心能令他有機會獲得金牌。」

圖、文:實習記者文栢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伍家朗冀羽毛球港隊奪牌而回 預測安賽龍石宇奇男單爭金

Posted on

劍擊亞錦賽|男花港隊一劍負中國摘銅 女佩8強止步無緣獎牌

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體路專訊】於科威特舉行的「2024亞洲劍擊錦標賽」周四(27日)上演最後一日團體賽,由張家朗、蔡俊彥、梁千雨及崔浩然組成的男花港隊於4強以44:45一劍不敵中國,連續三屆奪得銅牌,隨後再於第三名名次賽以41:45不敵同樣摘銅的日本。至於女佩港隊就於8強40:45不敵哈薩克,無緣踏上頒獎台。

男花港隊此前於團體賽的最佳成績為2019年奪得銀牌,不過隨後在2022及2023年均4強止步,奪銅而回。現時世界排名第4位的港隊為今屆賽事2號種子,16強輪空之下,8強未遇太大挑戰便以45:30擊敗中華台北,再度鎖定獎牌。

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男花港隊4強硬撼世界排名第5位、早前以「亞洲第一」身份奪巴黎奧運團體賽入場券的中國。港隊開局不順,完第四局落後15:20。不過港隊之後展開反擊,梁千雨於第五局追至23:25,繼而張家朗在第六局打出7:3助港隊反先後,梁千雨及蔡俊彥更把優勢擴大至5分,交棒予張家朗「守尾門」,迎戰中國隊早前個人賽奪得銅牌的莫梓維。

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左起:張家朗、梁千雨、崔浩然、蔡俊彥(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張家朗在第九局率先取分,惟在領先41:35下被對手接連得分,從領先變落後43:44。縱使港將頂住壓力在剩下9秒時得分扳平,惟最後一秒亮起「雙燈」之下,裁判判予中國得分,港隊終以44:45飲恨,連續三屆奪銅。男花港隊稍後出戰第三名名次賽,與在另一場4強不敵韓國而同得銅牌的日本交手,最終以41:45告負。

左起:朱詠翹、曾悅澄、薜雅齊、歐倩瑩(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至於由歐倩瑩、薜雅齊、朱詠翹及曾悅澄組成的女佩港隊被列為4號種子,16強輪空下於8強鬥5號種子的哈薩克。港隊在領先首兩局後被對手打出兩局6:2及5:2反先,中段三局落後5至6分。不過港隊在第七、八局被對手進一步拉開至12分差距,縱使朱詠翹在最後一局力追,打出12:5,港隊仍以40:45告負,8強止步。港隊之後於名次賽先以45:19擊敗烏茲別克,再以45:28挫印度,終獲得賽事第5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錦賽|男花港隊一劍負中國摘銅 女佩8強止步無緣獎牌

Posted on

巴黎奧運|印度奧委會財政預算惹爭議 官員每日津貼為運動員6倍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倒數最後一個月,印度奧委會財政預算惹起爭議。根據當地媒體報導,組織提出向12位將隨行前往巴黎的執行委員,每人每日發放300美金(約2,350港元)膳食津貼,比印度運動員的50美金高出5倍。除此之外,一班官員更會獲得共5,000美金(約39,000港元)住宿津貼。事件曝光後在當地引起不少爭議,印度奧委會財務部長薩赫達夫・阿達夫(Sahadev Yadav)表示會建議內部重新召開會議,商討相關津貼安排。

印度運動員今屆膳食津貼維持每日50美金,隨行官員的津貼卻比東京奧運翻了一倍(圖:Getty Images)

根據印度奧委會所提交的預算方案,今年將會與上屆東京奧運一樣,向每位運動員派發每日50美金膳食津貼。同時,方案提議增加隨行官員在該方面資助,由3年前的每人每日150美金,翻一倍至300美金,再額外向他們發放每日1000美金住宿津貼。

印度奧委會主席,前當地短跑代表PT烏莎(PT Usha)在去年12月提交該預算案時,曾透過郵件懇請執委會批核上述預算方案:「希望大家同意我們的預算,讓我們有足夠時間順利實施及執行計劃。大家可以注意,當中還有印度政府同意動用資金,支持我們團隊工作,若然可以盡快審批,我們會十分感激。」

(圖:Getty Images)

事情曝光後,引起當地媒體及民眾爭議,不少人士均對官員及運動員的差別待遇感到不公。面對輿論壓力,印度奧委會財務部長薩赫達夫・阿達夫表示會建議內部重新審視有關安排:「關於巴黎奧運的財政預算,我認為需要奧委會執委會需要召開會議,以決定重新確定我們最終的安排。」

(圖:Getty Images)

印度在今屆巴黎奧運,將會派出約150位運動員出戰,除了上述提及到達巴黎後的津貼,每位選手出發前亦會收到2,400美金(約19,000港元)的參賽資助,幫補他們賺買運動裝備、物理治療等賽前開支,教練等工作人員則為每人1,200美金。

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印度奧委會財政預算惹爭議 官員每日津貼為運動員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