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游泳】池江璃花子復出首戰 50自 慢個人紀錄逾2秒仍取小組第一(有片)

游泳, 池江璃花子
(Photo Credit:Olympic Channel)

【體路專訊】去年2月宣布確診白血病的日本女飛魚池江璃花子,經過594日後再度重返賽場,今日(29日)在東京都特別游泳大賽出戰50米自由泳。池江最終以26秒32衝線,雖然較自己保持的全國紀錄慢逾2秒,但仍順利取得小組首名,並成功取得日本大學生運動會資格。

游泳, 池江璃花子
(影片截圖)
游泳, 池江璃花子
(影片截圖)

年僅20歲的池江璃花子在2018年印尼雅加達亞運會摘下6金2銀,榮膺最有價值運動員,並保持3項長池亞洲紀錄,是日本隊於東京奧運的金牌希望。惟池江去年2月於社交網站宣布自己患上白血病,經過漫長的治療後終在去年12月康復出院,並於今年3月重返泳池。

訓練僅約半年的池江狀態顯然未足,在50米自由泳游出26秒86,比她保持的日本紀錄(24秒21)慢超過2秒,但她仍取得小組第一名,同時達標參加日本大學生運動會。她上水後看到成績一度灑淚,她表示:「這是我游泳的第二人生,相比起達標,我更沒想到自己會取得第一名,這比任何事更令我開心。」

資料來源:綜合外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游泳】池江璃花子復出首戰 50自 慢個人紀錄逾2秒仍取小組第一(有片)

Posted on

【新型肺炎】屬會領補助失敗 劍總籲放寬資格及重開體育場所

【體路專訊】繼香港網球總會及香港壁球總會等後,香港劍擊總會今日(29日)亦表示已向政府發信,希望當局有條件讓體育場所重新營業、維持生計,並向體育教練提過另一輪補助,又透露有屬會被當局以「主要及實質業務範疇不符合申請條件」為由拒絕申請10萬元的健身中心資助計劃補助。

劍總今午於Facebook專頁發文,透露有屬會申請政府早前推出、防疫抗疫基金2.0中的「健身中心資助計劃」10萬元資助,但被當局以「申請的健身中心的主要及實質業務範疇不符合本計劃的申請條件。」為由拒絕。劍總又指由疫情爆發至今,雖然劍擊教練能領取7500元的一筆過補助金,但並不足以應付生活開支。他們指劍擊界一直盡力配合政府作出相應的防疫抗疫措施,同時「各個教練及屬會過往一直為劍擊發展盡心盡力,為劍擊發展不為餘力,使本港參與劍擊運動的人士不斷增加」,亦曾培訓不少國際級劍手。

香港劍擊總會主席楊穎新(圖:體路資料庫)

 

劍總主席楊穎新已去信當局反映業界困難,提出3項措施建議與業界攜手渡過難關,希望政府能夠同時關顧及體恤劍擊業界的教練及屬會的生計問題。建議包括放寛就「健身中心」的準則及重新審視過往的審批以減輕業界的負擔、於下一輪的防疫抗疫基金中再次向體育教練提供補助,以及在合符防疫措施下容許強制關閉的體育場所重新營業,並訂立使用設施的指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屬會領補助失敗 劍總籲放寬資格及重開體育場所

Posted on

【體路專欄】紅菜頭汁可提升運動表現

【體路專欄】大家有無飲過紅菜頭汁 (Beetroot Juice)?自從喺運動營養學一科認識到紅菜頭汁能提升運動表現後,我不時都會飲。

紅菜頭汁有豐富嘅硝酸鹽(Nitrates),可提升帶氧效率,我會喺比賽前3-至7日開始每日飲紅菜頭汁,比賽當日開跑前1至3小時都會飲。強烈建議平時訓練要試咗先,免得腸胃不適影響表現,同埋紅菜頭汁嘅味道未必人人接受得到,配上蘋果汁會更易入口。

除咗紅菜頭,根莖頪蔬菜和綠葉菜如菠菜、羽衣甘藍都係含有豐富硝酸鹽嘅食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紅菜頭汁可提升運動表現

Posted on

【新型肺炎】憂體育館有風險 教練無奈待重開場地:擔心但都要開飯

【體路專訊】政府今日(28日)公布徵用70多個室內體育館作「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檢測中心,意味體育館或要待下月中才有望重開。有羽毛球教練擔心體育館的安全情況,明言即使當局消毒後重開場館,仍會優先選擇使用沒有被用作檢測中心的場館;有籃球「私League」搞手更直言就算放寬限聚令,仍會隔1至2個月才會再辦比賽。

荃灣體育館(圖:體路資料庫)

政府今早公布全民檢測計劃詳情,同時公開141個檢測中心的地點,當中逾半為室內體育館。於名單上的74個體育館中不乏較大型的體育館,包括伊利沙伯體育館、荃灣體育館、小西灣體育館及屏山天水圍體育館等,加上修頓室內場館及麥花臣場館兩個並非由康文署管理的場館,全港有約7成半場館將變成檢測中心。下周二(1日)開始的全民檢測計劃初步為期7日,但政府表明有機會延長至14日,意味即使康文署在短期內重開體育場地,這70多個體育館仍有機會榜上無名。(相關報道:【新型肺炎】逾70體育館用作社區檢測中心 料影響重開時間表

蕭靜雯(右)(圖:體路資料庫)

 

坊間對政府將體育館用作檢測中心反應一般,有人更認為是犧牲體育界的前景。前港隊代表、羽毛球教練蕭靜雯(Jenny)透露,自2月首次「封場」至今收入大減,近半年更幾乎零收入,只有其中一間任教的中學繼續視像教學,僅靠該校的薪金及總會補助支撐,形容情況很嚴重。今次政府將體育館用作檢測中心,有機會推遲重開球場的時間表,她指即使當局會消毒場地,自己仍會首選不在名單之上的場地:「之前一度重開場地時,學生亦不是太多。不過我自己也要『開飯』,如果真的有學生想到那些場地的話也要用,但我會首選沒有用作中心的場地。」

Jenny又指之前教班時仍有一直佩戴口罩,即使政府其後會否再放寬「口罩令」,如能教班亦會繼續戴口罩,「唯有是這樣,的確會擔心但沒有辦法。」她又直言政府沒有考慮教練生計,認為疫情發展至今,連專家亦表示要與病毒並存下,應該考慮有條件重開場地:「之前也可以隔場開放,現在又能否隔日或隔小時開?」

坊間絕大部分業餘球賽都在康文署體育館舉行。(圖:體路資料庫/MasterClub)

 

俗稱「私League」的業餘籃球聯賽同樣是室內體育館的常客。有份籌辦其中一個女子聯賽的邱一琪指,比賽至農曆新年前完結後至今仍未能開始新一季賽事,影響球員人數逾400人。她指擔心體育館被用作檢測中心後會有安全問題,為參加者著想下,即使政府放寬限聚令能重啟賽事,亦不會選擇該70多個場地:「始終會擔心場地的通風及消毒問題,加上每次比賽都有約2、30人在場,就算放寬限聚令、我們可以辦比賽也好,都不會用這些場地。我估計都要相隔1至2個月才會在這些場地比賽,亦希望政府能交代清楚消毒措施。」身兼教練的邱一琪又表示,同業的情況非常難捱,待場地重開後亦不會急於辦比賽,避免與其他教練爭場影響生計,又希望政府由源頭堵截病毒,做好邊境管制。

本網下午向康文署查詢場館的消毒措施及重開時間表等,暫時未獲回覆。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憂體育館有風險 教練無奈待重開場地:擔心但都要開飯

Posted on

李振豪曾綺婷出席活動大談目前身體狀況:感覺已經回復至染病前水平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曾綺婷(左)與李振豪。

【體路專訊】早前已經從新型肺炎中康復過來的香港空手道運動員李振豪及曾綺婷,今日(28日)出席運動品牌DECATHLON活動時,大談各自目前的體能狀況。李振豪透露自己最初重投訓練時經常「練到嘔」,不過現時自我感覺,已經與染疫前沒有太大分別。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李振豪(右一)、曾綺婷(右二)與歌手陳奐仁(左二)出席DECATHLON登陸香港三周年活動。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李振豪與曾綺婷今日聯同創作歌手陳奐仁,出席DECATHLON登陸香港三周年活動。兩名空手道運動員於今年3月從法國集訓回港後確診新型肺炎,經過逾1個月治療後先後康復出院,李振豪透露自己重返體院訓練初期不時「練到嘔」:「最初體院擔心我身體狀態未能應付訓練,一開始做了一系列測試,其中肺功能下跌了20%。大約第四至五星期開始恢復訓練,一開始不斷嘔,與垃圾桶做朋友,不過慢慢開始回復正常。」曾綺婷則表示自己沒嘔吐的問題,不過初時重投訓練都特別累,但經過4個多月的時間,兩人一致認為自己現時的身體狀態已經回復至染病前的水平。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在新型肺炎第3波疫情下,體院於7月29日起再度實施封院。李振豪指空手道隊大部份運動員都在宣佈封院一刻離開體院,至今仍待體院的指引,方能返回體院訓練。在這段留家抗疫的日子,兩人仍有維持一定的訓練量,但李振豪表示在家訓練沒有練習對手,所以只能進行技術及體能訓練,或到街上跑步進行帶氧運動,不過曾綺婷則認為沒練習對手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沒練習對手反而自己會思考更多,就算只對著一條柱都可以練習,不會有太大影響。」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這段時間沒比賽,亦暫時未能返回體院訓練,曾綺婷認為是最好的時間讓自己調整:「雖然現時全世界體壇都停下來,但不可以就此放棄,我們也要為下一個比賽作準備。自己已經將目標放在來年第一個舉行的比賽,可以趁這段時間練習自己的弱項或提升其他技術水平,希望自己可以有80至90%迎接賽事。」

李振豪, 曾綺婷, 空手道, 新型肺炎

上月李振豪曾於社交網站發文,建議為運動員作定期檢測,讓大家可以安心訓練,惟根據體院最新的指引,在體院外的運動員需自行處理檢測事宜,李振豪對此表示:「我們相信體院的醫護團隊,會跟隨體院指引。大家憂慮可能是因為指引朝令夕改,導致大家有點混亂。不過大家都知道疫情發展每日都不同,體院只是跟著情況評估,所以自己都會跟從體院的指引。」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李振豪曾綺婷出席活動大談目前身體狀況:感覺已經回復至染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