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1 Comment

【新聞稿】香港精英運動員與香港賽馬會攜手發動「愛心送暖行動」

新聞稿

2021年1月23日發佈

香港精英運動員與香港賽馬會攜手發動

「愛心送暖行動」

為2,500名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送上關懷

由2021年1月21日至23日-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聯同活動主要贊助機構香港賽馬會、協辦機構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YWCA)、贊助機構李寧、屈臣氏集團、香港單輪車協會,以及支持機構保良局雨川小學攜手發動「愛心送暖行動」。

 

由精英運動員發起的愛心送暖行動,今年已踏入第十六個年頭,承接過往活動的成功,今年再度舉辦。由於疫情關係,以往的啟動儀式及義工探訪被迫取消,但亦無阻各位義工盡顯愛心。香港精英運動員聯同香港賽馬會及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等機構的義工隊,一連3天於保良局雨川小學包裝愛心禮物包,並經由基督教女青年會的各區中心派發給居住於西環、西灣河、何文田、黃大仙、牛頭角、深水埗、青衣、北區、沙田、將軍澳、天水圍、屯門共12區約2,500戶獨居人士及低收入家庭,為他們送上愛心與温暖。

 

為了配合今年「抗疫」的主題,香港賽馬會贊助的愛心禮物包內除了包括白米、梳打餅、快熟燕麥片、平安膏、年曆、放大鏡指甲鉗等食物及日常用品外,屈臣氏集團亦贊助了口罩及搓手液等的防疫用品。此外,七位香港現役及退役精英運動員,包括李麗珊及黃德森夫婦、馬文心、傅家俊、張小倫、石偉雄、呂麗瑤以及保良局雨川小學的家長及學生更親筆撰寫了鼓勵和慰問的心意卡。

 

今年在愛心送暖行動的活動中,參加的義工亦實踐了『簡單‧義』的計劃,主要是透過簡樸生活,減少浪費。而簡樸生活是行公義的一種方式,亦可解作「很簡單」,即實踐並不困難,鼓勵行動。至於『義』的意思,即「公義」,並有「義工」的意思。『簡單‧義』的推行主要有賴義務工作的推動,支援貧乏人士的需要,並透過親身進入弱勢家庭,以環保概念及手法作出扶貧行動,弱勢家庭包括低收入家庭、新來港家庭、劏房戶或露宿者家庭、獨居長者及有特別學習需要學童家庭。 

 

香港賽馬會是全港最大的慈善公益資助機構,作為今次活動的主要贊助機構,除了資助活動經費,馬會更動員40名義工隊成員參與活動,為弱勢社群送上關懷。

 

圖片說明:

1)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的義工努力包裝禮物包。

2) 香港賽馬會社區關係高級經理鄭琪先生(後排右四)及香港賽馬會義工隊盡顯愛心,為慈善出一分力。

3)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委員趙詠賢(上圖)、香港空手道運動員馬文心(左一)、單車運動員李燕燕(右二)、足球運動員梁金輝(左二)及蘇嘉諾(左一)等齊心協助包裝物資。

4) 李麗珊及黃德森夫婦、馬文心、傅家俊、張小倫、石偉雄、呂麗瑤等一眾精英運動員以及保良局雨川小學的家長及學生親筆撰寫了鼓勵和慰問的心意卡。

– 完 –

此新聞稿由動力國際體育商業顧問有限公司 (ActionHouse International Limited) 代表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發佈。
詳情垂詢,請致電2688 0486與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聯絡。

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簡介香港精英運動員協會(前體院匯友社) 於一九九六年成立,是由一群退役及現役的香港精英運動員組成,為一獨立運動員組織及非牟利之合法團體,致力於推動香港體育發展,及鼓勵運動員為社會服務,回饋社會。其宗旨為:(一)發揚體育精神,團結會員力量,推動本地體育發展;(二) 推廣及提升精英運動員的公眾形象;(三) 鼓勵及籌組各會員參與公益事務,貢獻社會;(四) 關注體育發展事宜;(五) 增進各會員彼此間的認識、友誼及團結,發揮互助精神。

Posted on

【田徑】湯樂榆台灣留學首戰破兩PB 感激教練指導打氣

田徑,長跑,湯樂榆
湯樂榆(左)於台灣首場比賽造出兩個新PB(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體路專訊】現於台灣留學的香港長跑小將湯樂榆,日前在「寶島」的第一場正式比賽——「110年臺北市春季全國田徑公開賽」上接連打破5,000米及10,000米個人最佳成績(PB)。她賽後特別感謝當地教練雷遠郎的指導及安排訓練計劃,認為自己較以往更懂得配速,盼往後能繼續穩定進步。

一連4日的「臺北市春季全國田徑公開賽」於上周四(2月4日)展開,湯樂榆首日先出戰女子公開組10,000米賽事,與當地長跑好手謝千鶴等同場作賽。港將本與另外兩人開賽後組成謝千鶴之後的第二集團,惟約5公里左右未能維持速度,終以37分33秒80得第四名,但順利把PB推前約15秒。湯樂榆休息兩日後再於周日(2月7日)轉戰5,000米,僅次於同門的張芷瑄得第2名,時間18分04秒89同為新PB。

田徑,長跑,湯樂榆
湯樂榆(右一)與張芷瑄(右三)為同門(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湯樂榆賽後自評在台首戰表現屬預期之內:「10,000米的配速做到教練要求,尾段稍為不穩,但整體滿意。比賽後兩日有足夠休息及回復,5,000米初段速度未試過這麼快,中段有一點吃力,但大部分時間有其他選手在前面領跑,加上教練打氣,令我可以提起精神穩住步速。」

在香港師承「長跑夫婦」陳家豪及姚潔貞的湯樂榆,去年底開始於台灣留學,入讀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系。不過由於學系沒有長跑隊,湯樂榆寒假後開始跟隨再興中學田徑教練雷遠郎訓練,她指:「感激雷教練在這段時間為我找到訓練對象,若果沒有他在我剛到台灣時為我計劃好訓練內容,以及讓我跟隨他的學生一同練習,我不會能夠做到這個時間。」

陳家豪,湯樂榆
湯樂榆在香港訓練時師承陳家豪(圖:體路資料庫)
田徑,長跑,湯樂榆
湯樂榆現跟隨雷遠郎教練訓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在台訓練不久即喜迎突破,湯樂榆認為在台灣有更多作息時間是其中一個原因:「在台灣的練習時間較香港早,因此也能夠比在香港時更早休息,對恢復較佳。」湯樂榆在接受當地傳媒訪問時被讚中文說得標準,她亦笑言來台後進步得最快的就是普通話,技術方面則以配速較大進步:「在香港跑步大部分時間有人帶著自己跑,在這邊則比較少人領跑,因此會更加懂得自己去配速。」她指當自己進行10,000米訓練時,再興中學田徑隊的學妹亦會與她一同跑,只是距離稍有不同,故練習期間未有感到孤獨。

提及長遠目標,湯樂榆指希望以10,000米作主項,目標會先放在跑入37分鐘內,期望能夠穩定地慢慢進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湯樂榆台灣留學首戰破兩PB 感激教練指導打氣

Posted on

【日本泳賽】池江璃花子50自摘銀 僅慢奧運A標0.14秒

池江璃花子,游泳,日本游泳公開賽
池江璃花子勇奪銀牌後在IG報喜。(池江璃花子IG圖片)

【體路專訊】日本游泳公開賽今日(7日)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上演最後一天賽事,「抗癌女飛魚」池江璃花子表現進一步提升,於女子50米自由泳決賽力戰下泅出24秒91摘下銀牌,復出後首登頒獎台,同時打破日本大學生紀錄,成績僅慢東京奧運A標0.14秒!

池江璃花子,游泳
池江璃花子 (圖:體路資料庫)

2019年患上白血病的池江璃花子去年8月復出,在東京都特別游泳大會亮相,當時她以26秒32完成50米自由泳,10月出戰日本學生錦標賽就以25秒62名列第4。經過3個月訓練後,池江再有顯著進步,在這次日本公開賽初賽游出25秒06晉級,及至決賽更把時間推前至24秒91,取得亞軍,半年來把成時間縮短1秒41,復出以來首次突破24秒關口。

池江璃花子於2018年以24秒21創造日本全國紀錄兼世界青年紀錄,至於東京奧運A標則是24秒77。她今日以大學二年生的身份泅出24秒91率先刷新單獨計算的日本大學生紀錄,雖比全國紀錄慢了0.7秒,但已迫近東奧A標,重返巔峰狀態指日可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日本泳賽】池江璃花子50自摘銀 僅慢奧運A標0.14秒

Posted on

【體路專欄】出返嚟跑步應該點練好﹖

【體路專欄】放低咗跑步一段時間,對跑步依個朋友生疏咗,唔緊要,只要慢慢同佢建立返關係,好快可以同佢做返朋友。

萬事起頭難,要「的」起心肝跑,建議從輕鬆慢跑開始,建立返有氧耐力打好基礎,將下降咗嘅體能慢慢提升,跑之前記得熱身,步速切忌太進取,沉住氣慢慢跑享受跑步嘅樂趣,跑返一兩星期後可以加啲變化,間歇跑衝刺跑變速跑都可以,可由短距離100-200米開始,刺激肌肉和心肺,也可揾啲小斜路衝上斜練步幅和腿部力量 (落斜輕鬆jog),讓身體適應返強度訓練,適應後除咗可以增加慢跑時間/距離/次數外,亦可增加間歇跑距離,跑完記得拉筋放鬆,有時間可以喺屋企做體能,訓練有多啲變化無咁悶。

心態上不需太在意訓練時間上嘅要求,目標培養返跑步習慣,好似儲錢咁累積返來,只要有跑就得,跑得開心自然就會繼續跑!

文:香港跑手屈旨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出返嚟跑步應該點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