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排球】會長盃因疫情取消 連續兩屆未能舉辦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排球總會周四(17日)宣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穩,在限制社交接觸措施仍然生效、康文署轄下體育館長期關閉致球隊缺乏練習場地等因素下,決定取消2020會長盃排球邀賽。賽事亦是繼去年因社會事件而取消後,連續第二年未能舉辦。

會長盃排球賽為本地排壇年度盛事,由每年男、女子甲一聯賽的前4名競逐,各隊亦會邀請外援參賽,令賽事水準及可觀性更高。今年受疫情影響,原本上半年舉行的聯賽被迫取消,下半年的會長盃最終亦難逃厄運。排總昨日宣布,由於政府訂立的限制社交接觸措施仍然生效,嚴格限制群組聚集人數,而康文署體育館早前長期關閉令各球隊缺乏練習場地,加上外援球員現時亦難以來港參賽,故短期內無法確保賽事順暢舉行下,決定取消賽事。

去年會長盃賽事原定於2019年10月12至13日舉行,惟當時因反修例而引發連串示威,排總當時以顧及各隊球員、工作人員及觀眾之安全為由取消比賽。

資料來源:香港排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排球】會長盃因疫情取消 連續兩屆未能舉辦

Posted on

【港超聯】復賽Q&A懶人包

【體路專訊】港超聯停頓近半年後,終於在政府「開綠燈」下可以於明日(19日)復賽,成為本港自爆發第3波疫情後首個重啟的賽事。但復賽的安排如何?閉門情況下傳媒又能否進場採訪?以下《體路》將會解答一些球迷關心的主要問題:

復賽前有甚麼準備?

6支參加復賽的球隊早在8月中已通過採取家居隔離的復賽方案,取代足總一度提出、最終被指費用過高的酒店隔離方案。不過職球員要到政府本月2日宣布放寬部分防疫措施後,才能於翌日開始家居隔離。職球員本月3日首次接受病毒檢測,全部呈陰性後隨即開始操練,並在本周初再次接受檢測。球員由接受首次檢測後至下月11日球季完結期間,除比賽及訓練時間外需逗留在家中、在睡覺前及起身後探熱,如體溫高於37.5度就需要匯報。

球員在後備席都要戴上口罩。(圖:體路資料庫)

如何確保比賽是安全舉行?

足總會安排比賽雙方職球員、球證及足總職員均需要在開賽前的48至72小時接受檢測,結果呈陰性的話才能於比賽當日進入球場。每場比賽整體入場人數需限制於180人或以下,傳媒及其他嘉賓需要在場內遵守一系列防疫措施,包括探熱、填寫健康申報表及保持1.5米社交距離等。根據2至3月的復賽經驗,後備席上的職球員都要戴上口罩。

比賽會在哪裡舉行?

政府容許足總安排4個球場讓港超聯復賽,分別是香港大球場、旺角大球場、將軍澳運動場及小西灣運動場。根據賽程,除了煞科日3場比賽外,餘下14場賽事中有5場在將軍澳運動場舉行,包括頭3場賽事、菁英盃決賽及本月30日及下月1日兩場聯賽。旺角場、大球場及小西灣就會分別舉行3場賽事。訓練場方面,傑志會使用自家場地傑志中心、東方龍獅及理文則使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愉園及富力R&F則是九龍灣公園,冠忠南區就會以主場香港仔運動場作操練場地。

將軍澳運動場會上演最多比賽。(圖:體路資料庫)

賽程如何?

明日的揭幕戰將是東方對傑志的大戰,獲安排於周六下午3時上演,富力R&F對冠忠南區就會在翌日同樣時地舉行,首週最後一場理文對愉園就會在下周一3時在香港大球場舉行。盃賽方面,3場決賽均會在9月最後一個星期內舉行。率先上演的是在將軍澳運動場的菁英盃決賽,傑志及南區會在27日爭奪冠軍。東方對富力的足總盃決賽就會於翌日在大球場上演,前者4日後、10月2日會在旺角場與理文爭奪銀牌冠軍。

兩支盃賽決賽球隊傑志及富力在9月底至10月初需在11日內4戰,包括3輪聯賽及1項決賽。理文就在完成24日的聯賽後,有7日休息時間才會出戰銀牌決賽。詳細賽程可參閱足總網頁

馮慶燁(左二)及杜度(右二) (圖:體路資料庫)

球員資格?

足總早前一度向球隊表示在休季期間轉會的球員可以復賽上陣,但國際足協早前已裁定今夏轉會窗新加盟的球員,除了「失業球員」外只能為新球會在2020至21球季的賽事中披甲。不過FIFA的規定列明,若球員合約受疫情影響而提早完結可獲豁免。足總今日開會後已下最終決定,如果球員從佳聯元朗、標準流浪、香港飛馬及和富大埔轉會的話就可以上陣。不過如果在6隊之間轉會的話,球員則要有前球會證明是因疫情而單方面提早解約才能註冊。

亞歷斯祖、費蘭度、唐道碧及鄭子森(圖:體路資料庫)

 

如果以最壞情況、各球會不發證明計算的話,榜首富力4名大牌新兵中只有大埔舊將杜度合資格。理文就成為大贏家,5名新兵只有曾錦濤一人未能註冊,同時重簽談樂軒及陳衍光。傑志就有杜馬思、陸建鳴、何振廷及彭林林可以參戰,但中鋒加維蘭則由愉園轉會。東方有大埔舊將唐道碧、鄭子森及回收的鄭璟昊可以上陣,但費蘭度、亞歷斯祖及另一名回收兵劉學銘就要缺陣。南區的佐佐木周及史提芬彭利拿可以註冊,但史提芬就因由業餘轉職業而未能上陣。愉園的新兵曾至孝及米基爾亦可上陣。不過各球隊在下周四中午或之前仍可遞交證明文件。

記者在場邊圍訪教練的畫面暫不復見。(圖:體路資料庫)

傳媒仍能採訪?職球員仍可接受訪問?

可以的。足總昨午發出6頁的採訪指引,列明傳媒需要遵守的規側。由於球場只容納最多180人,足總限制直播工作人員以外的傳媒人數至25人,傳媒入場前要經過量體溫、填寫申報表及搓手等基本防疫步驟。傳媒與職球員要使用不同位置進出球場範圍,亦不能在場內進食並保持1.5米社交距離。過往攝記可以拍攝賽前合照,完場後記者亦可以在場邊訪問職球員,但在新指引下通通不能。攝記在場邊拍攝時會與球會攝影師及熱身區域隔開,攝記間亦要保持1.5米距離。

賽後訪問方面,足總職員會安排職球員到指定地方受訪,以避免與正接受家居隔離的人士接觸。指明中列明會利用場地音響系統協調訪問,預料會參考其他聯賽的賽後訪問安排。

如復賽期間有人確診,有何做法?

萬一有球員確診,球隊仍有機會出賽。貝鈞奇曾在上月18日的港超球會會議後指:「如有球員確診當然要接受隔離,足總亦會按衛生署要求隔離相關的密切接觸者。若球隊有一定數量球員需要隔離,足總會容許球隊以最少13名球員參賽,但如果因隔離導致球員人數不足,該球隊只能退賽,其對賽及積分亦會被取消。」

復賽最新積分榜:

停賽前排名 新排名 球隊 勝/和/負 得失球差 積分
1 1 富力R&F 5 3/1/1 3 10
2 2 理文 6 3/1/2 -2 10
3 3 傑志 5 3/1/1 10 10
5 4 東方龍獅 6 3/0/3 2 9
4 5 冠忠南區 5 2/1/2 -1 7
8 6 愉園 5 0/0/5 -12 0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復賽Q&A懶人包

Posted on

【新型肺炎】室內體育館重開 市民等候64日再享羽毛球樂

【體路專訊】經過64日的關閉後,絕大部分康文署室內體育館今日(17日)重新開放予公眾使用,不少市民趁球場重開首天與朋友再享「運動樂」。雖然逾7成體育館早前被用作全民檢測的採樣中心,部分更到星期一(14日)才「完成任務」,但有市民不擔心因而有感染風險,指相信只要做好個人防疫措施便能避免。同日投入服務的車公廟體育館亦吸引不少「波友」試用,不過被指場內光度不足。

官涌體育館

康文署體育館自7月15日因第3波疫情後一直關閉,期間有逾70個主場被用作全民檢測的採樣中心。當局到上星期終於宣布,全港的室內體育館今日會重新開放,設施包括羽毛球場、乒乓球室、室內緩跑徑、舞蹈室、活動室、健身室及壁球場等。康文署當時指所有人除在戶外場地運動期間、飲食或淋浴時外,於體育處所任何時間均需一直佩戴口罩。《體路》記者今日先後到過4個體育館,其中3個均曾在過去兩星期被用作檢測中心。位於佐敦的官涌體育館是其中一個整段全民檢測計劃期都被「召徵」的體育館,更有兩名確診者曾於2日及9日在此接受檢測。

今次康文署未如5月開放球場時採取隔個球場開放的措施,官涌體育館8個羽毛球場下午部分時段早已全數被預訂。由於體育館位於市政大廈內,大廈門口及主場外都分別有體溫檢測機為使用者量體溫。主場內的使用者均有遵守4人一組的規定,部分人戴上口罩打球。

羽毛球教練黃先生
大埔體育館主場外貼上告示提醒使用者遵守「限聚令」及「口罩令」。

 

羽毛球教練黃先生指學生「餓波」兩個月,自己亦想早些開工,所以球場甫重開就已重新開班。雖然官涌曾有兩名確診者踏足,但他坦言不會太擔心:「自己、小朋友和家長都做足少少,不要到處摸,15分鐘就洗一洗手,甚至有時都會戴著口罩打,所以不算太擔心。」過去兩個月零收入下,黃先生笑言復工令心情更正面,又直指政府日前宣布的防疫抗疫基金3.0中、向教練發放的5000元補貼是幫不上忙:「今年前後都停了3、4個月工,5000元對教練而言可能只是半個月薪金,不能幫到些甚麼。」

大埔體育館同樣是曾發現確診者的檢測中心之一,該名確診者於上周四到體育館接受檢測,體育館則於同日「完成任務」。記者早上到體育館觀察,並非所有使用者都有佩戴口罩,但經過職員提醒後亦有戴上口罩打球。體育館職員亦嚴陣以待,多次提醒記者不能在館內拍照。

張先生(右)與3名「波友」特意在球場重開首日聚首。

 

港島區的伊利沙伯體育館就是另一個全數14日均用作檢測中心的體育館,不過今日開放的羽毛球場及乒乓球枱位置並非檢測的位置。3個羽毛球場在中午時分並非全滿,分別有市民及羽毛球教練使用場地。與3名朋友一同到場的張先生透露,與一眾「波友」上周得知球場重開後已經非常雀躍:「我們本身都經常一起行出打球,一知道能預訂今日的球場已即時訂了。不過我們來到才知道要戴著口罩打,真的有少許辛苦,所以打10分鐘都要休息一下。」對於伊館3日前才完成檢測中心的任務,張先生指不太擔心會有風險:「我對政府都有信心的,只要自己做好應做的事、洗手戴口罩等就可以了,而且要中(招)都一早要中了。」他又指期待足球場重開,讓一班「波友」能踢球宣泄一下。

車公廟體育館

舞蹈室外能觀察室內的活動,惟使用者亦可以拉上窗簾。

除了上述體育館外,位於秦石邨旁的車公廟體育館今日亦正式投入服務。這個設計有別以往體育館的新大樓有較多公共空間,包括中庭設有花園,各層亦採用透光設計及留有綠化空間等。不少附近民居趁體育館開放首日到場參觀,亦有不少人特意訂場率先試用。街坊鍾女士及莊女士一行4人早上到羽毛球場打波,直言特意趁今日一試新場地:「不過這裡(場內)感覺不太夠光,而且時鐘不夠大,應該要像其他場館般安裝電子鐘,但好處是冷氣很足夠。」對於體育館的新穎設計,她們認同自然採光的環保概念,但認為似乎未用盡全部空間,部分室外地方沒有加裝設施以致浪費。

被用作「火眼實驗室」的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仍未開放。

 

康文署其餘設施明日亦會重新開放,包括公眾泳池、草地球場、棒球場、欖球場、室內籃球場及排球場等收費設施。不過康文署提醒市民需要遵守4人「限聚令」,規定使用場地作訓練的每個小組不得超過4人,每組之間亦要有至少1.5米距離,在泳池範圍內需要佩戴口罩,但在游泳、淋浴、往返更衣室及泳池、往返不同泳池,或在與其他人之間相距至少1.5米的情況下進行熱身運動時可獲豁免。(相關報道:【新型肺炎】草地球場、室內籃排球場周五重開 使用者需守4人限聚令

不過其餘部分康樂設施將繼續關閉直至另外通知,包括公眾泳灘、免費戶外隊際球場如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手球場、投球場、滾軸曲棍球場、門球場、板球場,以及燒烤場、室內兒童遊戲室及貝澳營地。分別用作「火眼實驗室」及臨時樣本採集中心的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及港灣道體育館同樣仍未重開,當中港灣道體育館的中心會運作至本月30日。

草地足球場明日重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室內體育館重開 市民等候64日再享羽毛球樂

Posted on

【新型肺炎】體院明解封 結束52天封院狀態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體育學院周四(17日)宣布,將於周五(18日)起解除封院式訓練,逐步重新開放,結束長達52天的封院狀態。體院重開初期,只限「A級」精英體育項目的全職運動員返院進行訓練,其餘兼職運動員重返體院訓練的時間表,仍視乎新型肺炎疫情的發展,在稍後時間才再作決定。

(圖:體路資料庫)

體院自7月29日起實施封院式訓練,至今已超過7個星期,足有52天。隨著香港的新型肺炎疫情近日稍有緩和的趨勢,加上體院在周日和周一(13、14日)連續兩天為體院內約1,000名運動員、教練及職員進行了新型肺炎病毒檢測,全部結果呈陰性,遂決定解除封院式訓練,逐步重新開放。

體院, 新型肺炎, 武漢肺炎
(圖:體路資料庫)

體院的聲明提到,體院解封初期只限「A級」精英體育項目的全職運動員返院進行訓練。體院將密切注意疫情的發展,並會考慮在適當時候讓兼職運動員儘早重返體院進行訓練。

另一方面,為保持體院的環境安全,體院在解封後仍會維持實施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每周為運動員及員工進行檢測,有關安排亦會因應疫情而作調整。

文:三井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體院明解封 結束52天封院狀態

Posted on

【東奧延期】奧組委研逾50措施減成本 觀眾人數料年底始明朗

【體路專訊】東京奧組委星期二(15日)宣布,正朝4大方向研究減省東京奧運成本的措施,包括減少工作人員、調整休息室數目、縮短奧運設施的營運期及簡化場地佈署等,預計下星期會與國際奧委會(IOC)達成協議。組委會又指會在12月為觀眾人數訂下明確方向,並會根據疫情及數據作最後決定。

簡化奧運多項程序的消息最初由《共同社》於星期一報道,指奧組委及IOC正研究朝4個大方向簡化東京奧運的60個項目,包括減少奧運相關人員數目、場館及運送等的基礎設施、開閉幕式及聖火傳遞等相關活動等。報道指大會考慮調整各場館內工作人員休息室的數目、簡化餐飲、縮短奧運設施的營運期及調整巴士運送服務等。

武藤敏郎

 

東京奧組委董事會星期二開會後證實相關消息,指已列出超過50項可以削減或簡化的項目以減少成本。組委會秘書長武藤敏郎在記者會上將簡化的項目分成4大項,大致與《共同社》的報道相同,分別是工作人員、場館、造勢活動及其他。工作人員的簡化項目包括重新計算人員數目、家品設備及餐飲數目,並提高接待稱為「奧運家庭」或「殘奧家庭」的工作人員的效率等。武藤又指會重新考慮新聞中心、選手村及練習設施的營運時間、改善接待交通的服務時間表,以及運動員入村儀式及場地佈置等。組委會目標在下周與IOC達成協議,隨即計算相關措施可減省的成本。

(via Shutterstock)

 

武藤又與國際奧委會(IOC)副主席科茨(John Coates)同一口吻,強調即使疫情持續與否,東奧亦會如期在明年7月23日開幕。觀眾數目方面,武藤敏郎指會根據疫情狀況及各項數據考慮,目標在12月有明確方向:「有關觀眾的防疫措施會在12月開始有方向,但很難說屆時會會決定各項的入場人數。當然在賽前才決定的話是不理想,但我們也要經過一系列的考慮才能作最後決定。」

另外,組委會早前向8萬名義工發問卷調查參與明年賽事的意向,結果約有7萬人回應,當中8成表示會繼續參加,餘下2成則表示考慮中。組委會估計最後會有約700名義工不參加東奧,但暫時不會再次招募義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奧延期】奧組委研逾50措施減成本 觀眾人數料年底始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