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陝西全運】李嘉維首戰全運冀衝金 網購假人隔離陪練

【體路專訊】「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9月15至27日於陝西省舉行,空手道港隊將於下周一出發前往深圳隔離21日,「大師兄」李嘉維表示已經預備好網購一個假人在隔離期間陪練,將以金牌作目標。

香港代表團今日(20日)於荃灣體育館舉行授旗儀式,由擔任團長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於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手上接過區旗。由於香港運動員參賽前要先於內地進行21日隔離,不少參與東京奧運的港隊代表都未有返港、直接赴內地隔離,部分選手則提早前往內地隔離,故今日出席的只有7個項目的33名運動員、教練及領隊。

陝西全運

空手道港隊將於下周一出發,在深圳進行21日隔離後再前往陝西,預計在正式比賽前兩日抵達。參加組手項目的李嘉維表示已經找來隔離訓練的「對手」:「對練需要有目標,如果打空氣就沒有平時練拳的質感,所以我已經看中一個假人公仔,入住酒店後就會網購回來訓練。自己已經打拳多年,只要維持到體能及能保持動作就可以。」除了練習外,李嘉維亦指會於隔離期間觀看自己及對手的比賽影片,藉此預備比賽。

陝西全運,李嘉維
李嘉維

今次是李嘉維首次參加全運會,他指自己會以平常心出戰,但認為信心及比賽感覺均不俗:「6月時曾到法國參加奧運資格賽,雖然未能取得資格,但在72個國家的參賽選手中取得第7名算是不錯,現在經過兩個多月後,比賽感覺仍在。」自稱老將的他指預計對手體能會較自己強,但相信自己在經驗方面相對有優勢,以往全國錦標賽最佳成績為銅牌的他,希望今次能夠爭奪金牌。

張子衝(左)、蘇柏賢(右)

港隊獨木舟(皮划艇)靜水代表

至於男將張子衝今次將出戰男子獨木舟(皮划艇)靜水1000米單人皮艇賽,以及與莫沅峰、蔡亦伸、郭家煒合戰4人艇賽事。他透露隊內因疫情而闊別比賽約1年半,加上匈牙利籍教練去年退隊關係,令團隊一直只能自我備戰:「沒有教練之下只能靠自己自律,及沿用以往的訓練方法,希望隊內盡快有新教練的加入,重新令訓練變得更有系統。」至於他的師弟蘇柏賢則希望在200米單人皮艇奪牌而回,柏賢曾在2019年出戰全國青年運動會,如今升格出戰全運之下,盼望個人表現能更上一層樓。

圖:李子正、何子淵
文:何子淵


想了解更多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香港隊資訊,請瀏覽 www.lcsd.gov.hk/14N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陝西全運】李嘉維首戰全運冀衝金 網購假人隔離陪練

Posted on

【陝西全運】171人代表團征戰陝西 楊德強:對直播感樂觀

【體路專訊】「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下月15日至27日在陝西省上演,為向一眾健兒先壯行色,香港特區代表團授旗儀式今日(20日)在荃灣體育館舉行。今屆港隊將派出171名運動員參戰18個決賽項目,其中包括李慧詩、張家朗等奧運代表。另外體育專員楊德強透露現有多於1間本地電視台有意直播賽事,對於市民能收看直播感到樂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排中)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
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

港隊在上屆天津全運奪得2金、7銀及7銅共16面獎牌,創下自1997年首次參賽以來最佳戰績。今屆全運名單上亦不乏剛戰畢東京奧運的代表,當中有東奧女子爭先賽銅牌得主、全運「四朝元老」李慧詩,以及東奧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得主張家朗。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長霍震霆等嘉賓今日亦有出席儀式,至於香港特區代表團團長將由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擔任,他在席上宣布今屆將有171名運動員與66位工作人員,組成237人代表團出戰全運,並冀運動員在這4年一度的盛事中,爭取輝煌佳績。

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

香港運動員於過去的東京奧運取得佳績,外界均期望港隊在全運會能再下一城,不過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在授旗儀式後指:「港隊在近屆大型運動會成績一直提升,但今屆全運會因疫情關係,部分隊伍未能派出運動員參賽,參與人數及項目較以往少,可能會對成績有影響。當然去比賽的運動員都會全力以赴爭取好成績。」他亦提到港將出賽前要先於內地隔離21日,雖然各隊教練已各出其謀,為運動員安排隔離期間體能訓練計劃,但或多或少都會造成影響。

提及全運會開幕禮持旗手的人選,楊德強笑言高大並非首要條件,反而希望以運動員比賽為重:「要視乎開幕禮的安排、限制,以及賽程的編排,看看那些運動員出席開幕禮會對其比賽帶來最少影響,始終運動員參賽是以比賽先行。預料持旗手會在開幕前數日公布。」至於全運會的轉播權方面,楊德強指對市民能收看直播感樂觀:「現時有多於一間本地電視台有興趣直播賽事,但未必會如東京奧運般有五個電視台聯播,相信很快會有公布。」

曾海蘭(左),其胞姊曾海芬(右)將擔任隨團教練。

曾在2019年勇奪世界武術錦標賽女子散打60公斤級銀牌的曾海蘭(Nana),今次亦成為武術項目的獎牌希望。首次參戰全運會的她坦言會劍指金牌,並自覺兩年後的心態較以往成熟:「雖然自上次世錦賽後,已沒有比賽近兩年,但我認為是檢視自己不足的好機會。另外以往出席大賽時會很緊張,亦會擔心比賽表現,於是在這兩年內都加入了心理訓練,學會正面迎對壓力,並嘗試化為動力。」

港隊武術代表團

一眾全運港將需提前赴內地隔離21日,或會影響比賽狀態。將於下周六(28日)出發的Nana表示,會與教練及隊員在酒店以視像形式進行團隊練習,亦會帶備阻力帶、啞鈴等訓練器材。首次出戰綜合運動會的Nana另指,對於能與其他項目代表一同征戰感到雀躍,並會令整體士氣更為高昂。

「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將於下月15日至27日在陝西省舉行,第8度參戰的香港特區代表團授旗儀式將派出171名運動員競逐18個決賽項目,包括射箭、田徑、羽毛球、拳擊、皮划艇(靜水)、自行車(公路、場地、山地)、馬術(場地障礙)、擊劍、高爾夫球、體操(藝術體操)、乒乓球、跆拳道、網球、排球(沙灘排球)、棒壘球(棒球)、空手道、攀岩及武術(套路、散打)。

圖、文:李子正、何子淵


想了解更多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香港隊資訊,請瀏覽 www.lcsd.gov.hk/14N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陝西全運】171人代表團征戰陝西 楊德強:對直播感樂觀

Posted on

【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硬地滾球】黃君恒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黃君恒(Wong Kwan Hang)

出生日期:1992年5月19日
級別:BC4
世界排名:第16位 (個人)、第2位 (雙人)
亞洲排名:第7位 (個人)、第1位(雙人)

歷屆殘疾人奧運會成績:

  • 2016年里約熱內盧殘奧會
    • BC4雙人賽 第5名

主要獎項(點擊展開)
  •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 2018 BC4 個人賽 第14名
    • 2018 BC4 雙人賽 第4名
  • 世界錦標賽
    • 2018 BC4 雙人賽 銅牌
  • 亞洲錦標賽
    • 2019 BC4個人賽 金牌
    • 2017 BC4雙人賽 金牌
  • 世界公開賽
    • 2019 香港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9 廣州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8 杜拜站:BC4 個人賽 金牌
    • 2018 杜拜站:BC4 雙人賽 銀牌
    • 2018 伊勢站:BC4 個人賽 銀牌
    • 2018 伊勢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7 曼谷站:BC4 個人賽 金牌
    • 2017 曼谷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7 西維爾站:BC4 個人賽 金牌
    • 2017 西維爾站:BC4 雙人賽 銀牌

香港硬地滾球選手黃君恒自幼患上肌肉萎縮症,10多歲開始便需要用上輪椅代步,初中時在物理治療師的建議下開始練習硬地滾球,減慢肌肉衰退的速度。黃君恒除了練習硬地滾球之外亦沒有荒廢學業,他畢業於中大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及工程系。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黃君恒初出茅廬便為自己立下名聲,2009年時出戰亞洲殘疾人青少年運動會,即於硬地滾球雙人賽中收穫了一枚金牌。隨後他2014年跟隨港隊到仁川參加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亦於BC4雙人賽中奪金;他亦有代表香港參加BISFed世界硬地滾球公開賽,曾經在2014及2017年的雙人賽上奪金。

綜觀黃君恒13年的運動員生涯,他尤其記得自己在2017年於西維爾舉行的世界硬地滾球公開賽中在個人賽中奪金,並視那天為他運動員生涯中最深刻的一個時刻。一直以來,黃君恒非常感激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成為他運動員生涯中的一大後盾。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今次出戰東京殘奧將是黃君恒繼5年前里約殘奧後第二次踏上殘奧舞台,因為雙打獲得出眾成績,讓他獲得一張前往東京殘奧的門票,同時也獲個人賽資格。

今屆東京殘奧會資格詳情:

  • 2019年7月9日首爾亞洲及大洋洲錦標賽
    • 黃君恒奪BC4雙人賽(夥拍劉慧茵及梁育榮)金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硬地滾球】黃君恒

Posted on

【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硬地滾球】劉慧茵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劉慧茵(Lau Wai Yan Vivian)

出生日期:1989年8月17日
級別:BC4
世界排名:第14位 (個人)、第2位 (雙人)
亞洲排名:第6位 (個人)、第1位(雙人)

歷屆殘疾人奧運會成績:

  • 2016年里約熱內盧殘奧會
    • BC4個人賽 第9名
    • BC4雙人賽 第5名

主要獎項(點擊展開)
  •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 2018 BC4 個人賽 第4名
    • 2018 BC4 雙人賽 第4名
    • 2014 BC4 個人賽 銀牌
    • 2014 BC4 雙人賽 金牌
  • 世界錦標賽
    • 2018 BC4 雙人賽 銅牌
  • 亞洲錦標賽
    • 2019 BC4個人賽 第5名
    • 2019 BC4雙人賽 金牌
    • 2017 BC4個人賽 第8名
    • 2017 BC4雙人賽 金牌
  • 世界公開賽
    • 2019 香港站:BC4 個人賽 第4名
    • 2019 香港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9 廣州站:BC4 個人賽 第4名
    • 2019 廣州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8 杜拜站:BC4 個人賽 銀牌
    • 2018 杜拜站:BC4 雙人賽 銀牌
    • 2018 伊勢站:BC4 個人賽 金牌
    • 2018 伊勢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7 曼谷站:BC4 雙人賽 金牌
    • 2017 西維爾站:BC4 雙人賽 銀牌
    • 2017 杜拜站:BC4 雙人賽 金牌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現年42歲的劉慧茵患有先天性多發性關節彎,是肌肉委縮症的患者,但身體的殘障並沒有消減她對對運動的熱誠,今次更是劉慧茵第4次征戰殘奧會,將出戰BC4個人賽及雙人賽。

學習硬地滾球15年,為港隊征戰大江南北,亦讓劉慧茵學會了堅持,她即使遇上不同挫折也從來沒有想過放棄。2014年劉慧茵與好拍檔梁育榮在「BISFed世界硬地滾球公開賽」贏得二人合作以來首面雙人賽金牌,同時重返雙打世界第一,劉慧茵更獲個人賽銀牌。

劉慧茵也是BISFed多項大賽的獎牌常客,包括2017年BISFed世界硬地滾球公開賽雙人賽金牌,以及2018年BISFed 亞洲及大洋洲硬地滾球隊際及雙人錦標賽金牌。劉慧茵非常感激她在運動員生涯中所遇上的教練們,因為不同的教練給予她機會發掘自己,更瞭解自我,改善處事態度,才能在充滿競爭的體育世界中突圍而出。

(圖:香港殘疾人奧委會暨傷殘人士體育協會)

今屆東京殘奧會資格詳情:

  • 2019年7月9日首爾亞洲及大洋洲錦標賽
    • 劉慧茵奪BC4雙人賽(夥拍梁育榮及黃君恒)金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硬地滾球】劉慧茵

Posted on

【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羽毛球】陳浩源

陳浩源,輪椅羽毛球
陳浩源(圖:體路資料庫)

陳浩源(Chan Ho Yuen)

出生日期:1985年1月17日
級別:WH2
世界排名:第2位
亞洲排名:第2位

主要獎項(點擊展開)
  • 亞洲殘疾人運動會
    • 2018 男子單打 銀牌
  • 世界錦標賽
    • 2019 男子單打 銀牌
    • 2017 男子單打 銅牌
    • 2013 男子單打 銅牌
    • 2013 男子雙打 銅牌
  • 亞洲錦標賽
    • 2016 男子單打 銅牌
  • 國際賽
    • 2019 東京:男子單打 銀牌
    • 2019 杭州:男子單打 金牌
    • 2019 曼谷:男子單打 金牌
    • 2019 愛爾蘭:男子單打 銀牌
    • 2019 渥太華:男子單打 金牌
    • 2019 杜拜:男子單打 銀牌
    • 2019 土耳其:男子單打 金牌
    • 2018 墨爾本:男子單打 金牌
    • 2018 曼谷:男子單打 銀牌
    • 2018 都柏林:男子單打 金牌
    • 2018 貴州:男子單打 銀牌
    • 2018 杜拜:男子單打 金牌
    • 2018 阿庫迪亞:男子單打 銀牌
    • 2017 科羅拉多泉:男子單打 銅牌
    • 2017 東京:男子單打 銀牌
    • 2017 都柏林:男子單打 銀牌
    • 2017 曼谷:男子單打 銀牌
    • 2017 阿庫迪亞:男子單打 銅牌

2008年2月6日年三十晚,身高六呎的陳浩源在中國內地食完年夜飯,隨即乘坐私家車返回香港準備跟家人過年初一,怎知,距離香港邊境只差15分鐘路程,在一條並非濕滑的路上遇上交通意外,事發時他在車上後座熟睡,醒來時他的左腳已被切斷,並已身處沙田威爾斯醫院,做了接近20小時的手術,過了14年,說回此事,他輕妙淡寫的說:「那年出事是年三十晚,我嗲哋、媽咪在年初一來ICU同我拜年。」

陳浩源,輪椅羽毛球
(圖:體路資料庫)

出事當年23歲,陳浩源的左腳在意外現場因流血過量被消防員即時切除,其餘還有右腳踭不見了、右手腕斷了、左膊分開了,光是左腳切除的傷口因太多汚穢物,包括沙石、樹葉,導致不停發炎,在威院做不下20次全身麻醉的手術;那段日子足足在威院住了10個月,陳浩源也說:「意外對我打擊最大是『心情』,我當時剛步入23歲,同齡的人不是在讀大學就是剛出社會工作,為未來的黃金人生舖路,我就在醫院住了10個月,之後兩、三年很多時間都在醫院養病。」

是陳媽媽給予浩源復元的動力,當時陳太在NGO做厨師,一人負責100人的飯餸,浩源是「孻仔」,亦是家庭經濟的支柱之一,兒子出事後,她照樣返工煮大鑊飯,但卻堅持分身照顧兒子在醫院的三餐,陳浩源憶述時也萬分感激媽咪的偉大:「我們家住深井,媽咪在石峽尾返工,當時我每日瘋狂入院(每三日就做一個手術),媽咪就瘋狂深井、沙田威院、工作石峽尾三地走,她怕醫院食物不夠營養,堅持三餐都親自煮給我食,她早上五點起身煲粥,從深井拿來威院,之後返工,中午又拿食的給我,放工後再帶來晚餐,每晚八、九點才離開沙田,日復一日重覆這行程。」

我跟自己講過:「一定要好好復元起來。」

意外發生前,陳浩源是羽毛球發燒友,拿過學界及地區獎項,以前一星期打5至6日羽毛球,意外後,他第一個選擇的運動項目就是輪椅羽毛球,雖然期間有不少項目包括籃球及劍擊都看準他的六呎身高進行轉項游說,但他一一拒絕,2009年入港隊的他,僅用了一年,已取得2010廣州亞殘運代表資格,並取得殿軍,2018年雅加達亞殘運,他已是銀牌得主。

陳浩源,輪椅羽毛球
(圖:體路資料庫)

輪椅羽毛球由於要不斷大範圍郁動輪椅去打波,所以要求殘疾運動員的身體質素要好高、殘疾方面又不能太嚴重,所以不是太多人入行,到陳浩源的水平暫無後者。

身材佔優的陳浩源從2017年至2019年(疫情前)這3年,每逢有決賽,他跟南韓宿敵金正俊一定入決賽,未試過有例外,二人一直高踞世界一、二位,自稱「李宗偉」(前大馬一哥)的陳浩源以前多是屈居次席,今屆殘奧憑世界第二取得入場券,他希望今次做「林丹」(前奧運金牌得主),他並非信口開河,因為如他所說,世上只有他擊敗過「東方不敗」的金正俊:「我第一次贏金正俊,是2018亞殘運後在澳洲一仗,在對上8次對壘,我們一人贏4次,殘奧視乎臨場發揮,我希望做『林丹』。」陳浩源於2017年12月加入成為香港殘奧會全職殘疾人運動員。

2019年奪「十大傑青」以及輪椅羽毛球驕人成績,陳浩源已令家人為他感到驕傲,36歲的他慶幸遇上輪椅羽毛球第一次入圍東京殘奧比賽項目,他不去想三年後巴黎殘奧會否有自己份,先打好9月2-5日的東奧殘奧賽,為香港爭取金牌。

THEFOREST,我們的WFH,陳浩源,輪椅羽毛球
(圖:體路資料庫)

今屆東京殘奧會資格詳情:

  • 2021年6月8日世界羽毛球聯會公佈殘奧名單
    • 陳浩源(WH2級)憑積分排名第2獲東京殘奧入場券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殘奧代表介紹.羽毛球】陳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