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世界壁球錦標賽】何子樂32強止步 港隊全數畢業


【體路專訊】世界壁球排名45位的何子樂,周五(16號)在美國芝加哥舉行的世界壁球錦標賽女單次圈,以5:11、2:11、6:11不敵世界排名第5的埃及年輕球手Hania El Hammamy,32強止步,亦結束16個月來首場海外賽,港隊將於周日(18號)啟程回港,由於各人離港前已完成疫苗血清抗體測試呈陽性,回港後只需隔離7天。

香港壁球隊今次是事隔16個月後首次派隊飛到海外參賽,疫情陰霾下,香港體院都採取十分謹慎為運動員篩選海外比賽,難得芝加哥世錦賽獲通行綠燈,港隊派出4男5女參賽,只可惜除何子樂外,其餘港將都於首圈止步。

何子樂是繼2019年後再次在世錦賽次圈止步,今仗對她來說獲益良多:「疫情下第1次出國比賽,是久違了的感覺,今日也很滿意自己發揮,雖然輸0:3,但當中打了不少好球,只是自己的體能仍有待進步。」

她續稱:「打完世錦賽後,發覺自己比16個月前更弗,在場內腳步變得快了,亦有力多,這都是過去疫情下訓練得來的。」何子樂不忘多謝香港壁球總會及體院讓他們到美國參賽,可以感受一下濶別國際賽的滋味。

各人到港後隔離7日後,將繼續日常訓練,下1個比賽有機會是8月的英國公開賽,但仍有待體院批准。

文:阿徐

圖:PSA官網

國泰、Germagic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壁球錦標賽】何子樂32強止步 港隊全數畢業

Posted on

【香港女子桌球賽】吳安儀化悲憤為力量 4局輕取蘇文欣稱后

香港女子英式桌球公開賽,桌球,吳安儀

【體路專訊】日前宣布因疫情退出男子職業賽新一季首項賽事-冠軍聯賽(Championship League)的香港「四眼Cue后」吳安儀,極速收拾心情,今日(17日)在2021香港女子英式桌球公開賽決賽以直落4:0輕取蘇文欣,大熱封后,同時奪得一棒最高度數獎,雙喜臨門。

獲得男子職業賽兩年「外卡」的吳安儀原定出戰明日(18日)開打的第一站冠軍聯賽,並會在周二(20日)與奧蘇利雲(Ronnie O’Sullivan)交鋒,可惜因英國疫情肆虐,「四眼Cue后」在與家人及教練商量後忍痛作出退賽決定,希望盡快平復心情,投入練習,好好準備下一個機會。

香港女子英式桌球公開賽,桌球,吳安儀

化悲憤為力量的吳安儀今日在香港女子桌球賽煞科日亮相,與前世界冠軍女雙拍檔會師決賽爭逐后坐,結果技勝一籌的「四眼Cue后」未受考驗,直落4局羸波捧盃,同時憑96度包攬一棒最高度數獎。至於張綺婷則以3:1力克何綺麒取得季軍。

賽事成績如下:
冠軍:吳安儀
亞軍:蘇文欣
季軍:張綺婷
殿軍:何綺麒
一棒最高度數獎:吳安儀(96度)

資料及相片來源:香港桌球總會

國泰、Germagic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女子桌球賽】吳安儀化悲憤為力量 4局輕取蘇文欣稱后

Posted on

【東京奧運】香港持旗手冷靜面對東京疫情

【體路專訊】今日跟隨香港奧運隊出發的,還有2位開幕禮持旗手張家朗及謝影雪,同樣有奧運經驗的他們目標一致,希望為香港爭取獎牌,對於賽事採閉門進行,張家朗認為對自己利多於弊,而位於東京晴海奧運村亦現確診病例,謝影雪表示:「一到選手村,我會先消毒房間,自己會更自律,在村內都盡量留在房內,以免影響比賽。」

張家朗將於726日先出戰男子花劍個人賽,再於81日戰男花團體賽,近日東京奧委會決定東京都比賽不設觀眾,開幕禮擬最多1000人,家朗認為這些對自己都有利:「其實冇觀眾對我更有利,有觀眾的話,會加大我的壓力同緊張;做開幕禮持旗手固然感到榮幸及開心,但我也衡量過自己比賽在開幕後2天才進行,正如我們教練Greg所講,我們參加今屆東奧,不是只為參加,而是要爭取獎牌。」

香港男花左起:蔡俊彥、吳諾弘、張家朗、張小倫

身旁的大師兄張小倫也說:「我們當然是去拿獎牌,否則如此辛苦去東京為啥呢?」香港男子花劍隊歷史性為香港取得首張團體入場券,81日在9隊中爭上頒獎台,事實是在東奧計分周期,香港男花隊曾在團體賽曾奪得12季,上屆世錦賽亦歷史性得第5名,曾於20192月高踞世界排名第5的張家朗,將於張小倫、蔡俊彥及吳諾弘出戰男團賽,作為隊中唯一有奧運經驗的家朗說:「其實我不是好大壓力,我盡量將奧運視為普通的世界盃,反正都是同一班世界級對手,只是人數較少,我們男花隊不只一次證明給對手看,我們是有衝擊獎牌的實力,會盡力做好自己就夠。」

蔡俊彥最後一個入閘。

男子花劍擊今日出發時出現一則小插曲,現世界排名第8的蔡俊彥,由於近期換了新的特區護照,跟病毒檢測證明文件上填了舊護照有出入,幸好蔡媽媽及時拿舊護照到機場給職員核實。

謝影雪、鄧俊文

今屆國際奧委會(IOC)提倡男、女平等,開幕禮持旗手設11女,女子代表正是「3朝元老」、羽毛球混雙的謝影雪,今晨出門口時竟然遇上局部地區性大雨,令奧運外套也濕透,她亦隨即想起2012年倫敦奧運出發日遇上8號風球:「好搞笑,2次出發奧運時都遇上天氣有突變,記得2012年出發那天打8號風球,我們要在機場瞓1晚。」

阿雪頭2次奧運會都是參加女雙項目,同未能躋身淘汰圈,今屆等了5年,將與師弟鄧俊文拍檔混雙,這1對應屆亞運銀牌組合期望能突破往績。東奧羽毛球混雙賽事將於724日至30日舉行,阿雪要先在23號開幕禮任持旗手,她表示要在開幕後盡快收拾心情,專心比賽:「混雙比賽是開幕禮翌日就進行,能成為持旗手當然興奮,但我要提醒自己開幕後要盡快專注在比賽上,無論開幕禮是否真的只有1000人出席,我覺得隨遇而安,不要想太多。」

相對於上兩屆奧運,阿雪坦言今屆心情更緊張:「大家都知我不是太緊張的人,但想到東京奧運,我感到前所未有的緊張及壓力,可能我現在跟拍檔(師弟鄧俊文)的狀態都不錯,好想在奧運拿到好成績,上兩屆都出不到線到淘汰圈,今屆最低目標是先出線8強。」

對於第1次參加奧運就遇上要在「比賽氣泡」下進行,鄧俊文坦言有點美中不足:「我看到有關選手村的新聞,包括外出活動(食飯例外)時只得15分鐘,好似不太『夠喉』;無論如何,第1次奧運會,心情是越近比賽越興奮,尤其今日出發時,大家都要穿着同一款制服,很有參加大賽的感受。」

阿雪借前香港羽球總教練陳智才(才叔)一句金句:「輕裝上陣、創造傳奇」贈與大家,相信每個香港代表都很適用。

圖、文:彭淬祺、阿徐

國泰、Germagic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香港持旗手冷靜面對東京疫情

Posted on

【東京奧運】辭工追夢成香港跨欄第一人 陳仲泓:有些事不能用錢衡量

陳仲泓,tokyo2020,2020東京奧運,田徑,跨欄

【體路專訪】人越大,擁有的東西越多,就越難放開已有走出舒適圈。但有時候選擇放手,舒適圈以外的世界或許更精彩,陳仲泓就是一例。這位30歲的香港跨欄代表4年前毅然辭去正職並接受全職訓練,4年間不但打破過香港紀錄、出戰過亞運會等大賽,更將在今夏東京奧運成為香港歷來首位奧運男子跨欄代表。

「其實我從小到大都比較喜歡踢足球,但田徑改變了我的人生。小時候學業成績不算好,是田徑令我可以繼續進修、裝備自己,如果當初無接觸田徑,現在不會有這麼多機會。」或許很難想像,這位憑外卡獲得東京奧運資格的香港110米跨欄代表,最喜歡的運動並不是田徑。但縱使陳仲泓說自己喜歡踢波,人生中讓他投放最多時間的仍然是田徑。

我希望用這把頭髮提醒自己要堅持。

16歲開始接觸跨欄,21歲投身職場,田徑彷彿是陳仲泓工餘時的活動。但這個活動並不是休閒的消遣娛樂,不是放工後跑跑步、舉舉重出一身汗這麼簡單,而是出錢、出汗、出力去配合一個高水平訓練。「最辛苦是當時工作要站著全日,放工後再從元朗乘車到灣仔訓練。」面對工作、舟車勞頓、艱苦的訓練,他把手掌舉起至肩上,指自己用一個特別的方式勉勵自己:「當時留了一把長頭髮。留過的人就知道長度及肩時最辛苦,我希望用這把頭髮提醒自己要堅持。」他的努力亦讓自己成為本地水平數一數二的跨欄運動員,在2015年成功打破110米欄香港紀錄。

陳仲泓,跨欄
陳仲泓昔日曾留長頭髮(圖:體路資料庫)
陳仲泓
陳仲泓重返校園及全職田徑訓練後把長髮剪去(圖:體路資料庫)

跑著跑著,想像自己可以跑得更遠的陳仲泓因為希望參加亞洲運動會,在2017年決定辭去正職。即使成績未達香港體育學院精英運動員資助標準,母親起初也不贊成這個決定,他仍然決定自資全職田徑訓練,同時重返校園修讀體育及康樂管理。那時候第一件做的事,就是剪回短髮,「到入大學後就把長頭髮剪掉了,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全心全意投入田徑。」

專注田徑更上一層樓

全職訓練後的陳仲泓越跑越勇,2018年5月在台灣國際田徑公開賽奪得銀牌,更把香港紀錄定格於13秒74,至今尚未有人再度打破。他在3個月後亦如願參加雅加達亞運會,初賽時間在18人中並列第7名,縱在小組僅排第3名無緣出線,但證明了自己有力追上亞洲水平。也是在離開雅加達後,他把目光放得更遠:「辭工時只想到亞運一個目標,亞運後發現自己有機會走得更遠。」那個更遠,除了亞洲錦標賽外,還有4年一度的奧運舞台。

陳仲泓,
陳仲泓轉全職後如願代表香港出戰雅加達亞運(圖:體路資料庫)

香港以往未曾有男子跨欄選手走上奧運舞台,想要做歷史第一人,陳仲泓可以透過達標(13秒32)、世界排名或外卡等3個方法。教練陳沛指:「大家都知道達標困難,新賽制下可以用排名去爭取,大家討論過後覺得雖然困難,但不是無可能,所以就一直這樣計劃。」人算不如天算,先是疫情爆發令2020年所有比賽取消,東京奧運也隨之延期一年;後有傷患在2021年初困擾陳仲泓,令他在僅有的比賽中未能盡情發揮,對於要與其他本地田徑運動員爭奪香港唯一一張外卡,也已經打定輸數。

2020東京奧運,田徑,陳仲泓,110米跨欄
陳仲泓及教練陳沛(右)

原本已經專注預備2021年9月的全運會,豈料6月底香港田徑總會尚未公布外卡提名時,世界田徑總會卻「偷步」公布陳仲泓獲得外卡資格。隨後在網絡看到本地媒體的報道,計劃又再次被打亂的陳仲泓笑言得悉入奧後感驚訝:「一開始已經打定輸數,直至在Facebook看到新聞才知道自己有機會去奧運。當時嚇呆了,立即心跳加速、詢問教練情況,好驚訝。」名單最終落實,陳仲泓即將成為首位代表香港出戰男子跨欄賽事的運動員,為自己把目標定在跑出「問心無愧的一槍」。

當時我的念頭是,這件事如果我不做,到40歲時回望就會後悔。

現在看見成果,自然覺得當日選擇正確,但回想面對未知的抉擇,陳仲泓計算的不是利益與得失,只是希望隨心而行:「有些事情不能用錢衡量,我家中不是有錢,但慶幸家人都支持我去做這件事。當時我的念頭是,這件事如果我不做,到40歲時回望就會後悔,加上既然大學取錄我,值得嘗試。」這個嘗試的結果如何,還待8月3日的東奧男子110米欄初賽揭曉,但當嘗試代入港將的角度去想奧運這事,圓滿與否也肯定不是用成績與排名來衡量的。

2020東京奧運,田徑,陳仲泓,110米跨欄

圖、文:何子淵

國泰、Germagic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辭工追夢成香港跨欄第一人 陳仲泓:有些事不能用錢衡量

Posted on

【東京奧運】時光倒流57年 百老匯電影中心選播1964東奧紀錄片

【體路專訊】2020東京奧運還有8天就會正式揭幕,百老匯電影中心在東奧舉行期間,將會主辦「賽場以外︰1964東京奧運紀錄片系列」,嚴選五套紀錄片,帶觀眾時光倒流57年,回到過去細味東京上一次辦奧的故事。

「賽場以外︰1964東京奧運紀錄片系列」會在7月25日至8月8日期間上映多套1964東京奧運紀錄片。五套嚴選的新舊紀錄片,從下而上、遠離官方角度,讓觀眾一窺紀錄片導演怎樣記錄當年首次舉辦東京奧運的日本社會底層故事:無論是為了配合奧運而艱辛工作的運輸工,或是為了追求提升自我而揮盡汗水的基層運動員,光輝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辛酸。2021東京奧運賽事上演的同時,觀眾可以在百老匯電影中心欣賞精彩而罕見的1964東奧紀錄片。

將會在「賽場以外︰1964東京奧運紀錄片系列」播影的五套紀錄片分別為:

1. 東洋魔女傳 The Witches of the Orient | 朱利安·法羅 Julien Faraut | 2021 . 100 分鐘
2. 拼命鐵道工 An Engineer’s Assistant | 土本典昭 | 1963 | 37分鐘
3. 馬路戰記 On the Road: A Document | 土本典昭 | 1964 | 54分鐘
4. 衝奧路上 The Olympic Road – Tokyo 1964 | 岡田桑三 | 1964 | 35分鐘
5. 長跑手的自白 Record of A Marathon Runner | 黑木和雄 | 1964 | 63分鐘

這五套紀錄片各有迥異而獨特之處,卻共同編織了1964年的日本社會的真實狀態。導演們也佐證「體育紀錄片」並非只著眼速度、高度與強度,而也應以謙遜、慎密和人性化的眼光去見證當下眾生。

門票現已公開發售,票價為$95。香港百老匯電影中心會員及MOViE MOViE會員可享戲票優惠︰$76按此可瀏覽購票詳情。

資料來源:百老匯電影中心

國泰、Germagic全力支持《體路》東京奧運採訪之旅

《體路》繼上屆里約奧運成為本港首間採訪奧運的的網上媒體後,將再次派出採訪隊出發東京現場直擊東京奧運會,為讀者帶來最新奧運港隊消息,《體路》東京專頁已面世,全方位為讀者報導最新港隊戰報、香港奧運之代表專訪,亦有奧運項目介紹,歷史資料等,今個暑假,與你一齊 #撐起港隊! 專頁:https://tokyo2020.sportsroad.hk/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東京奧運】時光倒流57年 百老匯電影中心選播1964東奧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