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路專欄】總決賽Game1 觀後感|36歲 Al Horford「教父」上身打懵勇士

【體路專欄】單看最後120:108這個分數,球迷應該以為塞爾特人在NBA總決賽Game1 由頭帶到尾。事實上在第四節打出40:16一個絕命大反擊前,作客的綠軍兩度落後雙位數,以為「正路地」作客先輸一場,最後一節卻轟入全場21球的其中9球,成功先奪一場。

在這場比賽開始前,儘管塞爾特人在歷史上曾經21次殺入總決賽,並17度奪下總冠軍,但豐盛的戰績根本和這隊塞爾特人沒有關係,因為陣中位位球員不曾擁有總決賽經驗,包括36歲的明星老將Al Horford,故大家都睇好此前三奪總冠軍的勇士有較大機會奪冠成功。

寫賽後評論,容易有「馬後炮」的問題出現,不過紀錄一下一些細節,也是頗為有趣的事情。

相當佩服勇士教練Steve Kerr大膽且有人情味的調動,今場他分配12分鐘上陣時間,予缺席西岸次圈及西岸決賽的精神領袖Andre Iguodala,希望借助其經驗穩定軍心,並加強後備陣容深度,讓正選球員有更多喘息的機會。

Iguodala 4射3中得7分確實大有奇兵效果,但亦是這7分令Steve Kerr延遲調走Iguodala的原因。

有看比賽的朋友會發現,Iguodala在場時雖可以做到簡單駁腳的角色,不過明顯會令球隊組織速度慢下來,始終這位2015年FMVP已經38歲了,不能再苛求更多。Iguodala和Draymond Green同時在場,等於勇士在進攻上打少兩個,今天J芒堅命中率不足兩成及罰球全炒是勇士落敗其一原因吧。

如果看Stephen Curry 全場48%命中率、三分波14中7、全場34分的表現,再看看Jayson Tatum 12分(17.6%命中率)的不正常水準,理應是勇士輕鬆贏波吧。

先說說上半場的奇異情況,不知道綠軍是疏忽還是故意,Curry上半場有至少兩球空位出手,本來想說是不合格的表現,但事後逆思維去思考,究竟是否綠軍原意是守死Curry以外的球員,故意引誘Curry進入「孤獨模式」,令其他隊友減少on fire的機會?

Tatum在皇牌對決中看似落敗,但別忽視他13次助攻的威力,在自己球感盡失的時候,也懂得轉用其他方式幫助隊友搶分,這就是超級皇牌的魅力。

不得不提馬刺體系下出生、初為人父的Derrick White今場三分波8射5中得21分,其中追平103:103那一球三分,更是Fake起Curry後,在動作未調節下應聲入網。這球讓我想起2016年總決賽Game 7 Kyrie Irving對勇士那球致勝入波,對勇士來說是不願回想的經歷,也讓大家重新審視Curry防守能力稍為不足的缺口。

剛剛36歲生日的Al Horford和Iguodala一樣,在離開球隊兩季後重回熟悉的環境,能傳能外能守的他今場「上晒身」,三分波8射6中狂搶26分,一點也不像退守二線的老將。近幾年傳統中鋒開始式微,要在NBA生存必須要有基本外圍火力及錯位防守能力,目睹這位老將奮力搏鬥確實感動。

總括而言,勇士今場打出一場85分的比賽依然未能贏波,皆因塞爾特人打出一場更出色的比賽,三分更準,換防更恨,贏下Game 1,實至名歸!

文:邱益忠
(AASFP運動公關|NBA專欄作家|創業顧問|運動經理人)
Instagram:gordon_khoo

(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總決賽Game1 觀後感|36歲 Al Horford「教父」上身打懵勇士

Posted on

【法網】壽星拿度靠打麻醉針堅持出戰 今4強惡鬥施華利夫

(Credit : ATP)

【體路專訊】法國網球公開賽今(3日)晚上演男單4強大戰,今日踏入36歲生辰的「泥地王」拿度(Rafael Nadal)將於香港8點45分惡鬥德國施華利夫(Alexander Zverev)(NOW 638台直播)。西班牙《馬卡報》賽前披露,拿度一直飽受腳傷折磨,須靠打麻醉針才能出戰這項泥地大滿貫,不過「泥地王」向粉絲大派定心丸:法網不是我的告別戰!

21項大滿貫得主拿度三月遭遇肋骨撕裂傷病,早前在羅馬大師賽腳傷復發,今次亦是帶傷出戰法網,他打入8強後曾表示:「老實說,我在這裡打的每一場,都不知道會不會正是網球生涯中在法網的最後一場。這就是我現在的處境。」這番感言旋即引起退役猜測。據《馬卡報》報導,拿度腳的骨頭組織由於血液供應不足已經壞死,今年法網也是靠打麻醉藥出戰,法網結束後他便會休戰解決自己的慢性腳傷,意味將棄戰溫布頓。

(Credit : ATP)

西媒指出:「拿度的腳傷可追溯到2005年,他患上足舟骨骨軟骨炎,是一種退化性疾病,位於腳中間骨骼的畸形,對於腳的活動產生重要影響。不過拿度的醫生保證,在兩周的比賽中所接受的消炎藥治療及麻醉,難能讓他堅持到最後。」一直以來都逆境自強的拿度,昨天接受西班牙TVE電視台採訪時,亦明言今年法網並不是告別的序幕,賽後團隊將努力尋找左腳的治療方案,他希望明年還能回來出戰法網。

「不,完全不是(告別),我對這些事情一直都很明確,既來之則安之,我也沒想假裝把這次比賽搞得看起來像告別。 左腳傷病的現實就擺在那裡,但我們會繼續去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我相信也希望還能重回羅蘭加洛斯打比賽,不過距離明年還有一年的時間。」拿度坦言從去年開始便身處困難境況:「目前一切還OK,讓我們先好好享受現在的法網吧!。」

施華利夫(Credit : ATP)

力爭14度捧走火槍手盃的拿度今鬥施華利夫,對賽往績以6勝3負稍居上風,包括2016年起5連勝。至於另一場4強戰就由克羅地亞老將施力(Marin Cilic)硬撼挪威球手魯迪(Casper Ruud)。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法網】壽星拿度靠打麻醉針堅持出戰 今4強惡鬥施華利夫

Posted on

KOLON SPORT – CAMPING CAPSULE 輕裝上陣

【體路資訊】韓國高端戶外品牌KOLON SPORT發佈全新LIFE STYLE – CAMPING CAPSULE 系列,打造一系列輕量舒適的產品,以最輕的姿態,親近自然。全新系列以「輕」近自然為主題,開啟親近自然、輕鬆露營的全新時代,將生活與自然互相連結,與四季變化共生。

KOLON SPORT全新CAMPING CAPSULE系列以森林喬木為設計靈感,從杉、松、柏、冬青四個樹種中獲得美學啟發,以自然森林的純粹色彩及風過樹林的輕盈美感,呈現戶外露營服裝系列的獨特美學。

CAMPING CAPSULE輕量外套採用耐磨性高與防潑水功能的組織感面料,並從帳篷設計中提取靈感,設計細節使用到掛繩及收納功能口袋,方便戶外露營時收納,整件衣服可折疊收納至拉鍊袋內後當作為斜孭袋,是今個夏天戶外露營的不二之選。設計用色方面,男款外套來自於90年代KOLON SPORT 撞色外套,以三段不同的拼色設計,帶出復古風格,同時女款選用寬鬆落肩版型,更具時尚風格。

為戶外活動而設計CAMPING CAPSULE背心外套面料採用快乾的防潑水材質,在設計剪裁上較為寬鬆,並且使用彈性布料,穿著後不會阻礙在戶外活動的靈活性,同時設計上配置的9個具備不同大小及功能性的口袋,方便收納不同大小的露營工具或日常用品。

除了露營時穿著,亦可於日常生活中穿著,襯出山系造型,外套選用日常或山系造型必選的卡其色,與戶外出行所需的功能性結合,整體以多層次視覺呈現同時,保持服飾上的舒適性與實用性,隨時輕「營」出行。系列同時推出一系列以採用具有防曬UPF40+、涼感、抗菌功能的印花圖案T恤,為夏季露營時提供更多的防護,避免曬傷和因汗濕滋生細菌,並具有棉柔質感,貼身穿著更親膚舒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KOLON SPORT – CAMPING CAPSULE 輕裝上陣

Posted on

【NBA總決賽】塞爾特人末節逆轉拔頭籌  破勇士季後賽主場不敗之身

【體路專訊】金州勇士今日(3日)在NBA總決賽主場迎戰波士頓塞爾特人,勇士雖有主力史提芬居里(Stephen Curry)首節轟入21分,並攻入全場最高的34分。不過塞爾特人靠團隊取勝,其中今日踏入36歲的老將賀福特(Al Horford)連番得分下助球隊反勝120:108,先拔頭籌兼打破對手季後賽主場連續9場不敗之身。

相隔12年再殺入NBA總決賽的塞爾特人,今季由年度最佳防守球員史馬特(Marcus Smart)帶領防線,再加上老將賀福特鎮守籃底,季後賽連續兩輪「搶七」成功後躋身總決賽。至於曾帶領勇士8年內6次晉身總決賽的史提芬居里,今季亦以新科NBA史上3分王姿態,助球隊在15場季後賽裡以場均得116.1分為聯盟之最。

史提芬居里

塞爾特人首節在防守出現溝通問題,屢次「放甩」居里下讓他在3分球8中6下得21分,成為最近29年總決賽的單節最高得分球員。不過「綠軍」亦有泰譚及賀福特等人在3分線外開火,首節只落後28:32。居里在第2節遇上對手嚴防後未能有進帳,加上陷入3次犯規的困境而退下火線,至於陣中後備波特(Otto Porter Jr.)3分球3投全中,反觀塞爾特人「雙星」泰譚及謝倫布朗表現手緊,但後者射入關鍵球後反超勇士,助球隊半場領先56:54。另外兩軍一共合轟20球3分,打破總決賽半場3分球紀錄。

賀福特

韋特

勇士在第3節加強防守,再加上「浪花兄弟」聯手反擊下拉開優勢,後備的伊古達拿(Andre Iguodala)及波特(Otto Porter Jr.)亦合力貢獻5球3分,勇士領先92:80進第4節。上半場表現平平的謝倫布朗其後帶領「綠軍」反擊,至於經歷15年NBA生涯後終嚐總決賽滋味的賀福特,連番得分後攻入隊高26分,再加上後備的韋特(Derrick White)3分命中,助「綠軍」在第4節轟入9球3分,整節打出40:16的攻勢,兼追平總決賽單節3分球紀錄。最終塞爾特人在5人得分上雙,兼在命中率及3分命中率均過5成下,在總決賽以120:108先拔頭籌,並打破勇士在季後賽連續9場的不敗之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NBA總決賽】塞爾特人末節逆轉拔頭籌  破勇士季後賽主場不敗之身

Posted on

【港足・專題・二】網編也要不失專業? 理文媒體主任談「吸晴」網上宣傳

【體路專題】上集港足宣傳專題找來「圈外人」、網絡平台ACOO內容創作者狼少,以其短片拍攝的角度談談本地波的市場策劃及宣傳所欠甚麼。今次我們重新走進圈內,與港超聯球隊中人分析港足市場,再探討何以嘗試為入場人數開源。這名球圈中人,是近兩年為理文打理社交媒體,創作出不少本地波少見專業帖文的理文媒體主任Isaac。

(編按:今次訪問同樣於一月初港超腰斬前所做,部分內容或稍有「時差」。)

在說社交媒體之前,我們將目光稍稍放回上回提及的ACOO「香港足球重塑計劃」短片系列。系列中的第5集《試當・真教練》正正邀請理文加入拍攝,讓主持許賢跟操一課。「坊間好多人覺得香港足球不太專業,因為別人不知球隊的運作是怎樣。我們希望透過這短片讓更多人知職業足球的模樣、原來香港球隊操作與外國球隊差距並非很大。」許賢在這集由熱身、開會、落場、物理治療,到化身分析員為球員剪片通通嘗試,加上理文教練陳曉明的訪問,講解一支職業球隊的訓練流程。但其實同類短片在香港近年亦非首次。

YouTube截圖

前年年底,其中一間港超聯官方合作媒體便曾經推出一條10分鐘的影片,同樣由主持參與當季升班馬晉峰的操練。然而該片焦點較多放在主持身上,並無太多關於球隊運作的篇幅,受關注程度亦不及理文一條,YouTube連Facebook至今只有約25000觀看次數。「我也擔心過感覺會與晉峰有點像,但真的要感謝許賢,因為他對香港足球的認知以及幽默感,能展示到這件事的專業和趣味。」但Isaac也坦言,今次製作雖然尚算叫好但不太叫座,加上影片推出後不久便遇上再次封場,未能借勢發揮宣傳作用。

回歸球隊本身宣傳部署,在理文成立年多後加入的Isaac回憶最初接手,眼見球隊社媒帳戶欠缺不少應有內容:「以前連完場比數都沒有,可能會有出場陣容或入球feed等,但如果一隊職業球隊連比數都沒有,很難稱得上為專業,感覺確有點脫節,要慢慢改。」相比尚算冒起階段的香港球隊,不少外國球隊的社交媒體運用已達出神入化階段,不論Facebook、Instagram抑或Twitter帖文都能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以意甲球隊羅馬為例,過去簽入瑞典門將奧臣及意大利中場基斯坦迪時,分別以參考傢俬公司IKEA說明書及簡陋Photoshop製圖的帖文宣布,又曾經在歐冠盃反勝巴塞隆拿後發出一個獲得近14萬讚好、逾6萬轉發的帖文,通通成為一時佳話。

本地球隊的社交媒體近年已逐步貼近外國球隊做法,做齊出場陣容、比賽圖輯、入球更新、完場比數、賽後訪問等。再以理文為例,每逢職球員生日均有祝福帖文,到近期球季停擺亦有發文回顧過去半季以維持球迷熱度。Isaac不諱言經常參考外國球會的帖文做法,個人IG亦追蹤大大小小球會帳戶:

香港的市場小,參考對象實在太少,如果像以往只是互相看著大家做些甚麼就一定不會進步。外國球會的受眾大得多,他們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就必定要想更多辦法。

參考對象云云,他認為最有個性、最吸引的是英超球會韋斯咸,對方與理文的定位亦如出一轍,「他們並非成績很好的大球會,作為中游班便更要放多些資源在宣傳之上。理文成立得較短時間,我覺得要先做好基本的照片、製圖,因為這些才是最易吸引到球迷。」

這種做好基本的想法,著實與球會本身的理念亦非常相近。理文成立之初,正正希望做好足球之本,以務實的踢法及青訓在港超聯站穩陣腳。「陳Sir(主教練陳曉明)當初說過,想球會維持一個較正經專業的形象,加上不論對球員又好,球迷也好,整個職業足球運動的尊重也好,有些帖文是能讓人感覺這支球隊是專業的。」Isaac口中讓人感覺專業的帖文,正是新球員加盟的「官宣」。

香港球會以往公布新球員加盟時,大多以傳統的「球員穿新球衣與教練握手」方式拍照,當然亦有球會試過以「茶餐廳簽約」的「破格」方式公布。前年年底,港腳後衛徐宏傑加盟理文,Isaac製作球會首條球員「官宣片」,其後的金承龍、洛迪古斯、迪高及杜查祖利亞亦有屬於自己的影片。但如狼少在上一集所言,Isaac亦認同場地的拍攝限制令短片製作難上加難:「外國球隊拍新球員能特意為他盡開整個球場的射燈,但在香港是沒有可能,

因為「主場」管理權不是球隊。對,可以與場地商討,但轉會來的很快,談得來也通天了,

所以我很羨慕傑志有自己的球場,始終有自己地方能做更多事。」

(圖:體路資料庫)

美國體育媒體《The Athletic》一篇文章探討過球會社交媒體團隊如何在轉會窗期間吸引眼球,當中提到「轉會窗是讓球會展示個性及間接收回投資的機會,增加球會網上吸引力從而產生點擊量,讓贊助商知道球會的討論度」。要數近年社交媒體令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香港球會,必定包括僅戰港超兩年的夢想FC。當年公布歐陽耀冲加盟時由行政總裁梁智駒做主角拍攝小劇場,講述他以遊戲《Football Manager》簽入歐陽耀冲,後者真人其後現身宣布自己回流成為一時佳話,至今累積近6萬觀看次數。加入理文前,Isaac其實曾在夢想實習數個月,了解過這支年輕球隊的市場策劃:「他們的宣傳到這刻都沒有球隊能做好,所以球圈缺少了它是非常可惜。他們這類幽默、爆或諷刺時弊的一定最吃香,

但也要明白,今時今日用社交媒體有很多制肘,不是想發表甚麼就能發表。

夢想之後,社交媒體策略最相近的已算是同樣已離開港超聯的愉園。然而兩者最大分別,是當年夢想宣傳團隊有約5名員工,成為Isaac口中的優勢:「雖然未必所有人同時做同一件事,但大家會開會討論,念頭就是這樣撞出來。」香港球隊資金不多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大部分班費均投放在球員及比賽之中,市場部大多只能將貨就價。據Isaac了解,8支港超聯球隊的市場部均不多於3名員工,理文亦剛聘請他之外的另一人:「我們未來也想放更多資源到宣傳,但要看看如何向老闆表達,不可能無限量叫他掉錢但沒有回報。不過人手確是影響深遠的因素,外國球隊的市場部動輒有十多人,我們很難跟人比較,唯有盡力。」以Isaac讚賞的韋斯咸為例,市場策劃(Marketing)及內容/傳媒(Content/Media)就分成兩個部門,各自管轄不同範疇的宣傳工作。

去年聖誕的足總盃,足總亦在場外安排聖誕老人與球迷合照。(圖:體路資料庫)

 

但香港球會人手有限,市場部或像Isaac般的媒體主任等除了管理社交媒體,亦要計劃不同活動吸引更多球迷入場,繼而成為球會粉絲。大部分球隊季內均會向球迷會會員,或在一定條件下向球迷送贈紀念品:「但我覺得不是一個好的宣傳方式,因為留得他一時,可能有第二隊送禮物就走,不夠持續性,不是一個好的循環。」既然送禮並非長遠之策,那又應該朝甚麼方向嘗試提升入座率?Isaac以其朋友的一句話點出香港足球缺少的養份:

香港足球不夠宿敵性。

在不少外國聯賽,每當兩隊被視為死對頭的球隊對碰,入座人數通常都會較普通比賽高。以西甲為例,千禧年後的最高入場紀錄正正是2016年4月在魯營球場上演的巴塞隆拿對皇家馬德里「國家打吡」,共有99264人觀戰;德甲多蒙特主場的6場最多觀眾紀錄中,對拜仁慕尼黑的「德國打吡」及史浩克04的「魯爾區打吡」亦佔其中4場。

話題從何來?

然而香港在這方面有著先天性劣勢:地方小且地區劃分不明顯。即使港超聯過往擁有過大埔、元朗、天水圍等區隊,南區在聯賽腰斬時更位列榜首,但要數有宿敵氣氛的大戰大概只有傑志、東方甚或加上近年同樣爭標的理文。「香港確是很難做到如外國般,很少可會因為我在觀塘工作就不喜歡南區。」儘管網上不時出現改歌及專頁等諷刺某些區域,但大眾及球迷極少會將這種情緒放諸球場之上,起碼球迷應該不會因為偉業街塞車而對觀塘球員破口大罵?

不過Isaac亦特別提到一點,「只要一有話題就會多人入場,上季我們與愉園的事(菁英盃風波)都好多人談論,傑志東方最後一場都有近8000人入場,如果能保持這個方向就不會沒人看。」翻查紀錄,理文與愉園發生菁英盃風波後的首次對碰有900人入場,相較球隊往後兩仗的確多逾4成觀眾,但相比對傑、東兩隊時仍有一定差距。

香港人太善忘,太多事情令你忽略本身關注的事。作為聯賽一份子,就希望有多些話題讓人關注,但當然不希望是欠薪、退賽等負面事吧。

過往愉園、傑志等在宣傳賽事時,偶爾亦會提起該戲碼的歷史背景,或是名宿、經典一役等。Isaac認為做法值得參考,但由傳媒或球迷作主導會較由球會帶領更可取:「製造話題就有機會攻擊到人,但香港始終是華人文化又較少會做,而且香港足球太脆弱,有些球員有時又容易『玻璃心』,如果由球會主導就變得踩鋼線。」

訪問尾聲,我再次以「球賽質素抑或宣傳推廣較重要」作總結問題。這次Isaac的答案與上集狼少恰恰相反:「首先要球賽競爭性大,我們宣傳推廣才有更多發揮空間,令我們事半功倍。」不論理文出戰亞協盃分區決賽,還是傑志在亞冠盃有歷史性佳績均能吸引「街客」留意香港球隊,由理文戰畢亞洲賽後對傑志的入場人數就可見一斑。Isaac認為,如果球賽質素低,的確會令本身對港足無興趣的球迷覺得沉悶,但只要一直朝著亞洲賽及外國球隊方向去進步,始終能吸引更多人入場:「香港足球最慘的是,對手並非自己而是英超,好多球迷會覺得英超就是標準。但大家要明白,

英超是世界頂尖,我們跟英超比是一定不能比。不過傑志和理文已證明亞洲水平並非高得誇張,是我們觸手可及的距離。

今集聽過球隊宣傳推廣的前線人員想法,令我們更了解在香港以社交媒體推動足球的好處和難處。下一集,我們繼續留在港超球隊,找來另一支亞洲賽球隊高層談談市場策劃的部署。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專題・二】網編也要不失專業? 理文媒體主任談「吸晴」網上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