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國歌風波】欖總聲明歡迎新《指引》 港將:若因外界因素不能出賽是不公平

【體路專訊】港協暨奧委會周二(22日)因應早前爆出的國歌及區旗風波,向轄下體育總會發出《香港運動員及隊伍參與國際體育賽事期間處理播放國歌和升掛區旗的指引》,規定總會人員嚴格遵從在比賽前後處理國歌及區旗的做法,包括發現大會出錯時要用雙手做出「T」字手勢示意錯誤。捲入今次事件的香港欖球總會率先發聲明,對指引表示歡迎。但有港將表示,若再次出現類似事件並發展至退賽的話對運動員並不公平;另一港將就形容「如果交齊功課但別人犯錯而受罰是好慘」。

十五欖及七欖港隊先後在比賽中捲入直播寫錯國歌歌名,以及播錯國歌及用錯版區旗的事件。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王敏超曾表示,如果賽事大會出錯而反應不理想,不排除會有進一步行動,港隊選擇退賽及杯葛賽事。雖然今次發出的指引未有指明會否杯葛賽事,但亦有提到「主辦機構沒有立即更正,領隊須帶領全體隊員及/或運動員離開典禮場地」。

部分隊際項目賽前有奏唱國歌儀式。(圖:體路資料庫)

化名「天賦」的港將相信,再發生相關事件的機會甚微,未有特別盤算如何應對,但坦言若發展至需要退賽的話對運動員並不公平:「我們每日辛苦練習只是想打比賽,至少能為自己、為團隊出賽。但如果因為外界因素令我們無法比賽是很不公平,我從來覺得決定參賽與否的話事權是在運動員自己身上,其他團體根本無權去幫運動員決定。」「天賦」又質疑外界一直稱運動不應滲透政治,但今次事件卻由外界證明兩者不能分割。

另一名化名「候活」的運動員就認為代表香港出賽是一種榮譽,對外界將焦點放到政治而非比賽感氣餒。他指運動員在賽前都會集中精神預備比賽:「賽前是一個沉澱自己的時刻,並不一定會即時注意到有無播錯國歌。假設我不及做反應,我反而會擔心職業生涯會否受影響或連累總會受罰,擔心後果多過比賽表現。」

「候活」指自己代表香港多年都未曾遇到類似事件,亦知道總會職員有向主辦單位提供國歌,「如果交齊功課但因為別人犯錯而受罰是好慘」,若再杯葛賽事會窒礙體育發展:「運動員生涯不長、國際賽不多,因為別人的失誤而罰自己人不出賽,並非注重體育發展而用政治角度處理。資助本身已要用比賽成績去爭取,好矛盾。」

亞洲橄欖球總會會長Qais Abdulla Al Dhalai(左)及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圖:政府新聞處)

香港欖球總會昨晚就發聲明,對港協的《指引》表示歡迎並會納入為我們正在為球隊徹底和全面檢討的內部指引當中,認為相關檢討「可為業界釐清仍有可能存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讓業界能夠牢牢守護香港的聲譽和尊嚴。」欖總指理解並知悉香港社會各界人士所表達的關注和批評,將盡一切努力讓香港為我們在球場內外的表現感到自豪,「期待能夠重新贏得因國際和亞洲區賽事主辦機構所犯的錯誤而失去的信任。」

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周二就接見亞洲橄欖球總會會長Qais Abdulla Al Dhalai,後者解釋表示七欖事件乃當地主辦機構一名初級人員的人為錯誤所致,當中完全沒有任何政治或不良動機,特意親身向特區政府和市民為事件致歉,並承諾確保同類錯誤不會再次發生。亞洲欖球總會對今次事件負上責任,並承諾會就賽事與各參賽隊伍確認其國歌,並設立中央檔案庫,規定賽事的當地主辦機構必須使用中央檔案庫內的國歌版本,並嚴格禁止他們使用其他版本。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國歌風波】欖總聲明歡迎新《指引》 港將:若因外界因素不能出賽是不公平

Posted on

【世界盃】美斯開紀錄無補於事 沙地阿拉伯靠八分鐘反勝阿根廷

【體路專訊】2022卡塔爾世界盃今日(22日)上演C組及D組首輪分組賽,阿根廷球王美斯帶領球隊迎戰沙地阿拉伯。美斯於10分鐘就已經射入十二碼先開紀錄,但阿根廷上半場三次因越位食「詐糊」,埋下輸波伏線。沙地阿拉伯換邊後只用八分鐘就由艾舒利及拿塞亞艾多沙利連入兩球反先,最終以2:1成為歷來首支在世界盃擊敗阿根廷的亞洲球隊。

(圖:Twitter @Argentina)

早前曾表示今屆將是其最後一屆世界盃的美斯繼續以隊長身份領軍,在前線夥拍國際米蘭前鋒拿達路馬天尼斯及老拍檔迪馬利亞,中場則有迪保羅、柏利迪斯及阿利亨度高美斯。沙地阿拉伯的球員全數來自國內或中東球會,隊長艾法拉及艾布拉簡等在前線嘗試撕破阿根廷防線。

(圖:Twitter @FIFAWorldCup_es)
(圖:Twitter @Argentina)
(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圖:Twitter @Argentina)

美斯在世界盃賽廣告與過去四屆的自己「踢波」,今仗首十分鐘亦已注定成為主角,先於兩分鐘禁區內截到對方解圍燙射,被對方門將艾奧華斯救到。僅五分鐘後,柏利迪斯在美斯開出角球期間被對手拉跌,主球證在近一分鐘後收到VAR球證指示,最終判罰十二碼。極刑由美斯操刀,輕鬆射成10

這名阿根廷球王22分鐘再單刀射破沙地大門,不過被判越位在先。拿達路馬天尼斯於2635分鐘同樣單刀破網,亦一樣因越位食「詐糊」。結果阿根廷半場一球領先有艾法拉傷出的沙地阿拉伯。

(圖:Twitter @Argentina)
(圖:Twitter @FIFAWorldCup)
(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不過沙地阿拉伯換邊後卻為球迷帶來驚喜,僅三分鐘先由艾舒利禁區內避過羅美路後左腳射遠柱破網。到53分鐘,代隊長拿塞亞艾多沙利再在禁區內燙射成21,沙地下半場只用八分鐘就反先。阿根廷隨即換入利辛度馬天尼斯、安素費南迪斯及艾華利斯加強攻力。追和的黃金機會到63分鐘出現,泰利亞費高門前將隊友的攻門改變方向,艾奧華斯及時將皮球拍出底線。

阿根廷在餘下時間繼續圍攻沙地,但一直未能收效。補時階段,艾華利斯的射門被艾安利護空門,不過隊友亦被吹罰越位在先。今仗左飛右撲的艾奧華斯其後出迎意外膝撞隊友艾沙蘭尼頭部,後者經治理後被換出。艾奧華斯再接實艾華利斯的頭搥後,沙地阿拉伯成功守住2:1勝果,在C組暫時升上榜首,亦是其六次出戰決賽週以來第四場勝仗。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盃】美斯開紀錄無補於事 沙地阿拉伯靠八分鐘反勝阿根廷

Posted on

【世界盃】上半場三靠傳中入波 英格蘭清風送爽炒伊朗

【體路專訊】2022卡塔爾世界盃B組首場分組賽今日(21日)上演,由世界排名第五的英格蘭迎戰伊朗。英格蘭上半場憑三次傳中製造三個入球,當中曼聯隊長麥佳亞亦交出一個助攻。阿仙奴翼鋒沙上換邊後再入一球,加上華舒福入替僅49秒即破網及加利殊「埋齋」,最終助英格蘭大勝伊朗6:2。

(圖:Twitter @England)

上屆世界盃獲得殿軍的英格蘭現時世界排名第五,去年亦打入歐國盃決賽,不過年中的歐國聯卻只得三和三負需要降班。至於第六次亮相決賽週的伊朗此前五次均在小組賽出局,近月亦受國內示威影響,多名球員曾表態聲援示威者,隊長哈薩菲更於昨日的賽前記者會上再次為示威者發聲。

英軍今仗以433陣型出戰,在球會失去正選的曼聯隊長麥佳亞繼續獲得修夫基信任,迪勤懷斯、比寧咸及美臣曼治鎮守中場,前線就由沙卡及史達寧支援隊長哈利簡尼。伊朗就有達利美、哈薩菲、查漢巴殊及穆哈拉米等多名外流歐洲的主力正選,手力驚人的門將比蘭芬把守最後一關。

比蘭芬因腦震盪退下火線。(圖:FIFA.com)
比寧咸(圖:Twitter @FIFAWorldCup_es)
沙卡大腳抽入。(圖:Twitter @FIFAWorldCup)
(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今次是兩隊歷來首次交手,英軍一如所料在早段控制戰局。哈利簡尼7分鐘的一次傳中,雖然比蘭芬稍為拍到仍無阻去勢,麥佳亞在遠柱一踩只中網側。不過比倫芬與隊友馬積賀斯塞尼頭部相撞,鼻樑受傷接受治理近8分鐘,最終由頭暈要由候塞恩賀斯塞尼入替。到29分鐘,英格蘭在右路一輪互傳後由沙卡傳中,曼治小禁區趕到撞射僅中網側。麥佳亞3分鐘後幾乎為球隊先開紀錄,不過接應查比亞角球的頭搥頂中楣。

英格蘭的傳中在上半場非常湊效,終到35分鐘打開紀錄。19歲的比寧咸接應梳爾的傳中頂出拋物線頭搥,候塞恩賀斯塞尼只能目送皮球入網。英軍的死球繼續令伊朗後防風聲鶴唳,麥佳亞43分鐘接應梳爾的角球頭搥二傳,沙卡半窩利抽入成20。僅兩分鐘後,簡尼再次右路傳中,史達寧在小禁區頂凌空撞入,英格蘭半場領先三球。

史達寧(圖:Twitter @FIFAWorldCup_es)
(圖:Twitter @England)
(圖:FIFA.com)
華舒福(右二)(圖:FIFA World Cup Facebook)

伊朗半場一口氣換走三人,踢法亦變得更硬朗,英軍首10分鐘已有簡尼及查比亞被攔截後接受治理。不過伊朗的戰術未能阻止英格蘭再入球,沙卡62分鐘禁區內推過兩人後施射入網。

伊朗三分鐘後稍為追近,效力波圖的射手達利美接應直線第一時間抽網頂成14。麥佳亞其後因頭暈被換出,英格蘭亦一口氣換入迪亞、華舒福加利殊及菲爾科頓。華舒頓入替僅一分鐘,第三腳觸球就為英格蘭再次拉開至四球差距。法定時間完場前一分鐘,英格蘭一次反擊由卡林威爾遜橫傳予加利殊「埋齋」。即使達利美完場前一刻射入十二碼,英格蘭仍能大勝6:2。伊朗將於香港時間星期五晚6時對威爾斯,英格蘭就於周六凌晨3時再上陣面對美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盃】上半場三靠傳中入波 英格蘭清風送爽炒伊朗

Posted on

乒總再辦擂台賽 行政總監黃德森:嶄新比賽模式  全面提高球員競技狀態

【體路專訊】早在2020年,全球體壇因疫情被迫停擺,香港乒乓總會為了讓港隊球手保持比賽狀態,先後舉辦三次擂台賽,讓港隊代表提高作戰狀態。

雖然國際乒聯比賽早已重啟,香港乒乓球隊亦已經四出參賽,然而乒總今年仍舉辦「2022擂台賽男女混合單打試驗賽」(下稱2022擂台賽),作為總會行政總監的黃德森(Sam)表示,賽事除了為港隊精英運動員帶來高水平競技舞台外,亦希望以高獎金賽制吸引本港排名前100位的選手參賽,營造一個有更多高水平選手具備不同打法或球路的比賽,提高競爭性,亦藉此機會為港隊梯隊提供磨練機會,學習盡快投入高水平比賽競技狀態。

隨著疫情緩和,乒總計劃優化擂台賽作長遠發展,於本年底舉辦2022擂台賽。與以往的擂台賽稍有不同,Sam表示:「經過幾次以提升港隊代表比賽能力的擂台賽後發現,其實這項賽事的價值可以擴大到香港前100排名的球手,讓本地球手面對有更多不同打法或球路的球手對壘。」Sam形容2022擂台賽是一個試驗,希望在各方面吸收經驗和建議並加以改善,待他日開放讓觀眾入場時,能夠進行一個更完善的賽事。

黃德森(圖:體路資料庫)

今年的擂台賽與一般乒乓球賽最大的分別,是今屆賽事不分男、女子組,兩者將混合作賽,Sam解釋道:「一般人都認為女子球員比不上男子,但我們卻沒有為女子球員提供機會。這個是新嘗試,未知效果如何,但都希望從另一模式為女子球員提供高水平的比賽,帶動女子球員進步。」

Sam更盼望擂台賽能成為高價值、高觀賞性、娛樂性的恆常比賽,他指:「疫情下目前讓香港前100排名球手參賽,未來希望能夠擴展到大灣區,甚至再進一步演變成邀請賽,讓中、日、韓及其他亞洲球手參賽。始終球手要靠面對對手不同打法或球路的變化來吸收經驗,長遠希望藉此令香港梯隊的球手能夠盡快成熟。」

2022擂台賽將於今年12月27日及明年1月2日假界限街1號體育館舉行,賽事以男女子混合單打進行,合共96個參賽名額,參賽球手必須為甲組球員,男子球員須為香港排名前120,女子則為前60名。

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總再辦擂台賽 行政總監黃德森:嶄新比賽模式  全面提高球員競技狀態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傷後復健與運動表現

【體路專欄】作為運動醫學從業員,我們除了要教導運動員和巿民大眾預防運動受傷之外,還有另一個重點目標:假如運動員不幸受傷,我們有責任將再次受傷風險降到最低的情況下,協助運動員盡早返回運動場、工作或日常生活中。

在復健的過程中,舒緩疼痛和腫脹、恢復關節活動度和日常活動所需的基本肌力是首要目標。雖然運動員的最終目標是重新回到運動場上,但短期的復健目標會集中在恢復日常活動和基礎動作功能,例如步態和姿勢。一旦運動員成功恢復和重建這些基本功能,或至少有適當的掌控能力時,就可以開始訂定更長遠的目標。此時,復建的重點就是增進整體肌力、耐力和身體組成等等,這個部分的復健工作不但涵蓋了許多基礎元素,更直接與後期的運動表現訓練有關連。

運動表現訓練的重點在於增進運動表現的各個面向:在不同角度、負荷和速度下做動作,是運動員重回運動場必要的能力,因此,如果想正確地、安全地重回運動場,這些訓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運動員整體的身心健康也十分重要。

治療方向上,如果運動員有膝關節疼痛的問題,治療重點不單是評估疼痛的膝關節,更要全面評估患者的狀況。因為在復健過程中,若只針對局部問題或只作出局部性治療,就無法看到患者的整體力學模式、神經性的缺失、其他潛在的結構性問題,以及不同和神經肌肉骨骼的狀況。

圖一:治療方向上,運動醫學從業員不會只評估疼痛的位置或單一問題,更要全面評估患者的狀況。

復康過程:肌力控制

每塊肌肉都需要各自負責它們的任務,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達至最佳的效果,協助運動員重回運動場上,再次發光發亮。在復康的過程中,鍛練肌肉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若肌肉沒有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動作,即使肌肉力量再好,也沒有效果。試想像,當身體的一側受傷時,為了減輕疼痛部位的負荷,患者一般會改變動作模式,並會傾向較常使用健康的一側,這樣會對復康與重回運動場帶來影響。在復康過程中,這個部份的問題必須處理。治療疼痛的源頭之後,可能還需花很長的時間糾正動作和進行其他局部動作的訓練。

進行復康訓練時,必須要有計劃地加入單側或雙側動作。假如有部份身體組織尚未恢復的話,在進行雙側動作時,左右兩邊有機會出現力量和平衡方面的落差。因此,我們需要先了解受傷或有問題的組織,並把組織癒合的治療加入復康計劃之中。組織癒合的進度,不會因為安排了不適當的活動,反倒出現阻礙癒合或再次受傷的情況。

重回運動場上的各個階段

圖二:重回運動場的復康過程

要留意,上圖的運動復康過程並不是逐層遞進的,換言之,並不需要「達到」某個階段的目標後,才能往下一階段前進。如有需要,各個不同的階段可以同時進行。

另外,復康計畫並不是由運動醫學專家「一言堂」地決定的,相反,我們需要跟運動員一起討論、檢視和調整每個階段的內容和成效。受傷後,運動員逼於無奈暫停原有的訓練和比賽,在復康的過程中,他們往往覺得自己在與時間競賽。因此,讓他們清楚了解和掌握復康計劃,對於復健中的受傷選手來說也是非常有幫助的。

重回賽場時,運動員的心態上總傾向要「做得更多」,但他們始終要面對和遵循身體或生理上的限制,過度訓練和刺激並不會帶來幫助,甚至會造成其他身體問題或不必要的疲勞,例如給予正在癒合的組織過多負荷,會增加再次受傷的風險。相反地,適當地安排休息日或減低訓練量的日子,則有助運動員的生理恢復過程。

治療傷患並非唯一的目標,運動員更希望當重新回到運動場時,能進一步成為更強、更健康的人。

 

 

 

 

 

 

 

 

文:岑幸貞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運動物理治療師委員會 委員 (2020-22年)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傷後復健與運動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