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足球・專訪】羅梓駿:中生代的通天老倌 足球帶他追尋更高更遠

【體路專訪】說一個球員是球場上的通天老倌,大多都是讚賞他多才多藝、勝任不同位置。但有時能踢太多位置,也容易令球員變得難以適應,羅梓駿在今季季中就曾遇上這樣的小低潮。不過失敗並沒有停止他前進,埋首訓練讓他重拾狀態,在這改變他人生的運動上繼續發光,「因為每次都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算位置不同,只要可以落場就要表現自己。」

若說在傑志打滾的年期,羅梓駿在現今的陣容中也許僅次於門將王振鵬,甚至比隊長黃洋更早「加入」傑志。早於2008年,剛過12歲的羅梓駿就加入傑志足球學院受訓,到18歲那年正式成為傑志的職業球員,也終於在今季首次以主力身份幫助球隊成為「三冠王」。

鄭展龍(左一)和顏卓彬(左二)都是與羅梓駿同期進入傑志足球學院的隊友。

「今季自己的參與度比以往高,之前的『三冠』很少機會落場,即使有得踢也是後備居多。」2016-17球季,傑志在聯賽、足總盃及高級組銀牌封王,但羅梓駿只曾在各本地賽事上陣三次;翌季衛冕前兩項錦標,亦在菁英盃奪冠,羅梓駿卻外借到夢想FC爭取出場機會。「那季(16-17)當然很開心,但很想自己參與更多,所以今季在各項比賽都踢得多,自己更興奮。不過這些都是自己爭取,在練習中有好表現才得到教練的信任。」

羅梓駿今季在聯賽上陣13次攻入一球,足總盃與銀牌亦共有五次落場,當中聯賽煞科戰及足總盃決賽兩仗關鍵戰役同樣得到正選機會。「要選深刻的一定是聯賽,始終是全季最重要的比賽,到煞科更是一場定生死。」傑志在煞科的「天王山之戰」逼和理文封王,正選的羅梓駿先任右翼,再因應戰術調動改踢左閘。

羅梓駿在去年10月的菁英盃分組賽出任傑志隊長。

但其實在煞科戰之前,羅梓駿已有六場聯賽失去正選席位,對季初曾做球隊隊長、3月成為傑志足球學院首位上陣100場畢業生的他而言,無疑是一記當頭棒喝。「一開始很多前輩提點我,要學習如何保持全季都有好心態。因為賽季未完,就算有失誤或者輸波都不能放棄,這就是我需要學習的事。」他在聯賽煞科戰後說過,那段時間的迷失源自球場上的位置經常轉換,就如「維基百料」上對他的描述一樣,左後衛、右後衛、左中場、右中場、右翼也能出任。

然而,羅梓駿並無被這小低潮擊倒,特別加操下終讓教練看到自己的努力。「就算在港隊、亞洲賽踢翼鋒,球會本地賽踢閘位也好,都要隨時準備。因為每次都是很難得的機會,就算位置不同,只要可以落場就要表現自己。」

這兩年,羅梓駿在傑志和港隊都躋身主力之列,也隨著出外比賽漸多而開始散發出自信,由那個內向的小孩變成不時將笑容掛在臉上的一人。「我覺得足球令我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些進步,不過有時面對鏡頭還有少許害羞,在場上可能100%投入專注,但到場外就⋯⋯」說到這裡,羅梓駿似乎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總之在他心中,待人接物抑或面對傳媒都是成功的足球員需要的條件,也是吸引球迷的元素。

足球令我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些進步。

羅梓駿今年已經26歲,開始踏入足球員大熟大勇之年。在本地能贏的錦標都已經贏過,亞冠盃又踢過十六強,惟亦不代表他會就此裹足不前。談到之後的目標,他堅定地說永遠都可以繼續進步,「由出道踢亞協盃覺得很大壓力,到亞冠盃又另一個水平,之後的亞洲盃決賽週又再更高水平。我想一直去追尋更高,達到一個目標後就再找更高的目標。」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足球・專訪】羅梓駿:中生代的通天老倌 足球帶他追尋更高更遠

Posted on

【亞太先進運動會】丘翠芬200米再破大會紀錄封后 港田徑隊再掃9金1銀1銅

【體路專訊】繼開幕日創佳績後,香港田徑隊在「2023亞太先進運動會」第三日賽事再傳好消息。在女子45歲組100米破大會紀錄封后的丘翠芬轉戰200米,再跑出破大會紀錄的29秒23再奪1金,港隊在這日亦掃走9金1銀1銅共11面獎牌。

張淑婷(左)與袁嘉慧
楊偉剛(中)

港隊在今屆賽事發揮出色,在首日已經奪得6金4銀3銅,其中包括在女子45歲組破大會紀錄摘金的丘翠芬。這日她轉戰200米賽事,跑出29秒23再次打破大會紀錄掄元,摘下今屆個人第二面金牌。除了丘翠芬外,女子55歲組的袁嘉慧、男子40歲組的黃振業及男子65歲組的歐敬唐同樣是繼100米後,再在200米賽事奪金。此外,港隊還有楊偉剛、黎瑞年及林俊發分別在男子45歲組200米、女子60歲組800米及男子55歲組800米掄元。

林俊發(中)
朱少玲

田項方面,張淑婷於女子35歲組贏得標槍金牌,在女子55歲組跳遠摘銀的朱少玲這日轉戰跳高,亦順利封后。

「2023亞太先進運動會」田徑賽第三日成績:

金牌
女子45歲組 200米 丘翠芬
女子50歲組 200米 袁嘉慧
女子60歲組 800米 黎瑞年
女子35歲組 標槍 張淑婷
女子55歲組 跳高 朱少玲
男子40歲組 200米 黃振業
男子45歲組 200米 楊偉剛
男子55歲組 800米 林俊發
男子65歲組 200米 歐敬唐

銀牌
男子55歲組 200米 林俊發

銅牌
女子40歲組 800米 羅翠霞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太先進運動會】丘翠芬200米再破大會紀錄封后 港田徑隊再掃9金1銀1銅

Posted on

【體路專欄】康文署健身室器械太殘舊?

【體路專欄】早前有報章深入調查了解康文署健身室設備是否過份殘舊,當中亦有訪問筆者回應。

筆者認為,市民將康文署的設施與商業健身室對比的話,是有點不公平。商業健身室的會員月費一段由500元至1,200不等,而一對一教練收費每堂大約600元至1,500元一堂,相對康文署的平民收費較高,自然設施及服務會比較齊全或較針對性;而服務針對普羅大眾的康文署健身室,月票費用僅收180元,若有市民真的做到天天做GYM的話,每天只需6元;所以很難將公營跟私人健身室比較。

對於有康文署用家投訴康文署擺放太多器械,相對有壓迫性,根據美國MCSM標準,器械之間相隔是2M,但在寸金尺土的香港是不易執行的。

一般器材,例如跑步機或其他帶氧運動器材,在康文署這樣高使用率下,建議更換器材年期最多為期5年,所以無論是商業機構還是政府部門,營運一間健身室時,需要定立更換器材年期。

被問到康文署健身室設計需要與時俱進時,筆者作為推動「運動產業化」的其中一人,當然希望大部份健身室設計需要與時俱進。例如管理者應該根據現時使用者運動習慣,將區域有系統地分為有Cardio、Single Station、Free Weight Area、Stretching Area or Body Weight Training Area,而且近幾年消費者對自己身體要求更高,除了要練成馬甲線外,他們期望外型更好外,也希望訓練能令他們變得更靈活,而非過份「大隻」而導致行動不變。

不過,由於在政府框架下多年運作以來,使用不同廠商器材同時,在以「價低者得」的原則下,得不到原廠專業保養的支援,會有潛在危險。而康文署始終是政府旗下的部門,不可像商業機構靈活處理也可理解。據了解,每當有器械出現問題的時候,康文署普遍先偏向「小修小補」,真的要換機的話,會換回同類器材,所以即使換了「新機」,大家才會有型號落後的感覺。

文:邱益忠
(AASFP運動公關|NBA專欄作家|創業顧問|運動經理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康文署健身室器械太殘舊?

Posted on

【假波案】多名球員晚上離開廉署 據指被捕人包括霍斌仁雷文迪

【體路專訊】廉政公署昨周一(15日)採取行動搗破一個打假波非法外圍賭博集團,拘捕22男一女,包括11名甲組球會球員及一名教練,據了解涉事球會為愉園。多名球員周二晚(16日)陸續離開廉署北角總部,包括效力愉園的楊賜麟、霍斌仁及前球員盧斯安奴等。

霍斌仁(右)(圖:愉園Facebook)

廉署下午召開記者會後,有大批傳媒在場等候涉事球員保釋。現場消息指,約9時起陸續有人離開廉署總部,包括楊賜麟、霍斌仁及曾效力愉園、今季為中西區上陣的盧斯安奴。據多間傳媒引述消息,今次被捕的球員教練包括愉園主教練趙覺超、球員程文俊、陳浩峰、雷文廸、霍斌仁等;餘下的分別是外圍中介,亦有其他球會的球員。

今季愉園錄得8513負,失球達84球,僅比榜尾的葵青少。全季賽事不乏大手交易,曾在今年4月對元朗的聯賽中85分鐘起連失四球輸16,據指為被捕人之一的霍斌仁亦曾在4月對騰翱MG及月初對高力北區的比賽擺烏龍。雷文迪及霍斌仁均曾效力港超聯球會,前者於2017至2020年效力夢想FC及香港飛馬,後者則曾為傑志及港會上陣,亦外流過中超的上海申花、阿塞拜疆、烏拉圭及葡萄牙聯賽。

相關報道: 【假波案】廉署破假波集團拘23人包括11球員1教練 據了解涉案球會為愉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假波案】多名球員晚上離開廉署 據指被捕人包括霍斌仁雷文迪

Posted on

【菁英盃】決賽前先頒最佳U22球員 港會周子謙得獎寫完美處子賽季句號

【體路專訊】本地球季最後一項盃賽菁英盃將於周六(20日)上演決賽,足總今日(16日)率先舉行賽前記者會,並頒發10支球隊的最佳U22球員。奪得港會最佳U22球員的17歲小將周子謙透露,自己曾與多間球會商討去向,會考慮出場機會才作最後決定,並指或會待明年完成中學學業後到外國升學及踢波。(冠忠南區對理文菁英盃決賽,5月20日下午3時旺角大球場舉行)

今季菁英盃加入專為U22球員而設的最佳U22球員獎,讓各隊球員投選各自最佳的適齡球員。結果伍瑋謙(南區)、羅焯熙(理文)、葉卓文(晉峰)、袁振謙(傑志)、周子謙(港會)、鍾凱文(東方)、戴廷匡(深水埗)、郭縉諾(和富大埔)及陳潤潼(香港U23)獲得3000元獎金及獎座。周六的決賽後會再頒發「U22星中之星」,由傳媒在上述10人中投票選出,得獎者可獲5000元及獎座。

周子謙

今季首次在職業聯賽上陣,並在煞科戰打破港超聯最年輕入球紀錄的港會小將周子謙指,對獲獎感超乎預期,亦為首征職業賽場的賽季劃上完美句號,希望下季可以交出更好表現。不過他指自己仍在考慮下季去向,透露曾與多支球隊聯繫:「暫時仍未與任何球隊達成協議,也不會太心急作決定。作為年輕球員最注重是出場機會,現在正打算先踢完下季待中學畢業後到外國,邊讀書邊踢波。」

今屆菁英盃繼續有兩支決賽球隊提名慈善機構受惠,冠軍提名的機構可獲港幣10萬元,亞軍則獲港幣5萬元,南區及理文分別提名南區康樂體育促進會及香港單親協會。理文將力爭繼2018-19球季後再奪冠軍,南區則爭取贏得升上港超聯後的首個冠軍。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菁英盃】決賽前先頒最佳U22球員 港會周子謙得獎寫完美處子賽季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