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15人欖球亞錦賽|港女欖挫哈薩克 下周日撼日本爭冠

(圖:Asia Rugby)

【體路專訊】亞洲女子15人欖球錦標賽本月中在日本福岡開打,港隊今日(20日)出戰首場賽事以29:12輕取哈薩克,下周日(25日)將硬撼主隊爭冠。

15人欖球亞錦賽本月率先上演女子組賽事,由港隊、哈薩克與主隊以單循環賽事爭冠。日本上周四首戰先以90:0大炒哈薩克,取得開門紅。港隊今日亮相迎戰哈薩克,上半場10分鐘先憑戴健雅達陣領先,隨後再有Kea Herewini及霍山文達陣。雖然羅詠賢主理附加罰球只有一次成功,但港隊半場仍領先17:0。哈薩克換邊後一度收窄差距至5:17,但港隊的Jessica Eden及Grace Hood先後達陣得分,加上李紫婷射入1球附加罰球,最終以29:12打開勝利之門。

港隊休息4日後會再度上陣,於下周日(25日)中午硬撼日本,獲勝一隊即能奪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15人欖球亞錦賽|港女欖挫哈薩克 下周日撼日本爭冠

Posted on

追風逐浪|當賽馬會青少年記者遇上前賽艇港將陳鈺文

一開始學員們都只是坐定定的跟陳鈺文訪問跟拍照,直到熱身過後,學員們直接邀請了鈺文到海邊擺拍。

【體路專欄】香港遊艇會早前跟「賽馬會青少年體育記者計劃」合辦了一場水上運動體驗日,邀請計劃中17-25歲的青少年體育記者,到中途島體驗玩帆船和賽艇,兼學寫運動員人物專訪。

雖然帆妹早已過青少年的年紀,但當日都有到現場湊熱鬧。當日活動有二十三位同學仔到場參加,主辦單位請來賽艇前港將陳鈺文擔任受訪嘉賓,學員們分組輪流出海,在教練指導下體驗和學習帆船及賽艇的基本知識,以及上課學習採訪和寫作人物專訪的技巧。

學員們輪流出海,在教練指導下體驗和學習帆船及賽艇的基本知識。

雖然踏入初夏,天氣開始炎熱,但一班學員們仍然非常雀躍,體驗過兩項運動之後都大喊好玩,帆妹跟一班學員們傾過,他們說有風的時候覺得帆船好玩些,但沒風的情況下,便覺得賽艇好玩些。事實上,這個跟風與這兩項運動的特性有關,帆船是一項依賴風勢的運動,有風帆船才有動力;相反,傳統賽艇需要在靜水環境下進行,太大風反而令艇隻更難控制,所以大家可見傳統賽艇項目多數會在河流進行訓練和比賽,例如城門河。

自今年3月鈺文退役之後,帆妹有一陣子沒見到鈺文,原來他現正擔任學校體育推廣主任,在不同的學校推廣運動,以及打理自己的個人生意。鈺文笑言新崗位更多要處理文書工作,反而今次小記者的活動更令他想起自己當運動員時候的生涯。

訪問環節一開始時,學員們都稍為怕羞,問的問題都較「大路」,連鈺文都笑說學員們太乖了:「問題相對地沒出面記者的刁鑽」。經過一輪熱身和導師指導後,學員們開始放膽的跟鈺文談天和問問題,由課室圍訪拍照轉到出海邊擺拍。

正所謂「青出於藍」,帆妹見到有學員用流行曲歌詞作為報道引言,將流行音樂跟體育新聞結合,果然創意無限!最後,帆妹還偷聽到學員們之間討論想報讀帆船班,想提提大家香港遊艇會有舉辦為18歲或以上人士而設的成人帆船和龍骨帆船訓練班,而6歲以上的則可以報讀兒童或青少年的帆船訓練班,會員及非會員都可以報名參加,有興趣的可以瀏覽香港遊艇會官方網頁。


作者:帆妹
一位希望生活不太平凡的帆妹,熱愛水上運動,近期戀上帆船,全身投入學習。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追風逐浪|當賽馬會青少年記者遇上前賽艇港將陳鈺文

Posted on

法國網球賽|兩盤不敵前澳洲希望湯米 黃澤林外圍賽首圈止步

【體路專訊】法國網球公開賽外圍賽今日(19日)開打,香港「一哥」黃澤林(Coleman)首圈亮相硬撼曾被視為澳洲網球希望的32歲老將湯米(Bernard Tomic)。Coleman首盤力戰至「搶七」飲恨,第2盤中段先被破發,最終以0:2告負,無緣晉級。

黃澤林去年開始參加成人組別大滿貫外圍賽,最佳成績是2024年美網及今年澳網晉身第2圈,其餘都是首圈止步,當中去屆法網外圍賽以直落兩盤5:7、2:6不敵美國球手傑臣(Patrick Kypson)。Coleman今年捲土重來,早前參加三項泥地賽寓賽於操,上周在ATP突尼斯挑戰賽取得兩連勝晉級8強,之後就轉赴巴黎出戰法網。

世界排名175位的黃澤林在首圈外圍賽迎戰湯米,後者早於2008年轉打職業賽,甫出道就被視為澳洲未來之星,曾闖入2011年溫網8強,最終不敵當屆冠軍祖高域(Novak Djokovic),2016年世界排名登上生涯最高第17位。不過性格火爆兼言行出位的湯米,昔日鬧出過不少負面新聞,故亦被冠以「壞孩子」之名,近年載浮載沉,現時排名236位。

黃澤林是役首盤與湯米展開拉鋸,各自化解一個破發分後互保發球局纏鬥至6:6,進入tie-break「搶七」Coleman落後0:3下以6:7(2:7)失利。第2盤第6局港將率先遭破發球局被拉開比分,之後未能扭轉劣勢,最終再輸3:6,盤數以0:2稱臣,遭遇「一輪遊」,完成今年泥地賽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法國網球賽|兩盤不敵前澳洲希望湯米 黃澤林外圍賽首圈止步

Posted on

乒乓世錦賽|黃鎮廷男單大勝偕林兆恒闖關 港男、女雙分途晉32強

【體路專訊】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周日(18日)續假多哈上演次天賽事,港乒「一哥」黃鎮廷在男單首圈亮相,以直落4:0大勝,偕林兆恒晉級64強。兩對女雙組合朱成竹/吳詠琳、李凱敏/江芷林及男雙拍檔姚鈞濤/關文皓亦旗開得勝。

黃鎮廷(圖:WTT,體路資料庫)
林兆恒(圖:WTT)

現年33歲的黃鎮廷今屆三線出擊,開鑼日先於混雙及男雙闖關,昨日轉戰男單同樣順利報捷,世界排名48位的「阿廷」面對加拿大華裔球手李元璋,場上表現出色,以4:0(11:4、11:9、11:4、11:4)大勝,打入次圈後將與20歲法國小將Thibault Poret爭奪16強席位。排名129位的林兆恒以4:1(4:11、11:7、11:9、12:10、11:8)力挫印度Ankur Bhattacharjee,晉級64強遇上中國「世一」林詩棟。

陳顥樺(圖:WTT)
陳顥樺(左)、朱成竹(右)(圖:WTT)

反觀初戰世錦賽男單的新星陳顥樺就遇滑鐵盧,以1:4(7:11、8:11、7:11、11:8、9:11)不敵丹麥Anders Lind,首圈止步。陳顥樺夥拍朱成竹在混雙同以 1:3(7:11、11:4、5:11、7:11)向 巴黎奧運銅牌組合韓國林鐘勳/申裕斌稱臣,無緣32強。

女雙方面,被列為6號種子的朱成竹/吳詠琳因威爾斯對手退賽,自動晉級32強鬥埃及姊妹花Mariam Alhodaby/Marwa Alhodaby;李凱敏/江芷林以3:1(11:7、9:11、11:7、11:4)淘汰11號種子泰國Orawan Paranang/Suthasini Sawettabut,敲響勝鼓。男雙姚鈞濤/關文皓就以3:0(13:11、11:6、15:13)拍走美國Jishan Liang/Sid Naresh,32強硬撼2號種子日本篠塚大登/戶上隼輔。

姚鈞濤(右)、關文皓(左)(圖:WTT)
李凱敏(前)、江芷林(後)(圖:WTT)

至於女單朱成竹及林依諾就分別不敵中國王藝迪、石洵瑤,同遇「一輪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世錦賽|黃鎮廷男單大勝偕林兆恒闖關 港男、女雙分途晉32強

Posted on

百多人響應世界樂杖行日 退役港將李嘉文:感受到樂趣和歡笑

【體路專訊】超過130名樂杖行愛好者周日(18日)響應INWA(國際樂杖行聯會)號召,以腳步支持世界樂杖行日。一眾參加者先後沿維港兩岸步行合共約3.5公里,活動期間氣氛亦十分熱鬧,當中退役賽艇港將李嘉文表示,榮幸與其他參加者一同藉此機會,向普羅大眾推廣運動健康的信息,更指非常享受今次活動,「今日的旅程,感受到大家透過樂杖行的樂趣及歡笑。」

源自芬蘭的樂杖行(Nordic Walking),是結合步行和健行杖的健走運動。由於參與者可自行調節強度,除了平日的休閒健步,亦可挑戰高強度比賽,因此運動的門檻較低且受眾廣泛,不論是小童抑或長者皆可樂在其中。

逾百名樂仗行愛好者昨日響應號召,參加世界樂杖行日。參加者從港島天后東岸公園出發,沿東岸板道行至北角,然後乘渡輪到紅磡,最後走到尖沙咀鐘樓,全程約3.5公里,氣氛熱鬧,既運動又欣賞維港的美景。INWA香港區National Trainer兼教練王偉昌表示,參加者來自各行各業,年齡從10多歲到80歲不等,還有多位教練協助,標誌了樂杖行在香港的發展,實現健康與共融的社會價值。

退役賽艇港將亦是活動參加者之一,她表示榮幸與一眾參加者參與國際樂杖行日,並希望藉著國際樂杖行日,向普羅大眾傳達運動健康的信息,「今日的旅程,感受到大家透過樂杖行的樂趣及歡笑,令到我感受教授樂杖行增添更多的意義。」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百多人響應世界樂杖行日 退役港將李嘉文:感受到樂趣和歡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