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超聯|傑志放走七外援 利亞倫泰利迪美路夫全離隊

【體路專訊】隨著足總盃決賽昨日結束,今個本地職業球季亦基本完結。傑志今日(1日)公布外援離隊名單,12名外援中只有5人留隊,主力泰利、利亞倫、迪美路夫及馬查度等全數離隊。

泰利(右)獲金手套獎。(圖:體路資料庫)
迪美路夫(後排左二)、泰利(後排右一)、裵栽釪、利亞倫、馬查度(前排左起)(圖:體路資料庫)

四大皆空的傑志今日公布外援離隊名單,泰利、韋頓、馬查度、裵栽釪、利亞倫、迪美路夫及巴登卡不獲續約。現年23歲的英籍門將泰利首季加盟傑志即成主力,在聯賽有6次保持不失,與另外3名港腳門將瓜分金手套獎。烏茲別克前鋒迪美路夫以12球成為傑志今季聯賽神射手,馬查度及利亞倫亦是球隊中前場主力,今季在聯賽上陣超過1,650分鐘。

7名外援離隊後,意味傑志陣中暫只剩中堅鄧達思、門將艾尼卡爾·買合木提、土庫曼國腳明加索夫、尚餘一季合約的金信煜及正申請轉為本地球員的慈英5名外援球員,盛傳加盟的北區中場肯迪昨日就在個人社交網站告別球會。傑志仍未公布本地球員的離隊名單,不過趙聡悟早已公布自己將轉會冠忠南區,據了解費蘭度亦與另一區隊「好事近」。

金信煜(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傑志放走七外援 利亞倫泰利迪美路夫全離隊

Posted on

劍擊挑戰盃|吳浩天男重封王 大讚啟德場地配套屬國際級規格

【體路專訊】一連兩日的「挑戰盃劍擊錦標賽」周六(31日)假啟德體育園啟德體藝館展開,賽事亦作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擊劍項目測試賽。在首日的重劍個人賽中,吳浩天在男子組一路過關,最終在決賽力克徐家煥封王,他在賽後直言跟學生吳海諦和李悅生一同站上頒獎台感格外高興,並大讚啟德新場地的配套屬國際級,惟熱身位置略嫌不足。至於15歲新星吳海諦則於女子組決賽勇挫朱嘉望,生涯首奪成年組公開賽冠軍。

挑戰盃劍擊錦標賽首日為重劍賽事,次日則上演花劍和佩劍賽事。在主場體藝館共設9條劍道,包括8條顏色劍道及決賽台,而劍道旁有螢幕展示劍手名字及比數,而場館上方亦有大螢幕播放成績,至於副場習藝坊則設有8條劍道。

在男子重劍個人賽中,本地一哥、世界排名第13何瑋桁未有參戰,另一港將吳浩天則狀態大勇,小組賽6戰全勝晉級,直入淘汰賽64強,他隨後接連擊退徐耀宗、何承灃、李天成、葉國灝及李悅生,與徐家煥會師決賽。身處下線的徐家煥則連挫劉昊峯及方凱申兩大強敵晉級。及至決賽,吳浩天開局即打出一波5:1攻勢,徐家煥雖然一度追分,但吳浩天仍穩住勝局,以15:10贏得冠軍。

吳浩天

徐家煥

港隊新帥Gauthier Grumier在今年2月上任後,吳浩天賽後直言跟對方一直處於磨合期,在今季4站世界盃和3項大獎賽僅剛完成的法國世界盃打入正賽,可謂陷入低潮,「最近是我的低潮期,因為新教練的打法,跟我自己本身的打法很不同,我經常做不到他的要求,就覺得很痛苦,有時亦會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呢?試了3個月,現在算好一點,找到一個方法去融合兩種打法。」

吳浩天在去年的亞洲錦標賽曾跟隊友何瑋桁包辦男重個人賽決賽席位,世界排名亦升上第26位。他不諱言曾定下打入頭16的目標,「我好想跟瑋桁一起打入世界頭16,(在國際賽)不用打第一日的資格賽,而且世界排名頭16對劍手也是一種肯定,可惜我做不到。」他續指,期望在本月17至22日於印尼峇里舉行的亞錦賽輕裝上陣,不讓上屆的銀牌而感到壓力,「亞錦賽從不是一個容易贏的比賽,不是所有人都像張家朗厲害,經常都贏到獎牌。這對我們來說其實很難,但我全力以赴,為再上頒獎台做準備。」

場館上方的大螢幕顯示成績外,亦會播放比賽畫面。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的擊劍項目將於11月15至20日於啟德體藝館舉行,吳浩天認為新場地配套屬國際級規格,「踏入這個場地,馬上讓我聯想起2023年無錫亞錦賽的場地,一樣很漂亮。我們經常外出比賽,看到世界賽的場地設置,現在啟德也有一個世界級的場地,像場館上方有大螢幕播成績,這規模比亞博更佳,可以直接舉辦世錦賽。其他沒機會外出的劍手和小將,能夠在主場感受一下世界級的場地也是好事。」不過,他指場館熱身劍道不足,只能在圍板外跑步,加上場內冷氣太凍,即使「穿兩、三件外套都不夠」,算是美中不足。

方凱申(左)是徐家煥(右)的「師傅」。

方凱申
近年較多時間投放於教練工作的黎家俊(左)亦有參賽,惟8強以6:9不敵方凱申止步。

至於另一港將方凱申雖於4強止步,但他表示徐家煥為所屬劍會的師弟,自己亦指導對方多年,故為對方取得好成績而高興。方凱申直言在港隊新帥Gauthier Grumier帶領下,自己今季迎來突破,「我平時一個比較很謹慎、很想穩定得分的人,但新教練讓我知道進取一些不代表危險,我們不是企定就最安全,當我清晰知道要怎樣靠步法尋找機會時,我就要突破心理關口,說服自己去打,而我今季在國際賽有4次小組全勝直入正賽。」

談及新教練帶來的衝擊時,方凱申就像揮別近年的迷失狀態,他笑言:「我是一個很自律的人,但沒有方向死練也沒用。有時候,我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時,新教練的指點就像給我方向。即使有時我發揮得不好,他也會說『It’s okay』,希望我可以學到他的心態。」

吳海諦(左)

李懿穎
賽會打起聚光燈及噴煙,介紹4強劍手出場。
14歲小將李懿穎(右)在4強戰至「決一劍」,以13:14不敵朱嘉望(左)。

女重方面,今季勇奪大獎賽冠軍的佘繕妡高掛免戰牌,而世少銅牌得主吳海諦過關斬將,在淘汰賽連挫古雨桐、鄧凱琳、黎曉瞳及黃詩炘,殺入決賽。這名年僅15歲的新星在決賽則以15:13險勝朱嘉望,生涯首奪成年組冠軍。

連翊希
連翊希(右)在16強不敵方心(左)出局。
方心

至於連翊希和陳渭泠在16強分別不敵方心和朱嘉望止步,連翊希在賽後接受訪問時雙眼通紅,直言不滿表現,「我連續4項本地賽在16強止步,好像有點心魔。打了這麼多年,在本地賽還是有些位置差一點,會為此生氣,我回去要『攝高枕頭』反省一下。」由於本地排名關乎出戰國際賽的資格,連翊希坦承擔心跌出前4,惟自己已盡全力。

連翊希又指自從奧運金牌教頭Octavian Zidaru離隊後,女重仍在招聘主教練,現時暫由姜教練和男重主帥Gauthier Grumier帶領,「現在是過渡期,感覺訓練是愈來愈好的,新教練的期望跟Tavi有點不一樣,我一直調節戰術和處理比賽的方法。」

對於首次在啟德體藝館比賽,連翊希坦言除了不夠熱身區之外,其他配備均為國際規模,「場地都很跟足國際規模,外面也有餐廳,很方便。」而且賽會在淘汰賽階段安排劍手出場介紹,場內也有DJ播放音樂,亦有Kiss Cam等與觀眾互動的環節,氣氛較一般本地公開賽熾熱。

賽會設「Kiss Cam」環節
賽會在4強開賽前安排表演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羅淑佩到場觀賽,並擔任頒獎嘉賓。
徐家煥, 吳浩天, 方凱申, 李悅生
左起:徐家煥、吳浩天、方凱申、李悅生

朱嘉望, 吳海諦, 李懿穎, 黃詩炘
左起:朱嘉望、吳海諦、李懿穎、黃詩炘

圖、文:許嘉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挑戰盃|吳浩天男重封王 大讚啟德場地配套屬國際級規格

Posted on

港足|友賽尼泊爾決選24人 入籍「雙斯」首獲召 劉智樂續無緣

【體路專訊】足總公布港足周四(5日)在大球場友賽尼泊爾的24人決選名單,剛出戰完足總盃決賽的東方門將葉鴻輝歸隊,入籍前鋒洛迪古斯及標準流浪門將奧力斯首度入選,惟華人神射手劉智樂繼續榜上無名。另外左閘陳晉一及翼鋒吳宇曦歸隊,未有班落的勞烈斯則相隔9個月重新獲召。

港足今次24人名單列明屬周四友誼賽,未知賽後會否為隨後對印度的亞洲盃外圍賽再有變動。相比剛剛與曼聯踢表演賽的名單,傷出的老將艾里奧、門將伍瑋謙、後衛余煒廉、中場趙聡悟及黃威落選,艾華頓亦一如所料未有入選。

洛迪古斯
奧力斯
劉智樂

效力中超上海申花的陳晉一及中甲重慶銅樑龍的吳宇曦歸隊,不過另一中甲兵余在言則因傷落選。剛助東方奪得足總盃的港足隊長葉鴻輝亦再入選,其隊友洛迪古斯入籍後首度入選。上月取得特區護照的流浪門將奧力斯亦獲徵召,此子在決賽被巴科爾三度攻破大門,不過為流浪先開紀錄、今季華人神射手劉智樂就再度無緣名單。另外,自去年9月底受傷後未在正式賽事上陣過的勞烈斯亦在名單中。

港足會於周一早上開操,備戰周四晚的友誼賽,翌日會再練一課。

勞烈斯(左)是足總盃決賽的座上客。
韋斯活(右二)有入場觀看足總盃決賽。

港足友誼賽24人決選名單:

守門員

葉鴻輝(東方)、謝家榮(大埔)、奧力斯(標準流浪)

後衛

孫銘謙(天津津門虎)、周緣德(河南酒祖杜康)、陳晉一(上海申花)、鐘樂安(傑志)、茹子楠(梅州客家)、杜度(理文)、徐宏傑(雲南玉昆)、勞烈斯

中場

尼高拉斯(大埔)、費蘭度、陳俊樂、顏卓彬(傑志)、李小恆(山東泰山)、艾華(冠忠南區)

前鋒

吳宇曦(重慶銅樑龍)、祖連奴(傑志)劉家喬(理文)、黃皓雋(青島海牛)、米高(曼海姆)、史提芬彭利拿(冠忠南區)、洛迪古斯(東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友賽尼泊爾決選24人 入籍「雙斯」首獲召 劉智樂續無緣

Posted on

港足|亞洲女子足球之母陳瑤琴走完傳奇一生 享年102歲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創會會長、中國香港足球總會名譽副會長陳瑤琴(阿姐)傳出離世消息,享年102歲。足總會長貝鈞奇證實:「『阿姐』今晨9:18早餐後在天水圍家中坐在梳化椅上安詳離世。」「阿姐」女兒趙綺蓮及趙寶蓮晚上向各界發文,「媽媽在我們心中是一位為社會作出貢獻、受人尊重的一位女強人,今天,531日早上九時,她安靜地離開了,洗完澡、吃完早餐後,便踏上前往天堂的另一個旅程。與我們共渡至102歲,家人都為你感到無比嬌傲,願媽媽你一路好走。」又表示其他事情稍後會另行正式通知,並感謝各位的關心。

「阿姐」女兒趙綺蓮及趙寶蓮晚上向各界發文。

生於1922年9月26日的陳瑤琴原籍福建漳州,是香港及亞洲足球界知名人士,曾擔任香港足球總會副會長多年,亦是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創辦人,長期擔任會長,在香港足球界被尊稱為「阿姐」。陳瑤琴亦有涉足男子足球界,曾經是元朗、流浪、加山、海蜂等多支香港甲組足球聯賽的班主。香港足球總會的刊物指出,她是「世界球壇首位女班主」,地位崇高的她更被亞洲足球協會譽為「亞洲女子足球教母」。

「阿姐」一向熱心推動女子足球發展,1965年創立了香港女子足球總會,並且長期擔任會長。1968年她聯合其他國家地區一同創立了亞洲女子足球總會並且擔任主席。隨着年紀漸長及健康出問題,加上2012年足總正式接管香港女子足總及管理女足球聯賽,「阿姐」正式放手掌管了40多年的香港女子足球事務。

去年5月,「阿姐」獲亞洲足協頒發亞洲足協終身成就獎(AFC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以表彰她對亞洲足球,特別是女子足球運動作出無與倫比的承諾、服務和貢獻。足總亦有發文恭喜陳瑤琴獲授亞洲足協終身成就獎,衷心感謝她對足球發展的貢獻。

不少圈中人晚上都有發文悼念「阿姐」,流浪總幹事李輝立在FB表示:「我最尊敬的其中一位球圈前輩——陳瑤琴女士,在周六早上離開我們了,傷感中也要緬懷這位球圈的巾幗英雌﹗『阿姐』人生的大部份時間都為香港足球奉獻,她傾盡家財、心力,推動香港足球運動,正是因為她的魄力和投入,與及已故畢特利先生的管理,締造了流浪會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盛世,她也積極參與足壇事務,投資不同球隊,是香港球圈在那年代欣欣向榮的重要推手,促使不少著名球員來港效力、客串,甚至是仇志強乘搭直升機趕赴表演賽的佳話﹗在傾注心力支持職業球壇之餘,「阿姐」亦是女子足壇發展的推手,當今國際女子足壇百花齊放,而早在女子足運在全球方興未艾之際,她已扶持香港以至亞洲的女子足運,展現出非凡目光及遠見,縱觀香港足壇歷史,堪稱第一人也。在此向「阿姐」作最後致意,感謝她為香港足球付出的一切﹗我最敬重的足球女強人陳耀(瑤)琴博士,願妳安息。」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帖子

 

HKFA(@hkfa_official)分享的帖子

足總在深夜11時57分亦發出新聞稿:「本會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我們敬愛的前副會長、現任名譽副會長、香港女子足球總會創辦人兼會長—陳瑤琴博士MBE的辭世。陳博士是香港足球界的殿堂級人物,更是亞洲女子足球的開拓者與守護者。她一生致力推動香港及亞洲女子足球發展,從1965年創立香港女子足球總會開始,便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為無數女性球員開拓舞台,燃點夢想。她不僅在本地播下種子,更將視野放眼亞洲,聯合多地成立亞洲女子足球聯合會,並促成舉辦首屆亞洲女子足球錦標賽,為亞洲女子足球奠下根基。

「陳博士的努力獲得國際認可,被譽為「亞洲女子足球之母」,更於2024年獲亞洲足協頒發『終身成就獎』,表彰她對亞洲足球的深遠貢獻。這些榮譽,既是對她一生努力的肯定,也是她無數年來默默耕耘的見證。除了女子足球,陳博士對本地職業足球亦有深厚貢獻。她曾出任多間球會班主,包括元朗、流浪、加山及海峰等。她是香港首位女班主,亦是首位引入歐洲外援的先驅,為本地球壇注入新氣象。她的遠見與魄力,為香港足球寫下不少傳奇篇章。

「陳博士的離世,是香港足球界一大損失。我們失去了一位摯友、一位前輩,更是一位無私奉獻、堅持信念的典範。她的精神將長存於我們心中,激勵我們繼續推動本地及亞洲女子足球的發展,延續她的夢想與使命。謹此致以最深切的哀悼,並向陳博士的家人致以誠摯慰問。」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亞洲女子足球之母陳瑤琴走完傳奇一生 享年102歲

Posted on

田徑亞錦賽|4×100米接力傳好消息 男隊奪銅女隊創新港績

【體路專訊】亞洲田徑錦標賽今日(31日)在韓國龜尾市煞科,港隊憑吳君浩、陳一樂、郭俊廷及李康傑在男子4×100米接力奪得今屆首面銅牌,女子4×100米接力隊亦合力以44秒88打破香港紀錄。

男子4×100米港隊昨日在初賽造出3924, 以小組第2名晉級決賽。今日決賽的人腳稍有變動,吳君浩代替要出戰200米決賽的葉景維夥拍陳一樂、郭俊廷及李康傑上陣,結果跑出39秒10奪得銅牌,東道主與泰國則分取金、銀牌。葉景維則在200米以21秒16衝線,位列第7名。

直入決賽的女子4×100米接力隊方面,陳佩琦、白凱文、鄧焯文及江俊淇雖然只得第7名,但造出的時間44秒88就比兩年前所創的香港紀錄快0.29秒。陳佩琦、江俊淇、梁筠宜及李紫桃當年在瀋陽的全國田徑冠軍賽以45秒17寫下紀錄。

(圖:HKAA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亞錦賽|4×100米接力傳好消息 男隊奪銅女隊創新港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