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三鐵・專訪|文麗淇:不再過分看重成敗 從失敗中學習

【體路專訪】隨著今屆學界賽事落下帷幕,各項賽事的獎牌塵埃落定。對協恩中學的文麗淇(Nicole)而言可謂大豐收的一年,她在今屆D1港九賽的學界5000米長跑、1500米跑、港九區D1越野封后,更加在5月中的室內賽艇2000米奪亞。不單單在學界賽表現可人,亦為三項鐵人港隊出戰各項大賽,包括亞洲盃、全運測試賽等,17歲的Nicole在忙碌當中抽時間向《體路》分享她的「鐵人」運動員生活。

小時初嚐水陸鐵人 打開運動員之路

小學3年級的時候,Nicole初嘗短跑,但當時校隊教練李君亮覺得她「爆唔起」,建議轉跑長跑。同時,小時候的Nicole經常生病,父親希望她游水強身健體。其後學校舉辦水陸鐵人隊,入水能游,出水能跳的Nicole自然成為其中一員。

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和比賽後,外聘教練孫鎮傑教練開口邀請加入三鐵區隊,但Nicole有所顧忌,「小一的時候,曾經因為踩單車『炒車』,斷了左邊的鎖骨,很大陰影的,之後就沒有再接觸過單車,所以當初我對三鐵非常抗拒的。」不過,孫教練及後連番邀請,Nicole最終被說服,踏上三鐵的運動員旅途。

Nicole自小已經參加水陸鐵人的比賽,打開運動員之路。(圖:受訪者提供)

「人生出的意外大部分都是關於單車,但也沒有辦法,這是靠自己克服的,比賽一定要踩單車。」

在入隊後,隊內會教授單車的安全意識,Nicole坦言是慢慢適應,亦明白「炒車」對三鐵選手而言是無可避免,「有時候是『冇得避』,有很多時候炒車不是我想的,可能是前面的人突然間失平衡影響到。」

話雖如此,但Nicole對心內對踩單車仍然有所顧忌,「每次都擔心的,上年有次在下雨天練習,然後我就在體院附近一個轉彎位,踩了一個坑渠,然後我失平衡,整個頭撞到地上,臉部也擦傷,我是沒有了那段記憶的,有一點點『斷片』。」

單車是Nicole最多意外的部分,不過她的心態相當正面,「人生出的意外大部分都是關於單車,但也沒有辦法,這是靠自己克服的,比賽一定要踩單車,所以我現在會懂得怎樣跌,可能盡量減低傷害,若僅留下皮外傷已是萬幸。」

Nicole慢慢適應三鐵單車部分。(圖:體路資料庫)

學業運動兩兼顧 享受忙碌生活

Nicole今季於學界賽表現亮眼,同時要兼顧港隊三項鐵人的訓練,又要顧及學業,「鐵人生活」的時間表上又怎樣的安排?「有時上學之前要到體院跟三鐵隊練習,之後上課,放學後再到體院訓練,晚上做功課,午休或者上堂前可以抽時間跟校隊練習,當然因為自己是體院運動員,有時無奈地要犧牲校隊。」

在其他人眼中,或許單是聽到其日程已經為Nicole感到辛苦,她坦言,「辛苦是辛苦的,但也是享受的,有時候可能教練也替我感到辛苦,要我休息一天,那天沒有練習覺得自己有點恐懼和寂寞。」可見Nicole早已經習慣「鐵人生活」。

(圖:體路資料庫)
Nicole相當享受參與不同類型的比賽。(圖:體路資料庫)

無奈捨棄校隊訓練 感激學校理解

由於Nicole未能抽空經常出席學校訓練,她不諱言與部分隊友之間的感情未太深厚,對學生生涯來說,不能夠共同創造太多美好的回憶也感到可惜,「我與同級的隊友也不錯的,但可能年紀小的同學會覺得我好惡。」同時她今學年亦未有再擔任協恩隊長,她形容自己去年是一個不太稱職的隊長,感激隊友、學校的體諒,「我覺得自己有點不負責任,學校都想找一個可以投入多一點的同學,但我自己全心投入三鐵,所以今年不是隊長的話,好像放下壓力。」

香港長跑好手黃卓寧今學年回到母校協恩中學任兼職教師,並身兼長跑隊教練,Nicole與對方可謂亦師亦友,會花時間了解自己的難處,「Miss Wong(黃卓寧)都算是比較放寬我的,她之前都是體院全職運動員,知道有一定的訓練時數才有支援,所以她沒有特別限制我一定要出席學校訓練。除非是有些計時賽,用來選拔的,我就一定會出現。」

Nicole與Miss Wong 黃卓寧(左)亦師亦友。(圖:受訪者提供)
Nicole指因要出席體院訓練,無奈捨棄校隊練習。(圖:體路資料庫)

「小時候因為有好成績而參加,現在因為享受而繼續。」

Nicole的運動員生涯近年亦有所突破,雖然她年僅17歲,但偶然都會跟隨三項鐵人成人港隊訓練,甚至出賽。在2024年的亞洲盃馬來西亞站比賽,首度為成人隊上陣,最終取得第8,好像有個好開始,但Nicole在之後的成人賽中成績卻一直未有太多突破,「在成人組的比賽壓力小一點,因為輸是合理的事,會視作一個學習的階段。但在青年組很不同,是要競爭,其他人也會對你有期望。」

在青年組賽事成績出眾,但在成人組卻往往表現得未如人意,難免感到失落,亦逐漸令Nicole心態上有轉變,不再過分看重成敗,懂得從失敗中學習,「小時候因為有好成績而參加,現在因為享受而繼續。這個想法是靠自己摸索出來,以前覺得贏的感覺『好爽』,人人都喜歡勝利的滋味,但當踏入成人組,發現自己水平的確與世界有差距的時候,反而令自己檢討不足。」

今年3月的三項鐵人全運測試賽是Nicole首個在香港出戰的成人賽,她在應戰之前,已經接連為出戰學界越野和為港隊征戰亞洲盃馬來西亞站比賽,這位「鐵人」透露正正是由於明白差距令她缺乏信心,賽前曾經一度希望由其他隊友頂上,「一方面是自己覺得未夠好,以前的比賽已經知道,內地選手能力比自己高很多,始終主場會擔心成績。」

最終Nicole硬著頭皮出賽,以第24名完成,成績不過不失。不過比起賽事成績,更重要的是,Nicole終於有機會在主場出戰成人賽,吸取經驗,為未來作好準備。

三項鐵人全運測試賽是Nicole首個在香港出戰的成人賽。(圖:體路資料庫)
參與成人組比賽令Nicole明白作為運動員不單單要爭勝,更要接受失敗,從中學習。

小目標逐步累積 盼來年征青年奧運

三項鐵人的出現彷彿改變Nicole的人生和性格,她坦言小時候未有夢想,但三項鐵令她懂得計劃未來,作好打算。這位年輕港將,現時有不同的計劃,但都是一些短期的小目標出發逐步累積,「我喜歡有很多不同的小目標慢慢一步步累積,也是比較短期的,始終太長遠的事很難預測,當然下年10月的青年奧運是個最大目標。」

圖、文: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三鐵・專訪|文麗淇:不再過分看重成敗 從失敗中學習

Posted on

劍擊挑戰盃|三項決賽現大分差 蔡俊彥梁雅蕾花劍奪冠 陳樂熹薛雅齊稱霸佩劍

【體路專訊】作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擊劍(劍擊)項目測試賽的「挑戰盃劍擊錦標賽」周日(6月1日)續於啟德體藝館舉行花劍及佩劍賽事,其中三場決賽出現大比分分差,包括男子花劍有蔡俊彥以15:4擊敗鄭鐵男、梁雅蕾以15:5擊敗符妤名奪女花冠軍,以及薛雅齊15:3挫曾悅澄封后。至於男佩賽事就由陳樂熹15:12刺走何柏霖,勇奪冠軍。

蔡俊彥

今次挑戰盃作為全運測試賽,賽場未有使用平常作為本地賽場地的康文署體育館或亞洲國際博覽館,而於啟德體藝館上演,亦是首個於啟德舉辦的劍擊賽事。今次體藝館主場「競技場」設9條劍道,包括8條顏色劍道及用作舉行4強、決賽的1條主劍道,且劍道旁有螢幕顯示劍手名字及分數,有如國際賽事的規格。另外副場「習藝坊」亦設8條劍道,主要舉行小組賽,不過副場在次日賽事上午有隔音棉板跌下,全運會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回應指啟德方面承諾比賽後會全面檢查。

兩屆奧運冠軍張家朗未參加今次本地賽,上月中於上海大獎賽首奪國際賽金牌的蔡俊彥成賽事大熱,他亦打出好表現,小組賽6戰全勝僅失4劍,淘汰賽晉級過程面對蔡子樂、汪慶嶸、何承謙等年輕劍手未遇太大挑戰。蔡俊彥在決賽與鄭鐵男合演左撇子劍手對決,後者在8強及4強連贏吳諾弘與梁千雨,惟最終未能再下一城,蔡俊彥以15:4大勝奪冠。

蔡俊彥(右)在決賽以15:4擊敗鄭鐵男(左)
大批劍迷在賽後向蔡俊彥索取簽名和合照

何承謙(左)在8強以15:11刺走李逸朗。

蔡俊彥賽後大讚測試賽的場地:「完全是國際級場地,好慶幸在我劍擊生涯中,香港能夠舉辦這樣規模的比賽,劍總、體院大家都有很大功勞。」他指自己在上海回港後仍處於興奮狀態,故睡眠質素欠佳下感疲倦,今日亦有要奪冠的壓力而出戰,認為奪冠可見自己能在國際賽好成績過往續有穩定表現。不過蔡俊彥指,比起自己奪冠,更為自己的學生梁雅蕾感高興,後者於女花決賽以15:5擊敗符妤名,擊敗鄭曉為的梁殷僑、勇挫關渝澄的吳佳蔚就分列季軍。

梁雅蕾
符妤名

鄭曉為在16強以12:15不敵梁殷僑

陳諾思在16強以12:15負關渝澄

梁雅蕾透露兩師徒是首次同於本地賽奪冠,直言高興,總結今次比賽指:「自己都特別多想成績,始終今季出去比賽亦不是特別好,可能沒有包袱下發揮得好。」梁雅蕾指已師承蔡俊彥9年,早前於大獎賽親眼看到蔡俊彥奪冠亦給予自己動力:「我看著他一路進步,見到他在上海奪獎,推動我都想一齊進步,希望有日可以一同踏上國際賽頒獎台。」現時本地排名第5的梁雅蕾指未特別計算排名,但希望今次冠軍有助提升排名,爭取出戰全運會。

薛雅齊
曾悅澄

女子佩劍賽事,小將曾悅澄於4強落後12:14下反勝劉穎怡,惟決賽受制於薛雅齊,後者以15:3大勝封后。薛雅齊坦言在決賽前曾感緊張,勝在心理調節:「因為知道場地會熄燈,所以有一點緊張,但跟自己講盡力打,要表現好自己給大家看。自己無想過分差這麼大,可能夠冷靜令自己發揮得好。」薛雅齊放眼之後的亞錦賽,冀能雙線爭獎牌。她指自己7月出戰世錦賽外,亦會與朱詠翹及梁洛文一同出戰世大運,同樣希望能夠衝擊獎牌。

陳樂熹
何柏霖

男子佩劍決賽由陳樂熹對何柏霖。本地排名第4位的何柏霖在8強及4強分別決一劍挫第3的羅浩天及第2的何思朗,不過最終於決賽以12:15不敵排名第1的陳樂熹。陳樂熹賽後指昨日已有到場觀戰,見到場地漂亮及壯觀後直言「驚」,亦言對手何柏霖接連淘汰兩位「師兄」令自己感壓力,「這個對手從小打到大,他很厲害,而且近來練習都無贏過他,他在海外比賽成績也比我好,所以也推動到我。不過8強後自己已經能相對放鬆心情應賽。」陳樂熹大有機會代表港隊出戰全運,他笑言對比賽有憧憬:「希望團體賽打好一點,因為思朗快要結婚,所以希望為他爭取更多獎金去籌備婚禮!」

何思朗的未婚妻何廸琳亦有到場觀賽
左起:梁雅蕾、符妤名、鄭鐵男、蔡俊彥、梁千雨、何承謙、吳佳蔚、梁殷僑

左起:曾悅澄、劉綺程、薛雅齊、劉穎怡、何柏霖、陳樂熹、何思朗、李俊林

「挑戰盃劍擊錦標賽」成績

男子重劍
冠軍:吳浩天
亞軍:徐家煥
季軍:方凱申、李悅生

女子重劍
冠軍:吳海諦
亞軍:朱嘉望
季軍:黃詩炘、李懿穎

男子花劍
冠軍:蔡俊彥
亞軍:鄭鐵男
季軍:何承謙、梁千雨

女子花劍
冠軍:梁雅蕾
亞軍:符妤名
季軍:梁殷僑、吳佳蔚

男子佩劍
冠軍:陳樂熹
亞軍:何柏霖
季軍:李俊林、何思朗

女子佩劍
冠軍:薛雅齊
亞軍:曾悅澄
季軍:劉綺程、劉穎怡

圖:許嘉明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挑戰盃|三項決賽現大分差 蔡俊彥梁雅蕾花劍奪冠 陳樂熹薛雅齊稱霸佩劍

Posted on

日本盃場地單車賽|吳保利男青凱林賽奪季 港隊1金4銀3銅謝幕

【體路專訊】「日本盃場地單車賽」周日(1日)煞科,上演第二回合次日賽事,短途組新星吳保利繼續交出好表現,奪得男子青少年凱林賽銅牌,至於「小女車神」李思穎夥拍梁穎儀出戰女子精英組麥迪遜賽就以第5名完成。總結4天比賽,港隊共斬獲1金4銀3銅。

年僅18歲的應屆亞青賽獎牌得主吳保利,昨日先取男青爭先賽銅牌,今日轉戰凱林賽同樣登上三甲獎台,他在首圈取得小組第3名晉級1至6名金牌戰,最終僅負負韓國Choi Taeho及日本清水快晟,袋走個人今次日本盃第2面銅牌。

昨在女子精英賽羸得捕捉賽金牌的梁穎儀及包辦記分賽、淘汰賽銀牌的李思穎,合力角逐麥迪遜賽,賽事20公里設8個衝分圈,港將其中6次衝分成功,獲得10分名列第5,澳洲隊奪冠,兩個新西蘭組合包辦亞、季席。

男子精英組記分賽方面,港將成績最好是取得第8名的繆正賢,曹棨光第11名完賽,朱浚瑋及伍柏亨則未能完成。一連4天日本盃結束,港將於精英組及青年組共袋走1金4銀3銅,當中梁穎儀成為唯一金牌得主,李思穎就獨取3面銀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日本盃場地單車賽|吳保利男青凱林賽奪季 港隊1金4銀3銅謝幕

Posted on

空手道|劉慕裳首膺K1年終總冠軍 拉巴特站再勝尾野真步

【體路專訊】空手道K1超級聯賽今季壓軸一站摩洛哥拉巴特站周日(1 日)煞科,在前三站已奪2金1銀的香港「世一」劉慕裳(Grace)於女子個人形決賽再次力壓「世二」尾野真步奪冠,今季5次交手取得4勝,更以聯賽3金1銀佳績,首度奪得K1超聯年終總冠軍!

劉慕裳(圖:世界空手道聯盟)
劉慕裳(圖:世界空手道聯盟)

Grace今季表現大熟大勇,先於1月在K1超聯法國巴黎摘銀,其後在3月及4月分別於中國杭州及埃及開羅兩站奪金,加上於上周舉行的亞洲錦標賽亦達成三連霸,風頭一時無兩,更達成連續28項賽事踏上頒獎台成就。

劉慕裳(圖:世界空手道聯盟)
劉慕裳(右)今季連續4次戰勝尾野真步。(圖:世界空手道聯盟)

此次轉戰摩洛哥拉巴特站,Grace於小組賽及淘汰賽亦未逢敵手,晉級決賽後於今季第五度與日本「世二」名將尾野真步對決爭金。繼K1超聯埃及開羅站及亞錦賽後,兩人今日是連續第三次以「北谷屋良公相君」正面對決,率先上場的尾野真步獲得43.6高分,不過壓軸上場的劉慕裳憑穩定而有氣勢的表現更勝一籌,最終取得43.9分,以0.3分之差擊敗對手,連續4場賽事奪金兼刷新連續獲獎賽事紀錄至29場之餘,亦以K1超聯獲31銀佳績,首度登上年終總冠軍寶座,並將奪得代表全年總冠軍的「金邊帶」。

劉慕裳贏得拉巴特站女子個人形金牌,更首次奪得K1超聯年終總冠軍。(圖:世界空手道聯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空手道|劉慕裳首膺K1年終總冠軍 拉巴特站再勝尾野真步

Posted on

劍擊挑戰盃|全運測試賽有隔音棉板從天花飄落 楊德強稱啟德承諾全面檢查

【體路專訊】作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擊劍(劍擊)項目測試賽的「挑戰盃劍擊錦標賽」周日(6月1日)續於啟德體藝館上演,在上午小組賽期間,副場習藝坊有隔音棉板從天花跌落。全運會統籌辦公室主任楊德強今午回應事件,指隔音棉板重量較輕,在場運動員均形容屬「飄落」、非直線跌下。楊德強指雖然事件中無人受傷,運動員心情亦未受影響能繼續作賽,但場地已即時檢查確保無其他問題才繼續進行比賽,而啟德方面亦承諾比賽後會再全面檢查一次。

楊德強指隔音棉板大約於上午10時飄落,已就情況向運動員查詢,「隔音棉板重量較輕,我們就事件問過在場運動員,他們都描述是飄落,而不是直線跌下來。經工程人員檢查後,證實是部件鬆脫。」他續指,全運辦已要求場地作即時檢查,確保比賽能繼續進行,「我們問過附近運動員,他身體沒有受傷,心態亦無被影響,能夠繼續比賽。但我們亦即時去處理事件,檢查天花上無其他問題,確保可以繼續進行比賽,才按照計劃繼續。」他續指已與有關政府部門及啟德方面商討事件,後者亦承諾在今日比賽後將會再檢查場地,了解是否有地方需作即時改善或補救。

除了隔音棉跌落事件,楊德強指共500多位劍手參加的測試賽整體流程順利,亦喜見賽事獲劍手稱讚:「今次是啟德首次舉辦劍擊比賽,各單位事前就場地佈置、編排等下很多功夫,很高興有劍手讚揚場地佈置好、可媲美國際賽事場地。」他指經過今次比賽後,會就場地冷氣溫度再作檢討。至於有劍手稱副場熱身空間不足的情況,他指全運參與人數較測試賽少,故相信在全運會時能夠處理。此外,今次賽事雖然未有團體賽,楊德強指中國擊劍協會、中國香港劍擊總會等都熟悉團體賽方式,雙方均認為以個人賽作測試的經驗已足夠,不會對全運會運作構成影響。

楊德強透露今次測試賽首日有2,000人次進場,次日賽事則有3,000人次,至全運會時場區大概6,000座位,大部分門票將公開發售。劍擊測試賽為本地舉辦8個全運項目的最後一個測試賽,楊德強指會總結各測試賽的經驗,為全運作好準備。他續指各測試賽主要用作測試組織流程,部分比賽門票以派發形式分發,且部分比賽為本地賽事或邀請賽,水平及競爭程度與全運有別,故不能以測試賽入場人數去評估全運賽事的預計進場入數,有信心由精英運動員競逐的全運能吸引觀眾進場。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挑戰盃|全運測試賽有隔音棉板從天花飄落 楊德強稱啟德承諾全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