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巴黎奧運閉幕禮 多位星級嘉賓出席表演【持續更新】

【體路巴黎直擊】2024巴黎奧運會閉幕禮在香港時間12日凌晨3時(巴黎時間11日晚上9時)上演,港隊今屆以歷來最佳成績兩金兩銅作結,跆拳道的盧蔚豐及女子單車手李思穎將擔任港隊閉幕禮持旗手。巴黎奧運開幕禮破格在地標塞納河舉行,閉幕禮則在法蘭西體育館(Stade de France)舉行,預計時長2小時15分鐘。除了今屆主辦國巴黎舉行閉幕表演以及運動員進場儀式外,巴黎賽會將把奧運旗幟交給下屆主辦國美國,意味着今屆奧運會圓滿落幕,洛杉磯奧運賽會正式接棒準備下屆2028年奧運會。

巴黎奧運閉幕禮開始 連串音樂表演

(香港時間12日凌晨3時正)

法國歌手及合唱團在杜樂麗花園的奧運聖火台熱氣球下進行表演名曲《巴黎的天空下》,今屆為法國奪四金游泳獎牌的超新星馬贊特(Léon Marchand)現身聖火台,並提着燈離開杜樂麗花園。同時位於法蘭西體育館的閉幕禮正式掀幕,法國樂團現場表演。

運動員進場儀式

(香港時間12日凌晨3時15分)

多國由游泳、拳擊代表擔任持旗手

首先出場的是各國的持旗手,先出場的是奧運發源地希臘,緊接的是難民隊。加拿大由17歲游泳天才少女,今屆共奪3金1銀的麥堅杜舒(Summer McIntosh)擔任,美國由稱霸長途游泳項目,世上奪得最多奧運獎牌的女泳手列迪姬(Katie Ledecky)以及賽艇運動員Nick Mead擔任。 中華台北由奪得女子57公斤級別金牌的林郁婷、田徑運動員楊俊瀚擔任。日本代表隊則是女子標槍金牌得主北口榛花以及男子霹靂舞第4名的半井重幸,他同樣在今屆擔任開幕禮持旗手。阿爾及利亞則由奪得66公斤女子拳擊金牌的卡莉芙(Imane Khelif)代表。

港隊排第83隊進場

港隊閉幕禮男、女持旗手分別由跆拳道盧蔚豐及出戰雙項單車賽的女將李思穎代表,二人皆首次出戰奧運。盧蔚豐是歷來首位代表香港出戰奧運跆拳道項目的選手,他在男子16強不敵衛冕的烏茲別克選手,後來在復活賽不敵中國的梁充帥,雖未能晉級銅牌戰,但仍以第七名完成,創下香港歷史。李思穎在今屆出戰女子公路賽以及場地全能賽,她在公路賽完成全長158公里賽事,成為港隊史上首位完成奧運公路賽的女車手,場地全能賽方面則位列總成績20名。

持旗手出場後,每個代表團的運動員分成兩邊出場,每人都懷着興奮心情、搖着旗幟出席。

 

(圖:港協暨奧委會)

女子馬拉松頒獎禮

(香港時間12日凌晨)

 

今屆奧運運動員入選 成為奧委會新委員

(香港時間12日凌晨)

 

奧委會旗交接 2028年洛杉磯奧運賽會

(香港時間12日凌晨)

 

巴黎奧運聖熄滅 今屆奧運正式落幕

(香港時間12日凌晨)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巴黎奧運閉幕禮 多位星級嘉賓出席表演【持續更新】

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巴黎|選手村尋「仁」記(下):真正尋到MC仁

【體路巴黎直擊】相信心水清的讀者也許會留意到,上篇《尋「仁」記》是上集,意味應該會有下集的。上回提到,我們在選手村內與MC仁緣慳一面。但作為記者的我依然死心不息,在Facebook發了訊息給他,希望邀請他接受訪問。等了兩日未見有回音,本身已打算只刊登《尋「仁」記(上)》,怎料就在我拍攝滑板「麥當奴叔叔」時,突然就收到與他年紀相若的MC仁回覆!

得到回覆當然不敢怠慢,結果終於相約到在跆拳道盧蔚豐出戰當晚與MC仁見面。因為剛在村內當完值,住的地方亦在選手村附近,他約我們在該區的一間酒吧等候。遠處見到MC仁,已經有種「竟然會這樣約到他」的感覺,再受他熱情招待我們在店內安坐,便開始感受到他的好客友善。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by Syan MC Yan (@gudiii)

「無能力環遊世界,那就找個全世界都會來的機會,真真正正看看那些人。」甫坐下連啤酒都未叫,MC仁已「自動波」講到自己報名做巴黎奧運義工的緣由。從兩年前開始申請、受訓、分配崗位,到7月初回到這個90年代修讀藝術的國度預備,他也是抱著同一心態,「我不想看一個透過媒體的奧運,怎料到來到才發覺,我看到的是連媒體都看不到的奧運。」

皆因MC仁負責的崗位是記者去不了的選手村內部,時而指揮村內交通,時而負責村口的「入境」檢查。他笑說受訓時已被奧林匹克精神「洗腦」,也清楚明白自己的工作是要保護運動員,「要保護運動員不可以因任何原因在場外受傷,很多人一生就只得一次機會。我們要確保每一個來到奧運的人的表現,因為奧運不是競技,是表現,每個人到來就是表現自己讓所有人見到,就算兩次世界大戰後的形式有調整,但仍然是人類最重要的一個Show。」

MC仁

講起表現或表演,作為一個音樂人、Rapper,就算他自言做的是獨立音樂,應該在文化版出現而非娛樂版(今次更是體育版),MC仁也不禁從奧運中對娛樂圈有感而發。「如我在IG寫的young healthy beautiful,(香港)的娛樂圈哪會這樣?外國美斯賣運動品牌廣告,但香港會變了陳奕迅,就是將影視明星與體育明星混淆,是很不健康。」正因為在村內經常與各國運動員近距離接觸,MC仁得以留意到他們的一舉一動,「奧運根本就是最健康的選美,因為要腦、心、體格都健康才能參加。能夠與運動員好近距離接觸好有趣,好玩過我以前的表演,他們(運動員)也是練一世的。」

就是那個「young healthy beautiful」的IG帖文,才令筆者知道MC仁在巴黎做奧運義工,甚至連港隊運動員在村內遇到這個紮著白髮馬尾、留著灰白鬍鬚的亞洲面孔,初時也難以相信就是MC仁。「有人認得我但又不敢問,應該是覺得『MC仁怎會在此?』有些中國隊的廣東人也認得我,之後再講兩句我才承認。」他就是如此輕描淡寫。但原來上次在村內的尋人,令MC仁的名氣開始在義工間流傳,「他們說要投我做十大義工,哎呀。」

唱過「同熱愛這片土地」、創作過這首《香港地》,MC仁當然也刻骨銘記同樣遠道而來的港隊,講起遇到的港將時同樣眉飛色舞。「第一個給我港隊章的人我不太懂,後尾才知原來是羽毛球那個(李卓耀)。他見到我就說『你就是MC仁?』之後就找襟章給我。」「張家朗衛冕好叻仔,衛冕是更難的。贏(第一塊)金牌是進攻,贏完之後再拿一次,別人就服了。兩塊金好X叻喇。」「泳隊超有活力,何詩蓓好靚女,笑得好甜,是鏡頭影不到般靚。」他訪問時穿上的港隊外套,正是泳隊成員贈送的紀念品。

然後又提到法國霹靂舞隊總教練Abdel Mustapha(B-boy Abdel)與香港的淵源。原來喜歡李小龍的Abdel年輕時曾到香港旅遊,並叫MC仁介紹地方睇人練武功,「我話去公園睇太極,最後介紹了他去南華會睇武功、睇舞獅」,回到里昂後便組了一隊舞團,結果徒弟就成為世界冠軍。「和香港都有少少緣份,其實香港都可以做到些事。況且今屆breaking我很睇重,會令全世界後生仔都知道,無資源都玩到,是會革命性的。」

熱愛研究神秘學的MC仁當然也有分享對巴黎奧運、奧運、開幕禮與神秘學的關係,甚至說到酒吧也要關門,仍在門外再急忙要介紹平民化的法國餐廳給我們。道別過後,竟又遇到被MC仁大嘆要「給尊重她表演權利」的中國跨欄代表吳艷妮。這次圓滿的「尋仁記」,定必以後記掛在我心內。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巴黎|選手村尋「仁」記(下):真正尋到MC仁

Posted on

跟著小編遊巴黎|World Champion of What?笑看美國奧運冠軍們的爭吵

【體路巴黎直擊】美國男籃「夢幻隊」周六(10日)於巴黎奧運勇挫東道主法國,達成奧運五連霸,賽後官方社交媒體即發文寫下「我們現在是世界冠軍了嗎?」顯然有意回擊早前奪得100米金牌的美國短跑選手賴奧斯(Noah Lyles),後者在2023年8月時曾質疑NBA球隊在奪冠後何以稱自己為「世界冠軍」,當時就拋下金句「World champion of what(是甚麼的世界冠軍)?」

賴奧斯在2023年8月的世界田徑錦標賽摘下100米及200米金牌後,受訪時說:「最讓我難受的是我看到NBA總決賽,他們在上面寫著『世界冠軍』。是甚麼的世界冠軍?美國的?不要誤解我,我熱愛美國,但同時,這不是世界(比賽)。我們是世界(比賽),我們幾乎有所有國家的選手在這裡競逐,穿上印有他們所代表國家的隊衣。NBA並沒有其他國旗。」

如未能觀看影片,請按此

美國男籃奪得奧運金牌後,即於社交媒體X(前稱Twitter)發文,問「我們現在是世界冠軍了嗎?」貼文之後被讀者加上資訊,指「世界冠軍」是2023年世界盃奪冠的德國,美國男籃贏得奧運金牌,是「奧運冠軍」。文末會略談「奧運冠軍」與「世界冠軍」的分別。

賴奧斯這番說話引來一眾NBA球員和籃球愛好者的討論,或辯論,至今仍未停止。例如東京奧運奪金成員之一、今屆再代表美國男籃出戰巴黎奧運的NBA球星卜克(Devin Booker),在賴奧斯於奧運摘下100米金牌後表示:「祝賀賴奧斯,但我仍然不同意他上年的言論。我覺得世上最具才能的球員都在NBA,而作為奧運金牌得主,(我覺得)要成為NBA冠軍很大程度更困難。」

一眾NBA球星與賴奧斯孰對孰錯?只怕吵得面紅耳赤也難得共識,小編認為每個運動項目的發展與性質不同,令各人對「世界冠軍」字義理解與演繹有所不同,是構成這個爭吵局面的原因。首要處理的問題是,如何定義「世界冠軍」?從賴奧斯的角度出發,「世界冠軍」應該是指最高水平世界性比賽的冠軍得主,例如田徑和游泳的世界錦標賽。

「World champion of what」已成為一句金句,巴黎奧運美國隊比賽期間,有球迷自製字牌寫上這金句

籃球方面,相信大家都會認同NBA是現時世上最高水平的職業籃球聯賽,而且這個聯賽在籃球發展上也可謂具領導地位,世界籃球總會(FIBA)部分球例也是跟從NBA而轉變。在NBA的職業世界中,球員本身可能重視球會比賽多於代表國家隊出戰FIBA世界盃等比賽(與職業單車情況類似),可能這就是卜克等球員的角度,在NBA這個被視為水平在世界上傲視群雄的聯賽成為冠軍,稱為「世界冠軍」似乎又並非完全無理。

不同運動項目,競賽形式、比賽模式本來就有所不同,對「世界冠軍」的頭銜本來就有不同定義。以田徑的角度定義籃球界別的「世界冠軍」,與以籃球的角度定義田徑的「世界冠軍」,同樣都是不可行。再談職業網球,大家最看重的是球員生涯四大滿貫數字,甚至不會用上「世界冠軍」一詞。所以,不同項目的運動員及運動愛好者,比起單是說自己或別人是不是世界冠軍,或許也可以藉此機會多了解不同的運動界別?

看著美國籃球隊成員與田徑隊成員為「世界冠軍」一詞爭吵,小編其實覺得頗有趣,不是取笑,只是覺得理解不同,可能永遠不會有共識,為甚麼大家還要繼續互相評論?但想想,其實畫面又似層相識,自己在網絡世界上也是這樣,為甚麼?可能是純粹為啖氣,也可能是我們需要優越感。但是在奧運這個舞台,我們按奧運格言期望「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時,又有沒有遺忘了奧林匹克精神的「卓越、友誼、尊重」呢?賴奧斯也好,美國男籃也好,奧運金牌同樣實至名歸,希望他們的隔空對話,也能為我們帶來一點提醒。

話說回來,如果以賴奧斯的標準,今次在巴黎奧運取得金牌的運動員只能稱作「奧運冠軍」,還是不能叫作「世界冠軍」。為甚麼要分得這麼細?因為奧運與世界錦標賽不盡相同。記得以前訪問香港運動員時曾聽過一番話,大意是指人人都想打奧運是因為比賽4年一次很難得,也是最多人關注的綜合運動會,但奧運並不是水平最高的比賽,以劍擊為例,奧運參賽名額較少,部分高手會因為名額限制而未能獲得資格,而世錦賽較少這方面限制。另外,奧運亦會限制每個國家或地區的參與選手,以乒乓球為例,奧運限制每個國家或地區最多只能派兩位選手參加單打,世錦賽則是4人,這亦是令奧運及世錦賽競爭激烈程度有異的原因之一。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跟著小編遊巴黎|World Champion of What?笑看美國奧運冠軍們的爭吵

Posted on

巴黎奧運|奧運煞科日「埋齋」 反超中國 美國40金獎牌榜登頂 港隊2金創歷史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今日(11日)完成最終比賽日,各國獎牌形勢亦塵埃落定,美國於最終日前仍以38金落後中國的39金列獎牌榜第二位,不過在煞科日有女子籃球及場地單車女子全能賽金牌進帳,最終以404442銅反超成為獎牌榜第一,中國以402724銅列次席。東道主法國以16金打破上屆10金紀錄,港隊則以22銅列37位,比東京奧運的49位大幅提升。

Noah Lyles 成為巴黎奧運百米飛人(圖:Getty Images)

今屆巴黎奧運獎牌榜走勢反覆,初段日本曾以6金列於榜首,其後榜首則由中國及美國爭霸。比起東京奧運,美國、中國、法國於今屆奧運的獎牌總數都有增加,尤其是東道主法國更是由東京奧運的10金12銀11銅共33面獎牌急增至巴黎奧運的16金26銀22銅共64面獎牌。

全紅嬋(中)與陳芋汐(左)包攬女子10米高台跳水金、銀牌。(圖:Getty Images)
鄭欽文為中國奪得史上首面網球女單金牌。(圖:Getty Images)
中國男乒連續5屆奧運男團摘金。(圖:Getty Images)
左起:王曼昱、孫穎莎、陳夢(圖:Getty Images)

中國煞科日有李雯雯於女子81公斤級舉重奪金「埋齋」,取得40金27銀24銅共91面獎牌,比東奧的38金32銀18銅共88面獎牌亦有提升,其中今屆中國跳水「夢之隊」包攬8個項目所有金牌,乒乓球亦重奪混雙錦標於單項及團體包攬5金,與同得5金的射擊隊同樣成為中國隊內「金牌大戶」,加上女子拳擊收穫3金2銀,網球亦由鄭欽文於女單歷史性奪金、張之臻/王欣瑜混雙摘銀等都成為中國獎牌新的突破點。

美國男籃於奧運繼續連霸。
田徑向來是美國的「金牌大戶」。(圖:Getty Images)
美國於體操項目取得3金。(圖:Getty Images)

美國則有40金44銀42銅共126面獎牌,總獎牌數比東京奧運的113面獎牌增加不少。其中美國於田徑項目豪取14金,盡顯王者氣勢,同時美國亦於游泳項目奪得8金,成為美國金牌兩大「龍頭」,由比列絲領軍的女子體操隊亦為美國取得3面金牌,加上男、女子籃球奪金亦成為美國今屆的一大焦點。

吉澤戀(左)與赤間凛音為日本奪得滑板女子街道賽金、銀牌。(圖:Getty Images)
岡慎之助為日本體操隊奪3金1銅。(圖:Getty Images)

日本雖未能複製上屆東京奧運擁主場之利的27金14銀17銅共58面獎牌的成績,但在摔跤隊豪取6金的氣勢下,加上於體操、劍擊、滑板、柔道都有不錯成績,田徑更是有北口榛花於女子標槍為日本田徑取得突破奪金,成為日本非馬拉松項目的首面女子田徑金牌,令日本累積20金12銀13銅共45面獎牌升上獎裨榜第3,亦創下出戰境外奧運的最佳成績。

(左起) Felix Lebrun、Alexis Lebrun 及 Simon Gauzy為法國首次於乒乓男團取得獎牌(圖:Getty Images)
馬贊特為法國泳隊豪取4金。

今屆奧運東道主法國亦以16金打破上屆10金紀錄,16金26銀22銅共64面獎牌亦助法國升上獎牌榜第5位,獎牌總數更比上屆的33面急增近一倍。亞洲地區方面,韓國於東京奧運只得6金列16位,但今屆於射箭項目大爆發奪得5金,最終以13金9銀10銅共32面獎牌升上第8位;中華台北則在巴黎奧運再次取得2金,並以2金5銅列於35位。

韓國球手安洗瑩於羽毛球女單奪金(圖:Getty Images)
李洋/王齊麟成功衛冕羽毛球男雙錦標,為中華台北奪得巴黎奧運第一金。(圖:Getty Images)

香港於今屆奧運亦取得不俗成績,港隊上屆以1金2銀3銅列獎牌榜49位,今屆於奧運首日賽事就有金牌進帳,由江旻憓於女子重劍個人賽摘金,其後更有張家朗於男子花劍個人賽成功衛冕,為香港再創歷史,首次於一屆奧運贏得超過一面金牌,加上女飛魚何詩蓓於女子100米及200米自由泳摘銅,助港隊以2金2銅列獎牌榜第37位,創下歷屆排名新高。

張家朗成功衛冕,為港隊再創歷史
江旻憓於女子重劍個人賽奪得巴黎奧運港隊第一金

港隊由1952年開始參加奧運,直至「風之后」李麗珊在1996年阿特蘭大奧運贏得滑浪風帆金牌,是香港首次取得奧運獎牌。其後「乒乓孖寶」李靜/高禮澤於2004雅典奧運男雙摘銀,惟之後的2008北京奧運港隊卻未再有獎牌進帳,直至2012倫敦奧運「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再為港隊於場地單車女子凱林賽摘銅。此後里約熱內盧奧運港隊再次「食白果」。

何詩蓓今屆為港奪得兩面銅牌。(圖:Getty Images)

直到在上屆因疫情延後一年至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港隊「大爆發」取得123銅歷史最佳戰績,張家朗在男子花劍個人賽摘金,成為史上首位贏得奧運金牌的香港男運動員,泳將何詩蓓亦在女子100自及200自皆斬獲銀牌,成為首位在同一屆奧運奪得兩面獎牌的港將,李慧詩於場地單車女子爭先賽摘銅,亦成為首位於兩屆奧運都奪得獎牌的香港運動員,劉慕裳及乒乓女團亦分別為港奪得銅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奧運煞科日「埋齋」 反超中國 美國40金獎牌榜登頂 港隊2金創歷史

Posted on

巴黎奧運|法國女籃一分之差飲恨金牌戰 美國締奧運8連霸

【體路專訊】今屆奧運最後一面金牌誕生!東道主法國於香港時間今日(11日)晚上的女子籃球金牌戰硬撼奧運賽場60連勝的美國,雙方全場鬥得難分難解。比賽最後3.8秒,客軍仍然領先3分,威廉士(Gabby Williams)最後一刻為主隊命中壓哨遠射,可惜由於起手時腳踏三分線,只被計算為兩分。法國最終以66:67飲恨,美國則完成奧運8連霸。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美國與法國今屆相繼在男、女子籃球金牌戰相遇,是奧運籃球史上首次兩個組別出現相同的決賽戲碼。雙方首節命中率偏低,均未能取得太多運動戰入球。美國中後段搏得主隊多次犯規,靠罰球拉開分差,加上格連娜(Brittney Griner)最後一分鐘內連續兩回合在籃底得手,客軍第一節領先15:9。

第二節初段,葛珀(Kahleah Copper)上籃得分為美國擴大分差,但法國之後90多秒內打出一波7:0的攻勢,緊咬比數。雙方之後均未能拉開,一直維持在3分的差距。美國的哥尼亞(Naphessa Colliner)最後一秒補籃得手,兩隊戰成25:25平手結束上半場。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美國「夢幻隊」主將勒邦占士帶同剛贏得金牌支持女籃(圖:Getty Images)
Kobe Bryant遺孀Vanessa Bryant(前排左一)帶同3名女兒入場觀戰(圖:Getty Images)

法國眾將換邊後突然發難,遠投近射皆得心應手,不足3分鐘便拉開10分差距。霎眼間落後的客軍未有怯場,加強防守強度同時推快比賽節奏,普琳(Kelsey Plum)短時間內貢獻兩記三分,加上威爾遜(A’ja Wilson)等人的罰球,協助美國重奪領先,以45:43進入最後一節。

決勝一節,雙方繼續互不相讓,得分梅花間竹。美國的葛珀最後1分多鐘利用隊友單擋走籃得手,拉開3分的分差。完場前20秒,法國的三分試射被史釗活(Breanna Stewart)封阻,被逼採用犯規戰術。威爾遜和普琳之後為客軍穩穩命中罰球,取得4分領先。然而主隊的威廉士最後5秒射入3分,為比賽再添懸念。

最後3.8秒,葛珀為美國命中兩記罰球,落後3分的主隊迅速運球過半場,威廉士接應隊友傳送命中壓哨入球,不過由於起手時腳掌踏在三分線上,只獲計算兩分。法國最終以66:67飲恨失金,美國則完成奧運8連霸。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法國女籃一分之差飲恨金牌戰 美國締奧運8連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