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黎奧運|港隊健兒獲頒嘉許狀 黃鎮廷冀保持競爭力再戰奧運

【體路專訊】出戰巴黎奧運的港隊健兒上午參與巴士巡遊後,下午先後於添馬公園與學生交流及出席返港歡迎儀式,從行政長官李家超等政府官員手上接過嘉許狀。其中在巴黎奧運乒乓球混雙取得第四名的黃鎮廷及杜凱琹儀式後受訪,前者未言退表示希望爭奪下屆2028洛杉磯奧運資格;杜凱琹則透露自己早前釋放情緒,會稍作休息後重投訓練,冀「每日都對得住自己」。

共14位港隊成員出席返港歡迎儀式
行政長官李家超
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

返港歡迎儀式嘉賓包括行政長官李家超、港協暨奧委會會長霍震霆、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常任秘書長沈鳳君、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巴黎2024奧運會中國香港代表團團長施文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劉明光和體育專員黃德森。儀式上播放奧運比賽片段、邀請運動員分享,並由一眾嘉賓頒發嘉許狀予運動員。

運動員於儀式期間分享,包括跆拳道盧蔚豐、單車李思穎、劍擊江旻憓、乒乓杜凱琹及黃鎮廷
江旻憓出席儀式,之後未有接受傳媒訪問。她在台上分享時被主持問及其於奧運決賽的最後一劍時指:「那一刻我很珍惜我尚有一劍可以打,我好希望將那一劍報答我的團隊,還有所有一直在看比賽的市民。」提反從1:7大幅落後下反勝,她則指自己珍惜、熱愛劍擊,當時只希望在場上讓大家感受得到
盧蔚豐
李思穎

一眾港將在儀式後受訪,其中黃鎮廷指自己在巴黎奧運後稍作休息,現已重投訓練及展望將來,冀4年後成奧運「四朝元老」:「新的想法是看看能否衝多一屆奧運,畢竟亦要視乎未來的訓練及比賽,要想辦法不讓自己有大的傷患,同時保持一個可以跟世界其他高手競爭的能力,但心裡還是對成績有憧憬的。」他笑指今日活動時有機會摸一摸劍擊港將江旻憓帶同的金牌,希望沾光,「看看可不可以令自己將來都有機會都摸到奧運獎牌。」

杜凱琹、黃鎮廷

9月將踏入33歲的黃鎮廷去年晉升為人父,他特別感謝家人支持他繼續於運動場拚搏:「幸好我太太也支持我,她花了很多時間照顧女兒,令我不用做那麼多,我就在比賽、訓練後回家多做一點分擔,盡量做好爸爸的責任。」談到與拍檔杜凱琹組成的混雙組合,他則指兩人未詳談未來發展,但認為「黃杜配」將來仍有合作機會:「我相信她仍有動力,但畢竟她這段時間傷患較多,希望可以先想辦法治療。」黃鎮廷奧運後首個比賽將是下月底在北京舉行的大滿貫賽,緊接亦有10月的亞洲錦標賽,他指固然希望爭取好成績,但始終為奧運後的首個比賽,亦不會給予自己太大壓力。

乒乓港隊成員吳詠琳(左三)、杜凱琹(左四)、黃鎮廷(右三)、李皓晴(右一)接過嘉許狀

杜凱琹就指享受巴士巡遊的氣氛,尤指對見到體院開車時有市民追車、經過彌敦道時市民從店鋪跑出來揮手感深刻。港將透露自己獲教練安排休息至8月底,早前亦終於釋放情緒:「其實奧運後一直好難過,但又喊不出來,跟我的性格不太符合,又不太想跟人傾訴。奧運後有天突然『爆喊』,然後就慢慢行返出來。」她指現階段未有特別為比賽定目標,冀「每日對得住自己」,待休息過後再備戰9月的比賽。至於另一乒乓女將李皓晴則指正思考未來方向,但未定下具體時間表,現階段仍會參賽:「我覺得最重要是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不是急於要落決定,找到之前繼續在乒乓球隊作貢獻。」

單車港隊成員李思穎亦有出席儀式,於奧運閉幕日先在場地全能賽為表現不佳而痛哭,後以港隊持旗手身份出席閉幕禮的她,指自己現時仍在反思:「返港後有慶祝活動,自己有時會更容易想起表現不好的一刻,也因為這樣,好像會覺得自己未必值得別人的鼓勵,現在希望花時間反思及尋求進步,在之後比賽表現更好,去舒緩現在的情況。」李思穎指下個比賽為10月的場地單車世錦賽,暫定會出戰全能賽及淘汰賽,而往後發展料會以場地賽為主,並兼顧公路賽以協助自己在場地賽事有更好發揮。

何瑋桁(右二)

劍擊男重隊員何瑋桁在奧運後世界排名升上新高20位,他未有因而自滿,放眼更高:「自己無特別想排名,只是盡力做,但運動員當然有好勝心,希望愈高愈好,我都想未來有機會衝上『世一』,但短期內目標會希望前16。」何瑋桁續指會汲取奧運經驗,在10月展開的新賽季爭勝:「今次奧運打了自己最不喜歡打的對手,但開頭有領先就代表我有得打,以後出戰任何國際賽都會提醒自己,像奧運一樣全力去衝。」

單車港隊成員劉允祐(左三)、李思穎(右二)
滑浪風帆港隊成員馬君正(左三)、鄭清然(右二)
帆船港隊成員貝俊龍(左三)、祥傑(右二)
跆拳道港將盧蔚豐(中)
柔道港將王嘉莉(右二)

圖:麥景智
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港隊健兒獲頒嘉許狀 黃鎮廷冀保持競爭力再戰奧運

Posted on

巴黎奧運|體院檢討資助機制最快年底有結果 蔡俊彥貼隊友「收支表」後清空社交平台

【體路專訊】港隊運動員的資助在巴黎奧運後成為坊間熱話,不同項目運動員都曾在公開場合談及資源問題。特首李家超今日(21日)出席返港歡迎儀式時表示,將不斷強化運動員資助機制及資助金額等;香港體育學院院長蔡玉坤則透露正全面檢討整個運動員資助機制,希望年底或明年初有結果、明年4月新財政年度生效。曾透露過往為出外比賽要「死慳死抵」的重劍代表何瑋桁在儀式後表示,有感政府聽取運動員意見,「做一個雙向、好的發展。」

體院全職運動員最低薪酬只有約7000元的話題在奧運後成為熱議,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楊祖賜更曾形容這筆錢如「零用錢」,又指運動員有獲得醫療、住宿等其他資助,認為運動員可從容應付。

蔡俊彥的社交平台Threads已清空全部內容。
何瑋桁(左三)

男子花劍隊成員蔡俊彥昨晚在社交網站Threads貼出「收支表」,列出最低薪隊友在過去一年自費參加海外比賽的支出,與每年逾80000的收入相減後,每月僅得2521元「零用錢」。帖文旋即引起網民關注,不過蔡俊彥的Threads內容今日突然全部清空。

曾在電台節目透露過往曾要趁休息時間兼職幫補生計及「死慳死抵」儲錢出外比賽的男子重劍奧運代表何瑋桁,今日在奧運港隊返港歡迎儀式再被問到資助問題時,直言覺得「好好嘅、OK嘅」,認為現時收入足夠自己生活:「相比幾年前,政府的資源都愈來愈多。就算我講之前較低人工也好,各方面支援都好過之前好多,就算是最開頭的人工也好,我都不會介意,做運動員也是想追夢,這樣更重要。」他稱得知政府將撥更多資源予運動員,有感政府聽取運動員意見,期待往後有好的雙向發展。

現時劍擊港隊各項本地排名前四的代表可獲資助出外參加世界盃及洲際錦標賽,大獎賽則為本地前二名,其餘代表則需自費參賽。

李家超(右)

特首李家超在儀式上致辭時就提到,政府一直為運動員提供更具支持性的環境:「政府一直與體院和體育總會等保持溝通,不斷強化運動員資助機制及資助金額等培訓系統。香港體育學院正就運動員直接資助機制進行檢討,預計在明年初前完成。」

體院院長蔡玉坤就透露,今次檢討不單會檢視成人組運動員資助金額而是整個機制:「(今次檢討)是講闊度和深度,除了錢之外都會檢視配對條件、比賽是否適合等,會全面去做,希望今年底或明年初有結果,所有資助都會於明年41日生效。」他指不希望在機制有結果之先入為主,但強調體院必定會注重透明度,認真及仔細地檢討。

蔡玉坤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體院檢討資助機制最快年底有結果 蔡俊彥貼隊友「收支表」後清空社交平台

Posted on

港超聯|足總資源足夠應付9隊參賽 張炎有:場場都有VAR

【體路專訊】2024至25年度中銀人壽香港超級聯賽將於本月30日揭幕,今屆隊數由11隊減至9隊,足總及聯賽會編排賽程時亦盡量避免1日3賽,身兼足總署任總幹事的裁判總監張炎有透露,由於器材及資源要求減少,視象助理裁判(VAR)將可覆蓋全季所有聯賽及足總盃賽事,至於其他盃賽甚或國際賽亦會適量使用。

新一季港超將於本月底開鑼,30日揭幕戰為東方對標準流浪;翌日(31日)同時上演冠忠南區對理文、及均業北區對傑志;9月1日大埔對九龍城。今季因晉峰及深水埗自降甲組、香港U23散班,「升班馬」只有一隊九龍城,參賽隊數由11隊減至9隊,意味著每周賽事由5場減至4場。今季港超聯總獎金為160萬港元,冠軍獎金72萬,亞軍獎金為32萬5千。

張炎有

港超聯賽上季新增VAR協助執法,但每隊只覆蓋70%主場賽事,張炎有透露,由於新一季需求器材及資源減少,全部聯賽都會享用到VAR:「今季我們所有的超級聯賽,即是共108場都會應用到(VAR),因為我們符合到條件,1日不多過3賽。」至於盃賽方面,足總盃和上屆一樣每場都設有,銀牌則只有準決賽及決賽有安排。他續道:「菁英盃我們會考慮會不會繼續在準決賽及決賽使用,這要視乎資源,因為今季超聯場數是多過去季,我們都要看資源分配是否能夠做到。」張炎有又透露,足總現時已擁有的器材已擴充到3套,煞科日同時4場比賽的時候,便有需要借用多1套,足總跟供應商已就此溝通過,「成本方面我們沒有擔心,都是跟去年相若。」至於港隊主場賽事會否也設有VAR,他認為本地聯賽與國際賽規格始終有分別,屆時會再視乎各方面要求,足總盡量配合。

羅港威(左)及陳文輝代表北區及九龍城出席。

此外,今季除了保持過去的3項盃賽之外,亦會成立U22聯賽,九龍城之外的8間港超球會都會派隊。有指U22聯賽即等同於以前的預備組,張炎有認為有分別:「跟預備組有很大分別,我們希望集中給16至22歲的年青人作為一個比賽平台,讓他們有機會多踢球,然後發展到將來去到一隊。以前預備組可能是一隊的人全部都可以踢,但我們這個就限定16至22歲一定要有多少人去參加,我們希望保障到有足夠年青的球員可以參加這個高水準賽事。」他指大部分U22聯賽會安排在FTC舉行,也有機會在港超場地作賽,賽事成本由政府承擔。根據港超聯賽會協議,每支參加U22聯賽的球會,會有3名U22球員接受為期10個月每月港幣4000元的贊助。

唐道碧(中)今季重投港會。

業餘球隊港會2021至22年球季升班時,獲足總放寬外援限制3季。第1季本土球員只需「註9出3」,第二季則需每場派5名本地球員上陣,之後所有球員必須轉為全職。惟張炎有今日突然改口風,決定再寬限多一季:「今季是最後一季,因為中間有新冠的情況,將第3季改到今季。(即是下季就要轉全職了?)下季就要跟正常了,如果繼續參加。」升降班制度亦一樣,到來季才會再實行。

傑志陳俊樂及北區羅港威將於31日較量。
新一季比賽用球。

港超聯賽首周賽程(港會輪空)
8月30日/旺角場/20:00/東方vs標準流浪
8月31日/香港仔運動場/16:00/冠忠南區vs理文
8月31日/北區運動場/16:00/均業北區vs傑志
9月1日/大埔運動場/16:00/大埔vs九龍城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足總資源足夠應付9隊參賽 張炎有:場場都有VAR

Posted on

高爾夫球|香港公開賽11月粉嶺開桿 許龍一冀球迷入場支持

【體路專訊】亞洲最歷史悠久的高爾夫球錦標賽之一的「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將於11月21日至24日在粉嶺高爾夫球場舉行,杭州亞運會金牌得主、上賽季亞巡賽年度最佳新秀球員許龍一,期待再次與世界頂尖球手同場作賽,希望屆時見到更多本地球迷入場支持。

今屆香港公開賽將再次成為亞巡賽國際系列賽的十個賽站之一。2023年在「國際都會高爾夫球錦標賽」歷史性獲得亞巡賽冠軍的亞運金牌得主許龍一,以視像形式出席新聞發布會,他認為賽事有冠名贊助帶來非凡意義:「證明了本地高爾夫運動發展日漸壯大。」許龍一表示,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和香港哥爾夫球會,在他職業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並期待再次與世界頂尖球手同場競技:「希望在11月的『領展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上,看到更多本地球迷入場支持。」

許龍一

許龍一將與上屆冠軍、新西蘭球手甘寶(Ben Campbell)共同征戰「領展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甘寶去年成功克服傷患,以一桿的優勢險勝澳洲史密夫(Cameron Smith)及泰國球手孔瓦邁(Phachara Khongwatmai),取得其生涯中首個亞巡賽冠軍。此後甘寶一直維持良好狀態,在今年7月摩洛哥舉行的國際賽上再次奪冠,是許龍一今屆賽事上的強勁對手。

許龍一期待接下來的香港公開賽見到更多本地球迷支持。

其他參賽球星將陸續公布,但高爾夫球界的傳奇球星皮亞(Gary Player)已擔任 2024年賽事大使,並確定在賽事期間現身球場。他參加全球六大洲賽事的70年之中,共獲得165次冠軍,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球手之一,並由上個世紀50年代起致力於推動亞洲高爾夫運動發展。

傳奇球星皮亞(Gary Player)任 2024年賽事大使。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高爾夫球|香港公開賽11月粉嶺開桿 許龍一冀球迷入場支持

Posted on

網球|兩度藥檢「肥佬」被扣積分獎金 冼拿無需停賽惹爭議

【體路專訊】日前剛奪得辛辛那提網球大師賽冠軍的「世一」冼拿(Jannik Sinner),被爆今年3月有兩次藥檢不合格,不過國際網球誠信機構(ITIA)調查後於周二(20日)宣布,「一哥」獲判「沒有過失」,只被褫奪積分及獎金,無需停賽受罰,將如期出戰下周展開的美國網網球公開賽。裁決傳出後,多位球手包括基利奧斯(Nick Kyrgios)、沙保華洛夫(Denis Shapovalov)等紛紛發表意見,對於冼拿藥檢「肥佬」但免停賽感到不滿。

冼拿3月在美國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曾兩度藥檢不合格(圖:Getty Images)

冼拿今年3月在美國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曾有兩次藥檢不合格,第一次陽性樣本在 3 月 10 日採集到,8天後又採集另一個樣本,檢測再次呈陽性後,他當時被臨時禁賽,但在團隊提出緊急上訴後,被允許繼續比賽。根據國際網球誠信機構(ITIA)調查指,當時冼拿的體能教練,購入一種含有違禁藥物氯睾酮的非處方噴霧,用於治療割傷的手指。其後在3月5 日至13 日期間,冼拿的體能教練在不戴手套情況下幫助「一哥」按摩,導致相關違禁藥物物質進入其體內。

冼拿被裁定非故意違規服用禁藥(圖:Getty Images)

ITIA接受冼拿的解釋,又指他並非故意違規服用禁藥,故只褫奪他在印第安韋爾斯大師賽贏得的排名積分和獎金,無需停賽受罰,意味他能夠如期在下周出戰美網。ATP在調查報告出爐後指,希望事件能夠警惕球員及隨行人員在使用產品或治療時要格外小心。冼拿在調查結果公布後在社交媒體上發表聲明,「我現在將把這段充滿挑戰和非常不幸的時期拋在腦後,我會盡一切努力確保自己符合ITIA的反禁藥計劃。」

基利奧斯對於冼拿藥檢「肥佬」惟無需停賽感到不滿(圖:Getty Images)

然而,「一哥」獲判「沒有過失」無需停賽的裁決亦有球手表示不滿,澳洲球手基利奧斯在社交網站X上發文:「可笑,不論是偶然還是有計劃,兩次藥檢不合格,你應該停賽兩年。」加拿大球手沙保華洛夫亦指無法想像其他因受污染物質而被禁賽球員現在的感受,諷刺ITIA接受冼拿的解釋是不公平。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兩度藥檢「肥佬」被扣積分獎金 冼拿無需停賽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