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空手道】港將劉知名涉酒後駕駛 被判80小時社服令停牌9個月

【體路專訊】香港空手道代表劉知名7月在尖沙咀違例泊車被警員截查,經呼氣測試後發現酒精含量超標近兩倍,被控「在呼氣中的酒精濃度超過訂明限度下掌管汽車」。劉知名早前承認控罪,今日(22日)於九龍城裁判法院被判處80小時社會服務令及停牌9個月。

代表劉知名的律師在庭上指其社會服務令報告正面,並引用一宗1989年的英國案例,指法庭判處酒後駕駛的停牌令時可考慮7個因素。辯方指被告當時雖身處車內,但車門打開、車車尾燈並非亮起及被告入睡均證明其沒有駕駛車輛,同時沒有造成意外、風險亦輕微。律師又稱劉知名是全職運動員,出外比賽時經常需要自己駕車,希望裁判官可引用酌情權判處較輕的停牌令。

裁判官張天雁判刑時指,被告的酒精超標量接近第3級,監禁本是法庭考慮之列,但因被告的背景正面而同時考慮社會服務令之刑罰;基於案情及因被告需要訓練,決定跟隨報告建議判處80小時社會服務令,另停牌9個月及需要參加駕駛改進課程。

劉知名(左一)與律師步出法院。

 

劉知名被控一項「在呼氣中的酒精濃度超過訂明限度下掌管汽車」,控罪指其呼氣中的酒精比例是100毫升中有64微克,超過100毫升呼氣中有22微克酒精的訂明限度。案情指報稱運動員的劉知名於本年7月8日清晨近4時,被警員發現在尖沙咀加連威老道近與嘉蘭圍違例泊車。警員查看後發現其座駕內有嘔吐物,被告坐在司機位,座椅向後仰,被告說話反應緩慢並滿身酒氣,於是要求被告接受呼氣測試,證實酒精含量超標。

劉知名(圖:中國空手道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空手道】港將劉知名涉酒後駕駛 被判80小時社服令停牌9個月

Posted on

【體路專欄】做運動錯誤姿勢 小心肩周炎

【體路專欄】肩周炎,又稱「50肩」,因不少患者為五十歲上下人士,多數為勞動階層。但現今不少病人皆為運動愛好者,因長期運動姿勢不正確,或運動創傷而患上此病。不少運動,例如排球、羽毛球、網球、划艇等,都需要動用上肢力量,如用力過度或不正確,便有可能拉傷肩膀肌肉,引發肩周炎。此外,沒有運動習慣的都市人也要留意,長期寒背、低頭,都會令肩膀肌肉及韌帶等軟組織勞損而患上此症。肩周炎甚為普遍,據臨床經驗,每100個求診病人,就有二至五個病例。

肩周炎是指肩關節囊發炎,組織增生,變厚及變硬。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可以很困擾,患者通常一舉高手就痛,肩膀活動幅度愈來愈小,嚴重者連穿衣、梳頭、提物件都感到痛楚。

自我測試
大家可嘗試能否做到以下動作,自我檢測。當然,最好諮詢醫生意見。

  • 右手摸左肩,左手摸右肩
  • 雙手摸背脊,舉起大拇指
  • 貼耳舉手

如上述有兩個動作都不到,很可能患上了肩周炎。

肩周炎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疼痛期或冷凍期,疼痛加劇,並主要發生在肩膀末端
第二階段:進入凍結期,僵硬感愈來愈強烈,尤其是夜晚
第三階段:解凍期,僵硬感減少,活動幅度慢慢恢復正常

雖然,肩周炎可自行痊癒,但整個過程有可能長達一年半至兩年;因此,患者不應置之不理。如肩周炎初發,肩膀非常疼痛,患者可以暖敷或冷敷減輕痛楚;亦應該看醫生,看看能否使用藥物,例如於關節囊內注射局部麻醉藥和皮質素類固醇減少痛楚。另外,物理治療和適當運動以及伸展動作,都可以舒緩痛楚,詳情可向醫生和物理治療師查詢。部分個人情況較為嚴重,醫生可於肩膀開小切口,透過關節鏡鬆解關節囊,改善病人肩膀活動範圍。



文:沙惠良(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港安醫療中心—太古坊骨科專科醫生)
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非診症的時間,便會上山下海。熱愛行山,1999年開始參與本地行山運動,包括毅行者及大小長途賽事,足跡遍及新加坡、台灣等地。熱愛潛水,2000年考獲潛水教練牌,潛遍世界各地熱點,包括日本、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馬爾代夫、南非、埃及、約旦、澳洲、美國加州、墨西哥,太平洋島國如加拉帕戈斯、復活節島、斐濟、帛琉,雅蒲島……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做運動錯誤姿勢 小心肩周炎

Posted on

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跑鞋系列 置入突破性科研360° TORSION防扭轉穩定系統

【體路資訊】adidas Running 推出全新ALPHATORSION BOOST跑鞋系列,置入嶄新360° Torsion防扭轉系統,專為全方位腳部動作而設計,鼓勵大家在疫情下仍然要鍛鍊身體,激發自己的潛能並全力衝破極限,時刻「READY FOR SPORT」。

ALPHATORSION BOOST RTR跑鞋搭載全掌BOOSTTM中底,賦予十足緩震及能量回饋效能,首度置入嶄新360°Torsion防扭轉系統並由鞋面延伸至中底,全方位增強穩定性與靈活度,在雙足落地與變向時給予快速靈活的穩定支撐。鞋款設計從足球訓練鞋汲取靈感,採用具有多向牽引效果的粒狀橡膠外底,於各種訓練及體能項目都能展示其優越的抓地力。網面鞋身提升透氣度,帶來貼合舒適的穿著體驗;ALPHATORSION BOOST RTR男女裝都備有黑色與白色,兩款均以亮眼橙紅色細節作設計亮點,成為簡約鞋款的點睛之筆。

另外同步推出的ALPHATORSION BOOST跑鞋備有男裝黑色與女裝白色款式,鞋跟綴上幻彩色保護支架設計,同樣搭載360°Torsion防扭轉系統,外底亦呈橙紅色展示低調美感。

系列更備有ALPHABOUNCE 1簡約黑、白全新配色鞋款,搭載BOUNCE中底技術提高回彈性為雙足帶來舒適感;襪套式針織鞋面則提供貼合雙足的穿著體驗;備有橡膠外底提升抓地力與穩定性。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ADIDAS ALPHATORSION BOOST跑鞋系列 置入突破性科研360° TORSION防扭轉穩定系統

Posted on

【星星伴轉型】第二屆計劃正式展開 9位星級學長助退役運動員發展第二事業

星星伴轉型

【體路專訊】由港協暨奧委會香港運動員就業及教育計劃(HKACEP)主辦的「超越理想 成就非凡」嘉許典禮於周三(21日)假奧運大樓舉辦,並為第二屆「星星伴轉型」學長計劃舉行啟動禮,第二屆的學長們及部分學員均有出席。經過首屆的2年時間,學員們在前輩的指導下有所成長,這日的大會司儀崔錦棠(Tony)亦大讚同為司儀的首屆學員盧廷軒大有進步。

星星伴轉型
崔錦棠(右)與盧廷軒擔任這日活動的司儀。

經過2年時間,於2018年展開的首屆「星星伴轉型」學長計劃已經圓滿結束,意味著第二屆計劃即將展開,新一屆計劃除了原有的7位學長黃金寶、陳念慈、李一強、鄭家豪、崔錦棠、李穎詩及余心怡外,HKACEP再邀請2名星級學長方力申及黃德森加入,令第二屆的學長團隊增至9人。

星星伴轉型

第二屆計劃今日正式啟動,活動由計劃的星級學長崔錦棠及他首屆的學員盧廷軒擔任司儀,Tony大讚他的學員在這兩年間大有進步:「在疫情下舉辦這個典禮不容易,對司儀亦是一大挑戰,要主持逾1小時的活動並不容易,但他面對鏡頭及嘉賓都表現不錯,懂得『執生』。」雖然首屆「星星伴轉型」計劃經已結束,但Tony直言他與首屆學員的關係並不會就此完結:「我們的關係會一直延續,而盧廷軒與梁金輝已成為這個計劃師兄,未來會一起協助後輩轉型。」

星星伴轉型
李燕燕(右)與馬文心(左)參與第二屆「星星伴轉型」計劃,並成為陳念慈的學員。

星星伴轉型

新一屆計劃的學員陣容亦不乏熟悉的臉孔,當中包括2018年出戰雅加達亞運的前香港單車運動員李燕燕。今年6月退役的她坦言考慮退役是困難的事,未來會以學業為首:「10多歲未畢業已經成為運動員,退役後希望可以重返校園,慢慢升讀大學。幸好退役後有很多支援,幫助我們重新適應轉型後的生活。」對於這個計劃,李燕燕冀望能夠在與她的學長陳念慈(Amy)相處的過程中找到新方向:「剛退役時很迷茫,不知未來的發展方向。我相信Amy作為過來人,會很了解我們的需要。」

星星伴轉型
日前宣布退役的賽艇運動員李嘉文。

星星伴轉型

星星伴轉型

這日同場亦有HKACEP的「教育獎學金計劃」的頒贈儀式,日前宣布退役的賽艇運動員李嘉文亦是受惠運動員之一。現時李嘉文於香港教育大學修讀運動教育及管理的相關課程,但她坦言對未來仍未有明確方向:「這段時間先專注讀書,讓自己有時間慢慢思考未來的路,以往都專注全職訓練,相信之後會有較多時間接觸不同的事物。」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星星伴轉型】第二屆計劃正式展開 9位星級學長助退役運動員發展第二事業

Posted on

【Junior・專訪】不一樣的開學禮 — 學生篇

SportsroadJunior44,學界運動雜誌

【體路 X Junior】大寒、立春、夏至、大暑、立秋……2020年24節氣經過三分二,疫情仍然籠罩香港。我們從最初的手足無措,到學習應對幾波疫情,然後努力與病毒共存,嘗試扭轉被打亂的生活,有些事情卻已無法輕易回復原貌。2020/2021學年的開學與以往都不一樣。沒有吊腳的校服褲,沒有不及膝的校服裙,沒有親手遞交的暑期作業,沒有興致勃勃地談論今年學界賽。新學年透過視像通訊軟件展開,螢幕上的同學各有不同背景;老師或人在課室,卻面向空無一人的座位。新學年伊始,由一眾學生運動員談談今年不一樣的開學禮。


SportsroadJunior44,學界運動雜誌,顧綽姿,學界籃球,漢華中學
漢華中學女籃顧綽姿

顧綽姿:習慣線上課 同學變親密

7月爆發的第三波疫情到9月還未受控,新學年未能在開學日恢復面授教學,師生繼續隔著螢幕、透過視像會議軟件教與學。從上個學年已經開始的視像教學或許不算陌生,但一年一度的開學禮,又是另一番景象。「同學各位/找個位/這是你的開學禮……」經典流行曲的歌詞不再能形容現況,不少學校的開學禮都搬到線上。

漢華中學的顧綽姿(Rachel)就在家中收看直播,看著校長在禮堂主持開學禮,程序與歷年相若,換一個方式呈現,意義依舊,氣氛卻差天共地,「看直播時感覺不真實,以往開學禮好嚴肅,現在卻變成留在家中、躺在床上看著手機。」不適應線上開學,但Rachel和其他同學都早已習慣線上教學,課堂互動與氣氛沒有變差,同學們少了見面,關係倒變得親密,「線上教學後大家反而有更多交流,課堂上抄漏筆記、有東西不懂就會在Whatsapp群組提問,平日不太會交流的同學都會互相幫忙。」

D1學界籃球,漢華中學,顧綽姿
圖:體路資料庫

最教Rachel可惜的是被迫暫停籃球訓練:「從小學開始,每年暑假都是練習,突然多了時間休息,會變得相對不自律。」現在球隊每星期都會一同視像進行體能訓練,但她始終期待著與隊友見面的日子,「籃球隊午膳時會聚在一起,放學後再一同練習,雖然好辛苦,但大家一同為目標而努力的感覺好開心。」漢華A Grade女籃在上個學年的港島D1學界決賽飲恨,精英賽等因疫情而取消,打亂Rachel與隊友「重新出發」的計劃。今年將是最後一年適齡參賽,惟學界賽能否舉辦仍屬未知數,她特別提醒自己及隊友勿因而心散或鬆懈,「要記住去年的教訓、今年的目標,保持那一團火。」那樣的話,若比賽能舉行,至少她們也能盡全力、做到無憾。


拔萃男書院泳隊卓銘浩

卓銘浩:加倍努力 追回失去的時間

對於拔萃男書院中六的卓銘浩(Michael)而言,2020/2021學年的開學是一個小小的遺憾。這位港隊「飛魚」尤其重視每年穿上新皮鞋、重返校園的第一天:「一個人可以在暑假改變,返學第一天可以見到同學長高、肌肉更結實,就知道他們暑假有沒有偷懶。我想返學讓老師看看自己的改變。」惟學校疫情下繼續視像教學,他的校園時光加速倒數。

Michael去年特意留班,避開在奧運年應考文憑試,希望專注爭取2020東京奧運資格,豈料已達400米自由泳B標的他被疫情打亂部署,「付出這麼多心血,變成無了期的等待,感覺浪費了一年。」更甚的是,香港體育學院於疫情期間「封關」,運動員有出無入,Michael本接受封閉式訓練,惟暑假時因牙骹發炎而要到醫院檢查,結果休息一周後康復,卻有1個月未能訓練。

卓銘浩,D1學界游泳,游泳,拔萃男書院
圖:體路資料庫

他沒有怨天尤人,反而把握留家休息的日子,反覆觀看自己的比賽影片,尋找可以改善的弱項。新學年開始,Michael回到體院,惟長時間缺乏練習令表現大不如前,甚至游得比非自由式主項的隊友更慢。於是他過起比全職業運動員更刻苦的日子─上午6時練一課,8時視像上堂至中午,午膳後自行加操2小時,再隨大隊練一課。他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希望在充滿未知的日子盡早追回失去的時間:「現在是見步行步,盡量把每堂水練到最好,裝備好自己。」

提及被取消的港九D1學界泳賽,錯過人生最後一場學界賽的Michael坦言可惜,但就勉勵泳隊師弟接受現況,繼續努力:「無人想有疫情,但如果你越憎恨疫情,就會產生越多負面影響。將來的道路還很漫長,千萬不要因為疫情而放棄游水,要證明你在疫情後能重新振作。」這番話,大概也是他對自己的勉勵。


SportsroadJunior44,學界運動雜誌,梁德洋,學界田徑,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田徑隊梁德洋

梁德洋:繼續「自虐」訓練享受跑步

今年開學禮搬到線上進行,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的梁德洋(Leo)倒是鬆一口氣,他略帶尷尬地說:「以往開學禮在操場,要被太陽曬1小時,我自己比較大汗,所以有點討厭開學禮。今年在家中開著冷氣看影片,其實幾過癮。」有得必有失,中五的Leo卻失去完整的校園生活,原應是與同學參選學生會、當社長的一年,奈何疫情或令這些原本難忘的經歷告吹,他與同學的關係也因少見面而疏遠。

自初中已開始參與長跑的Leo,現在已經把運動放在生活首位,他亦享受與同學、朋友一同練習:「如果沒有朋友一同跑,好容易就會覺得好頹、缺少幹勁。」惟限聚令使團體練習不再,加上轉用視像授課後,Leo坦言學習更費神,「視像教學氣氛較遜色,要求同學更自律,也要投放更多心機溫習。長跑也講求精神,人感到精神疲倦時會更缺乏動力。」

梁德洋,田徑,學界田徑
圖:體路資料庫

疫情同時打亂Leo的運動計劃。上個學年連破全港分齡賽3000米障礙賽及沙西區學界田徑A Grade 5000米紀錄後,原本打算朝香港排名及青年紀錄前進,今年比賽卻全數取消。不過他未有埋怨,繼續專注「自虐」的訓練,「我覺得跑步是享受為主,以前曾覺得烈日當空下練跑好變態,但去到比賽衝線一刻,之前的辛苦就好值得。」

疫情下,衝線一刻不知何時來臨,甚至其最後一年適齡參加的學界賽亦未知能否舉辦,Leo未感擔心,反勉勵自己與隊友:「當然學界對學生而言是超級重要的回憶,我覺得也是可以讓更多人認識長跑、覺得跑步有趣的途徑。但會否取消是無法預計的事情,不用太擔心未來,當下需要的是做好自己本分,問心無愧。」長跑精神放在人生馬拉松中,同樣適用。


SportsroadJunior44,學界運動雜誌,關思敏,學界排球,迦密聖道中學
迦密聖道中學排球隊關思敏

關思敏:偕隊友填補沒有比賽的空白

如果沒有疫情,迦密聖道中學女排隊長關思敏與隊友大概會在暑假經歷密集鍛鍊、到外地集訓,開學日想必磨拳擦掌,準備好出戰隨後展開的學界比賽。可是新學年不似預期,莫講打比賽,連最基本的校園生活都不再,教關思敏感可惜:「最簡單的,與同學外出買午膳回學校食都不可以。期待的運動會、班際歌唱比賽都取消,最遺憾大概是無法享受校園生活。」

校園生活的其中一部分是校隊與學界比賽。提起聖道女排,大家最深刻印象應是她們在2018年底勇奪精英賽冠軍,但對球員而言這些都已成過去,關思敏指:「我們不會一直講冠軍,年年都有不同的冠軍,我們那年贏了,開心一下就完結。過去已成過去,現在專注這刻,不會因此有包袱,盡力做好就可以。」成績與名次在她們心中屬其次,過程累積的友誼與回憶才是最珍貴寶物:「隊友是驅使彼此一直努力的原因,大家一同定目標、一同練習做好一件事、一同被教練責罵,但再辛苦都有隊友支持及陪伴。一年完結後,最深刻的肯定是預備比賽,那段與隊友幾乎每天見面的時間。」

圖:體路資料庫

疫情下,去年學界賽腰斬、今年的備戰未能如常舉行,關思敏與隊友卻沒有埋怨,她們換一個方式去維繫彼此的關係,繼續製造回憶─留家抗疫時就相約視像體能訓練,疫情緩和時一起跑步練體能。原本關係甚佳的球員少了實體見面,但彼此沒有生疏。她說,最重要的是享受過程:「大家都在經歷疫情,不需要特別感到難過,或者不停想有沒有比賽。有也好,沒有也好,我們將來回想,這個過程都是一個回憶,我們彼此支持、一同捱過。」沒有比賽的空白,整隊女排一同填補,繪出最美圖畫。

圖、文:何子淵
原文刊登於Sportsroad Junior Issue#44

Sportsroad Junior

SportsroadJunior44,學界體育雜誌,運動雜誌

Sportsroad Junior》為全港首本月刊學界體育報,創刊號於2016年1月隆重出版,內容涵蓋全港各區學界體育賽事,現時派發據點超過全港200間中學。我們正陸續增加免費派發的學校數目,如學校有興趣訂閱本刊,請電郵至 junior@sportsroad.hk,或填寫網上訂閱表格,並留下負責老師、班級數目、所需訂閱數量等資料,我們會盡快回覆及安排,謝謝你對《Sportsroad Junior》的支持。

我們目前亦設有以下公眾派發點:油麻地Kubrick書店尖沙咀YMCA會員服務部修頓室內場館票務處麥花臣室內場館九龍灣Mega Ice元朗區體育會沙田體育會大埔體育會北區體育會,數量有限,派完即止。另外,我們亦有個人訂閱服務,詳情可按此瀏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Junior・專訪】不一樣的開學禮 — 學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