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一生只有一次精英・男拔專訪|無懼犧牲小我 更盼為成就球隊重返巔峰

【體路專訪】籃球從來不是一件個人的事,對拔萃男書院來說,縱然並非歷屆贏得最多精英賽冠軍的一隊,但要數每年奪標熱門也絕不能遺漏他們,正正因為球隊內每一位球員都為了勝利而甘願改變自己,令男拔一直都是精英賽的常客。上屆學界精英賽的失利,更令鄭珀麟(Issac)與鄭祉活決心花上更多的時間去改變細節,甚至轉換打法及位置、暫時放下移居海外的家人,留在球隊力求銳變,為的是願意跳出自我小小的舒適圈,換來今屆在「一生只有一次精英」舞台上,助男拔一雪前恥,重奪失落6年的精英王座的大目標。

瘋狂練防守,當每日練波都是最後一日般好好珍惜…

鄭珀麟自10歲起已是籃球圈中被談論的對象,當時年紀輕輕的他,曾代表香港參加眾多小學籃球賽事,Issac更被冠以「籃球小天才」的稱號,曾多次被邀與多位來港時的NBA球星切磋球技,一張Kobe Bryant揹著他的合照,亦令他從籃球界漸露鋒頭,更立志成為首位打NBA的香港人,種種對籃球的雄心壯志卻曾一度換來不少批評聲音。「小時候會因此不開心,但現在就學會集中自己繼續練習,就算最終結果不夠好,都至少自知有為這件事努力過,希望到時不要後悔。」幸好當年的網絡批評,未有令Issac放棄籃球,換來的,卻是這位「大心臟」的球員,希望在質疑聲中進步。

鄭珀麟

轉眼7年,Issac於疫情時放棄了遠赴外國讀書的機會,與男拔隊友在閉關時每星期練球的日子,培養出兄弟般的感情,Issac亦在苦練下成為球隊的主力射手。

但在去年精英賽決賽,男拔遇上老對手英華書院,各自爭取破紀錄的隊史第7冠。偏偏比賽結果就不如牌面般接近,兩個半月前在D1決賽加時險勝的男拔,今次卻毫無還擊之力,大敗予英華27分。男拔在那一場甚至沒有一節得分超過這個分數,說對手為全隊上了一課「震撼教育」也不為過。打開當日的直播連結,底下最多人讚好的留言是批評Issac的表現,甚至反問他「其實有咩用?」「我自己沒有看留言,但朋友有跟我提過,知道後當然會不開心,但真的是自己打得不好。」

去年精英賽的決賽失利,喚醒了Issac心中的拼搏魂。決賽中防守對位遇上MVP蔡浩東,他自知每當出場就會被對手針對性進攻,防守的弱點令這位射手決心求變:「教練說了我的防守問題很多年,到今年突然醒覺已是最後一年學界,想尋回疫情三年期間失去的東西,所以瘋狂練防守,當每日練波都是最後一日般好好珍惜。」去年暑假,他逕自到乙組球隊跟操,又找來體能教練為他度身訂造訓練計劃。整個夏天沉醉在籃球之中,猶如回到疫情後球場解封那段瘋狂打波令他變瘦變高的日子。

Issac在改變的過程中遇到想放棄的時刻,但就如兒時接觸過的已故名將Kobe的「曼巴精神」所言的堅韌不懈、無所畏懼,即使他想在放棄的時候,每每都會想起Kobe所捉緊的信念,「他那種無論如何點都要做好的精神,是推動我繼續進步,不放棄的動力。」

「教練幫我的穩定性和靈活性重新打底,見到自己防守腳步慢慢加快,很開心有這個進步,更享受那份艱辛。」痛定思痛,換來的是教練和隊友的信任,令這位射手今年變得更全面。開學前一場熱身賽,男拔教練團的讚賞說話讓Issac感覺到,努力是值回票價,「他們說對我改觀,覺得我防守有進步,自從那場後終於得到認同。」就連相識近10年的兄弟鄭祉活也佩服他的改變,「他一直都是射手,但可能身型較胖所以防守不太靈活。不過現在連教練都讚他的細節做得好,始終防守不是突然就練到,是他花上很長很長的時間。」願意為進步而改變從小到大以來的弱點,Issac說改變雖難,更是希望自己為了球隊的精英賽冠軍進步,不想錯過這學界最高的殊榮而令自己帶著遺憾回望。

好想要多一次機會,所以決定留在香港重讀中六,想要一個圓滿的中學生涯…

用上每次訓練的時間改變細節,希望出一份力幫助球隊重返巔峰的,另一位男拔球員鄭祉活也為了目標不遑多讓。男拔作為傳統勁旅,隊內競爭之大可想而知,即使B、C grade也人才輩出。就在他升上B grade之際,傷患曾令鄭祉活失去原本的速度,在球隊中也由主力變成大後備。

「有想過是否因為我受傷就要被淘汰,幸好教練見到大前鋒有空缺就叫我試試。我想有更多出場時間幫助球隊,也相信教練的決定,算是沒有辜負他的信任。」由零開始轉打內線,技術、步法、走位等與以往打後衛完全不同,但他抱著的是一份以球隊利益為大前提的熱血,亦在隊友不斷鼓勵下,終於讓他打出頭來,就算隊中有身型相若的隊友仍能正選落場。

鄭祉活

在4號位穩定地交出好表現,鄭祉活去年入選精英賽全明星隊,然而最重要的冠軍卻未能到手。「落差感真的很大,D1贏過英華但沒想過精英賽會輸這麼多,有反思過為甚麼會如此大意,更令我們知道要更努力。」由於男拔在疫情後復賽的D1因違反防疫措施而遭取消資格,上年精英賽才是中六的他首度兼最後一次參戰,但因為難以接受以此結果完結學界生涯,鄭祉活做了一個甚或改變自己未來的決定:「原本會去加拿大讀書,大部分家人都已經移居到當地了。但因為真的很不滿意自己在決賽的表現,好想要多一次機會,就這樣離開好像拋棄了大家,所以決定留在香港重讀中六,想要一個圓滿的中學生涯。」

近年見證很多移民故事,常言道留低比離開更要勇氣,決定留港意味將要再次面對DSE,加上年過18歲後再到加拿大升學的手續更加繁複,長路亦相對更難行。可幸是他的家人都支持這個決定,讓鄭祉活可以更無後顧之憂,「其實我已經無退路,但正因如此令我留低的決心更大,打好這年拿冠軍回來,再讀好書升間好大學,希望可以破釜沉舟。」改變自己球技,重讀中六,鄭祉活種種決定只想讓男拔在精英賽的結果不再一樣,也不想令自己在場上的表現再度留憾。

不會因此而退縮,證明自己是值得背負著拔萃這個名字。

男拔今年隊中陣容與往年大致相若,「整班人經歷了這兩年的勝負,我感覺關係變得更好,更想去贏到今年精英賽冠軍。」Issac形容,每次落敗都為球隊增添額外動力,球隊上下不止要求自己從每仗中進步,更重要的目標,是為了在精英賽上成為冠軍,即使上屆決賽失利後,一眾球員亦火速重拾心情,在訓練場上不時聽到他們大聲提點、互相鼓勵,不讓隊友在每一刻迷失,時刻謹記為了追逐精英賽勝利去奮鬥。

「我上年就是太想『prove them wrong』,但今年改變了心態,只想是『improve』而不用『prove』。只要集中練習好,不用證明給誰人看,證明給自己看就可以了。」鄭祉活亦道,不被場外聲音打擾,做好自己就有麝自然香,「為自己是拔萃仔而驕傲,不會因此而退縮,證明自己是值得背負著拔萃這個名字。」經歷過落敗的苦澀,才知道勝利的甘露往往都不是唾手可得,男拔16人就拼上後無退路的勇氣,16人均傾盡全力改變自己,為的是加起來成就實力更完整的男拔,向精英賽冠軍全力衝擊。


後記:要作出改變,走出Comfort Zone,即使是成年人也未必能輕易做到。但男拔一眾小將為了球隊、為了冠軍,每人都在壓力下自我增長,為的不只是個人的進步,更是整個團隊的進步,為了勝利犧牲小我。今屆縱然結果尚是未知數,但能夠確定的,是男拔上下為了重奪昔日榮譽,踏出敢於挑戰自我的一步。「2024-2025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上的8支球隊各有屬於自己拼鬥的故事,男拔的拼,見於犧牲小我、誓為球隊奪回精英賽冠軍、一雪前恥的決心。

「2024-2025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將於3月15及16日假啟德體藝館競技場舉行四強、季軍戰及決賽,Nike Hong Kong及體路將一連兩日直播各場賽事,讓球迷能夠隔空感受學界籃球的熾熱氣氛,為各支學界籃球勁旅打氣。

比賽賽程

2025年3月15日(六)

男子組四強
10:00 英華書院 VS 張振興伉儷書院
12:15 寶覺中學 VS 拔萃男書院

女子組四強
15:00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VS 裘錦秋中學(葵涌)
17:15 協恩中學 VS 拔萃女書院

2025年3月16日(日)

10:00 女子組季軍戰
12:00 男子組季軍戰
15:00 男子組冠軍戰
18:00 女子組冠軍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一生只有一次精英・男拔專訪|無懼犧牲小我 更盼為成就球隊重返巔峰

Posted on

劍擊世界盃|鄭曉為小組全勝偕符妤名入女花正賽 梁天晴成男佩獨苗

【體路專訊】劍擊港隊本周再到各地出戰世界盃,男佩及女花率先於周四(6日)上陣,當中女花港隊有鄭曉為小組全勝直入正賽,將於周六(8日)與同樣晉級的符妤名在正賽亮相。梁天晴就成為男佩晉級正賽的港隊獨苗。

花劍世界盃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周四首日先上演女花外圍賽,港隊有鄭曉為、關渝澄、符妤名及梁雅蕾上陣。鄭曉為在小組6戰全勝得以直入正賽圈,64強將面對瑞典的Miriam Schreiber;小組5勝1負的符妤名預賽首輪輪空,次圈就以12:10淘汰中國的林吉恩,正賽64強迎戰意大利代表Irene Bertini。關渝澄在預賽次圈不敵波蘭代表,與小組只獲1勝的梁雅蕾同樣無緣晉級。

鄭曉為(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符妤名(圖:中國香港劍擊總會)

今站男佩世界盃在意大利北區城市巴都亞舉行,港隊共有9人出戰。梁天晴小組出線後在預賽淘汰賽先擊敗新加坡對手,再以2分之差力挫烏克蘭的Yuriy Tsap,正賽64強將硬撼美國的Colin Heathcock。不過羅浩天就先淘汰韓國劍手Jeong Hangil,惟預賽64強被同樣來自韓國的河韓秀以15:11擊敗。任俊霖在預賽次圈以1分之差不敵保加利亞的Todor Stoychev,何思朗、陳樂熹及張愷駿同樣次圈止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世界盃|鄭曉為小組全勝偕符妤名入女花正賽 梁天晴成男佩獨苗

Posted on

桌球大獎賽|史上第一人!希堅斯轟走「世二」 147次闖8強打破奧蘇紀錄

【體路專訊】「世界格蘭披治桌球大獎賽2025」今日(6日)上演16強賽事,上周於中國玉山贏得WST世界公開賽、打破4年錦標荒的蘇格蘭「巫師」希堅斯(John Higgins)老而彌堅,狂起「重迫」,全場轟出1捧143、1棒100度及2捧70+,以4:2反勝應屆世界冠軍、目前世界排名第2的加蘭韋爾遜(Kyren Wilson),生涯第147次闖入排名賽8強,打破「火箭」奧蘇利雲(Ronnie O’Sullivan)的紀錄。

希堅斯

加蘭韋爾遜

加蘭韋爾遜自知反勝無望,搞笑地舉白旗投降。

希堅斯今日打頭陣登場惡鬥面對加蘭韋爾遜,雙方頭2局手感火熱,連環「起迫」,加蘭韋爾遜第一局先聲奪人打出一棒131度,以131:0先聲奪人;次局輪到「巫師」發威,回敬143度贏143:0,超越卓林普(Judd Trump)首天的142度,暫時領先一棒最高度數;之後兩人各取1局大分戰平2:2。隨後希堅斯繼續「著火」,再分別「起迫」92度及「破百」的100度,以129:0及140:0再下兩城,鎖定4:2的勝局。這場勝仗令「巫師」取得生涯第147次排名賽8強席位,超越奧蘇利雲成為歷史第一人。

儘管上周才於世界公開賽捧盃,近態勇銳,但希堅斯被問及今次奪冠勝算時卻謙稱:「贏了世界公開賽給了我很大的信心,但今次賽事非常艱難。我下仗將遇上鶴健士(Barry Hawkins)或梅菲(Shaun Murphy),他們都是令人讚嘆的球員,所以我要做的就是盡力打好比賽,不要想得太遠,我也沒有太大把握闖入決賽。」

作為「75三傑」之一的殿堂級球星,5月便滿50歲的希堅斯笑言陪太太「血拚」可以保持活力,又分享護眼心得,「我嘗試長時間不戴眼鏡或用隱形眼鏡打球,因為每個人都告訴我,開始使用眼鏡和隱形眼鏡時,你的眼睛會依賴它們,所以我盡量不使用任何東西,保持眼睛健康。」「巫師」指隨著年紀增長,當面對處於當打年齡的對手時,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好像今日對加蘭韋爾遜,他現在世界排名第2,而且是當打年齡,所以今日可以擊敗比我年輕16歲的頂尖球手,特別開心。」

冰咸
吳宜澤

另外2位前世界冠軍都順利奏凱打入8強,冰咸(Stuart Bingham)以4:2淘汰中國吳宜澤,明日火併沙比(Mark Selby)或占士羅拔臣(Jimmy Robertson)。「墨爾本機器」羅拔臣(Neil Robertson)則以4:1輕取基拔(David Gilbert),將與中國肖國棟或雷佩凡爭奪4強席位。

羅拔臣
羅拔臣
基拔
羅拔臣

圖:文森特/採訪: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大獎賽|史上第一人!希堅斯轟走「世二」 147次闖8強打破奧蘇紀錄

Posted on

城大|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接受報名 全方位支援成就學業運動雙軌發展

【體路專訊】香港城市大學(下稱城大)一直透過不同的支援配套,幫助學生運動員達致雙軌發展,其中一項為「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由學校跨部門合作,為入讀的學生運動員提供全方位支援。「2025/26年度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現正接受報名。

城大透過不同入學計劃為傑出的學生運動員提供就讀機會,其中「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 」(下稱運動員計劃)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於2022/23學年推出,旨在進一步加強支援香港傑出運動員。城大透過運動員計劃共取錄了32位精英運動員,當中包括11種不同的運動項目。運動員計劃並無固定申請人數限額,亦歡迎非主流運動項目的精英運動員申請成為城大的一份子。城大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積極推動體育及運動發展,亦全力支持及協助學生運動員實現學業與運動雙軌發展。為了實現這個願景,城大、香港體育學院以及運動員之間緊密合作,以建立良好聯繫。

城大體育部與各學系部門緊密合作,包括邀請了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的許娜娜教授成為計劃的學術顧問,協助為就讀該科的精英運動員提供學業支援。

透過定期舉辦的研討會了解運動員的需要,提供解決方案。圖為許娜娜教授,曾是運動員的她,正為運動員分享修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系的注意事項。

除了教職員的支援,城大亦安排特定的學生助理予個別運動員,以朋輩方式協助跟進學業,並提供課堂上的支援,如課堂錄影、功課輔導等等。透過運動員計劃獲傑出運動員入學獎學金入讀城大、修讀社會科學的香港空手道代表羅心汶分享到城大學術支援為她帶來的幫助:

香港空手道運動員羅心汶

此外,計劃會定期舉辦有學分、必修的特別英文班,於運動員無需練習的時間上課。除了面授課外,亦提供課堂錄影。導師會按照運動員的學習進度彈性調節課程的難易程度,並針對大學的功課形式有效率地教導運動員如何撰寫論文。同樣透過運動員計劃獲傑出運動員入學獎學金入讀城大、修讀犯罪學及社會學的香港羽毛球代表李晉熙亦受惠於英文課堂,他分享到其得著:

香港羽毛球運動員李晉熙

計劃亦提供彈性學術安排以促進雙軌發展。修讀文學(數碼電視與廣播)的香港劍擊代表劉綺程,於2024年12月進行的突尼西亞女子佩劍青年世界盃團體賽中奪得季軍,在要同時兼顧海外比賽及學科考試的情況下,她與媒體與傳播系負責本計劃的行政職員緊密溝通,最終協調彈性安排,讓她於國外比賽期間完成線上考試,是學業與運動之間雙軌發展的其中一個成功例子。

劉綺程同學(右二)是女子配劍香港代表成員之一,於女子佩劍青年世界盃團體賽奪得銅牌。

香港劍擊運動員劉綺程

城大會定期與學生運動員舉辦交流會,邀請計劃的各個持份者,例如各學術部門、學生發展處團隊、體育領隊及教練等出席,以提供渠道給予大家建立關係,了解各方的需要,設立溝通及長期合作的橋樑。

於2024年12月舉辦的 “Go Beyond” 交流會,一共有14位精英運動員出席,並獲協理副校長楊婉蘭教授(第二排右四)及香港體育學院運動員事務經理(運動員教育)陳凱蘭女士(第二排右三)到埸支持,為運動員即將來臨的考試打打氣。此外,城大於本學年亦榮幸邀請了梁美莉教授(第二排右二)擔任學生運動員事務的榮譽顧問。

前香港游泳代表何仲綸同學在“Go Beyond”交流會活動中擔任司儀,即將畢業的他趁著交流會期間詢問學生發展處副處長(事業及領袖策劃中心)劉詠怡女士的意見,為未來的發展做足準備。他分享到交流會為他帶來的幫助:

香港游泳運動員何仲綸

2024/25年度共有9位精英運動員透過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入讀城大,包括袁諾文(劍擊)、吳思鋆(游泳)、陳顥樺(乒乓球)、方心(劍擊)、尹進廉(游泳)、麥季聰(欖球)丶黃諾頤(劍擊)、劉慧茵(硬地滾球)及陳柏江(游泳)。

左起:袁諾文(劍擊)、吳思鋆(游泳)、陳顥樺(乒乓球)、方心(劍擊)、尹進廉(游泳)
左起:麥季聰(欖球)丶黃諾頤(劍擊)、劉慧茵(硬地滾球)及陳柏江(游泳)

城大及其他機構提供超過40個不同運動項目的獎學金以支持學生運動員於學業和運動平衡發展,當中包括:

獎學金名稱 獲獎運動員每年可得
傑出運動員入學獎學金 $15,000-$80,000
傑出海外運動員入學獎學金 每年$200,000
胡曉明博士優秀運動員入學獎學金 每年$20,000-$40,000
王世濤傑出乒乓球運動員獎學金 每年$20,000

除了入學獎學金,其他獎學金包括年終獎學金、外展體驗獎及才藝發展獎學金等等,上年度城大共發放約$4,800,000的獎學金予該校學生運動員。城大同時給予運動員的其他支援包括每位學生運動員都會獲安排學生宿舍的住宿機會,亦提供每年費用全免的學生住宿獎學金。

未來運動員計劃以加強學術支援為首要目標,例如增加兼職講師或學生助理的人手,亦會邀請退休講師加入運動員計劃團隊,務求為運動員提供一對一專屬支援。獎學金方面,“We Care for CityU Sports”籌款平台於2022/23年正式成立,該平台的資金將擴展至學生運動員海外訓練及比賽的支援,以抒緩學生運動員的經濟壓力,全力支持雙軌發展。

2025/26年度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現正接受申請,如果有意於運動和學業雙軌發展,並達到以下申請資格:
(1) 由香港體育學院提名,或;

(2) 為認可的體育總會現任的資深精英運動員,並達到精英級別3或以上。而且亦有資格代表香港參加相關國際聯會認可的比賽
詳情及線上報名請瀏覽以下網頁或掃瞄二維碼:https://www.cityu.edu.hk/sds/physical-education-wellness-and-sports/student-athletes-admission/sals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城大|學生運動員學習支援及入學計劃接受報名 全方位支援成就學業運動雙軌發展

Posted on

一生只有一次精英・青中專訪|拼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毅力 只為不讓這比賽成為最後一仗

【體路專訪】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在這兩屆精英賽的歷程毫不易行——經歷一次又次的受傷、隊友離開、在師姐光環下自我懷疑,「小三角」林卓童、何桂瑩及張曉晴今屆每次踏上賽場都抱著視這場賽事為最後一次的決心,因此帶傷仍要上陣,推動自己成大器、打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水平,拼盡所有只希望能換來勝利、中學生涯尾聲能在「一生只有一次精英」的舞台上打多一場的機會。這份拼勁,終於帶領她們彌補上屆失落四強的遺憾,能夠在今屆「2024-2025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走到最後。

何時是最後一場無人知,好想把握今年的機會…

將時間回撥到今屆次階段第一場,青中面對老對手之一裘錦秋中學(葵涌),第4節只開始1分鐘,球隊仍然落後14分,林卓童上籃後落地不穩受傷,結果要以擔架送離場,,到醫院接受檢查。「落地一刻心想,又要望著她們繼續打,因為雙腿很痺,不知道之後能否打下去…」「又」,是因為她前兩年精英賽同樣遇上傷患,先是手腕受傷,再是足踝骨裂,正打算用健康身軀拼盡最後一年之際卻「又」再度傷出。

林卓童在次階段第一場受傷。

「望著她,初初以為好小事,但見她痛到全身渾紅又拍地,又怎都不肯郁動雙腳,以為她癱了。我當下驚到眼濕濕,而且比賽又未完,真的很怕。」當時在旁手叉著腰的何桂瑩,與林卓童一起在籃球場上拼了6年,如今卻目睹好拍檔再次倒地,即使是堅強得被隊友冠名「阿牛」的她,亦不禁默默在旁落淚,生怕她們最後一次精英賽會以比落敗更可怕的情況來完結。結果,青中該仗在主力傷出後返魂乏術,以17分之差不敵裘錦秋,出線形勢一度響起警號。

禍不單行的是,另一正選後衛、同樣是中六生的張曉晴翌日練習期間「拗柴」,觸及12月受傷的舊患。「上場已經有卓童受傷,所以特別怕第2場對寶覺時自己的腳仍未痊癒。我們3個中六生何時是最後一場無人知,好想把握今年的機會。」可幸兩人在加緊治療下,於4日後對寶覺中學爭奪次名出線的「生死戰」及時復出,背負椎間盤突出的林卓童更上陣33分鐘攻入16分,青中如願取勝晉級8強,得以將她們的學界生涯延續下去。

張曉晴、林卓童及何桂瑩(左起)

晉級淘汰賽8強,就是一場過定生死背水一戰,不禁讓青中眾將想起上屆在同一階段止步的遺憾。兩年前,青中在李詩淇、干潁堯和吳思恆帶領下殺入4強,去年在3人一同畢業下卻以23分大敗予年前險勝的同一個對手。「去年3位師姐畢業後,我們球隊失去了重心又經驗未夠,全隊人都像小朋友一樣,出現問題就發脾氣不想打。」林卓童於當年4強陣容中已是正選球員,但要一下子獨擔大旗,由陪襯變成主角確實殊不簡單,「有時隊友偷完波會自己停下來找其他人傳球,但其實可以自己去,又或者每每在比賽中突然懷疑自己能否起手,我也不懂得如何幫助她們。」

何桂瑩也形容,當時隊內各人均自信不足,更會與師姐比較,「以往有她們湊著,自己就專心搶籃板的任務,但師姐畢業後失去方向,也感覺有點對不起以往師姐創下來的榮譽。」青中在精英賽2015年起改制首年,已是曾於小組賽擊敗協恩中學的勁旅,當時擁有羅雅穎、陳穎欣、石文雅及魏星等主力的青中三屆兩度殺入決賽,被視為有力挑戰多年霸主協恩的「黃金一代」。從當時的師姐到前年的3名主將,同樣是在青中陣中能獨當一面的球員。正正因為師姐當年的光輝,現在青中的球員去年就曾活在這種無形壓力之下。

更甚是去年8強出局後,青中再有幾名中五生決定離隊,甚至連何桂瑩也幾乎成為其中之一,「那時有點鑽了牛角尖,覺得都失敗了又有無必要繼續呢,好像到了樽頸位。不過最後都選擇留隊,因為最後一年就這樣離開,會好對不起自己、miss。」當「阿牛」決定留隊,經歷完主力畢業、無緣4強、隊友離開等種種困境及疑慮,青中球員從質疑自我中反思,令整支球隊都變得更成熟、更拼盡,因為她們知道只有做足所有,才能換來留在賽事中打下一場的機會,而不是重蹈覆轍——遺憾離場、變成精英賽的座上客。

如果她們不行,不是要再追求她們一定做到,而是自己再揹起更多責任。」

所以球隊自暑假開始就到處尋找比賽機會,務求令陣中小將儲下更多實戰經驗。3位中六大師姐更是以身作則,放學後練習,放假再練習,就算有人家住粉嶺村屋,要跨區回校也在所不辭。艱苦練習以外,今年續任隊長的林卓童亦推動自己要成長至可以擔大旗的一人,成熟一面開始在她身上反映出來,以往比賽期間眼見隊友犯錯會直斥其非,現在就變成更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更懂得成為一個領袖。「我知道自己要做得更多,如果她們不行,不是要再迫她們一定做到,而是自己揹起球隊更多。」因為她知道這樣才能引領球隊,真正走得更遠。

精英賽第一、二階段小組賽,即使輸一場還有機會次名出線,8強卻是「win or go home」,對3位中六球員而言,贏球就是在大舞台上打多兩場比賽來告別中學生涯,輸了就是提早劃上句號。季前的心態改變、前兩場的帶傷上陣,只為能夠在精英賽舞台繼續打下去,青中在今年的8強賽繼續展現這份決心,面對港九區D1冠軍英華女學校一直落後,直至末節近半才由林卓童射入3分反超前,最終反勝。

殺進4強,代表最後一屆的精英舞台尚未完結,3位中六球員以努力換來學生生涯的最後兩場,也見證她們成長。何桂瑩、張曉晴形容自己更懂得如何拼上自己的長處幫助球隊,變得更「大心臟」:「我知道自己不是主力得分,可能負責偷波、走快攻,知道自己有責任和更多溝通,清楚工作就能幫到自己。」至於林卓童則證明自己已由那個因同樣曾征戰精英賽的姐姐林普茵而得名的「阿妹」,變成能夠獨當一面的隊長。或許今屆前路不比過往容易,但青中3位大師姐的精神,已經不比昔日師姐的光環遜色。


後記: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中學籃球生涯總有完結一天,但原來那一天何時到來,球員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決定。青中球員拼盡所有,受傷也堅持上陣,在師姐的光環下推動自己進步至能夠擔大旗與獨當一面,這些種種的付出讓她們彌補了去年的遺憾。「2024-2025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上的8支球隊各有屬於自己拼鬥的故事,青中的拼,見於為了能夠與夥伴多打一場比賽,而付出了所有。

「2024-2025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將於3月15及16日假啟德體藝館競技場舉行四強、季軍戰及決賽,Nike Hong Kong及體路將一連兩日直播各場賽事,讓球迷能夠隔空感受學界籃球的熾熱氣氛,為各支學界籃球勁旅打氣。

比賽賽程

2025年3月15日(六)

男子組四強
10:00 英華書院 VS 張振興伉儷書院
12:15 寶覺中學 VS 拔萃男書院

女子組四強
15:00 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 VS 裘錦秋中學(葵涌)
17:15 協恩中學 VS 拔萃女書院

2025年3月16日(日)

10:00 女子組季軍戰
12:00 男子組季軍戰
15:00 男子組冠軍戰
18:00 女子組冠軍戰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一生只有一次精英・青中專訪|拼出令人刮目相看的毅力 只為不讓這比賽成為最後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