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新型肺炎】球場重開口罩令未放寬 波友批「不合物理原則」:簡直致命!

【體路專訊】康文署大部分室內外設施、健身中心、桌球室及保齡球場等體育設施今日(21日)第五度重開,市民紛紛到各區的運動場、室內體育館及球場等舒展筋骨。有羽毛球愛好者早上相約朋友打波,「停了運動一段時間,重開球場是福音」。但口罩令沒有一同放寛下,市民做運動時仍要戴口罩。有波友批評相關規定不合常理,質疑官員平日不做運動,「不要等第二階段了,聽日放寛吧拜託!」

經歷第5度關閉,健身中心、桌球室、保齡球場、溜冰場及康文署轄下大部分室內外體育設施104日後於今早重開,有開放24小時的健身中心更率先於凌晨零時開放予會員。不過與過往4次重開不同,市民今日起進入體育設施前除了要使用安心通行外,亦要掃瞄針卡及豁免證明書,做運動時亦要繼續戴口罩。

康文署設施就按照既定開放時間重開,但早上在屯門鄧肇堅運動場只有10多名市民在內跑步。場內有工作人員提醒拉低口罩的市民跑步時仍要戴上口罩。旁邊的網球場則早早爆滿,6個網球場於該時段全部有人打波。

何先生

同樣位於屯門區的兆麟體育館主場同樣爆滿,中午時段分成排球場及4個羽毛球場均已有市民預訂。與朋友到場打羽毛球的何先生透露,於重新開放訂場首日早上7時已要上網訂場。他指早前疫情嚴峻,理解政府封場的決定,「唯有盡量忍讓,始終健康都是排在首位」,不過亦要趁球場重開首日舒展筋骨:「停了運動一段時間,平時只能跑步下重開球場對我們羽毛球愛好者都是福音,便於首日來滿足自己的興趣。」雖然現時做運動仍要戴口罩,但何先生指過去幾個月跑步時已經習慣,控制好不要打得太激烈就可以,兩人打波期間亦嘆道欠缺手感。

對上數次重開球場時,戶外運動可獲豁免戴口罩,惟今次口罩令未有一同放寛,即使市民踢足球或打籃球等劇烈運動時仍要繼續口罩照戴。在觀塘遊樂場小型草地足球場,下午有市民上演7人足球「衞生波」。期間偶爾有人拉下口罩,有工作人員指有途經的市民投訴,提醒球員要戴好口罩。

剛踢完一節比賽的傳媒工作者陳朗昇透露,自己為符合口罩令規定,早上特意花逾百元購入運動口罩,但仍然感覺非常辛苦:「單單上班或做其他事(戴口罩)無問題,但一踢波就有問題了。因為踢波要大口呼吸,但一吸氣就像有層膠膜頂在鼻前一樣。」他指過往與朋友踢一節比賽最多只需休息一次,但今日的休息時間更多更長,「跑完一段又想拉低少少呼吸,但怕被罰又快要拉上去,不過其實都未及回氣。」

陳朗昇

陳朗昇批評口罩令不豁免做運動是「不合物理原則」,質疑訂下規矩的人士平常不會做運動:「第一,這類比賽的身體接觸不會很大;第二,也未聽聞過踢波會出事(染疫)。大家比賽要跑,就像戴著膠袋跑步一樣,簡直是致命。網球等就更好笑,大家離9萬丈遠,根本不需要。」政府昨稱計劃在第二階段調整防疫措施時,再次容許在戶外進行劇烈運動的市民無須佩戴口罩,陳朗昇認為應立即檢討及取消規定,「我覺得不要等第二階段了,聽日放寛吧拜託!」

今次重開體育設施的規定與過往有所不同,當中疫苗通行證可分成室內及室外處所。市民進入室內體育處所時,需要在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後,再出示及掃瞄疫苗二維碼。如進入戶外處所,則只需在「安心出行」後向場地工作人員出示疫苗二維碼。公眾泳池、泳灘、水上活動中心及39間室內體育館暫未重開,已重開的體育館名單可參閲這裡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新型肺炎】球場重開口罩令未放寬 波友批「不合物理原則」:簡直致命!

Posted on

【拳擊】不敗拳王美韋達5月重返擂台 賽事以NFT售票創體壇先河

【體路專訊】相隔近1年後,現年45歲的不敗拳王美韋達(Floyd Mayweather Jr.)將於5月在杜拜重返擂台,對手是與他同年的美國同胞Don Moore。比賽不設現場觀眾,而是以NFT形式發售網上直播門票,為全球體育賽事創下先河。門票售價為每張140 MATIC(約港幣$1,560),官方亦會為觀眾提供直播以外的其他收藏品。

前世界拳王祖舒亞(Anthony Joshua)亦曾於帆船酒店直升機坪上訓練作宣傳。

「The Global Titans Fight Series」將於5月14日在杜拜著名地標帆船酒店舉行,擂台並非設於會場內,而是在離地210米直升機坪之上。當晚將以連串賽事打響頭炮,包括UFC明星安達臣施華(Anderson Silva)與巴西格鬥名將Bruno Machado上演表演賽,以及超中量級及輕重量級前世界拳王Badou Jack力戰東道主拳手Hany Atiyo。

美韋達(中)、Don Moore(右二)

焦點則在於相隔1年後重返擂台的美韋達對陣Don Moore,前者在2017年擊敗UFC傳奇麥佳格(Conor McFregor)後以50戰全勝姿態退役,其後亦在表演賽中亮相,包括在去年6月與網絡紅人兼拳手Logan Paul作賽。至於今仗對手Don Moore在職業生涯19戰中未嚐敗績,他於2015年亦曾成為美韋達的陪練拳手,但自2016年9月後則未有參賽。

今次拳賽也是全球首個以NFT形式售票的體育賽事,名額為80,000個,觀眾可支付140 MATIC(約港幣$1,560)在網上收看直播,門票亦可以在加密貨幣市場上交易轉手。除了比賽直播,付費觀眾亦可以收藏官方獨家比賽影片、攝影作品,以及限量版3D收藏品。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拳擊】不敗拳王美韋達5月重返擂台 賽事以NFT售票創體壇先河

Posted on

【羽毛球】BWF拖欠3月賽事獎金 安賽龍發聲追討

(Photo Credit:BWF)

【體路專訊】剛過去的3月,羽毛球壇在歐洲先後上演3場賽事,包括兩站超級300的德國及瑞士分站,以及超級1000全英羽球公開賽。惟賽事結束近1個月,世界羽毛球聯合會(BWF)至今仍未發放賽事獎金,令東京奧運男單金牌得主、丹麥球手安賽龍(Viktor Axelsen)在社交平台公開追討,要求BWF盡快向球員發放獎金。

(Twitter截圖)

3月的賽事由月初的德國公開賽展開,及至20日全英羽毛球公開賽落幕,緊接瑞士公開賽亦在27日結束。根據BWF的規定,賽事獎金將於賽事結束後3周內發放予相關球手,惟安賽龍周三(20日)在社交網站發文,揭球員至今仍未收到3月歐洲賽事的獎金,他寫道:「球員至今仍未收到任何上月歐洲賽事的獎金,已經4.5周了。」按照BWF規定,如球員在賽事結束3周內仍未收到獎金,將每周獲得獎金的0.25%利息。

上月兩站超級300分站賽事總獎金分別為18萬美元,全英賽的總獎金更高達100萬美元,意味著BWF拖欠的總獎金額高達136萬美元(約1,067萬港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BWF拖欠3月賽事獎金 安賽龍發聲追討

Posted on

【桌球】盧浩琛獲邀出戰世界9號球大師賽挑戰群雄

(圖:香港桌球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桌球總會今日(20日)在社交平台公布,美式桌球精英運動員盧浩琛喜獲「外卡」,代表香港出戰5月5至8日假直布羅陀Europa Sports Complex舉行的世界美式9號球大師賽(World Pool Masters),與世界高手同場較量。

早於1993年創辦、每年一度的世界美式9號球大師賽,是美式9號球最重要的邀請賽,全球只有20位球手獲邀參加,當中包括上屆冠軍希臘的Alexander Kazakis,以及現時世界排名第一的新加坡好手Aloysius Yapp。賽會同時頒發4張「外卡」予各地頂尖美式球手同場競逐,一決高下,港將盧浩琛就是其中之一。

(圖:香港桌球總會)

現年24歲的盧浩琛多次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更曾於2015年獲得世界青少年美式桌球賽銅牌。香港桌總指出,其實本地年青美式球手在國際舞台上一直有不俗表現,盧浩琛今次獲世界美式9號球大師賽「外卡」,已印證他的努力得到國際認同和肯定,可惜在港府改變政策下,桌球臨面「降班」、失去A級精英項目資格的危機,令這班潛質運動員未來發展存在很多不明朗因素。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盧浩琛獲邀出戰世界9號球大師賽挑戰群雄

Posted on

李家超與體演文出選委交流 稱體育文化是香港靈魂「家朗做世一代表人才輩出」

【體路專訊】行政長官唯一候選人李家超今日(20日)與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選委舉行網上交流會。李家超指體育及文化是香港精神及靈魂,並特別提到張家朗成為「世一」的消息,「代表香港人才輩出,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夢想。」多名來自體育界的選委就提到,希望下屆政府撥更多資源讓業界與中國內地更多交流及融入大灣區發展,亦有選委建議港台電視撥出頻道播放學界賽事。交流會的採訪通知原指將在Facebook及YouTube同時直播,但其YouTube競選頻道被封下只能在Facebook直播。

直播截圖

李家超連日與各界別選委在網上會面,今日的體演文出界網上交流會由李家超競選辦副主任、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霍啟剛,及另一選委盧永雄主持。李家超開場發言時表示,體演文出界代表香港活力的一面,亦是香港精神及靈魂,「任何社會缺少這些都只是軀殼」,又特別提到體育界近日傳來張家朗升上男子花劍世界第一的好消息,「代表香港人才輩出,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夢想。」他在總結交流會時又再次強調體演文化非常重要:「體育本身是建立團隊精神,亦教育我們遵從遊戲規則、社會秩序,令我們在一個自由開放的競爭下全面做到做好。」

貝鈞奇(圖:體路資料庫)

歷時約個半小時的交流會中共有3名來自體育界的選委發言,全數均提到與中國內地體育界更多交流,當中港協暨奧委會副會長貝鈞奇表示希望「政府協助體育界融入內地及大灣區發展」,同時希望推動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協助體育總會舉辦更多體育賽事。乒乓總會主席余國樑就提到港隊回歸後以「中國香港」名義參加國際賽事是「全賴一國兩制」,運動員參賽時胸前掛著區旗,背後印上「中國香港」:「張家朗贏金牌時升起的是區旗,奏的是國歌。如果國家隊及中國香港隊同時得獎,國旗與區旗就會同時升起,所以體育運動發展成功讓全世界看到一國兩制的成功。」

直播截圖

港協暨奧委會義務秘書長王敏超就建議下屆政府向港協及香港體育學院提供更多資源,幫助年輕人與中國國內交流,培育愛國愛港情操,「過去社會運動是因為年輕人被人影響,主要因為他們無機會認識國內。」他又提到位於掃桿埔的奧運大樓非常擠逼,過往多次與民政事務局商討增撥資源,但一直被對方拖延。當局早前提出重建大球場時一併重建奧運大樓,但王敏超指經過疫情後認為重建非常浪費,希望將重建計劃變成改建。至於早前曾以「文武雙修」及「香港如此多嬌還看家超」形容李家超的乒乓球港隊教練李靜則未有參與今次交流會。

直播截圖

其餘數名選委就亦有就體育政策提意見,其中政協委員馬浩文及建制派作家屈穎妍同樣提到,利用港台電視協助體育文化發展,前者指作為公共廣播機構的港台不能播放商業廣告,令直播港超聯或甲一賽事受限制:「我覺得值得為港台拆牆鬆綁,令更多企業願意支持體育文化發展,亦建議提供更多退稅優惠予體育及文化贊助。」屈穎妍就指去年東奧及年初冬奧有免費電視台直播,成功帶動全民運動氣氛,建議港台電視撥出頻道作為體育文化的表演平台:「即使是香港學界運動會或音樂會比賽,如果放在港台播放,至少老師家長都會捧場,收視率一定比播龜好,學生就有信心積極做好這事。」港台去年曾直播學界羽毛球精英賽,疫情前亦有直播學界籃球馬拉松等賽事。

今屆特首選舉體演文出界共有30席選委,當中由港協暨奧委會提名的有王敏超、余國樑及羽總主席湯徫掄,貝鈞奇、乒乓球港隊教練李靜、健身氣功總會主席高克寧及柔道總會主席黃寶基等體育界人士則自動當選。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李家超與體演文出選委交流 稱體育文化是香港靈魂「家朗做世一代表人才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