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審計報告】機構租場「甩底」欠交理據 康文署未按指引發違規通知

【體路專訊】康文署運動設施需求持續高企,部分場地如足球場及室內籃球場等更引起炒風。最新一份《審計報告》發現,有租用運動場的學校或機構「甩底」後沒有按要求提交書面理據,康文署亦未有發出違規通知書。另外,報告指現存運動場內的噴射式飲水機噴水口容易受污染,建議加快更換成其他類型飲水機,同時亦發現有運動場的急救設備不符指引。

康文署場地供不應求情況持續,有籃球教練在早前場地重開時透露,一節室內籃球場的價錢被炒至逾千元。康文署將於下月1日推出新措拖,職員會在租用時段內抽樣巡查,一旦發現租用人沒有在場使用設施,會被視作一次違規。任何租用人連續30天累積任何2次違規紀錄,會在第2次違規日期當天起計的第3天開始,被禁預訂康文署的收費康體設施90天。

(圖:體路資料庫)

不過,最新一份《審計報告》發現康文署出現未按指引處理取消預訂。根據康文署訂場指引,租用人如要取消訂場,須在使用日期至少20天前通知康文署並提供取消理據。如租用人沒有在至少20天前通知則要提供書面理據,如沒有提供或康文署不滿意有關理據,康文署會向租用人發出違規通知書。

審計署審查康文署在20162020年期間學校和機構成功申請租用香港仔運動場、九龍灣運動場及沙田運動場的其中150個個案,發現當中有22宗涉及取消預訂。在該22宗個案中,只有4宗的租用人在超過20天前通知康文署取消預訂。11宗的租用人沒有在至少20天前通知康文署取消預訂,當中有9宗的租用人有提供書面理據,但康文署沒有記錄有否接納租用人的理據,也沒有發出違規通知書。其餘2宗的租用人沒有提供書面理據,而康文署也沒有發出違規通知書。

香港仔運動場(圖:體路資料庫)

至於4宗沒有在使用日期取用場地的個案中,有1宗的租用人有提供書面理據,但康文署沒有記錄有否接納租用人的理據,也沒有發出違規通知書。其餘2宗的租用人沒有提供書面理據,而康文署也沒有發出違規通知書。

報告建議,康文署應確保租用人遵守 20天前通知取消預訂運動場和內場草地球場的規定;提醒康文署人員按情況要求取消預訂和不取場的租用人提供書面理據,妥善備存康文署有否接納該理據的記錄,並在有需要時發出違規通知書。

將軍澳運動場
(圖:體路資料庫)

審計報告又發現,康文署在計算運動場的平均使用率時,並沒有考慮緩步跑人士的實際數目和跑道可容納的人數,也沒有要求運動場人員編制有關緩步跑人數的統計數字。根據康文署的管制人員報告,20162020年間每年運動場的平均使用率均為99%,超逾目標的95%。審計署指留意到,緩步跑人士的使用率佔了運動場總使用率逾80%。但康文署管制人員報告內的運動場平均使用率,未能反映運動場主要功能、即為教育機構和其他相關機構提供場地,以舉辦田徑活動的使用率。審計署建議康文署在日後規劃運動場時繼續考慮運動場主要功能的使用率,以及規定康文署人員定期備存使用運動場跑道的緩步跑人數統計數字。

噴射式飲水機

上述3個抽查的運動場還有另一問題。審計署審留意到當中1個或以上運動場出現急救設備和自動心臟去顫器不符指引的情況,包括救護室和急救箱內沒有提供部分用品、沒有在所有急救箱旁張貼列明箱內各項用品和有效期的清單、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期間沒有每天檢查自動心臟去顫器、沒有在當眼處張貼告示顯示擺放自動心臟去顫器的位置。審計署希望康文署確保所有運動場遵守有關急救設備的指引。

此外,康文署現時在運動場內提供飲水機讓市民可在運動後飲水。截至去年11月,康文署25個運動場內共設有99台飲水機,有4台屬於盛水式、55台屬噴射式、40台盛水及噴射式兩用。審計署認為盛水式水機最為可取,能解決噴射式飲水機噴水口易受污染的問題,但只佔總數4%,同時25個運動場中有8個只設有噴射式飲水機。報告建議康文署考慮加快更換運動場的噴射式飲水機。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審計報告】機構租場「甩底」欠交理據 康文署未按指引發違規通知

Posted on

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讓一隊業餘球隊變成一隊職業球隊

【運動員網誌】四年一屆的亞運會剩餘半年時間。自從球場重開,大家也很積極去準備。加上關閉了球場大半年,大家猶如野獸出籠,誓要第一天就打到力竭為止,一下子打十小時,從未如此渴望站在球場的瞬間,相信大家已經深深體會到。

玩樂歸玩樂,訓練歸訓練,我們始終要認清下一個目標 – 杭州亞運會 。我們首要解決的,是檢討隊內一直存在的短處,繼而想盡辦法在有限資源及時間下去改善,長處則繼續鑽研,務求下次發揮更好。

但有一個問題在我們球隊而言,能解決的難度是很大的,但卻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就是「讓一隊業餘球隊變成一隊職業球隊。」

只就字面解說很淺白,讓業餘球隊的每一個人把工作轉成全職運動員就可以。但在香港,團隊球類運動幾乎無可能職業化,要職業化要配合很多因素,為各方面提供誘因,互相支持下才做到職業化,這個不是這篇文章的重點,我不會就此多作討論。我這裡的意思是,這隊業餘隊依舊是業餘隊,每人都繼續有運動員身份以外的正職,但訓練,心態,打法,概念等等都是職業級的。

提出這個講法的原因是,若果要提升國際賽場上的表現,例如亞運會,這個轉變是必須的,但背後其實非常殘酷。

第一個必須改變的原因,對面的對手全都是職業球員。只有職業對職業才有勝算。業餘跟職業根本不能混為一談。相信大家都曾經於不同的媒體看過一些在NBA表現非常糟糕的球員,走到街場上與自覺很強的路人單挑,結果往往都是NBA選手完美輾壓路人。總結是你的興趣絕不能與別人的職業相提並論。可見,職業總比業餘技高一籌。要知道職業球員背後付出的汗水及努力。

第二個必須改變的原因,發揮的穩定性能大大提高,直接提升比賽表現。職業化後,球場表現直接關乎自己的飯碗,表現差,小則無法獲得出場機會,大則遭球隊棄用,不再續約,成為失業大軍。因此,職業球員的打法都往往都是實而不華,以結果為本,該入球的入球,只做該做的事,務求用最小的力氣去完成,絕不拖泥帶水。當然亦存在部份華而不實的職業球員。但更多的職業球員選擇將穩定性發揮得極致。

但職業化訓練談何容易,背後要捨棄許多事情。

職業化訓練會令興趣變得毫無樂趣。由於以結果為本,此後在球場的每個動作都得向著得分這個方向,簡單利落的動作比花巧的動作有更高的穩定性及得分的成功率。日後在場上就要一直尋找一個最有效從對隊身上得分的套路,成功得分則一直使用,直至對方能成功防守。雖然單調乏味,卻是勝利的方程式。因此,不能再因自我感覺良好而做一些低效率而高風險的動作。但在香港地,到球場打球就是為了放鬆開心,做自己所想,那怕那球不進,是一球失誤。總之我的感覺就是爽。難道在球場亦要時刻緊守崗位,絕無半點差池。我又不是在上班,為什麼要這樣做?

職業化打法與本地打法天淵之別。香港地打球一直都是智取,用最少力氣去打每一球,尤其在防守端。當用身體質素較量取勝,會被視為勝之不武,甚至以「波牛」形容。「我只是不及他更快/更壯/更能跑,要不然我也贏。」成為熱門的藉口。記得在準備上屆亞運會時,有幸到內地接受過三個月的全職訓練,每天六小時,上下午各三小時,一星期六天,那段體驗令我畢生難忘,每次訓練就是想辦法盡快下班。

記得當時回到香港比賽,感覺只是跑就可以得分,那就繼續跑,因為毫不費力,既簡單又直接。在職業化這個高強度訓練之下,體能狀況根本不會太差,訓練時已不知不覺被洗腦成不會浪費力氣去做花巧動作,一旦失誤,換取又是一次重新來過,倒不如穩打穩紥去完成,早點休息,早點吃飯。在國際賽,對手就是這樣看待我們,能夠用身體質素輾壓我們,就絕不用其他技術,對他們而言,就像吃生菜一樣。我們亦不能像在香港比賽一樣,等對手累了,就自然打不進這種佛系方法,即使給我們等到,比賽結果都已經塵埃落定。這也是我們面對的第一關,過關後才有條件與對手技術較量。但在香港地,大家都只是為了球場放鬆走走,卻不斷你來我往,又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得跑上跑下,用這種有別於本地的國際賽打法?

在幾乎無可能當全職運動員的環境下,若然整個球隊都向這個職業化方向進發,在國際水平上必定可以大大提升,與各隊實力拉近。前題是,整隊中每個人(手球是18人)也要有同樣想法。但我又不是職業球員,為什麼我要犧牲自己的樂趣去強逼自己在業餘環境下進行職業訓練?我又有何得益? 換著是大家,又會如何選擇。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手球代表謝永輝網誌:讓一隊業餘球隊變成一隊職業球隊

Posted on

【網球】兩大球王回歸!拿度下周亮相馬德里 費達拿10月家鄉復出

【體路專訊】網壇兩大球王拿度(Rafael Nadal)及費達拿(Roger Federer)周二(26日)齊齊宣告,克服傷患回歸賽場,分別出戰下周馬德里大師賽及10月巴素爾室內賽。

拿度上月在印第安韋爾斯網球大師賽肋骨受創。(圖:體路資料庫)

今年初重奪澳網,創造歷史贏得生涯第21個大滿貫錦標的拿度,曾豪取20連勝締個人最佳開季戰績,可是上月在印第安韋爾斯網球大師賽4強肋骨骨折,一直休養至今。這位西班牙「泥地王」昨在Twitter宣佈已經傷癒,下周出戰5月1至8日舉行的ATP 1000馬德里大師賽,「儘管剛剛恢復訓練,康復過程也委艱難,但我真的很想在主場比賽,因為這樣的機會很少。我想盡可能以最好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馬德里見。」這是人拿度今年首場泥地賽事,全力備戰法國公開賽

拿度此前曾5次稱霸馬德里大師賽,最近一次是2017年擊敗添姆(Dominic Thiem)封王,去年則在8強不敵最終奪冠的施華利夫(Alexander Zverev))。

費達拿早前在社交平台上載訓練照片。( Photo Credit : Roger Federer IG)

至於40歲的瑞士「球王」費達拿近年經常受傷患困擾,自從去年7月在溫網8強出局後,完成第3次膝部手術,一直未有披甲。不過「費天王」近期不斷在社交平台發布自己恢復訓練的照片,周二正式宣佈將出戰10月在家鄉舉行的巴爾網賽,首場回比賽為10月25日。費達拿曾10次在這賽事封王,對上一次是2019年。巴爾網賽之前,費達拿還會聯同拿度參加9月下旬在倫敦上演的利華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兩大球王回歸!拿度下周亮相馬德里 費達拿10月家鄉復出

Posted on

【網球】溫布頓不設防疫限制 祖高域參賽無礙 罹患怪病衛冕蒙陰影

【體路專訊】今年第2項網球大滿貫-溫布頓公開賽雖然破天荒禁止俄羅斯及白羅斯球手參戰,但周一(25日)宣布不會設有任何防疫限制,意味未有接種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祖高域(Novak Djokovic)也能參賽,不過這位日前在家鄉賽事失利的「一哥」自爆受到怪病困擾,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狀況,能否在兩個月後重拾佳態爭取衛冕,令人懷疑。

據《每日郵報》等英媒報導,這是溫網飽受疫情影響2年後,首次沒有任何關於新型肺炎的防疫計劃。這項歷史悠久的草地大滿貫2020年被迫取消,去年復辦直到單打4強前都限制觀眾入場人數。今屆溫布頓將於6月27日至7月10日舉行。

34歲的祖高域一直高調拒絕「打針」,1月便因此被澳洲遣返,未能出戰澳網,如今可繼5月22日至6月5日的法國公開賽解除防疫規定後,連續出擊兩項大滿貫,爭取衛冕及生涯第21、甚至22「貫」。

祖高域去年贏得溫網冠軍(圖:體路資料庫/Photo Credit:Wimbledon Twitter)

不過,「 一哥」自「澳網風波」後狀態低迷,3度參賽都未能封王,日前在祖家具爾格萊德的塞爾維亞網賽決賽就以盤數1:2不敵俄羅斯新星盧比利夫(Andrey Rublev),無緣主場捧盃,賽後更坦承自己在蒙地卡羅大師賽前罹患怪病,影響身體新陳代謝狀況,但絕非再度染疫:「這不是新冠病毒,我不想透露更多細節,但它會影響到我的新陳代謝。」

祖高域在比賽中表現疲累,甚至喘不過氣:「這之前在我身上從未發生過,但首先是在蒙地卡羅,然後是這裡。所以我更認為這與我所經歷的疾病有關,這對身體和我的健康都很不利。」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溫布頓不設防疫限制 祖高域參賽無礙 罹患怪病衛冕蒙陰影

Posted on

【杭州亞運】大洋洲國家獲邀參賽 澳洲及新西蘭確認不派員

【體路專訊】亞奧理事會於2019年宣布邀請大洋洲運動員參加今屆杭州亞運,不過澳洲奧委會及新西蘭奧委會周二(26日)確認將不會派員參賽,當中澳洲奧委會透露沒有受邀的體育總會對參賽表達興趣。

亞奧理事會於2019年3月宣布,會邀請澳洲、新西蘭等大洋洲國家運動員參加2022杭州亞運。當時有報道指,大洋洲運動員將只能參加拳擊、劍擊及划艇等數個項目,身兼國際奧委會副主席的澳洲奧委會主席哥迪斯(John Coates)形容對澳洲體育界是一大突破。

不過事隔3年,澳洲奧委會向《路透社》證實,由於沒有受邀的體育總會表達興趣,澳洲將不會派運動員參加亞運。鄰國新西蘭的奧委會發言人亦確認同樣不會有運動員參賽。

澳洲奧委會主席哥迪斯(圖:體路資料庫)

澳洲以至大洋洲體育界近年與亞洲越走越近,當中澳洲足協早於2007年已脫離大洋洲足協、參加亞洲盃及亞冠盃等亞洲賽。大洋洲國家於2017年亦曾參加在日本札幌舉行的亞冬運,但運動員不能獲得獎牌。同年的土庫曼亞室運亦有19個大洋洲國家參賽並獲准贏獎牌,婓濟、馬紹爾群島、澳洲及薩摩亞合共取得1金2銀3銅。

王康傑/葉澄可在土庫曼亞室運網球混雙首圈對手,正是來自大洋洲國家瓦努阿圖。(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大洋洲國家獲邀參賽 澳洲及新西蘭確認不派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