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亞洲盃】港足提早闖決賽週 隊長黃洋矢言爭首名:與全港球迷同樣開心

【體路專訊】香港足球代表隊54年來首次晉級亞洲盃決賽週,陣中各球員都大感興奮,紛紛在今晚對印度的賽前在社交媒體分享喜悅。隊長黃洋指,球隊本以挑戰者的心態落場,結果成功出線,球員與全港球迷一樣開心。陳肇鈞、余煒廉及梁冠聰受訪時亦為球隊的表現感到自豪,其中余煒廉感慨8年前亞少盃「黃金一代」如今只有自己入選,梁冠聰則感恩「仍然有香港這個地方讓我們可以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黃洋(左)(香港足總提供)

港足今午乘另一組的菲律賓未能擊敗巴勒斯坦,得以提早半日確定出線資格,自1968年後首次躋身決賽週。主教練安達臣以專注備戰今晚的比賽為由,暫拒接受傳媒訪問,不過隊長黃洋仍透過足總拍下片段與球迷分享心情。他坦言,在今次外圍賽開始前未敢以出線作目標,本打算用挑戰者的心態去盡力比賽:「剛才看菲律賓的比賽時都很緊張,現時能夠出線心情一定很開心。我們球員開心之餘,知道全港球迷都是一樣心情,如今能放下壓力全力去踢今晚的比賽,我們一定會爭取小組首名。」

陳肇鈞(左)(香港足總提供)

過去兩場比賽,港足攻入的五球分佈在四名球員當中。上仗為球隊於下半場「終結」賽的中場陳肇鈞直言,對球隊表現感到驕傲,亦因抵埗後發生不同不幸事件後特別激動:「好好彩有很好的隊友及職員一起捱過這段時間,以及感謝一班很支持我們的香港球迷,我們一班人好齊心地做到一件事讓香港人看到。」陳肇鈞去年這段時間仍效力身處港超聯「挑戰組」的標準流浪,12個月後已為傑志在亞冠盃上陣,又成為港足晉級一員,他坦言無預計過但同時無想過不可能,「我清楚自己的實力從來都不用怕」,又嗚謝女朋友在其離港三個多月在家中的支持。

余煒廉(香港足總提供)

港足對上一次晉級洲際賽的決賽週,已數到「黃金一代」躋身2014年亞少盃決賽週。當時有份參與的球員中,現時只餘隊長余煒廉在陣,他感謝球迷支持之餘亦指對此非常感慨:「當年與今年比較只有自己是參與其中,但其他球員都一直在努力,希望下次陣容可以見到更多這班球員在港隊出現,期望可以再和他們創造更多歷史。」決賽週暫時未知何時何地舉行,余煒廉稱希望趁這段時間將新教練的戰術演練得更好:「知道出線後的對手一定難踢,期望如果有機會入選爭取更好成績,將這歷史延續多一點。」

梁冠聰(香港足總Facebook圖片)

同樣司職後衛的梁冠聰就對今次在多種不利狀況下仍能創造佳績有感而發,並感謝香港球迷一直不離不棄:「今次基本上沒有一場比賽是全部球員都有百份百狀態上陣,但我們都能克服這個困難的時刻去追平歷史,我覺得是值得大家尊重。仍然有香港這個地方讓我們可以成為歷史的一部分,我為我們感到自豪,令港人感到驕傲。」其弟弟梁諾恆因在中國聯賽效力,今次未能入選大軍名單,梁冠聰指仍希望有機會與弟弟一起實現出戰決賽週的夢想:「但自己預期到一年後會有困難,因為未知球會位置還能否容許自己競逐到一席位,所以好期待但都有點擔心,只能做好自己。」

入籍後首次進入決選、過去兩仗均為港足正選上陣的謝家強亦對球隊表現感到非常驕傲:「這是我國際賽生涯的一個美妙的開始,這兩場的賽果展示出全隊上下的努力,很開心能讓一直支持我們的香港球迷一些事去歡呼。今晚的最後一擊會爭取首名資格,將這個興奮推得更高。」

謝家強(香港足總提供)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盃】港足提早闖決賽週 隊長黃洋矢言爭首名:與全港球迷同樣開心

Posted on

【印尼羽賽】張德正/吳詠瑢病癒回勇 首圈輕鬆過關

(Credit : Badminton Photo)

【體路專訊】超級1000印尼公開賽今日(14日) 續假雅加達開打,上周懷疑食物中毒的香港年青混雙組合張德正/吳詠瑢已回復狀態,首圈僅花32分鐘便以直落2局輕取印度對手,打入16強。

印尼大師賽上星期開賽不久,就爆出多國球員集體食物中毒,部份運動員更須到醫院「吊鹽水」,港隊亦有職、球員出現病情,其中在首圈出局的張德正/吳詠瑢就連日痾嘔,至於另一混雙女將謝影雪雖未有食物中毒,但懷疑因當地衛生久佳,與拍檔鄧俊文在8強出局後開始喉嚨痛、肌肉痠痛及肚痛,休息數天及食藥後仍持續低燒和咳嗽,直至昨日(13日)終在個人社交網宣布確診新型肺炎,只能退出本周印尼公開賽。

(Credit : Badminton Photo)

反而張德正/吳詠瑢趕及病癒出戰,今日首戰印尼組合Ishaan Bhatngr/Tanisha Crasto,港將未受考驗,第一局落後3:5下打出一波 10:2的攻勢,反先拉開13:7確立優勢,並以21:14先拔頭籌。「張吳配」第2局開局連輸3分,但隨即連取7分搶回氣勢,最終以21:11再下一城,打開勝利之門,晉級第2圈,將與6號種子韓國徐承宰/蔡侑玎爭奪8強席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尼羽賽】張德正/吳詠瑢病癒回勇 首圈輕鬆過關

Posted on

【劍擊亞錦賽】男重女花港隊8強止步  張家朗明領軍爭史上團體首金

【體路專訊】亞洲劍擊錦標賽今日(14日)踏入第5天賽事,女花港隊爆出小冷門,於8強不敵世界排名低4位的新加坡,無緣4強,男重劍手也遇滑鐵盧,半準決賽以2分惜負中國,同告獎牌旁落。賽事明日(15日)煞科,金牌劍神張家朗再登場,率領男花港隊衝擊史上首面團體賽金牌。

由鄭曉為、符妤名、關渝澄及張楚瑩組成的香港女花隊被列為5號種子,免戰首圈直入8強迎戰新加坡。張楚瑩打頭陣卻以1:4落後,鄭曉為第2局登場收窄至1分落後差距,關渝澄及後更助港隊首度領先,可惜港將未能乘勇追擊,後反獅城劍手搶回優勢,港隊再次被拉開分差,最終以31:45倒灶,無緣獎牌。

男重方面,由方凱申、何瑋桁、吳浩天及黎家俊組成的港隊,以6號種子身份上陣,16強以45:23輕取新西蘭,晉級半準決賽硬撼中國,方凱申掛帥對手打成2:2,但隨後被中國隊拉開6分差距,港將未有放棄逐步收復失地,何瑋桁在第8局打出8:4收窄分差,港隊最後一局落後5分,守尾的方凱申16秒內連追3劍,最後7秒僅1分落後,可惜最終仍然以43:45飲恨,8強下馬

(Credit : FIE)

亞錦賽明日進行最後2項團體賽-男花及女佩項目。日前在個人賽穿金掛銅的張家朗及蔡俊彥,狀態大勇,兩人將夥拍楊子加及吳諾弘迎戰群雄,力爭金牌創造歷史。男花港隊2018年曾首次闖入亞錦團體決賽,當時4位劍手為張家朗蔡俊彥、張小倫及崔浩然,雖然最終力戰下以39:45不敵南韓屈居亞軍,但已是歷史最佳成績,今年以全新陣容出擊,加上張家朗及蔡俊彥已貴為世界級劍手,有望衝擊史上首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錦賽】男重女花港隊8強止步  張家朗明領軍爭史上團體首金

Posted on

運動有助戒毒人士遠離毒品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體路資訊】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聯同香港浸會大學許士芬博士體康研究中心,周一(13日)「應用運動介入於戒毒治療工作」成效發布會。東華三院越峰成長 中心於 2019 年獲禁毒基金贊助,推行為期 3 年的「越級挑戰 2.0」,是項社區續顧計劃為年輕成年戒毒人士而設,透過運動介入協助戒毒人士遠離毒品、提升自我效能感及改 善身心健康。

計劃由浸大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進行研究,以問卷調查及深度訪談檢視計劃成 效。共有 78 位戒毒人士參與及完成整個計劃及研究,結果顯示應用運動介入於戒毒治療工作 具有正面效果,在改善吸毒次數、壓力管理技巧、改善避免吸毒的自我效能感及改善生活滿意 度均有顯著的成效。

計劃參加者阿培(右上)、計劃社工梁啟明先生(左下)及健身教練智 sir(右下)出席分享他們對運動戒毒 的觀察與經驗。

發布會上,戒毒人士阿培分享他過去戒毒的經歷。三十出頭的阿培曾多次進出戒毒所,後來在 社工及教練的協助下,透過運動成功遠離毒品。「我吸毒是不希望清醒過來!我吸毒超過水年, 我的心癮很大,當我重遇以前的朋友時便想再吸毒。社工介紹我做運動,開始時只是抱著嘗試 的心態,希望家人看到我的轉變,同時也想變得更健碩,從而保護自己。後來,我希望為太太 及兒子作一個榜樣。在運動當中,我感到十分辛苦。但是,在越辛苦的時候,就越能夠磨練自 己意志,所以我稱這個過程為『意志戒毒』。我在運動當中獲得的快樂感比吸毒帶來的愉悅感 更來得真實及開心。」阿培在運動中找到堅持,並獲得自信和人生方向,更因此認識了支持他 的朋友、教練和社工,給予他動力繼續前行。

「越」級挑戰 2.0」應用運動介入於戒毒治療工作成效發佈會圓滿結束,東華三院代表及同工與香港浸會 大學研究團隊合照留念。

資料提供:東華三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有助戒毒人士遠離毒品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

Posted on

【體路專欄】給準體育人見工竅門2.0

【體路專欄】筆者曾在兩年前專欄裡分享過一些在職場上尋覓教席工作心得,當中主要提及撰寫求職信技巧,以及在教學模式改變下,如何突圍而出表現自己,從而增加被取錄機會。雖說這只不過是皮毛功夫,但能夠認真謹慎處理,相信總會獲得別人欣賞。今次,筆者嘗試分享當收到學校通知後,如何裝備自己?又試從負責面試同工角度而言,歸納出主要會向求職者提出哪類問題?希望準畢業體育人可以有更全面準備,展開新一年在職場上尋找理想的工作。

中學教席一般對求職者性別有限制

當刊登了教席空缺後,學校在接下來數天便會收到排山倒海的應徵信函;接著,科主任就開始從云云信件中揀出合適人選安排面試。小學體育科教席通常男女不拘,但中學則比較謹慎,始終小朋友進入青春期後,身心漸漸出現微妙轉變,若果由男教師任教女生,有時候會顯得頗尷尬。然而,香港確實有學校(甚至女校或男校)會安排非同性別體育科老師任教,這並非打破保守觀念,而是充分肯定有關老師在學與教及運動領域上有卓越成就而已。因此,若果寄出信件獲得安排接見,其實已經代表通過了第一關篩選,繼而可以認真準備首輪面見。

首輪面試著重求職者的學科知識

這階段約見人數本身沒有限制,一般八至十位亦不足為奇,而面試模式亦各具特色,有學校甚至會採用小組方式進行會面,主要讓科主任與求職者之間有初步認識,通常時間大概為二十至三十分鐘。科主任提問的資料亦容易做準備,例如對體育本科知識、施行教學法策略、帶領課外活動的意見之類。如果學校本身有開辦體育科文憑試,更有可能提及有關課程心得。這一類問題只要多費時間瀏覽教育局體育組網頁,當中已經可以搜尋到很多有用的資訊,在會見前做好準備,給予對方有「熟書」的印象就足夠。

單憑網頁了解學校比較片面

大部份求職者都會在面試前,都會瀏覽學校網頁從中了解。不過,筆者卻認為這不夠全面,因為每間學校網頁設計不一,求職者大抵只能對學校有基本印象。另一方面,學校網頁資料不一定及時更新,尤其這幾年因為疫情下不少活動相繼停滯,往往網上資料不合時宜。倘若對學校有一定興趣,不妨抽空親身作「實地考察」,尤其在學生上課時段或剛剛放學期間,從中窺探學生的行為表現,大概都可以感受到學生在社區互動的表現。

次輪面試試教安排具挑戰

求職者若果在首階表現理想,順利成功晉身次輪面試,就需要有更充足準備了。近年,許多學校都安排求職者作模擬試教,藉以更精準了解其教學能力。校方先會訂出一個課題,然後讓求職者進行試教。早兩年未出現疫情,有學校甚至會安排數十位學生參與試教環節;現在即使沒有「小演員」在場,亦起碼要求準備教案,讓求職者作口頭匯報,如何實踐相關課題。這一輪面試除了科主任之外,也會邀請負責統籌學與教的主任、副校長,甚或校長出席。畢竟是聘請專業教席,對教學質素有要求確實在所難免。

試教加入新元素提高校方取錄機會

筆者認為,既然這一輪重點在於學與教,不妨在這方面多花心思。近年教育界倡議電子學習及自主學習,準體育人亦可以從試教中加入相關元素,例如在課堂設計裡安排學生使用電子器材環節,讓學生進行討論、搜尋資料、匯報,甚至互評之類,既能夠打破傳統體育課堂模式,亦讓校方感到求職者在教育新趨勢下有所掌握。

獲得面見其實已是成功表現

試教完成後緊接談問環節,這階段的對談通常會由副校長或校長負責提問。雖然他們不一定是體育人,但都是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因此提問範圍亦可能更廣泛,更深入。除了有可能談及學科知識、工作待遇方面之外,有時甚至想了解求職者對試教設計的反思、對體育教育的看法,對辦學團體的認同等。筆者相信,能夠從首輪面試挑選出來的求職者,肯定已獲得科主任認同,亦算是成功者。至於來到次階段面試是否得到校方垂青,成為未來工作伙伴,當中其實存在著許多因素。求職者不應該因為面試後不獲取錄而妄自菲薄,否定自己。要記著:不是自己不好,只是這次雙方不適合而已。

最近有調查顯示,在本學年結束後有超過四千個中、小學教席空缺,對於一眾準備投身教育界的準體育人而言,似乎機會處處,不難覓得教席。然而,機會提高並不代表學校在聘請教師時把要求降低;即使社會結構轉變,為了照顧少年人身心發展,配合新世代需要,「高質素」一向都是人才市場的王道。凡事有準備,待人處事懂謙卑、有禮貌;敢於承擔,願意終身學習的體育人,怎會得不到惜才之人賞識?各位準體育人,加油。

文:張勇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給準體育人見工竅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