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田徑】慈幼黃棣珊D3A1組稱王封后

【體路專訊】「2021-2022年度港九區D3A1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周三(6日)於馬鞍山運動場舉行次日賽事,慈幼英文學校與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分別奪得男子與女子團體總冠軍。

首天賽事於周一(4日)舉行,當時慈幼已以119分位於男子組的榜首,拋離第二位的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45分。慈幼於第二日賽事進一步拉開差距,其中B Grade以113分取得團體冠軍,A、C Grade分別奪得團體季軍及亞軍之下,總分以237分成為男子組總冠軍。

女子組的戰況則比較激烈,完成首日賽事後,培僑中學以102.5分領先以77分位於第二位的黃棣珊。不過黃棣珊於次日的個人項目有好表現,女子A Grade奪下鐵餅、100米欄及800米金牌,加上得分雙計的4×400米接力奪得銀牌,最終奪得A Grade團體冠軍,亦後來居上取得女子團體冠軍。

雖然今年比賽沒有頒獎禮,天氣亦炎熱,但並無損運動員互相打氣與慶祝的熱情。比賽中看台上的運動員高呼自己學校的名稱,為比賽中的運動員打氣。而比賽後,各間學校的運動員得悉自己能為學校取得好成績都紛紛走到運動場上慶祝,拍照留念。

慈幼英文學校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奪得女子團體總冠軍及男子團體殿軍

慈幼隊長陳偉森今年已是中六,對於最後一次學界比賽中得到總團體獎感到難得,認為「隊友的努力都無白費」。黃棣珊的隊長龍靖玲則認為今次的獎項得來不易,在疫情中練習時間少之又少,大家更加珍惜每一次的比賽、練習,才有今天的成績。今年的比賽因疫情關係而不設升降班制,令贏得團體冠軍亦無法升班,兩位隊長亦為此感到可惜。

黃棣珊女子隊隊長龍靖玲及慈幼隊長陳偉森

「2021-2022年度港九區D3A1中學校際田徑比賽」團體成績(只列前四名)

男子組

學校  A Grade  B Grade  C Grade  總分 
慈幼英文學校  75  113  49  237 
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協和)  68  29  44  141 
博愛醫院八十週年鄧英喜中學  33.5  81  24  138.5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30  41  65  136 

女子組

學校  A Grade  B Grade  C Grade  總分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107  40  31  178 
培僑中學  35  37  51.5  123.5 
寶覺中學  37  30  37  104 
優才(楊殷有娣)書院  1  49.5  52  102.5 

圖、文:實習記者石芷希、李駿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田徑】慈幼黃棣珊D3A1組稱王封后

Posted on

【溫布頓青年組】3場不失一盤 黃澤林首闖大滿貫男單8強

(Photo Credit : 香港網球總會/黃澤林facebook)

【體路專訊】正出戰溫布頓青年組賽事的香港網球新星黃澤林(Coleman)勇不可擋,今日一天雙賽,先在男單第3圈以直落2盤氣走續斯洛伐克的Peter Benjamin Privara,首打打入大滿貫單打8強。Coleman稍後還會與美籍華裔新拍檔鄭瑞(Michael  Zheng)出戰男雙16強。

現年18歲的黃澤林在今次溫網單打有突破表現,繼頭兩輪分別以盤數2:0擊退美國外圍賽球手Jonah Braswell,以及9號種子、克羅地亞小將Dino Prizmic後,今於16強面對斯洛伐克的Peter Benjamin Privara,第一盤第5局率先破發,雖然及後被對手回破扳平5:5,不過港將即還以顏色,連贏兩局以7:5先拔頭籌,第2盤乘勝追擊,以7:5再下一城,首闖大滿貫單打8強。

Coleman全場開出5球Ace及轟27制勝分,他將於半準決賽硬撼自己的雙打拍檔鄭瑞或美國Aidan  Kim爭入4強。

黃澤林與鄭瑞今晚稍後時間會在男雙16強上陣,迎戰從外圍賽出線的英國組合Henry Searle/Luca Pow。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溫布頓青年組】3場不失一盤 黃澤林首闖大滿貫男單8強

Posted on

【馬來西亞羽賽】伍家朗過關李卓耀慘遭「一輪遊」 張德正/吳詠瑢闖次圈

【體路專訊】香港男單羽毛球代表伍家朗及李卓耀周二(6日)在超級500馬來西亞大師賽首圈分途出擊,前者直落兩局擊敗東道主球手劉國倫晉級次圈,李卓耀則在激戰3局下惜負印尼球手Chico Aura Dwi Wardoyo,慘遭「一輪遊」;混雙張德正/吳詠瑢則直落兩局淘汰埃及組合,晉級16強。

(Photo Credit:Alan Siu)

港羽「一哥」伍家朗上周在馬來西亞公開賽不敵桃田賢斗次圈止步,這日在同一球場出戰超級500大師賽,首圈碰上東道主球手劉國倫,雙方唯一一次對陣於2019年,由港將直落兩局取勝。

(Photo Credit:Alan Siu)

相隔3年後再度交手,首局雙方7次平手後,劉國倫一度領先至13:10,惟伍家朗站穩陣腳後連取7分反超,卒以21:17先贏一局。次局港羽「一哥」甫開局已經連得4分取得領先,雖然一度被對手追至1分差距,惟伍家朗未有讓對手追平的機會,在中段再度拉開,最終在全局領先下,以21:15再下一城,直落兩局淘汰對手打入次圈。

另一港將李卓耀則在首輪對世界排名45位的印尼球手Chico Aura Dwi Wardoyo,雖則港將世界排名較對手高30位,惟今年兩次交手未嘗一勝。今仗首局李卓耀仍然受壓,大幅落後至2:13,他中段及時回勇連得11分追至僅落後1分,惜他未能扭轉戰局,首局先輸16:21。次局雙方3次平手後,港將取得領先並維持優勢,雖然局尾被追至16:16平手,李卓耀連得4分再度拉開,以21:17扳回一局。決勝局初段李卓耀一度落後,惟他在連得4分下反先,以1分領先進入技術暫停,換邊後戰況較為緊湊,雙方8次打成平手,惜李卓耀未能把握機會,終以18:21飲恨,慘遭「一輪遊」。

(Photo Credit:Alan Siu)
(Photo Credit:Alan Siu)

混雙方面,世界排名25位的張德正/吳詠瑢在首圈對上埃及組合Adham Hatem Elgamal/Doha Hany,首局雖然在大部份時間領先下被對手連得6分反超,惟港將仍在「刁時」下以22:20先拔頭籌。次局初段戰況較為緊湊,張德正/吳詠瑢在落後5:6時連得8分,隨即將分差拉開,最終以21:15再下一城,僅花25分鐘便淘汰對手晉級次圈。

(Photo Credit:Alan Siu)

伍家朗次圈將對上荷蘭球手Mark Caljouw,雙方上周在馬來西亞公開賽男單首圈經已對賽,港將直落兩局取勝保持不敗之身;張德正/吳詠瑢則與中華台北組合楊博軒/胡綾芳爭奪8強席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馬來西亞羽賽】伍家朗過關李卓耀慘遭「一輪遊」 張德正/吳詠瑢闖次圈

Posted on

【劍擊】FIE公布下季賽程 香港12月首辦男重青年世界盃

【體路專訊】2021/22劍擊國際賽季要待月中展開的世界錦標賽完成後才結束,但國際劍擊聯會(FIE)網頁已經更新下個賽季部分賽程。網頁顯示香港為其中一站賽事的主辦城市,將於2022年12月3至4日舉辦男子重劍青年世界盃,為首次舉辦世界盃分站比賽。

FIE網頁已經列出2022/23賽季的部分賽程,首項賽事將於2022年9月3至4日舉辦,為塞爾維亞的衛星賽分站;分數較高的首項賽事則為2022年11月10日展開的女子佩劍世界盃阿爾及利亞分站。賽程暫時更新至2023年3月,期間的部分比賽主辦地點待定。

FIE網頁截圖

其中香港亦於賽程表中「榜上有名」,賽程顯示香港將於2022年12月3至4日舉辦男子重劍青年世界盃分站,首日為個人賽,次日則為團體賽事。不過除了比賽日期之外,在FIE網頁及香港劍擊總會網頁均未有更多詳細資料。根據劍總網頁賽程,12月3至4日暫定將於石硤尾公園體育館主場舉辦香港公開劍擊錦標賽,未知屆時會於同場舉辦男重青年世界盃,抑或香港公開賽為世界盃讓路。翻查資料顯示,2021/22賽季共有6站男重青年世界盃,參賽人數從71人到227人不等。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FIE公布下季賽程 香港12月首辦男重青年世界盃

Posted on

【冷知識】為何女足球員國際賽「喼帽」比男足更多?

【體路專欄】能代表自己國家隊上陣,甚至出戰世界盃、歐國盃、亞洲盃等,相信是每位足球員的無比光榮。現時保持最高國家隊上陣紀錄的男子足球員是有196頂「喼帽」的科威特前鋒艾慕達華(Bader Al-Mutawa)。不過同樣有留意女足的小編卻發現,最多國家隊上陣次數的女足球員、美國名宿莉莉(Kristine Lilly)擁有逾300次紀錄,比艾慕達華代表國家隊次數更多的更有27名球員。究竟為何女足球員會比男足球員在國際賽上陣更多?

艾慕達華上月14日打破男足國際賽的上陣紀錄。(Instagram @kuwaitfootball)
C朗拿度(Photo Credit:UEFA.com)

根據國際足協(FIFA)紀錄,歷史上代表國家隊上陣最多的男子足球員是37歲的科威特前鋒艾慕達華。2003年已為科威特國家隊上陣的艾慕達華曾於2010年連續贏得海灣盃及西亞錦標賽,19年來為國家攻入56球。上月14日,他為科威特出戰亞洲盃外圍賽,是其第196次在國際賽上陣,正式超過馬來西亞名宿蘇進安成為男足的「喼帽王」。

現年71歲的馬來西亞名宿蘇進安於196911月、年僅19歲時已首次為國家隊上陣,出戰過1972年慕尼黑奧運及1980年亞洲盃決賽週等大賽。他於1984年退出國家隊,將歷時近15年的上陣紀錄鎖定在195次。專門統計足球數據的「紀錄·體育·足球數據基金會」就紀錄到,若計及非A級賽的話,蘇進安的上陣次數將達219次。

在國際賽上陣次數排行榜排第3名的與艾慕達華同樣是現役球員:葡萄牙球王C朗拿度。C朗拿度已為國家隊上陣189次,最快可以在年尾世界盃決賽週期間追平蘇進安的國際賽上陣紀錄。

莉莉(13號)(Instagram @kristinelilly)
冼佳雅(右)(Instagram @canadasoccer)

然而,若將艾慕達華的上陣放入女足上陣的排行榜,196次只能排在28位。歷史上為國家隊上陣最多的女足球員是美國傳奇球員莉莉,共有354次上陣紀錄,同鄉萊特(Carli Lloyd)及皮雅絲(Christie Pearce)則分別有316311頂「喼帽」。現役球員最多的就是加拿大名將冼佳雅(Christine Sinclair),暫時與皮雅絲並列第三位。為國家隊上陣200次或以上的女足球員共有26人,當中包括11名美國球員、3名加拿大球員,中國及瑞典亦各有兩人。

就此比較已發現,一眾女足名宿的國家隊上陣次數絕大部分都會比男足多,究竟原因何在呢?稍稍Google一下,發現早在7年前已有外國球迷提出類似問題。歸納小編觀察及外國球迷理解,大致能歸納出三大原因。

荷蘭的史必絲(Sherida Spitse)日前第200次為國家隊上陣。(Instagram @sheridaspitse)
今屆女子歐國盃由英格蘭主辦。(Instagram @lionesses)

首先,每年女足國家隊比賽數目其實比男足還多。以今年為例,FIFA為女足訂下的國際賽期共有6個,分別是2月、4月、6月、8月至9月、10月及11月,其中仍未包括年初的亞洲盃及7月的南美洲、大洋洲、歐洲及非洲國家盃。反之,男足只有1月至2月、3月、5月至6月、9月,以及年底世界盃賽期。撇開洲際盃賽賽期,女足球員今年最多可為國家隊上陣13場,男足球員則最多只有1012場。

女足國家隊較多會在國際賽期舉辦多國盃賽,例如「SheBelieves Cup」、法國錦標賽及四國賽等,相比男足的國際友誼賽有更高競爭性,球員亦較願意為國家上陣。

曾柏同(後排左二)、林永嫺(前排左三)(香港足總圖片)

第二,過往各國女足較少設立梯隊,不少女足球員在156歲時已成為「大國腳」。以莉莉為例,她於16歲的高中年紀已作「地標戰」,國家隊生涯長達23年,與莉莉同日獲首頂「喼帽」的咸姆(Mia Hamm)當日更未滿15歲半。日本名宿澤穗希1993年為國家隊上陣時,亦年僅153個月大。放眼香港亦有類似情況,林永嫺、曾柏同及陳穎霖等新星於156歲已為港足上陣。

女足球員比男足球員更早上陣,亦帶來另一個女足球壇的情況。由於女足參與人數遠較男足少,教練能選擇的球員也自然較少,間接令一些有潛質有實力的小將更早為國家隊上陣,也令她們未來持續獲選的機會大增。

巴塞女子隊以30戰全勝的戰績奪得西甲冠軍。(Instagram @fcefermeni)

最後一個原因,與賽期頻密程度有關。即使在歐洲頂級的女子西甲、法甲及英超等,隊數均不及男子聯賽。上述三個女子聯賽的隊數分別為16、12及12,但男子西、法、英聯賽同樣有20隊參賽,變相令女子球員一季參加的比數遠不及男足。以上季奪得本土雙料冠軍及女子歐聯亞軍的巴塞隆拿為例,即使在兩項淘汰賽均進入最後階段,全季比賽數目亦只是45場。反觀男子球員,上季同樣在三項盃賽踢到最後的利物浦,陣中兩名主將沙拿(Mo Salah)及文尼(Sadio Mane)共上陣70場,征戰里數接近200,000公里,而且有6成的賽事是在休息不到5天的情況下就要踢下一場。

比數多少及賽期頻密程度,與球員受傷機會成正比。前一季為巴塞及西班牙國家隊征戰71場比賽的柏迪(Pedri)只休息兩周便重投訓練,備戰去季賽事。結果他於去年底因大腿傷患復發缺陣,及後更發現傷勢比預期嚴重。女足球員休息相對充足下,因肌肉疲勞而受傷的機會自然較低,為國家隊上陣的機會亦自然更高。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冷知識】為何女足球員國際賽「喼帽」比男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