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成立 港將冀助羽毛球普及化

【體路專訊】香港羽毛球總會早前舉辦「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有限公司」成立典禮,正式在香港引入及推廣戶外羽毛球,並邀得伍家朗、李卓耀、鄧俊文、謝影雪等多位香港代表隊成員親身示範。一眾球手盼能隨時隨地參與的戶外羽毛球能夠成為本地羽毛球運動發展的動力,同時令這項運動更為普及。

羽總早前於南華體育會舉行「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五周年 世界羽毛球日:香港戶外羽毛球運動啟動日」,活動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獨家贊助。活動重頭戲為「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成立典禮,出席嘉賓包括立法會議員馬逢國、香港羽毛球總會、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有限公司會長湯恩佳、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楊德強、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康樂事務)孔得泉、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義務秘書長王敏超以及香港羽毛球總會兼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有限公司主席湯徫掄。

香港羽毛球總會、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有限公司會長湯恩佳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體育專員楊德強

香港羽毛球總會會長湯恩佳在致辭時表示:「大部分人士首次接觸羽毛球均在戶外,世界羽毛球聯會因而構思及推廣戶外羽毛球,本會響應在香港引入這項運動,適合不同年齡人士,在硬地、沙地、草地上都能隨時隨地體驗羽毛球樂趣。」他續指總會將舉辦同樂日、教練及裁判工作坊、安排運動員示範等,期望全方位推廣這項強身健體的運動,並在可見的將來舉辦全港戶外羽毛球錦標賽。體育專員楊德強則指:「戶外羽毛球運動規則與室內羽毛球有所不同,如人數可以三打三,參與度更多元化及更具彈性,場地亦不受限制,非常適合在學校及社區推廣。政府期待與總會一同合作,進一步推廣這項運動。」

典禮當日亦有一眾港隊球手親身示範,男單球員伍家朗及李卓耀在硬地上測試全新開發的戶外羽毛球的旋轉及飛行性;混雙球員鄧俊文、謝影雪、張德正、吳詠瑢、李晉熙及吳芷柔則在沙地上三打三,體驗戶外羽毛球的全新團隊規則。

伍家朗
李卓耀

立法會議員馬逢國亦親身上場體驗戶外羽毛球
體育專員楊德強亦有上場,與伍家朗拍檔雙打

港隊「一哥」伍家朗活動後表示,戶外羽毛球有利市民更容易投入這項運動:「自己小時候未正式學打羽毛球前,也是在戶外首次接觸這項運動。現在有了特製的戶外羽毛球,室外也能隨時打球及比比賽,甚至以後大家去沙灘也能打戶外羽毛球,相信一定有更多人能夠接觸這項運動。」鄧俊文及謝影雪大讚戶外羽毛球刺激好玩,認為推廣有助羽毛球運動發展:「戶外羽毛球讓更多小朋友可以隨時隨地、不受限制地接觸羽毛球,相信會成為未來羽毛球發展的推動力。」李卓耀就指戶外羽毛球有助羽毛球普及化,不過與室內羽毛球確有頗大分別,認為適應風向及球速就能夠享受這項運動。

伍家朗
鄧俊文
謝影雪
李卓耀

香港羽毛球總會亦藉啟動日舉辦不同活動,藉此全方位推廣此項新興運動,包括在南華會內擺設攤位遊戲,讓到場的家長及小朋友以輕鬆形式接觸戶外羽毛球。總會同日假奧運大樓賽馬會演講廳舉行戶外羽毛球教練及裁判工作坊,共超過160多名羽毛球教練及裁判出席。

會場內設有攤位遊戲

超過160多名羽毛球教練及裁判出席戶外羽毛球教練及裁判工作坊

戶外羽毛球在場地大小、用球及規則都與室內羽毛球有所分別,其特色包括:

1. 戶外羽毛球採用的「球」名為(AirShuttle),是一種全新開發的羽毛球,設計具有更強的防風性能,讓大眾對戶外羽毛球運動有更積極的體驗。

2. 世界羽聯建議參與戶外羽毛球時使用較低的球拍線拉緊磅數(8公斤至9公斤/ 17.5磅至20磅之間)和較粗的線。

3. 戶外羽毛球的球場設置非常簡單,只需要一套球網和一組邊界線。

4. 球場定為16米x6米(用於雙打和三打三)以及16米x5米(用於單打)的長方形,比室內羽毛球場的13.4米長稍長。

5. 戶外羽毛球場的前場兩邊均設有2米的禁區,球員禁止進入禁區揮打戶外羽球,以鼓勵遠距離揮拍。

6. 戶外羽毛球分為單打(每邊只有一名球員),雙打(每邊只有兩名球員)和三打三(每邊只有三名球員)。

7. 在三打三時,球員不能連接兩次球。球員必須讓同隊的其他球員接下一次的回傳。本規則將促使更多的球員場上移動,同時讓比賽更加講求策略。

8. 世界羽聯推薦的計分體係是11分制,五局三勝。比分出現10平後,先領先2分的一方為勝方。比分出現12平後,先贏得第13分的一方為勝方。

如欲了解更多戶外羽毛球資訊,可瀏覽世界羽毛球聯會戶外羽毛球官方網頁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戶外羽毛球總會成立 港將冀助羽毛球普及化

Posted on

【田徑】姚潔貞退役計劃再生育 形容生涯如奇妙旅程

【體路專訊】上月世界田徑錦標賽後宣布告別賽場的長跑天后姚潔貞,今日(15日)出席屯門愛定商場「空中跑步基地」開幕活動,她表示受左腳傷患纏身已大半年,這段時間的治療及休息幫助不大,需更多時間休養,加上一直計劃再生育,終決定暫別賽場,不會代表香港出戰亞運。

潔貞指這大半年左腳痛症一直蔓延,已沒心機再衝下去。被問及會否感到可惜,她表示:「會覺得可惜,但同時又感慶幸,因傷患被漠視愈久,情況便會愈差。之前因想出戰亞運而希望盡快痊癒上陣,但因疫情又少做治療,所以現在決定提前休息。」而計劃再生育的她亦直言:「反正亞運延期,下年又未知會否取消,覺得無謂再搏多年,加上一直希望多生一個小朋友,那倒不如在這段時間斬釘截鐵,好好計劃家庭。兩樣嘢加埋一齊,可能是上天的安排!」潔貞感概傷患加上再生育的期望,令她作出了這重大決定,但她亦表示不會放棄跑步這興趣:「再生育後仍會繼續跑步,但不會像以前般有衝勁地競逐高水平賽事了。」

左起:陳家豪、姚潔貞、黃芷銦、黎振浩

同為長跑好手的陳家豪對太太暫別賽場,都感到可惜:「跑出香港馬拉松紀錄後,她很有衝勁,希望出戰巴黎奧運,但因傷患影響確實沒辦法。」談及會否為太太「接棒」,他笑言自己已一把年紀,都想專注於家庭上:「眼見現時年輕跑手的卓越成績,覺得他們很有衝勁,我已經無咗以前團火,希望老婆退役後都收吓啲火。」

而談及這段跑步生涯,潔貞表示:「對資質平庸的我來說,這是一段奇妙旅程。」潔貞指初接觸馬拉松時,這並不是熱門既運動,能造就今天的成績,對她來說其實是一場機遇,起初由遇見家豪,及至日本教練村尾慎悅帶她步入賽場,令她希望放遠雙眼、走遠一點。「沒想過可做出如此成就,感謝天父所賜的機會,令我成為大家的榜樣。」潔貞亦希望以自身經歷,勉勵年輕跑手:「香港天氣及環境不利長跑運動,但香港運動員都能跑出好成績,令大家刮目相看,希望年輕人早點嘗試,出戰各馬拉松大賽,香港唔係唔得嘅!」

圖、文:實習記者郭詠琳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姚潔貞退役計劃再生育 形容生涯如奇妙旅程

Posted on

Red Bull 3人籃球賽18支決賽日球隊誕生

【體路專訊】「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周日(14日)進行第二天初賽,決出餘下9 支晉身8月20日男子組決賽日的球隊。多支由甲一及甲二球員組成的隊伍,包括:建龍飛馬A隊、B隊、 康仁體育會、T-Money Finance Limited、GDP均順利晉級。比賽8月20日將移師在屯門H.A.N.D.S籃球場進行男子組及女子組決賽,爭奪香港區冠軍以及9月埃及舉行的世界總決賽資格。

男子組第二天初賽,32支參賽隊伍分成8個小組先進行單循環賽,小組第一、二名隊伍進入第二輪賽事,被分成4個組別再進行單循環賽,爭奪餘下9個決賽日名額。結果建龍飛馬A隊、B隊、 康仁體育會、T-Money Finance Limited、GDP、A Team、歡樂滿東華、Easy(HK) Finance Limited及Wow Fitness順利晉級。

建龍飛馬派出A、B兩隊參賽,A隊由劉家傑、劉嘉榮、邱廣華及李旭川組成,在第一輪小組賽3戰全勝以首名躋身第二輪小組循環賽。另一支B隊,則由外援Julius Nyerrere Jasonn Hannibal率領另外3位華將馮嘉豪、張馳岳、朱梓鎔,在第一輪小組賽同樣所向披靡、大獲全勝。

建龍飛馬A隊在第二輪小組賽,與以甲一球隊康仁福建球員為體幹的康仁體育會同組,結果負於對手,只能以小組次名晉身周六決賽日,康仁體育會則以3戰全勝姿態首名出線。建龍飛馬B隊在第二輪小組賽雖然被同組的對手GDP以一球2分球反勝21:20,但仍能以較佳的總得分,以小組首名出線。

為了推動本地籃球運動,「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今年增設青年訓練營「Red Bull Half Court Youth Workshop」,為16至22歲年輕球員於7月中開始免費提供為期一個月、專門針對三人籃球的訓練,並分別選出男、女子各8位球員組成2支隊,並帶領他們出戰「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擔任男子隊教練的東方龍獅球員梁家顯,昨日率Ambitious在第二輪賽事止步,今日另一支青年訓練營隊伍Distance在第一輪小組賽3戰1勝2負未能晉級。

「Red Bull Half Court三人籃球賽」香港區決賽將於8月20日舉行,18支通過初賽晉級的男子組隊伍,將連同上屆男子組冠軍及亞軍球隊爭奪冠軍。女子組賽事參賽隊伍包括:16支通過報名參賽的隊伍、Red Bull Half Court 2021女子冠軍及亞軍隊伍,以及由Red Bull Half Court 2021全球亞軍成員卓婷擔任教練的2支通過「Red Bull Half Court Youth Workshop」組成的隊伍。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Red Bull 3人籃球賽18支決賽日球隊誕生

Posted on

【劍擊】19歲梁洛文首膺女佩冠軍 羅浩天挫何思朗男佩封王

【體路專訊】本地計分賽之一的「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開劍擊錦標賽」周日(14日)上演佩劍賽事,男子組有羅浩天15:11擊敗港隊隊友何思朗奪冠;女子組佩劍冠軍則由首次擠身決賽的梁洛文奪得,決賽以15:12反勝朱詠翹。

何思朗
張愷駿

男子組四強賽由香港排名第二的羅浩天對陳智軒,羅浩天以15:9取勝晉級,決賽對手為香港排名第一的何思朗。何思朗在四強面對排名第十五的張愷駿,在比賽期間左手一度受傷,但經治理後回復勇態,終以15:13險勝對手,躋身決賽。最終羅浩天於決賽一直保持領先下,以15:11贏得冠軍。

羅浩天

賽後羅浩天指今天未有為比賽定下特定目標:「我只想過前四名完成賽事,沒有定下特定目標,最緊要是放鬆打好每一場。」總結過去的國際賽季,羅浩天指男佩在團體賽國際賽悉數進入前16名,亦奪得亞錦賽銅牌,認為團隊今季發揮不俗,亦認為在「大師兄」林衍聰退役後開始找到方向:「一開始少了阿聰後,缺少了一位師兄帶領,大家都有點迷失,但現在大家開始磨合得好,可以互相幫助,亦成了今季成績好的原因。」他冀團隊來季能夠保持水準,繼續力爭佳績。

薜雅齊

女子組方面,四強由「新星」梁洛文以15:10擊敗何笑妍闖決賽。另一邊廂,香港排名第三的朱詠翹面對八強擊退香港「一姐」歐倩瑩的薜雅齊,則以15:9淘汰對手入決賽。決賽由香港排名第七的梁洛文挑戰朱詠翹,梁洛文一直處於落後,以6:8進入休息。朱詠翹一直未能拋離對手,埋下落敗的伏線,被梁洛文追成12:12平手後以15:12反勝,首奪錦標賽冠軍。

梁洛文(右)
朱詠翹

賽後梁洛文指未想過今日會奪標而回:「其實未有為賽事定目標,只希望能盡力發揮好表現,很高興今天能拿下冠軍。」梁洛文就覺得由八強入四強比較困難:「自己比較緊張,因為知道差一步能奪獎牌,但調整後就可以了。」決賽反勝驚險,放開心態成成敗關鍵,她表示:「既然落後,不如放開打,盡量減少失誤。」梁洛文將在10月參與U23亞洲錦標賽,亦希望挑戰港隊亞運席位。

女花決賽由梁雅蕾以15:12擊敗高珮慈奪冠

圖、文:實習記者邱景煜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19歲梁洛文首膺女佩冠軍 羅浩天挫何思朗男佩封王

Posted on

【劍擊】大心臟逆轉!張家朗一劍反勝蔡俊彥本地賽封王

【體路專訊】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公開劍擊錦標賽今日(14日)上演男子花劍賽事,港產「劍神」張家朗在決賽迎戰隊友蔡俊彥,於局末落後12:14下連取3分逆轉,終以一劍險勝封王。

張家朗(左)

張家朗6月時因於海外集訓而未參加會長盃,今次是相隔大半年後再度參加本地賽事。張家朗今日於小組賽取得5勝1負,總成績在81名劍手中以第8名出線淘汰賽,免戰64強下直接獲得32強席位。張家朗於32強順利奏凱後,16強先以15:11淘汰港隊隊友崔浩然,8強再以15:5擊敗另一港將楊子加,並於4強15:4輕取李逸朗,決賽與蔡俊彥爭冠,後者在另一場4強賽以14:13險勝吳諾弘。兩人於決賽比分一直緊咬,縱使蔡俊彥末段拉開至14:12,張家朗卻於第三局開始後的12秒內連取3分,以15:14反勝登上冠軍寶座。

蔡俊彥
蔡俊彥(左)4強擊敗吳諾弘

賽後張家朗表示本次比賽心態與參加奧運差不多,都是抱著要勇敢去試,不怕輸的心去作賽。時隔大半年再回到香港比賽,他感恩可見證更多年輕的選手成長,亦直言在奧運後打劍的心態更放開更無包袱:「自己作賽表現比以往冷靜淡定,減少了年輕時的衝動,我覺得這樣有好有壞,雖然以前的衝動能令自己表現更進取,但現在卻能更理性地分析對手,所以希望之後能更好地取得平衡。」

家朗在7月的世錦賽上勇奪銅牌,惟世界排名仍被超越,下跌一名至第二位,被問及會否想再成為「世一」,家朗謙虛表示:「曾經拎過都已經好開心,現在的『世一』是一位很年輕及強勁的對手,當然我也很希望能打敗他,但排名亦不是最重要。」完成今次比賽後,賽季亦正式完結,家朗將放假至9月中重投訓練,他希望這段休息的日子能多抽時間陪伴家人,而下個賽季的目標則是維持排名,及希望能取得世錦賽金牌。

圖、文:實習記者郭詠琳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大心臟逆轉!張家朗一劍反勝蔡俊彥本地賽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