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第四版於香港正式發佈

主禮嘉賓(後排左四起)容啟怡博士、鄭泳舜議員、徐曉露副署長、容樹恒教授、Fabio Pigozzi 教授、Yannis Pitsiladis教授、劉永松教授、張維醫生及鄭景亮先生,與香港作者合照。

【體路專訊】乘著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即將舉行的熱潮,運動醫學界今日迎來重要里程碑。由國際運動醫學聯會(FIMS)主編的最新版本《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Sports Physician Handbook,第四版)正式於香港發佈,標誌著香港在國際運動醫學領域的參與與貢獻再進一步。

此書由國際運動醫學權威、香港中文大學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主任容樹恒教授,並聯同國際運動醫學聯會主席Fabio Pigozzi教授及科學委員會主席Yannis Pitsiladis教授共同主編,集合全球近百位專家共同撰寫。當中包括三十多位香港運動醫學專家及六十多位國際權威,並由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團隊負責統籌與協調。全書長達九百頁,內容橫跨運動醫學的主要範疇 — 包括賽前體檢、場邊傷患評估、康復訓練、藥物檢測、青少年及女性運動員照護等;同時新增運動傷害預防、復原心理學及跨專業協作等新興議題,全面反映現代運動醫學的最新發展與國際趨勢。

三位主編與香港中文大學運動醫學團隊合照。
容樹恆教授與《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Sports Physician Handbook,第四版)

發佈儀式於香港體育學院(HKSI)舉行,吸引多位本地及海外運動醫學專家、大學學者與體育界代表出席,共同見證這本國際權威手冊的誕生。發佈會上,容樹恒教授邀請三位來自香港的作者分享編撰過程中的理念與挑戰,並探討未來版本中可納入的新主題,以回應運動醫學持續演變的需要。

此外,為全力支援香港代表團在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的醫療保障工作,主辦方特別向代表團贈送共六十本《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由香港體育學院運動醫學部署理主管容啟怡博士代表接收。這批書籍將分發予參與賽事的隊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師及運動科學團隊,作為臨場醫學決策與實務參考,加強協助他們支援運動員的健康與表現。

容樹恆教授與三位香港作者,(左起)容啟怡博士、尹希文醫生及李軒宇博士分享編撰《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的過程中的理念與挑戰。
容樹恆教授與兩位主編向香港代表團隊醫贈送《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由容啟怡博士代表接收。

容樹恒教授在致詞中指出:「這本手冊不僅匯聚了全球運動醫學專家的智慧與經驗,更象徵香港在推動亞洲及國際運動醫學發展中的積極角色。我們希望透過知識共享,進一步提升專業水平,為運動員提供最科學、最全面的支援。」

此舉不僅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運動醫學交流樞紐的地位,亦為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奠下堅實的醫學後盾。

《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Sports Physician Handbook,第四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運動醫學國際聯會隊醫手冊》第四版於香港正式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