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完成重建 優化設施推動馬術運動

【體路專訊】服務社區逾40年的香港賽馬會(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經過全面重建工程後重開,並於周四(16日)舉行開幕典禮。換上全新面貌的騎校,馬房擴充、並增設全天候室內沙圈等設施,為公眾帶來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推動馬術運動發展,並為有需要的傷健人士提供策騎治療。

香港賽馬會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
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陳偉偉(左三)、香港賽馬會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右三)、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董事應家柏(左二)、香港傷健策騎協會主席楊存洲(左一)、香港傷健協會主席何永煊教授(右二),以及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四屆殘疾人奧運會的馬術運動員謝佩婷(右一),出席香港賽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開幕典禮。

馬會及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於典禮致辭時表示:「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重建後,為公眾提供更優質、現代化的學習環境,讓更多市民接觸馬匹、學習騎術,進一步普及馬術運動,並透過『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從中發掘具潛質的青年騎手,培育他們成為馬術精英。」

馬會管理及營運三間公眾騎術學校,每年合共服務約6萬人次。其中,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始建於1978年,由馬會捐款支持營運,為大眾提供接觸馬匹及馬術運動的機會。學校於2022年展開全面重建工程,並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撥款三億七千五百萬港元支持。

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重建後設施優化,包括:馬房擴充至38個馬格,增設全天候室內沙圈、模擬馬匹等,令人馬免受天氣影響,課堂安排更具彈性。學校活動亦更趨多元化,新增馬房參觀等,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認識馬匹。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新建的全天候室內沙圈,可供公眾人士、專業騎手及傷健騎手進行策騎訓練。
馬會馬術事務主管龐雅雯(左一)、馬會公眾騎術學校馬術高級經理陳世健(右一)、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四屆殘疾人奧運會的馬術運動員謝佩婷(右二)、馬會青少年馬術隊成員羅梓然(左二)及趙元熙(中)合照。

重建工程同時加強騎術學校的無障礙及安全設計,以進一步支持學校為殘疾人騎手,包括香港傷健策騎協會的學員提供騎術訓練、作策騎治療之用。與其他馬會公眾騎術學校一樣,部分「香港賽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下的馬匹亦獲調配到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在策騎課堂中使用,協助牠們展開「第二職業」。

全新的馬房共設有38個馬格,配備空調系統。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始建於1978年,重建工程後於九月起試運。

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成立公眾騎術學校,及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成立馬會馬術隊,培育香港精英騎手。於2016年,馬會與中國香港馬術總會合作,成立「香港馬術精英計劃」,為騎手提供馬術專才指導和全方位的專業團隊支援服務;計劃於2017年擴展至殘疾人馬術騎手。馬會亦與馬術總會及香港體育學院合作於2019年推出「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培育未來人才;計劃於2022年進一步擴展,成立馬會青少年馬術隊(內地),以支援駐內地有潛質的香港年輕騎手。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完成重建 優化設施推動馬術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