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粵港澳全運|港隊主場迎保齡球全國強敵 退役港將組隊盼再登頒獎台

【體路專訊】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群眾項目保齡球將於本月22至24日在啟德體育園保齡球中心Top Bowl上演,總會今日(11日)在場地舉行拜神祈福儀式,10名港隊代表都有出席。本屆全運會首次將保齡球納入為群眾賽事,吸引了多位退役運動員重新集結。曾多次為港出征的李詠茵表示,過往以港隊運動員身份比賽,成績往往與資助制度和排名掛鉤,會有巨大的心理壓力,如今以「群眾」身份出戰,反而能更專注於享受比賽及重拾對保齡球的熱愛,並認為這次比賽的挑戰在於未知的對手風格。

麥卓賢
甘兆麟

香港將派出男、女子各一隊五人代表隊伍作賽,選手全為退役運動員。一眾代表雖然已離開職業體制多年,但從今年五月起每周兩次集體訓練備戰。今次賽制採用「一人一格」的比賽形式,因此團隊默契極為重要。曾贏得男子三人賽世界冠軍及多塊亞運獎牌的麥卓賢表示,今次以「群眾」身份與舊隊友並肩參與比賽別具意義,雖然已不再是全職運動員,但仍有參加香港公開賽等較具規模的國際賽事,比賽的節奏和氣氛對他來說仍然熟悉。他透露為了保持競技狀態,除了總會安排的常規訓練外,亦會參加本地聯賽,平均每周有3至4天比賽及訓練。談及比賽目標,麥卓賢表示內地代表隊實力強勁,但因為缺乏交鋒機會,對選手並不熟悉,令比賽更添變數。

甘兆麟表示,退役多年,隊員們大都忙於工作與家庭之中,仍願意抽出時間重新找回賽場上的節奏與感覺。他又形容全隊目標一致望再踏上頒獎台,惟即使能否奪得獎牌都希望透過比賽留下難忘的回憶,為自己多年來的運動生涯寫下精彩的一章。

譚舜而
李詠茵(右)

曾代表香港參加2014年南韓仁川亞運會的前港將譚舜而表示,闊別賽場7年後應舊隊友的邀請復出,需要很大的決心與努力,尤其要兼顧工作與訓練並不容易。但雖然已有多年未參與大型賽事,仍珍惜能與昔日隊友再次為港出戰的機會。李詠茵就表示,以「群眾」身份與過往以專業運動員身份參賽的感覺截然不同:「過去代表港隊時成績往往與資助排名掛鉤,壓力巨大,如今反而更能享受比賽過程,重拾對保齡球的純粹熱愛。」

劉掌珠

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主席劉掌珠表示,保齡球場館早於今年一月已成功舉辦兩場世界級賽事,整體籌備過程並無太大困難,但場館觀眾席位不足是目前最大挑戰,即使已有預備,讓觀眾都能有良好的觀賽體驗,但預料不少觀眾或需以站立方式觀看比賽。她特別提到,北京、上海及安徽代表隊實力強勁,尤其安徽隊早已抵港並長期駐場訓練。

賽事首日(22日)會先上演男女子個人賽,次日進行雙人貝克賽,最後一日為五人貝克賽。男女子個人賽將根據六局比賽中的總分數來決定名次,雙人賽則限派一對組合,並採用考驗團隊輪流投球策略的十二局貝克賽制進行,五人隊際賽以十八局貝克賽制進行。

圖、文:實習記者吳昕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粵港澳全運|港隊主場迎保齡球全國強敵 退役港將組隊盼再登頒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