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萊茵魯爾世大運|劍擊隊17人大軍征德國 佩劍隊劍指團體賽獎牌

【體路專訊】萊茵魯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將於7月16至27日在德國舉行,中國香港代表團將派出75名運動員出戰10個項目,當中劍擊隊除了佘繕妡在女子重劍個人賽力爭衛冕,在港隊合作逾3年的女佩劍手梁洛文、薛雅齊和朱詠翹,異口同聲表示在教練李旭宰親自督師下,目標只有一個:「希望團體賽贏獎牌!」

後排左起:李逸朗、張愷駿、麥朗圖、陳樂熹、吳庭騫、梁天晴;前排左起:胡兆祥教練、梁雅蕾、梁洛文、薛雅齊、黎曉瞳、陳諾思、符妤名、朱詠翹、盧志剛領隊

第32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將於7月16至27日在德國萊茵魯爾都會區舉行,中國香港代表團將派出109人代表團,當中75名運動員分別出戰10個體育項目,包括射箭、競技體操、田徑、羽毛球、劍擊、賽艇、游泳、乒乓球、跆拳道及網球。代表團周一(8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授旗禮,惟上屆成都世大運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得主佘繕妡因事未有出席。

相關報道:世大運|萊茵魯爾世大運下周三開鑼 跆拳道港將盧蔚豐冀衝擊獎牌

佘繕妡在成都世大運贏得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圖:體路資料庫)
張家朗(左二)和蔡俊彥(左一)在成都世大運的男子花劍個人賽披金掛銅,兩人再夥拍吳諾弘(右二)及李逸朗(右一)在團體賽奪金。(圖:體路資料庫)

港隊在2023年的成都世大運歷史性贏得4金1銀7銅,當中佘繕妡在女子重劍個人賽稱后,張家朗和蔡俊彥在男子花劍個人賽披金掛銅,兩人再夥拍吳諾弘及李逸朗贏得團體賽金牌,助劍擊隊以2金1銅成為獎牌大戶。不過,「劍神」張家朗和蔡俊彥今屆因超齡未能參賽,上屆男花團體賽奪冠班底,在萊茵魯爾世大運只剩李逸朗一人。

劍擊隊今次派出17名運動員角逐萊茵魯爾世大運,是代表團中最龐大的隊伍,而港隊佩劍教頭李旭宰更會親自督師,這位韓籍名帥在2017年曾帶領日本佩劍隊出戰台北世大運,當年其麾下好手江村美咲贏得個人賽銅牌之餘,亦夥高嶋理紗、福島史帆實和向江彩伽贏得團體賽金牌。女佩港將梁洛文、薛雅齊和朱詠翹皆信心十足,齊聲表示在李旭宰教練的帶領下,會以踏上頒獎台為目標,「我們真的很有信心,加上李教練親自帶隊,佩劍隊的目標就是贏獎牌。」

梁洛文、薛雅齊、朱詠翹
李旭宰教練將親自領軍(圖:體路資料庫)

梁洛文、薛雅齊和朱詠翹自2022年開始合作,並在該屆U23亞錦賽的團體賽奪金,隨後於2023年亞錦賽團體賽摘銅,默契上不成問題。不過,年僅19歲的薛雅齊笑言,「我們狀態好時就會一齊好,但其中一個(狀態)跌時,就很容易全隊士氣低落,這方面仍要努力磨合。」

萊茵魯爾世大運的劍擊賽期為7月17至22日,當中女子佩劍個人賽於19日上演,團體賽則於22日壓軸上演,而劍擊世錦賽將緊接於7月22至30日於格魯吉亞第比利斯舉行。3名佩劍女將戰畢世大運將會合「大師姐」歐倩瑩準備世錦賽,雖然兩項大賽賽程相近,但她們皆認為問題不大,「我們每年都有一、兩站世界盃或大獎賽中間只隔一個星期舉行,所以我們都習慣了這個模式,相信影響不大。」

梁洛文和朱詠翹曾出戰成都成大運,但薛雅齊則為世大運新丁,她笑言最期待跟各國運動員交換徽章,「我最想去換pins!可惜今次世大運沒選手村,可能沒太多機會碰見其他代表團的選動員,要交換徽章的難度變得更高。」

陳諾思

至於巴黎奧運代表陳諾思(Daphne)同樣首次出戰世大運,這名負笈美國西北大學的女子花劍手則輕裝上陣享受比賽,未有在成績上定下太多目標,「始終今年要兼顧學業和打劍,經常舟車勞頓也很疲累,飛到不同地方要重新適應時差。我不想給自己太大壓力,希望能享受世大運,看看跟其他運動會有甚麼不同。」

雖然女子花劍隊會派出陳諾思、符妤名和梁雅蕾出戰萊茵魯爾世大運,惟前兩者在7月18日戰畢個人賽,翌日就要趕赴格魯吉亞準備世錦賽。對於未能出戰在21日舉行的世大運團體賽,陳諾思不諱言感到可惜,「我第一次參加世大運,當然個人賽和團體賽都想打,但是真的趕不及參加團體賽,我們打完個人賽就要馬上離開。」

現正放暑假的陳諾思,透露戰畢世錦賽會返港,並於下月參加會長盃劍擊錦標賽,惟11月在啟德體藝館主場上演的粵港澳全運會,則要視乎能否向學校請假,「我當然想打全運會,但我在9月開學,時間上有點尷尬,看看能否請假。」

代表團團長侯耀忠直言劍擊、跆拳道、網球、游泳等隊伍皆為港隊的獎牌希望。

香港體育學院及香港賽馬會於2023年推出賽馬會優秀運動員獎勵計劃(計劃),向在大型綜合運動會表現出色的香港運動員提供現金獎勵,鼓勵及表揚運動員爭取佳績,為港爭光。這項3年計劃涵蓋多個大型綜合運動會,包括在德國萊茵魯爾舉辦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次賽事的香港個人項目金、銀、銅牌得主,可分別獲得港幣50萬、25萬及10萬元獎金;而團體項目的金、銀、銅牌得主,則可分別獲得港幣100萬、50萬和20萬元獎金。

萊茵魯爾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成員

射箭隊

射箭:朱栢豪、魏澔遵、葉天朗、潘玉羲

競技體操隊

競技體操:朱柏臻、黃俊熙、黃昱霖、陳卓琳

田徑隊

田徑:陳俊浩、吳君浩、羅毅謙、黃珀恒、葉景維、陳佩琦、張靜嵐、白凱文

羽毛球隊

羽毛球:陳卓洛、高城熙、劉善熹、王澈、傅智恩、梁詩樂、梁悅儀、馬子雪、吳天殷

劍擊隊

劍擊:陳樂熹、張愷駿、何柏霖、李逸朗、梁天晴、麥朗圖、吳庭騫、袁諾文、陳諾思、陳祉澄、朱詠翹、佘繕妡、黎曉瞳、梁洛文、梁雅蕾、薛雅齊、符妤名

賽艇隊

賽艇:陳柏匡、黃鉦

泳隊

游泳:陳一鳴、張智傑、何承燁、何肇倫、關鵬、麥世霆、伍棹然、張心悅、林凱喬、吳麗華、孫恩

乒乓球隊

乒乓球:陳顥樺、施穎亨、溫保庭、姚鈞濤、江芷林、李凱敏、吳詠琳、黃凱彤

跆拳道隊

跆拳道:陳頌賢、陳建鋒、卓俊延、盧蔚豐、呂靖楠、黃焯賢、李子晴

網球隊

網球:陳珏汛、吳奇龍、黃澤林、石卓盈、王康怡

歷屆世大運港隊成績(8金2銀14銅)

2023 武術男子太極劍金牌(許得恩)、女子重劍個人賽金牌(佘繕妡)、男子花劍個人賽金牌(張家朗)、男子花劍團體賽金牌(張家朗、蔡俊彥、吳諾弘、李逸朗)、武術男子南拳銀牌(劉子龍)、武術男子太極拳銅牌(許得恩)、女子棍術銅牌(沈曉榆)、乒乓球女子團體賽銅牌(杜凱琹、蘇慧音、林依諾、吳詠琳、李凱敏)、乒乓球混雙銅牌(何鈞傑、杜凱琹)、男子花劍銅牌(蔡俊彥)、網球混雙銅牌(黃澤林、王康怡)、羽毛球男單銅牌(高城熙)

2019 網球女單銅牌(張瑋桓)、網球女雙銅牌(張瑋桓、伍曼瑩)

2017 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何詩蓓)、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何詩蓓)、網球男子雙打銅牌(楊柏朗/黃俊鏗)、武術女子太極拳太極劍銅牌(莫宛螢)

2015 游泳女子50米背泳銀牌(歐鎧淳)

2011 田徑男子4×100米接力銅牌(何文樂、黎振浩、梁祺浩、葉紹強)、劍擊女子佩劍個人銅牌(歐陽慧心)、體操女子跳馬銅牌(黃曉盈)

2009 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金牌(韋漢娜)、游泳女子100米蝶泳金牌(韋漢娜)

圖、文:許嘉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萊茵魯爾世大運|劍擊隊17人大軍征德國 佩劍隊劍指團體賽獎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