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路專欄】6字倒轉就是9,抽獎時經常會問這是6還是9,這一次真的把6字看成9了。由於澎湖 Ironman 比賽日天氣突變,刮起6-9級風,岸上大風, 海裏大浪。安全起見,主辦單位一方面縮短了游泳距離,另一方面更改單車賽道以避開海浪泊岸的海邊,結果總距離由226公里變成了229公里。
229公里是否比226公里厲害?我不知道,但肯定最厲害的是鐵人能臨場適應各種天氣變化,大會說如何更改就照著做,沒有問號, 沒有怨言,只有黙黙以堅毅完成賽事。
比賽日是4月13日,星期天, 原定早上6時開賽,但由於天氣突變,風勢超强,大會於大約5時30分宣布賽事延遲至6時25分開始,兩圈的游泳減至一圈;原本海邊的單車段減去,原定的3圈外島改成4圈。
為了更能確保運動員的安全,原定每5位運動員出發減至2個,所以游海部份沒有了正常的擠擁,就在泳池練習般自顧自的游著,伴隨同游的由一班同一目標的運動員改為亂打亂踢的海浪。
波濤的確洶湧,並不是每一次sighting都能看到定位的浮波,這時form goggles就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即使未能看清浮波,我亦猛有信心的知道方向正確。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大會時間用了35分16秒完成游泳部份,組別第一,不過大家也知道226的游泳部份只是熱身, 好戲在後頭。
這次比賽準備得好嗎?可以說好,也可以說不好。因為在練習的前2個月,練習量及休息的平衡是做得不錯的,感覺狀態是上升中,訓練是能吸收到的,除了沒有團練的游泳,我以為單車及跑步都有機會PB。可惜賽前三星期的超大工作量,虛耗很大,又出現超級疲勞的情況,無論心神還是體力,已經遠離了自己的比賽。無辧法啦, 每個分齡組運動員都會遇上的問題,唯有在有限的情況下,盡力做好, 把目標降回完成就好了。
屋漏兼逢連夜雨,除了不在狀態,賽前一天還病了,變聲及輕微發燒,多謝同房帶了個私人藥房,吃了藥,午睡後,退燒了。
可能沒有團練游水,游水能力確有下降,完成游泳部份有點累,加上一直提自己,必需留前鬥後,所以沒有極速走到T1,轉項動作亦減慢,順道稍作休息, 好好迎接狂風。
不羈的風沒有令任何人失望,瘋狂的從四方八面吹向各位鐵人,頂風我們有著各種破風的黑科技,可是側風就只可靠真實的自己。為了保命, 我幾乎把所有力量放在保持平衡以防跌車上,速度快慢己沒有心情留意,最重要是不被吹倒。
40K後進入了外島,情況稍為好轉,或者其實風勢依然大,但因為重復騎四圈,對賽道及環境比較熟識,知道那一個位有側風,那一個位可以使用Aero Bar,感覺上比較好,但速度仍然慢。
自知體力有限,目標只求完成, 所以每次經過Personal Need Bag的位置,我也停一停,享用事先準備的「美食」,休息一會再上路。
4圈完成後,回程的路上本來是比較易騎,可以用破風姿勢的機會亦比較多,可惜,當正高興的看到自己車錶已騎了170K時,卻看到大會距離標示只有165K。我立即問鄰近的運動員,他們的車錶顯示的總里數,答案是跟我一様,即是說,大會送多了5K給我們,真的要說一聲,「多謝!」。單車完成時間7小時45分,組別最慢。
完成最後的絶望5K,進入這次我最有信心的跑步,因為跑姿配合跑鞋,練習時效果不錯,但知道臨場狀態不佳,騎車後,餘下的體力很有限,所以在轉項區也是慢慢的,以往我不會使用防抽筋噴霧及防曬, 因為這次是慢慢的轉項,看到大會有提供的,便使用一下。然後再上一次廁所,提自己專注跑姿,放鬆雙腿,順著跑就是了,最重要是完賽,若能全程用跑的,就已經好好。
4圈的貪食蛇賽道,不斷看見隊友及打氣團,其實很好,用跑姿跑,頭2圈表現不錯,平均都在6分頭,有一刻相信自己可以靠跑步追上去。但是很肚餓,間中要在補給站停下進食,又拖慢了。飲水可以不停下,但進食就不敢了,因為胃比較弱,驚吞得太快會觸發胃痛以致不能完賽,所以只好停下來慢慢進食。
最後2圈進入筋疲力竭的狀態,開始出現7分配速,本來覺得可以靠跑再追前幾名的我,知道要改變策略,提配自己,完成才是最重要,這次不是迫害自己的時候,讓自己慢下來吧,能以跑去完成全程已經很好。
就這樣慢慢的完成最後2圈,順利衝過終點,聽到動聽的一句:「You are an Ironman!」。跑步時間4小時53分06秒,組別第6。
這次的Ironman旅程,真的身心俱疲。心累,是因為太多工作,出發前又突然出現很多阻滯,腦袋只想休息,沒有什麼社交媒體的post,亦沒有為第一次參與226的隊友拍照紀念。賽後,腦袋仍是一片空白,不知道要做什麼,累得又再一次反問自己是否需要退役。直至回家的第三天,休息多了,才能執筆寫這篇賽後報告。
這次總成績,26人當中,組別第9,與以往自己的排名計,是第二好的一次, 亦是10次ironman當中,難得全程用跑的第二次。自2016年得過組別第4名,一直以為自己已經不再是豆腐鐵人,但其實客觀翻看往績,我仍然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豆腐鐵人。把目標降低一點,對自己可能會更好。
今次賽後,有一點不同,賽後第四天,我竟然想踩Trainer,不過單車未砌好;還有我竟然想報名5月11日的大美督三項奧運距離,不過我無road bike,只是想,還有很多借口不做, 哈!哈!哈!哈!
台灣人說的一句很好,「不做想一輩子,做了講一輩子」,想玩三鐵又未玩的你, 行動吧!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爆風中的澎湖 Ironman - 累並快樂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