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讀者投稿】以薪火相傳的力量 從日本打到瑞典

【讀者投稿】坦白說,在升上中學之前,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手球這項運動,更沒有想過自己可以手握一顆手球遊走不同國家,擴闊視野,大開眼界。

我們是來自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的手球隊成員石鳴宇和謝振瑋,在去年以 U16 青少年手球賽代表隊的身份在 2022年12月24日到2023年1月1日遠赴瑞典參加比賽。是次瑞典之行令我們獲益良多,畢生難忘。

初踏日本 再遠赴瑞典

想當年中一,我們在學校手球隊教練覃業恩(筆 sir)和學校體育科老師倪健生老師(倪 sir)的鼓勵下懵懵懂懂加入了手球隊。當年球隊舉辦了日本交流團,我們有幸跟隨高年級的師 兄們到日本與當地的球隊交流和集訓,漸漸喜歡上了這項運動。

 

這次瑞典之賽是我們首次踏足瑞典。歐洲隊員身體質素一般較亞洲球員好,但後天的訓練和臨場的反應也相當重要。我們首場敗給了瑞典隊,但我們將所學迅速運用在第二場和第三場對戰德國隊的比賽中,活學活用為我們帶來了兩場勝利。可惜的是,第四場我們再次不敵瑞典隊,但我們從球賽中得著不少。我們在最後一天去了看總決賽,見識到 U19 隊的實力,眼見身型較矮小的球員也有很強的實力 – 移動之敏捷、傳球之準繩和射球之猛烈, 令我們明白到後天努力練習的重要性。還有的是戰術運用,我們觀察了很多隊伍的球員在 比賽中一直與其他球員溝通,商討打法和策略,這點是我們要多加學習的。

無懼疫情考驗 線上線下師兄弟隨時就緒 過去三年因疫情關係,社會被迫停擺,我們的訓練亦因疫情的到來戛然而止。幸而筆 sir召集了一眾已畢業的前手球隊成員,為我們安排線上的視像訓練 – 從掌上壓到模擬射球練 習,再從討論戰術到師兄們的經驗分享,令我們在疫情的期間仍可保持最佳狀態。在防疫措施稍稍放寬之時,我們更加加緊操練,保持最佳狀態,一刻也未曾鬆懈。每次線上或線 下的訓練,也有已經畢業了的師兄回來幫忙,要不提醒我們要注意的事項,要不和我們一起訓練,再與我們分享他們的經驗。要知道,他們要兼顧工作和學業已經十分忙碌,再抽 空回來訓練除了是對手球的熱愛,更是對傳承的重視,希望能提攜我們,讓我們發光發熱, 這種情誼我們深受感動,沒齒難忘。我們更得知早在 2018年時,我校已有兩位師兄代表 香港到捷克出席捷克布拉格手球分齡賽,令我們這次到瑞典,更感到傳承的力量。

以努力答謝各方栽培 希望再下一城 可能很多專業球員會經常到海外集訓和參賽,但對於出身基層家庭的普通中學生而言,到 海外比賽可能是一生人一次的機會,我們十分榮幸能夠有這次機會。

首先要感謝本校前任校長陳千里校長和現任校長陸詠恩校長的支持。陳校長春風化雨數大 載,對培育學生的德智體群美不遺餘力,在任期間大力推動本校手球隊發展,為球隊奠定 根基。陸校長雖然只帶領了南昌大家庭兩三年的光景,但對手球隊的支持有增無減,對球隊眾人打下強心針,好讓我們努力訓練,繼續為校爭光。更要感謝筆 sir 和倪 sir 的知遇之 恩和幫忙,他們從我們中一一直教導我們,這次瑞典之旅更協助我們聯絡各個單位和處理 大量文件,勞苦功高。最後當然要感謝一眾師兄們,在線上線下一直以行動支持着我們。 我們希望畢業後能夠繼承這份傳承的精神,回到母校,薪火相傳,與年輕的球員一同訓練。

說到將來,本校手球隊計劃於暑假再度舉行日本集訓交流團,我們會與初中的隊員到日本集訓,希望一切順利。我們更冀望將來能在手球界繼續貢獻自己,進軍更高級的界別,令自己成為更優秀的球員。

文/圖: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陳南昌紀念中學 石鳴宇、謝振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讀者投稿】以薪火相傳的力量 從日本打到瑞典

Posted on

【多哈乒賽】「黃杜配」不敵中國組合混雙奪季

【體路專訊】「WTT多哈挑戰賽」周四(19日)繼續上演,黃鎮廷/杜凱琹在混雙八強31輕取奧地利組合晉級,惜四強力戰下不敵中國組合林詩棟/蒯蔓,但仍奪得季軍。

黃鎮廷早一日三線出擊,最終在混雙及男雙過關。這日香港「一哥」先在混雙八強與拍檔杜凱琹亮相,面對奧地利組合Robert GardoaSofia Polcanova。「黃杜配」首兩局先贏1171513,即使隨後被追回一局1210,仍能再取117闖入四強。及後與中國組合林詩棟/蒯蔓爭奪決賽席位,港將首局與對手激戰至「刁時」,惜以11:13失利,及後再連輸兩局7:11、6:11無緣決賽,名列季席。

何鈞傑/黃鎮廷(圖:WTT)
杜凱琹/朱成竹(圖:WTT)

男雙方面,黃鎮廷/何鈞傑在8強撼中國組合周凱/于子洋,首局同樣在「刁時」下以11:13失利,及後連輸兩局9:11、6:11,未能打入4強。女雙的杜凱琹/朱成竹在八強面對張瑞/蒯曼,雖然先贏一局14:12,但之後三局連輸9:11、8:11及9:11行人止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多哈乒賽】「黃杜配」不敵中國組合混雙奪季

Posted on

【印度羽賽】「鄧謝配」力戰43分鐘告負 16強止步

【體路專訊】世界排名第20位的香港羽毛球混雙組合鄧俊文/謝影雪今(19日)出戰超級750印度公開賽次圈賽事,硬撼排名15位的丹麥球手Mathias Christiansen/Alexandra Boje,最終兩人力戰43分鐘後以盤數0:2惜敗,無緣8強。

這是香港羽毛球隊2023年的第2站賽事,事隨4個月再戰國際賽的「鄧謝配」昨日只花34鐘便以直落2局輕取丹麥的Mikkelsen Mikkel/Soby Rikke,繼上周馬來西亞羽賽後再入16強,亦再次成為港隊「獨苗」。鄧俊文/謝影雪今日與Mathias Christiansen/Alexandra Boje爭奪8強席位,雙方此前3次交鋒,港將1勝2負,對上一次對壘正是打足3局後首次奏凱。

「鄧謝配」是役首局慢熱,接戰即先失3分,之後進一步被拉開比分,落後5:11進入技術暫停,下半局依然處於劣勢,以16:21告負。第2局戰情較為緊湊,「鄧謝配」反力反撲,惟多次領先下都被追平,直至13:13平手時更連失4分,最終再負一局18:21,連續兩站16強止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度羽賽】「鄧謝配」力戰43分鐘告負 16強止步

Posted on

【籃球】籃總預計6月辦首屆三人籃球聯賽 主席陳瑞添:希望未來走向精英化

【體路專訊】香港籃球總會今日(19日)舉行傳媒午宴,主席陳瑞添在席上表示,今年籃總會主力推動三人籃球,預計於6月舉行三人籃球聯賽,希望將此項目推向精英化。陳瑞添更盼未來能舉辦嘉年華式賽事,令全城投入籃球氣氛。

行政長官李家超上任後首份施政報告提到希望推動「城市運動」,當中包括東京奧運新增的三人籃球。為響應有關政策,香港籃球總會決定新一年大力發展三人籃球,,總會主席陳瑞添表示:「計劃在6月舉行首屆三人籃球聯賽,緊接進行銀牌賽及常規聯賽。新年後我們會邀請屬會的教練及領隊開研討會,希望每個屬會能夠派出最少兩隊參與三人籃球賽事。我們不希望每隊只打一、兩場就完結,所以賽事會採取循環制。」陳瑞添預計賽事會進行一個月,預計籃總轄下屬會都會參與,他又指賽事牽涉港隊選拔,因此必須要為香港居民才能參與,但杭州亞運的陣容將不受影響。

籃總主席陳瑞添

對於三人籃球,陳瑞添寄望未來能達至精英化,成為體院精英項目之一:「三人籃球講求投籃準、速度快及個人技術,與五人籃球打法、球例都不同,希望香港可以培養三人籃球精英,以達至精英化。」談到未來,陳瑞添坦言夢想是舉辦一個嘉年華式的賽事:「很嚮往外國的比賽,好像嘉年華一樣,全個城市氣氛都很好。希望香港除了普及化及精英化,都可以舉辦嘉年華式的賽事。」

除了三人籃球外,早前亦有消息指中國籃球隊其中兩場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將移師香港,2月於荃灣體育館先後迎戰哈薩克及伊朗。陳瑞添透露政府當局對此態度正面,惟現時仍未落實,或待農曆新年後會有進一步消息。雖然仍未落實中國男籃會否訪港,但陳瑞添表示仍會繼續爭取在香港舉辦更多國際賽事:「國際籃球聯會(FIBA)一直都很重視香港,希望我們舉辦賽事,政府亦非不支持,不過在訂場措施限制下一直未能成事。希望啟德體育園落成後情況有所改善,讓我們舉辦更多國際賽事。」

圖、文:彭淬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籃總預計6月辦首屆三人籃球聯賽 主席陳瑞添:希望未來走向精英化

Posted on

【渣馬】參賽跑手免檢測 跑前跑後需戴口罩

【體路專訊】渣打香港馬拉松大會今日(19日)宣布,下月12日舉行的渣馬將取消部分防疫措施,跑手不需要再於比賽前48小時內接受新型肺炎檢測及24小時內的快速測試,惟仍需在起點前及賽後佩戴口罩。賽事亦將回復集體起步,並在維多利亞公園終點附近重新設有公眾打氣區。

渣馬大會今日指所有37000個跑手已經完成報名程序,同時亦邀請海外精英跑手出戰賽事。大會同時宣布取消部分防疫措施,包括跑手不需要在賽前48小時接受檢測及24小時前的快速測試,惟維持上屆比賽的佩戴口罩要求,跑手必須在起點前及完成比賽後佩戴口罩。

賽事亦將回復集體起步,並在維多利亞公園終點附近重新設有公眾打氣區。大會稍後將透過電郵通知各跑手所屬組別的起步時間及領取跑手包流程。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渣馬】參賽跑手免檢測 跑前跑後需戴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