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足】梁諾恆三年後歸隊料成後防領袖 艾華8個月由港甲到港隊:完全沒想過

【體路專訊】即將出戰兩場友誼賽的香港足球代表隊今日(20日)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開操,在安達臣任內首次入決選的梁諾恆,以及首次入決選的潘沛軒、黃皓雋及艾華等都有現身。操練中多次提點隊友逼搶的梁諾恆稱,希望能勝任安達臣期望的指揮角色,亦期待時隔多年為港足上陣及與哥哥梁冠聰一同代表香港。三名新入選的準港腳就異口同聲期望在兩場友賽獲得上陣機會。

梁諾恆
梁諾恆(中)

效力中超浙江隊的梁諾恆去年未能入選亞洲盃外圍賽及東亞錦標賽的大軍名單,到今輪國際賽終能趁中港重新通關獲徵召。他今日首次出席主教練安達臣帶領的操練,分隊賽時先被編與黃洋、安永佳、黃威及孫銘謙等同隊,多次出聲提點隊友逼前、搶截及傳球的時機之餘,也曾為安達臣任翻譯。

安達臣提到,希望梁諾恆能擔任領袖的角色,亦認為球隊需要這類球員:「一支球隊需要這些球員,如果要踢逼搶踢法是需要有人給予指示,迪高本身也是會不斷出聲提點,很開心梁諾恆能幫到手。」梁諾恆亦稱希望自己能勝任這個角色。

雖然是首次被安達臣帶領,但梁諾恆稱過往都有與對方溝通,認為不需要太多時間融入:「過去兩年只能透過網上看港隊比賽。隔了這麼久終於再入選,自己都非常期待。今次回來看似有點陌生,但其實每次回來都有和安達臣開會。」

梁諾恆(右)與哥哥梁冠聰自2014年仁川亞運後再次一同入選,前者形容是夢想成真,「希望今次只是好多次的第一次。」

 

對於港足的壓逼踢法,梁諾恆稱過往在球會都有類似戰術,自己不用長時間適應:「在富力、梅州(客家)和浙江隊都採用這個踢法,現時浙江的西班牙教練也是強調控球、高位逼搶、『癲狗式』壓逼,所以適應不需要好長時間。」雖然與新加坡屬老對手,但港足上次與對方交手已是20178月的友誼賽,梁諾恆指全隊都不太熟悉對手,但希望仍可為球迷帶來好波:「幾年沒有交手,大家的陣容都有很多不同。我們以前可能有很多入籍球員,但現時都減少了好多。教練都有為我們分析對手,希望帶場好波給球迷。」

黃皓雋、艾華、潘沛軒、謝家榮及顏卓彬(左起)
艾華

除了梁諾恆外,今輪名單亦有黃皓雋、艾華、潘沛軒及顏卓彬首度入決選,連同謝家榮一齊爭取首次為港足落場。剛剛才取得特區護照就即獲補選的艾華坦言首次參與港足操練十分興奮。他在季初才由港甲重返港超的冠忠南區效力,直言當初只想盡快重拾狀態及成為本地球員:「當然完全沒想過可以由港甲踢到港隊,因為港甲只是個業餘聯賽,一周只練一課,很感謝在背後一直支持我的人。」艾華又稱,雖然最佳位置是翼鋒,但只要教練安排的話,擔任任何位置都可以:「作為新人都要努力和隊友合作,落場1分鐘、5分鐘都好,我都會給盡200%。」

潘沛軒(中)

黃皓雋(中)

兩名「越級」成為準大港腳的小將潘沛軒及黃皓雋亦在分隊賽與艾華一樣,獲編在副選隊任三名攻擊球員。傑志的潘沛軒指,尚算適應港足的逼搶戰術,希望爭取到落場機會:「我本身都具侵略性,加上傑志都會做高強度逼搶。只是第一次踢大港隊都有點緊張,希望在操練讓安達臣見到自己想踢,爭取到出場機會。」東方的黃皓雋亦指對戰術適應沒大問題,會盡快適應港足的練習強隊:「這裡的練波強度都大,所以要盡快適應和享受。有機會落場就會跟著指示,盡情踢、盡情發揮。」

謝家榮

港足23人決選名單:

守門員

葉鴻輝(東方)、保羅(傑志)、謝家榮(和富大埔)

後衛

勞烈斯(大連人)、梁冠聰、黃梓浩(東方)、徐宏傑(理文)、艾里奧(傑志)、茹子楠(梅州客家)、李毅凱(南通支雲)、梁諾恆(浙江隊)

中場

陳肇鈞(晉峰)、鞠盈智(冠忠南區)、黃威(理文)、胡晉銘(東方)、黃洋、顏卓彬(傑志)

前鋒

安永佳(廣西平果哈嘹)、孫銘謙、黃皓雋(東方)、羅梓駿、潘沛軒(傑志)、艾華(冠忠南區)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梁諾恆三年後歸隊料成後防領袖 艾華8個月由港甲到港隊:完全沒想過

Posted on

【港足】安達臣點名稱讚兩小將新兵 親解四名中堅落選原因

【體路專訊】將於周四及下周二友賽星馬的香港足球代表隊今日(20日)在將軍澳足球訓練中心開操,全隊連同今早補選的艾華均有現身。主教練安達臣指會利用年內的友誼賽觀察球員表現,為明年初的亞洲盃決賽週做準備,並大讚幾名新入選的球員為球隊增添速度及力量。安達臣亦解釋了謝家強、周緣德、羅素及鐘樂安四名中堅落選的原因。

足總昨晚公布港足22人決選名單,外流中國聯賽的港將中只有陳俊樂一人落選,後者向《體路》透露暫仍與廣州城處理合約問題,未能於今輪國際賽期上陣。到今午開操前三小時,足總再公布補選剛取得特區護照的冠忠南區前鋒艾華,與黃皓雋、顏卓彬及潘沛軒同樣首度獲徵召入決選。23名球員今午全部有參與操練,不過艾里奧及顏卓彬兩名昨日有比賽的傑志球員則只參與熱身,逼搶演練及分隊賽就並無落場。

安達臣

主教練安達臣收操後指,部分球員仍然狀態不足,加上上次港隊訓練已是去年底,相信球員仍需幾日時間重新適應。談到艾華、潘沛軒及黃皓雋等新兵,安達臣指他們擁有速度、力量及體型等不俗條件,並特別點名提到後兩者:「他們兩個都很有侵略性,而且亦有速度,是對球隊未來很重要的元素。」他指會好好利用今年三個國際賽期,觀察麾下40多名可挑選的球員,為明年初的亞洲盃決賽週做準備:「現在就要這班球員展示他們想踢香港隊、想去卡塔爾。」

梁諾恆(中)
勞烈斯
鐘樂安(中)(圖:體路資料庫)

今次決選名單中,安達臣棄用傑志的周緣德、羅素及鐘樂安三名中堅,並首次在其麾下徵召梁諾恆及李毅凱。他稱自己會挑戰個人認為最好的球員,提到一直有觀寫周緣德的表現,亦認為回流的羅素上陣時間不多,暫時未預備好為港足上陣。早前有來自中國內地的網上消息指,鐘樂安有意代表中國隊,加上今次落選更引起球迷熱議。安達臣澄清此子有傷在身,亦一直有與對方溝通,不過補充道:「但如果他真的想踢中國隊,都是他的選擇,我們都阻止不了。當然他是一名有力人選,不過這個位置是全隊最少問題的一個,再看看發展如何吧。」

至於在去年亞盃外及東亞錦均擔任主力的謝家強,自開季已沒有「落班」,安達臣亦坦言希望對方盡快找到球會:「我始終想挑選一些一直有上陣的球員,好可惜他今次不能入隊,但我認為他是香港其中一個最佳球員。」

李毅凱

安達臣亦透露,希望6月的國際賽期能舉行兩場主場友誼賽,當中仍與泰國足總商討條件,對手仍未有定案:「對方想我們作客,但我們想兩場均是主場。我們都要接受自己並非強隊,不是每隊都希望來香港比賽,但我們會盡力爭取兩場主場。」

港足將於周四(23日)晚在旺角場迎戰新加坡,門票早前已經售罄。完成主場比賽後,港足將轉到馬來西亞,在柔佛與去年曾擊敗香港的大馬「拍跳」。

安永佳
茹子楠

港足23人決選名單:

守門員

葉鴻輝(東方)、保羅(傑志)、謝家榮(和富大埔)

後衛

勞烈斯(大連人)、梁冠聰、黃梓浩(東方)、徐宏傑(理文)、艾里奧(傑志)、茹子楠(梅州客家)、李毅凱(南通支雲)、梁諾恆(浙江隊)

中場

陳肇鈞(晉峰)、鞠盈智(冠忠南區)、黃威(理文)、胡晉銘(東方)、黃洋、顏卓彬(傑志)

前鋒

安永佳(廣西平果哈嘹)、孫銘謙、黃皓雋(東方)、羅梓駿、潘沛軒(傑志)、艾華(冠忠南區)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安達臣點名稱讚兩小將新兵 親解四名中堅落選原因

Posted on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能之巔》的運動科學奧妙

【體路專欄】韓國真人實景節目《體能之巔:百人大挑戰》近日成為城中熱話。節目中一百位參加者來自不同背景,包括奧運國家運動員、特種部隊軍人、格鬥選手和健美運動員等。節目以找出「最強體格」為背景,參加者需要完成各種高難度的體能任務(例如懸吊、穿梭跑、搏擊、移動重物和拉繩等),從而競逐冠軍。這節目在網絡界引起熱烈討論,亦是個很好機會讓大眾認識體適能的奧妙。

韓國節目《體能之巔》劇照(圖片來源:Netflix)

體適能元素包含甚麼?

要完成各種高難度任務,參加者需要擁有優秀的「體適能」(Physical Fitness)。在運動科學角度,體適能可介定為身體適應外界的能力,亦即個人有否足夠條件去應付所需工作或運動的體力要求。體適能可分為與生活健康較有關連的「健康體適能」(Health-Related) 和與運動表現較為密切的「競技體適能」(Skill-Related) 兩個層次考慮:

「健康體適能」的組成指標包括身體成份、心肺耐力、柔軟度、肌力和肌耐力; 至於「競技體適能」則進一步涵括敏捷、平衡、速度、爆發力、反應時間和協調等元素。

體適能元素的組成指標

上述遊戲節目冠軍選手禹秦熔本身為混合健身 (CrossFit) 和單板滑雪國家隊代表,因此各項體適能能力也很平均,最終令他成功克服各大體能難關,在眾健兒中脫穎而出。但大家亦需要注意,不同競技運動的體適能素質要求不盡相同,我們往往很難定義出一個最完美、適合所有人的體格。反之,運動員其實更應鍛鍊出一個「最適合」其參與運動的素質。例如長跑選手着重心肺耐力和下肢肌耐力,籃球員講求全身肌力和爆發力,體操運動員則尤其需要柔軟度、平衡和協調。只有清楚了解各項運動要求的體適能因素,我們才能做針對性訓練,最有效提升運動表現。

節目冠軍選手禹秦熔(圖片來源: Instagram@jdsbx)

肌肉越大,體能越好?

節目另一個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不少身形魁梧健碩的參賽選手在早段落敗,打破不少人以為「肌肉爆棚」必然是最大力,甚至體能各方面皆最強的迷思。在運動科學角度,肌肉力量的輸出取決於兩大因素,包括肌肥大 (Hypertrophy)和神經肌肉控制 (Neuromuscular Control)。

提升肌肉力量的兩大因素

純粹看肌肉圍度並不代表體能最好、肌力最大,因為最終運動表現,還視乎神經系統控制與協調。例如鬥快拉動繩索時,身體需要大腦發信號到手部肌肉,才能發力拉起繩子。腦部能否募集到足夠運動神經元,協調手肌肉收縮發力,比起肌肉圍度大小其實更重要。因此,一些肌肉型的選手,如果協調能力一般,神經系統未能靈活地控制肌肉收縮,單用蠻力其實很浪費氣力,使他們無法在一些需要技巧的動作上有效施力,不利遊戲表現。

冠軍戰中的拉繩比賽(圖片來源:Netflix)

同樣道理亦可套用在專項運動上,如果一個羽毛球運動員單純透過重量訓練練得一身肌肉,卻忽略靈巧協調技巧,往往難以在場上敏捷移動,控制擊球位置和落點。這不但無助表現提升,更有機會因錯誤發力而增加受傷風險。因此要令體能訓練的效果最有效轉移至真正賽場上,我們應透過科學而系統化的訓練策略,力量與技巧兼備,才是正確競技訓練之本。 

參考文獻

  1. Haff, GG, and Triplett, NT. (2016). Essentials of Strength Training and Conditioning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2. Caspersen, CJ., Powell, KE., & Christenson, GM. (1985). Physical-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Fitness –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126–131.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潘梓竣博士
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運動科學及研究委員會委員(2022-24年)
香港教育大學健康與體育學系助理教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體能之巔》的運動科學奧妙

Posted on

香港迪士尼樂園10K Weekend回歸 黃金寶父子檔上陣

【體路專訊】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 (香港迪士尼) 跑步盛事「10K Weekend」相隔 三年後回歸,於 3 月 18 日至 19 日一連兩日舉行,是疫情後首度於度 假區舉辦的大型活動,吸引近 18,000 名跑手參與,部份以耀眼奪目的迪士尼造型亮相,香港單車傳奇黃金寶更帶同兒子黃卓謙參賽,享受親子樂。

今年除了「Marvel 超級英雄 10 公里跑」 外,也有不同能力包括視障、聽障和肢體殘障的跑手參加 「10K Weekend」,包拮 香港首位輪椅醫生、香港傷殘青年 協會(傷青會)會員呂慧翔(Jennifer)及另一位會員李奇業(David)。

為向社區傳播迪士尼的奇妙力量,香港迪士尼會將活動的部分收益捐贈予傷青會, 支持「傷⻘動力學堂」計劃。 該學堂為殘疾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不同的戶外訓練及運動活動,協助他們融入社會。

此外,香港迪士尼致力推廣可持續發展、多元及健康生活,並自 2016 年起與「綠惜地球」合作,今年亦會聯手在活動中 推出一系列環保措施,當中包括在賽道沿途提供飲水機,鼓勵跑手自備水樽,並在現場回收紙杯、膠樽、號碼布 夾、 袋子、行李標籤、紙包裝、香蕉皮和其他可回收物品,一同為環保出一分力。同時,迪士尼義工隊亦會在現 場向跑手教育環保訊息。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迪士尼樂園10K Weekend回歸 黃金寶父子檔上陣

Posted on

【維港賽艇賽】離港前最後一擊 亞運獎牌港將張銘恒雙人賽奪亞

張銘恒(左)夥拍鄭陶公開組雙人雙槳艇項目,榮獲亞軍。

【體路專訊】由香港遊艇會主辦,中國香港賽艇協會協辦的「第七屆維港賽艇賽」周日(19)圓滿結束,逾一百九十位選手包括港隊青訓軍、本地大學及社區賽艇體育會代表雲集維港海域;今年更有內地賽艇高手特意來港參賽,令維港更見活力,增添朝氣。

賽事分成「單人艇」、「雙人艇」及「四人有舵艇」三大項目進行,下設大師組、公開組、女子組及青少年組。各組選手以香港遊艇會對出銅鑼灣海域為起點,西行划往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繞過浮標後返回起點,賽道總長六百三十米,是短距離賽事。全日五十八場賽事均為淘汰賽,參賽者一對一形式擊敗對手繼而晉級,直至最後分出組別冠軍。

張銘恒(右)以一面維港賽艇賽銀牌為其在港的賽艇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賽事焦點落在前港隊賽艇運動員張銘恒夥拍鄭陶身上。二人出戰公開組雙人雙槳艇項目,榮獲亞軍。張與鄭識於微時,更曾與其他隊友在2018年雅加達亞運摘銅而回。張與陶早於2017年時一同協助復辦「維港賽艇賽」,自始後每年均以「搞手」身份舉辦賽事。卸下港隊身份後,張將於下月離港,二人決心把握最後機會再次一同參賽,最終奪得亞軍,為張在港的賽艇生涯畫上圓滿句號。

「2019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冠軍舵手謝欣妏( 左二)帶領的隊伍女子四人雙槳艇項目屈居亞軍。

女子四人雙槳艇項目方面,「2019世界海岸賽艇錦標賽」冠軍舵手謝欣妏帶領的隊伍同樣摘銀而回。內地賽艇高手亦展出非凡實力,在公開組四人雙槳有舵艇項目奪得一面銀牌。

香港遊艇會與中國香港賽艇協會於2017年首辦「維港賽艇賽」,至今已是第七年舉辦這項盛事,目的讓普羅大眾接觸海岸賽艇,共同享受在維港賽艇的樂趣。

內地賽艇高手實力非凡,和鷺中國賽艇代表在公開組四人雙槳有舵艇項目奪得一面銀牌。

資料來源:香港遊艇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維港賽艇賽】離港前最後一擊 亞運獎牌港將張銘恒雙人賽奪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