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德國青少年乒賽】李梓維U15女單8強止步無緣獎牌

【體路專訊】香港乒乓球青少年隊周日(2日)出戰波蘭及德國站最後一日賽事,其中先後在兩站連奪U13女單季軍的李梓維,在壓軸日於德國出戰U15賽事,惜她在8強不敵東道主球手,未能為歐洲之旅再添一面獎牌。

李梓維在上月29日先在波蘭出戰U13女單並順利摘季,及至本月頭轉戰德國同樣在U13組別名列季席。這位小將壓軸日於德國出戰U15女單賽事,她在小組賽兩戰全勝首名晉級,首圈輪空後李梓維分別以3:2及3:1擊敗波蘭與匈牙利球手,晉級8強後對上東道主球手Koharu Itagaki,港將首局未投入戰局下以4:11失利,及後她狀態回勇反撲,惜未能取得突破缺口,最終連輸兩局7:11、7:11,總局數0:3向對手稱臣,未能再增添獎牌。另外三名港將王曉琳、阮芯諾及麥明芯則同告16強止步。

嚴浩晴 (圖:WTT)

U19方面,黃凱彤與嚴浩晴分別不敵中國的Zong Geman及Wang Xiaonan,雙雙於32強出局。

至於波蘭則上演U15及U19男單賽事,當中U19港將姚鈞濤在正賽接連擊敗波蘭及中華台北球手殺入16強,惟他及後直落3局(6:11、8:11、8:11)不敵日本Sora Matsushima,無緣8強。陳顥樺則在激戰5局下以2:3(8:11、11:6、9:11、11:7、8:11)憾負比利時球手Louis Laffineur,首圈止步。

羅嘉杰 (圖:WTT)

U15男單則有邱鈞霆、羅嘉杰及王昀希殺入正賽,三人均在首圈順利過關,惟他們在32強分別不敵波蘭Mateusz Sakowicz、Mateusz Gawlas及澳洲Aditya Sareen,無緣16強。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德國青少年乒賽】李梓維U15女單8強止步無緣獎牌

Posted on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認識運動前心血管健康評估

【體路專欄】心源性猝死,即突發性心跳停止,是運動猝死事件中常見的醫療死因 。在不同的運動項目中,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也有所不同,其常見原因包括未被診斷的先天性心臟病、心律不整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當進行高強度運動訓練及比賽時,心臟負荷上升便有機會出現心臟猝死。

在運動前進行心血管健康評估,有助降低運動相關的心臟猝死風險。評估應由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目標是偵測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無明顯病徵的心臟或其他身體問題為,並及早進行治療,使運動員能有健康的身體應對訓練和比賽,避免悲劇發生。

現時不同的國際組織,如美國心臟學會、 歐洲心臟病學會、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國際足球總會等,其所制定的運動前心臟評估的內容也有不同。除了一般與健康相關的標準問題、過敏和藥物使用,運動員過去和現在的任何可疑癥狀及風險因素都非常重要。病史篩查應涵蓋運動員的個人和家族病歷,包括運動時或運動後曾出現的胸痛、心悸、不明原因的暈厥、近乎暈厥或溺水、不成比例的疲勞、家族猝死、心肌病、馬凡氏綜合征、傳導異常、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及曾進行的心臟手術等等。

筆者去年於本港運動醫學學術研討會,分享有關運動前心血管健康評估的資訊。(攝於2022年12 月17日)

醫生會先了解運動員所參與的項目、他們在團隊中的崗位、比賽水準,以及訓練和比賽日程對身體和精神上的要求。而血壓、脈搏、心音、肝頸靜脈回流、外周水腫等心血管系統方面的臨床檢查亦不可或缺。對於較年長的運動員而言, 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患病率較高,因此評估應針對其高風險而再作詳細檢查。下文將淺談幾項常見的檢查項目,讓讀者有基本的認識:

心電圖

靜態1 2聯導心電圖可診斷出部分的心電傳導異常,如長QT綜合症(Long QT syndrome)和 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此外,心電圖亦可為某些心肌病變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然而,運動員的心臟在持續性的高強度訓練下會產生生理性適應。心臟增大亦可使心電圖表現出異常,且容易與某些心機病變相混淆,令醫生在詮釋方面更具挑戰性。多年來,詮釋運動員靜態心電圖的標準不斷完善,在2017年發表的《運動員心電圖詮釋國際標準共識聲明》已被證明可以減少假陽性率及假陰性,並於運動醫學團隊中廣泛使用。在靜息心電圖異常的情況下,通常建議進行心臟超聲波掃描及諮詢心臟科醫生。

心臟超聲波掃描

心臟超聲波掃描能顯示心壁、心室及心瓣膜等內部結構、血流速度、心臟肌肉旳收縮和舒張功能。有統計指出,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是心臟猝死的頭號病因。此病或其他可能導致運動員心臟猝死的相關異常,例如因其他心肌疾病導致的左心室功能障礙、瓣膜性心臟病和主動脈根部擴張等等,都能透過心臟超聲波掃描被診斷。與心電圖一樣,心臟超聲波掃描亦可能因運動員心臟增大出現假陽性結果。一般而言,絕大多數競技運動員的左心室壁厚度僅輕度增加,而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壁厚度則明顯增加。但在一些運動員中,左心室壁厚度的增加可能更顯著,少數肥厚性心肌病的年輕患者亦可能表現出相對輕微的左心室肥厚。在這個診斷「灰色地帶」中,除了臨床和心電圖特徵外,還需要更仔細的分析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

其他測試

至於一些未能透過靜態心電圖及心臟超聲波掃描診斷的心臟病變,醫生則會綜合心臟壓力測試、運動心電圖、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或其他侵入性檢查及臨床癥狀作出最終診斷。

  • 運動負荷心電圖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能反映心臟在運動壓力下產生的變化,如心率異常、心臟缺血或任何異常症狀。
  •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可以對心臟結構、功能和心肌組織質量(如疤痕或纖維化等)提供詳細、準確的分析,對心肌病的診斷和風險分層特別有用。
  • 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掃描則可診斷冠狀動脈疾病,包括心源性猝死的三大原因之一的冠狀動脈解剖異常(Anomalous Coronary Arteries)。

隨著人們對馬拉松和其他耐力運動的興趣及健康意識增加,可以預見運動前健康評估將漸趨普及。有不少香港運動機構亦支持運動前健康評估的推廣,希望提早發現精英運動員潛在的心血管問題,減少心源性猝死的機會。

特別鳴謝:
文字編輯及翻譯:劉曉穎小姐
(運動生理學家、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一級物理治療師)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專欄】

 

 

 

 

 

 

 

文:馮以文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内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助理教授
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 醫生委員會 委員(2022-2024年)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中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學會】認識運動前心血管健康評估

Posted on

【乒羽壁網四拍賽】吳皓程、陳子欣波蘭公開賽奪1 金3銀

【體路專訊】 香港代表隊早前派隊出戰3 月 24至26 日舉行的波蘭四拍公開賽,最終首席男女球手吳皓程及陳子欣合共奪得1 金3銀佳績。

吳皓程於男子乙組單打賽事被列為2號種子,他不負所望憑4戰12局全勝姿態下奪得冠軍,夥拍波蘭選手 Michal Kurek出戰雙打 精英組賽事亦打入決賽,雖然不敵敵瑞士及法國組合,仍拿下亞軍。

至於女單及女雙精英組賽事,陳子欣勇奪兩面銀牌,是歷來香港四拍女子球員的最佳成績。單打賽陳子欣取得3勝1負佳績,只於決賽向世界排名第2的瑞典選手 Anna-Klara Ahlmer稱臣,雙打賽陳子欣夥拍匈牙利選手 Virág Sákovics,同樣負予單打冠軍瑞典選手 AnnaKlara Ahlmer 的組合,卒終以兩面銀牌結束賽事。

經過是次佳績,兩名港將世界排名亦有所提升,2023 年 四月份單打排名榜上,吳皓程晉升 7 名至 56 位,陳子欣 晉升 13 名至 27 位。兩人亦會繼續備戰7 月份倫敦舉 行的雙打世界錦標賽,可望繼續為香港爭取佳績。

資料來源:香港四拍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羽壁網四拍賽】吳皓程、陳子欣波蘭公開賽奪1 金3銀

Posted on

【香港七欖】紐西蘭稱王封后 HAKA戰舞再臨大球場(有片)

【體路專訊】「M」品牌活動之一的「國泰/滙豐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2023」今日(2日)落幕,這項世界七人欖球系列賽分站男子組最終由紐西蘭24:19擊敗斐濟,繼2014年後再奪冠軍;紐西蘭女子隊則26:17擊敗澳洲,連續奪得五站系列賽分站冠軍。紐西蘭男、女隊球員賽後輪流大跳哈卡(Haka)戰舞,是香港球迷繼2014年後再有機會現場欣賞這項舞蹈。

全隊斐濟球員舉起小球僮

斐濟於去年11月的香港七欖賽決賽不敵澳洲,無緣達成6連霸,今年捲土重來再度殺入決賽,這支現時世界系列賽排名第4位的隊伍硬撼排榜首的紐西蘭爭奪冠軍。紐西蘭甫開賽便積極搶攻,迫得斐濟於後場失去球權,Cody Vai僅1分鐘便為紐西蘭先開紀錄。Sione Molia及Leroy Carter隨後接連達陣為紐西蘭擴大優勢,其中後者飛撲救球並趕及球出界前達陣,精彩演出贏盡全場掌聲。斐濟雖然隨後扳回一城,但紐西蘭即有Ngarohi McGarvey-Black得手,拉開至24:7完半場。斐濟換邊後憑Joseva Talacolo兩度達陣收窄差距,惜最終未能紐轉敗局,紐西蘭以24:17收下勝利。

Leroy Carter飛撲救球,趕及在出界前達陣得分

香港七欖賽今年亦舉辦女子組系列賽正賽,賽前排榜首的紐西蘭及第二位的澳洲分途殺入決賽,連續第二站爭奪冠軍。澳洲雖然為先開紀錄一方,但半場遭紐西蘭反先14:12,換邊後遭進一步拉開,紐西蘭終以26:17收下勝利,連續五站系列賽分站封后。值得一提的是,澳洲雖然今站屈居亞軍,但仍然累積足夠積分鎖定今屆系列賽前四名位置,藉此獲得2024年巴黎奧運入場券。

紐西蘭男、女子隊球員於男子組頒獎禮後輪流大跳哈卡戰舞,亦是繼2014年「All Blacks」在紅雨下封王後,戰舞再度於香港大球場上演。煞科日最終有超過27,000人次入場。

如未能觀看片段,請按此

相關報道:
姚錦成主場告別戰倦勤仍圓滿 麥季聰冀延續華人歸屬感
麥季聰首度主場達陣 港隊銀盾賽勇挫加拿大
拜恩塞巴兩度達陣 韋兆新個人表演奠勝 港隊名次賽挫肯亞

圖:李子正
文:何子淵

「M」品牌認可賽事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於2004年11月設立了「M」品牌制度,各類符合審批準則的體育活動會獲委員會授予「M」品牌認可,部分活動的主辦機構更會獲得撥款資助,協助香港的體育總會發展可持續的大型體育活動,為香港培養可持續的體育文化,提升香港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同時促進社會凝聚力。獲大型體育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的大型體育活動。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bit.ly/2uoCVQo
按此瀏覽2023年「M」品牌認可賽事:http://bit.ly/3z0gVcU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七欖】紐西蘭稱王封后 HAKA戰舞再臨大球場(有片)

Posted on

【籃球】男女港隊同排外圍賽小組第三 無緣晉級3×3亞洲盃主賽圈

【體路專訊】三人籃球亞洲盃今個周末在新加坡上演,男、女子港隊先於上周四至五出戰外圍賽,結果同樣排小組第三名無緣躋身主賽圈。

(圖:FIBA)
(圖:FIBA)
(圖:FIBA)

今屆三人籃球亞洲盃男、女子組主賽圈各有12個名額,港隊需要先出戰外圍賽爭取晉級席位。由蔡龍德、林俊達、鄭錦興與黃子謙組成的男隊與伊朗、馬來西亞及汶萊同處D組,爭奪只得一個的出線資格。港隊首仗僅以1分之差向馬來西亞稱臣,翌日首仗隨即以22:7大勝汶萊,但之後再以5:21輸給最終出線的印度,小組排第三名。

(圖:FIBA)
(圖:FIBA)
(圖:FIBA)

至於由陳偉萍、雷淑怡、唐曉蕾及古芷程組成的女隊就與紐西蘭、印度、大溪地及斯里蘭卡同組,小組首兩名均能出線。港隊首仗先以17:9擊敗斯里蘭卡,但同晚以4分不敵印度。翌日繼續出戰外圍賽,港隊以11:5力克大溪地後,再10分之差大敗予四戰全勝的紐西蘭,最終以兩勝兩負戰績排第三名,無緣晉級主賽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男女港隊同排外圍賽小組第三 無緣晉級3×3亞洲盃主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