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由足球場走入密林 山藝培訓悟出領袖素質

【體路專題】近年,行山成了香港人的熱門戶外活動,為了提高安全性,愈來愈多人對山藝訓練課程產生興趣。其實,山藝除了路線難度和完成時間,更著重閲讀地圖及指南針的能力、旅程策劃、領航技巧及團隊合作精神等。

為了激發年輕人的領袖才能,由香港賽馬會及東華三院合作設計和推動的「賽馬會青少年足球領袖計劃」(計劃),就透過足球訓練配合社區服務等活動發掘學員體能、心智和社交層面的潛能。計劃今年更首次加入山藝訓練,讓青少年足球領袖能體驗足球以外的挑戰,希望他們能提升與同伴的溝通技巧、合作精神及應變能力,培養終生受用的領袖素質。

計劃首次加入山藝培訓課程,學員透過一級山藝訓練鍛鍊毅力,互助互勉,發掘潛能。

溝通及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學員在山藝培訓過程中需要走入密林、並透過地圖及指南針等工具尋找正確的道路。從沒有接觸過山藝培訓的學員何敬朗坦言路段難度高,令他體會到與同伴溝通的重要性:「有些隊員可能體能較弱而需要較長時間,我負責帶頭時,後面的隊員有時未能跟上節奏。我們便需要在這時溝通,例如統一中途休息時長等事情,讓整個團隊能一起完成目標。」

學員何敬朗(前)從山藝培訓體會到與同伴溝通的重要性。

至於另一學員柯俊彥則認為,團隊合作對最終能否取得成果同樣重要:「山藝培訓包括不同範疇,需要隊友互相合作,例如有些人負責找路,有些人負責找北方的方向,有些人負責留意山的高低起伏,才能規劃出一條最適合大家,全部人都能走完的路徑。」

學員柯俊彥(右)認為團體合作讓所有隊員一同完成整條路徑。

山藝培訓和足球密不可分

一級山藝教練史啟賢引領學員完成了兩次山藝培訓,並從中見證他們的蛻變。他形容登山與足球比賽的情況相近:「登山時可能有隊員表現失準,其他隊員需要立即補位,在團隊走錯方向時作出提醒。此外,每支足球隊均有十一名正選及其他後備球員,除了『單打單』外,還可以多傳球給其他人,不需要依賴其中一個人。」他期望學員能在足球場上應用山藝培訓學到的團隊精神,同時勇於帶領同輩及表現自己,這些特質對學員日後成為領袖非常重要。

一級山藝教練史啟賢(左)希望學員更放膽表現自己,並將山藝培訓所學的領袖素質應用在足球場上。

東華三院負責計劃的其中一位社工胡健強同樣以足球作例子與山藝進行比較:「足球員可能在賽事中途被換出,教練亦可在球員體力不支時派出其他後備球員;但學員在山上必需抱著勇往直前的精神,在與隊員分工合作的情況下,發揮各人所長幫助團隊完成整段路程。」他同時希望透過山藝培訓,讓足球領袖體驗足球以外的挑戰,發掘未來無限的可能性。山藝培訓所得的野外經歷及技巧,均能在足球場上或社區服務發揮出來,以回饋社會。

一眾年輕足球領袖完成山藝培訓,考獲一級山藝證書之餘,更在過程中學習領袖必備的素質。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由足球場走入密林 山藝培訓悟出領袖素質

Posted on

【亞洲盃】港足或提早兩周到中東集訓 下季港超賽程料遷就

【體路專訊】足總行政總裁譚秋朗、港超球會深水埗總監高俊基及教練郭嘉諾等今日(22日)出席一個慈善組織的兒童足球計劃記者會。譚秋朗透露,來季港超聯預計續於8月中開季,但年底賽程會遷就港足備戰亞洲盃而有所調整。高俊基就稱深水埗來季會簽入三、四位外援,球員班底會有一定變動。

譚秋朗(中)

隨著菁英盃決賽上周六舉行,2022-23球季本地職業聯賽亦已經完季。足總CEO譚秋朗今午出席香港救助兒童會的足球活動記者會後,回顧今季入場人數時坦言並非很理想,惟認為各球隊已非常努力,在票房共享機制下亦有望令各班主減少虧蝕。他透露來季或會推出家庭套票,但仍要與康文署等商討細節。

近日盛傳將有區隊升班,譚秋朗被問及相關消息時僅指對有球隊升班感樂觀,並預計新季將繼續於8月中開季,賽程仍待落實:「港隊出戰亞洲盃前要有多些練習時間,跟港超聯賽會有談過早些放行港隊成員。暫時打算提早兩星期到中東集訓備戰,但具體地方仍在考察中。」港隊下月將先作客後主場出戰兩場友誼賽,其中在大球場迎戰泰國一仗預料續設網上預售。譚秋朗更稱,未來一個月或有新血加入港足:「有個驚喜是有新入籍兵,希望未來這個月可以定下來代表港隊。(艾華頓?)其他……努力中。」

郭嘉諾(左一)及高俊基(左二)

同場的深水埗總監高俊基指,球隊今季首戰港超聯下一直有進步,未來要再提升表現同時亦會續做更多社區工作。談及來季組軍情況時,他稱球員班底會有一定變動:「除了尼高拉斯等之外,外援至少會有三、四位,年青球員,例如陳灝都有很多留隊,希望有更多街坊支持,球隊亦可以繼續進步。」主教練郭嘉諾早前已宣布季後離隊,雖然高俊基對新帥人選仍三緘其口,但前者卻透露很大機會由助教鄧冠研接手。至於自己的去向,郭嘉諾稱仍未有下個落腳點,惟不論在本地抑或海外落班,都希望嘗試執教爭標球隊。

鄧冠研(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盃】港足或提早兩周到中東集訓 下季港超賽程料遷就

Posted on

【網球】勇挫亞運獎牌得主 王康怡仁川網賽封后創個人最佳

圖:香港網球總會

【體路專訊】香港網球女將王康怡再創佳績,這位21歲球手上周於25,000美元ITF職業巡迴賽韓國仁川站打出好表現,過關斬將殺入決賽,晉級過程包括於第二圈擊敗泰國的前亞運獎牌得主,最終在決賽以盤數2:1反勝中國球手封后,奪得生涯首項W25女單冠軍。

王康怡此前只曾贏過15,000美元賽事的冠軍,今年在25,000美元賽事的最佳成績為3月印尼雅加達分站晉級4強。港將上周轉戰仁川站賽事,被列為賽事8號種子,首圈直落兩盤6:4、6:2淘汰中國球手後,第二圈面對在2014及2018兩屆亞運會合奪1金2銀的泰國球手Luksika Kumkhum,王康怡首盤處於下風「吞蛋」,不過隨後連贏兩盤6:4、6:2反勝晉級。

越戰越勇的王康怡之後在八強直落6:2、6:0淘汰澳洲的3號種子Destanee Aiava,再在四強直落6:4、7:6擊敗東道主球手。決賽面對中國的2021年全運會女雙亞軍得主蔣欣玗,王康怡首盤先以1:6告負,隨後以6:3追平,至第三盤港將領先3:0時,對手選擇退賽,最終王康怡首奪W25賽事女單冠軍。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網球】勇挫亞運獎牌得主 王康怡仁川網賽封后創個人最佳

Posted on

【亞太先進運動會】壓軸兩日添10金 田徑港隊共掃25金8銀6銅

【體路專訊】「2023亞太先進運動會」在剛過去的周六(20日)圓滿結束,一眾香港田徑代表在壓軸兩日賽事繼續傳出好消息,早前在100米及200米均破大會紀錄封后的丘翠芬,於女子45歲組400米跑出1分7秒58,再次打破大會紀錄兼刷新港績下奪金。其餘港將同樣發揮出色,在兩日內為港隊增添10金3銀2銅。

女子160+組4×100米接力冠軍
羅翠霞(中)

早前在女子45歲組100米及200米破紀錄奪金的丘翠芬轉戰400米賽事,她再次展現強勢下跑出1分7秒58,以破大會紀錄兼刷新女子45歲組港績的姿態再奪1金,她隨後再夥隊友羅翠霞、袁嘉慧及劉凱琳在女子160+(4位跑手年齡總和)組4×100米接力再添一冠;另一港將袁嘉慧在女子50歲組同樣包攬100米、200米、400米以及接力金牌。女子40歲組的羅翠霞在一日內連奪400米及400米欄金牌,同樣是女子40歲組的劉凱琳則在投擲五項全能奪金,當中在鏈球更擲出17米98打破其保持的女子40歲組香港紀錄。女子55歲組的朱少玲則在三級跳躍出7米81,雖然只能屈居亞軍,惟她的成績亦刷新女子55歲組香港紀錄。

男子240+組4×100米接力冠軍
葉錦強(右)
葉耀聰(左)與崔錦棠(右)
鄧焯言
黃啟東(右)

男子組方面,林俊發在男子55歲組400米跑出58秒39,打破男子55歲組香港紀錄下奪金,聯同男子45歲組200米的楊偉剛及男子60歲組300米欄的葉錦強一同稱王。此外,周治榮、歐敬唐、梁偉彥及雷裕文聯手出戰男子240+(4位跑手年齡總和)組4×100米接力同樣奪金。至於男子50歲組400米欄則有葉耀聰與崔錦棠披銀掛銅,前者跑出1分5秒58更打破男子50歲組香港紀錄;鄧焯言在男子35歲組3000米障礙賽增添1銀,男子50歲組400米亦有黃啟東摘銅。

總結今屆賽事,香港田徑隊一共掃走25金8銀6銅。

資料來源:香港體育記者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太先進運動會】壓軸兩日添10金 田徑港隊共掃25金8銀6銅

Posted on

【乒乓世錦賽】朱成竹雙線晉級 港隊三對雙打齊響勝鼓闖次圈

【體路專訊】「2023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周日(21日)上演次日賽事,港隊女將朱成竹雙線出擊,她先在單打以4:1報捷晉級,及後夥港乒「一姐」杜凱琹出戰女雙更在不失一局下擊敗對手,聯同另一女雙李皓晴/吳詠琳及男雙黃鎮廷/何鈞傑一同闖次圈。

朱成竹(圖:WTT)
吳詠琳(圖:WTT)

去年在世錦團體賽表現出色的朱成竹,在今年世錦賽女單首圈迎戰世界排名142位的尼日利亞球手Offiong Edem,雖然港將首局先輸9:11,惟她及後回勇,連贏4局(11:6、11:2、11:5、11:0)反勝對手晉級,將與韓國的Choi Hyojoo爭奪32強席位。小將吳詠琳亦首度在世錦賽亮相,惟她在先贏一局下以1:4(11:9、5:11、8:11、4:11、6:11)反負意大利的Giorgia Piccolin,首圈止步。至於男單的何鈞傑則直落四局(6:11、6:11、7:11、10:12)向中華台北的楊子儀稱臣,無緣64強。

李皓晴/吳詠琳(圖:WTT)

這日三位出戰單打的球手緊接亦先後鬥雙打賽事,朱成竹夥杜凱琹繼續展現強勢,直落三局(13:11、12:10、11:8)淘汰埃及Alaa Yehia/Hana Goda晉級,次圈將鬥新加坡組合曾尖/Zhou Jingyi。至於「大師姐」李皓晴夥拍小將吳詠琳的組合同樣直落三局(11:3、11:1、11:2)輕取尼日利亞Olufunke Oshonaike/Fatimo Bello闖次圈,將與盧森堡的倪夏蓮/Sarah De Nutte爭入16強。男雙的黃鎮廷/何鈞傑同樣順利晉級,他們以局數3:1擊敗英格蘭Samuel Walker/Tom Jarvis,32強鬥德國組合Dimitrij Ovtcharov/Patrick Franziska。

今日(22日)港隊將有4對雙打組合先後在次圈賽事亮相,混雙黃鎮廷/杜凱琹「打頭陣」迎戰匈牙利組合Nandor Ecseki/Dora Madarasz,兩位港將及後亦會分途出戰男、女雙賽事,女雙李皓晴/吳詠琳亦會再度出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世錦賽】朱成竹雙線晉級 港隊三對雙打齊響勝鼓闖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