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生運動員獎交流團】穿傳統韓服體驗文化 5天韓國旅程圓滿結束

【體路專訊】「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2022-2023韓國運動交流團」今日(30日)踏入尾聲,以傳統韓服體驗為這次韓國之旅畫上完美句號,一眾學生運動員坦言旅程擴闊了他們的眼界,有助他們在未來運動發展方面更進一步。

團員到訪過熱門境點之一的首爾塔

交流團到訪鎮川國家訓練中心期間,更獲韓國男子排球代表隊教練親自指導。
團員亦體驗過K-POP舞蹈

交流團首4日的行程相當緊湊,團員先後參觀蠶室綜合運動場、韓國體育大學、AMOREPACIFIC總部、國技院及鎮川國家訓練中心,亦體驗過K-POP舞蹈以及在首爾市內走訪。來到最後一日行程相對輕鬆,離開酒店後到訪松鶴海苔博物館,認識海苔的製作過程及親手製作韓式飯卷。團員其後更有機會穿上傳統韓服,體驗韓國文化,不少男團員穿上女裝韓服與團友合照,氣氛相當融洽。

團員及後到機場附近的餐廳享用韓式炸醬麵及糖醋肉,同學們把握這次旅程最後一次聚餐相處,並感謝各小組領袖的辛勞。及後團員啟程前往仁川機場,經過近三小時的航程,團員悉數安全抵港,意味著這次交流團圓滿結束。

經過五日的韓國之旅,同學們在這趟旅程均受益不少,其中來自拔萃小學、主項為武術的黃于喆表示:「好開心可以看到其他國家的訓練中心,以往自己的目光都放在香港,從未看過其他國家的設施。參觀的時候有不同的運動員都正在訓練,但他們並沒有受我們影響,一直都很專心訓練,讓我明白要專注才會有收穫。」

將軍澳官立中學的黃泆溱同樣欣賞到韓國運動員那份專注,不過令她印象最深的,卻是韓國體育大學的科研設備:「參觀韓國體育大學後發現原來運動不只是『做運動』,而是背後還有很多東西,這次有機會見識到他們如何進行研究,以培育出一個精英運動員。」這次韓國之旅見識當地的體育文化,更讓黃泆溱明白不應該輕易放棄韻律泳這項運動,雖然短時間難以踏上奧運舞台,但都希望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旅程除了讓團員見識到韓國的體育環境,學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亦是重要的一環,就讀華仁書院(九龍)、主項為乒乓球的劉家志指:「雖然我們參觀了很多專業的體育設施,但最大得著並不是這些,而是如何在旅程中照顧年幼的組員,在混亂的情況下保持隊形,參觀每個地方都沒有遇到阻滯,這才是最大的得著。」劉家志又指交流團的行程雖然很緊密,但每站都很有意義,有些地方甚至是自己旅行難以體驗,每分鐘都在豐富自己的人生。

雖然交流團已經落幕,不過這個團體的旅程仍未結束,他們將於8月5日進行義工活動,先在上午製作盆栽並探訪長者,下午再到體院參觀。屈臣氏集團希望同學們除了到外地擴闊眼界之餘,同時亦要關懷社會,以及盼同學們能藉着參觀體院認識香港精英訓練的環境,讓他們有更明確的目標。

關於「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於2005年創立,旨在於香港學界推廣運動風氣 ;以「You are Star」精神激勵年輕一代勇敢追求夢想 ,每年透過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提名,每校一獎,頒發獎項予有運動潛質而且品行優良的青少年,以示嘉許和肯定,至今已超過15,500名學生獲得此項殊榮。

網址:https://ssa.aswatson.com/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swhkss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生運動員獎交流團】穿傳統韓服體驗文化 5天韓國旅程圓滿結束

Posted on

【成都世大運直擊】港乒男團挫匈牙利闖8強 攜手港女乒明爭4強席位

【體路成都直擊】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乒乓球賽事今日(30日)續於高新體育中心舉行團體賽事。港隊男團於小組賽擊敗挪威成功出線,16強賽力克匈牙利晉級8強,明早(31日)將與小組賽三戰全勝首名出線直入8強的港隊女乒,攜手爭闖4強。

港隊男團由張彥陶、何鈞傑、關文皓、曾梓峻、黃翰林組成,今日先於小組賽最後一場派出關文皓、何鈞傑及黃翰林對陣挪威,最終以場數3:0輕鬆取勝,並以小組次名出線16強,與匈牙利爭奪8強席位。

何鈞傑
曾梓峻
關文皓

何鈞傑於16強第一場對戰HUZSVAR Erik,首局並未受太大考驗,以11:6輕取對手,其後卻陷入困境以7:11痛失第二局。幸進入第三局後何鈞傑狀態回穩,連續兩局以11:6取勝,為港男乒先拔頭籌。第二場關文皓面對MOLNAR David先易後難,以11:7及11:8先取兩局,但第三局雙方鬥得激烈,比分一直梅花間竹緊咬至10:10「刁時」,最後關文皓連取關鍵兩分,以12:10奠定勝局。

第三場由曾梓峻迎戰KOVACS Sebestyen,第一局曾梓峻一度落後6分,直到比賽後段追至10:10平手,曾梓峻頂住壓力,以13:11取得首局勝利,惜第二局被對手以11:13扳平。第三局曾梓峻把握開局取得的6:0領先優勢以11:6輕取勝利,惟第四局曾梓峻再度與對手激烈爭持,比分曾10次打成平手,最後於「刁時」階段對手小勝一籌,曾梓峻以12:14惜敗。決勝局曾梓峻大爆發,一度拉開8分優勢,最後以11:3壓倒性優勢取勝,助港隊晉級8強。

(左起)杜凱琹、蘇慧音、林依諾、李凱敏及吳詠琳組成的港隊女乒,將與印度爭奪女團4強席位。
林依諾

女團方面,港隊於小組賽最後一仗對陣澳門,收起奧運銅牌戰將杜凱琹與蘇慧音,派出林依諾、李凱敏及吳詠琳出戰,並順利以場數3:0勝出,以小組3戰全勝佳績直接出線8強。

港隊男團將於明天(31日)早上10時出戰8強鬥日本,而港隊女團同樣會於明天早上10時於8強賽對印度,爭逐4強席位。

文:實習記者劉婥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成都世大運直擊】港乒男團挫匈牙利闖8強 攜手港女乒明爭4強席位

Posted on

【舉重】AQ Strong舉重賽締5紀錄 「軍神」呂小軍喜見香港漸成風氣

【體路專訊】AQ Strong舉重比賽2023於7月中舉行,男女子組參賽者合共刷新5項紀錄,比賽更邀得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呂小軍到場,與逾百名觀眾一起見證冠軍誕生之餘,他更分享了舉重運動獨家心得,並期待舉重運動於香港更加流行,於國際舞台展現實力。

作為奧運會項目之一,舉重運動近年在外國非常流行,是不少健身界網紅的主打運動,當中更有不少是女性。今次於7月15日舉行的AQ Strong舉重比賽2023共有9名女子組和18名男子組參賽者,更有逾100名觀眾到場觀賽,場面非常熱鬧。比賽計算抓舉(Snatch)和挺舉(Clean & Jerk)的總成績,兩組6名三甲選手之中,更刷新了5項紀錄,可見舉重運動在香港愈見專業!

比賽另一焦點就是三屆奧運金牌得主呂小軍亮相。呂小軍被傳媒封為「不老軍神」,全因他屬大器晚成的運動員,今年剛滿39歲的他,19歲加入國家隊,28歲首次參加2012倫敦奧運一舉奪金,更打破77公斤級抓舉和總成績2項世界紀錄及總成績奧運紀錄。其後他於2016里約奧運打破81公斤級抓舉世界紀錄及奧運紀錄奪金,2020東京奧運仍以打破81公斤級抓舉、挺舉和總成績3項奧運紀錄佳績封王,成為奧運會史上年齡最大的舉重冠軍。

奧運舉重三金得主、中國「軍神」呂小軍(後排中)喜見香港舉重發展愈見專業。

這位奧運三金「軍神」呂小軍親身見證比賽冠軍誕生,並讚揚本地舉重水平佳:「看到參賽者水平非常專業,期待舉重運動在香港更加流行,香港運動員在國際舞台上展示實力。」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舉重】AQ Strong舉重賽締5紀錄 「軍神」呂小軍喜見香港漸成風氣

Posted on

【學生運動員獎交流團】周希廷:克服傷患陰影再踏賽場 從落敗過程中悟出堅持

【體路專訪】「上天為你關一度門,同時亦為你開一扇窗」這句說話套用在文理書院(香港)的周希廷身上或許再合適不過,她因中學沒有排球隊亦被迫中止發展,不過她的運動天賦很快獲得老師賞識,最終成為籃球隊的一員。雖然小妮子在學界賽事中未有贏得獎牌,不過打籃球卻為她帶來「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同時她亦在打波的過程中領悟到堅持的真理。

周希廷自小喜歡打排球及玩田徑,中學亦希望繼續在排球發展,不過礙於文理書院沒有排球隊,令她被迫放下這個陪伴其成長的項目。雖然在排球路上無奈地要停下來,不過她卻在機緣巧合下踏入了籃球的世界,「當年學校女籃剛開始,老師想多找幾個女同學參與,她見我能跑能跳就叫我嘗試一下。那時完全不懂得打籃球,但最好的兩個朋友都是打籃球,好自然就凝聚了一班女同學參與。」起初周希廷在籃球場就是一張白紙,一切從零開始,「其他隊友已經懂得拍波、走籃,但我甚麼都不懂,不過又沒想過放棄,師姊們對我很好,耐心地指導我,做得不好不會責罵,反而叫我嘗試不同方法,慢慢就找到自己在球場上的崗位。」

起初周希廷對於籃球一竅不通,在籃球場上誤打誤撞,結果在中二一次街場打波就「誤撞」到對手身上,「當下感覺完全沒事,仍可以繼續打,到晚上洗澡後開始感覺到大腿有肌肉撕裂的感覺,以為是普通拉傷。及至凌晨突然痛醒,最後經鐵打證實是膝蓋移位及皮下層出血,那是第一次因為運動受嚴重傷患。」受傷過後,拐杖陪伴了周希廷近兩個月,及後兩年每逢潮濕、冬天都會感到疼痛,甚至留下了心理陰影,令她一度想過放棄運動,「那段時間很驚,被對手膝蓋撞到大腿已經如此嚴重,很怕再一次碰撞會傷及韌帶。」幸好有隊友的陪伴,讓她逐漸重新適應打波的感覺,並擺脫傷患的陰影,加上老師的鼓勵,讓周希廷繼續在球場盡情發揮,「她提醒我打籃球總有機會遇到傷患,但是不是受傷就要放棄呢?這件事為我的人生上了寶貴一課,無論任何事都會有阻滯或失敗,但千萬不要因為挫折就放棄。」

除此以外,籃球更為周希廷帶來「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自言有許多不足的她對於這次獲獎感到驚訝,認為自己尚有許多進步空間。不單獲得獎項,她更有機會參與韓國交流團之旅,感受韓國的體育氣氛,當中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韓國人在球場上的吶喊,「在棒球場感受到韓國的民族意識有多強,雖然身邊的人可能互不相識,但每當支持的球隊得分或成功防守時,他們都會很齊心為球隊打氣,氣氛與香港差很遠。」

文理書院(香港)在學界的實力稱不上為前列隊伍,過去鮮有能夠踏上頒獎台,不過正正因為學校並非籃球強校,更教周希廷著重過程多於成績,「很多時我們太著重比賽結果,反而會忽略了與隊友們賽前一齊奮鬥,或是比賽期間認真地進攻及防守的每個瞬間,這些片段都是很難忘的經歷。雖然我們在比賽中落敗,但大家在球場上都有爭勝的決心,回望這些點滴都很開心。中學生涯一定要有這些經歷,有感慨才會更深刻。」

中六的周希廷在暑假前代表學校出戰學界籃球馬拉松,雖然32強止步,但她認為已經為中學生涯畫上完美句號,「我們會7時起床,然後花兩小時過海練習,很多謝一班隊友一起『癲』。雖然我們32強出局,但整個過程很滿足,球場上見證住我與隊友間的友誼,令我的人生更充實。」在小學打排球的日子,周希廷自認當時花了很多心機練習,每次訓練多花半小時練習上手發球,甚至在冬天捱著手痛練習,付出許多汗水卻被迫放棄,惟現在回想起來,她卻沒有後悔選擇了籃球這條路,「沒籃球我未必會懂得堅持、不放棄,亦都不會認識一班好隊友,一起互相鼓勵、成長。」

隨著踏入暑假,周希廷的中學生涯亦隨之結束,雖然在學界賽事的成績與各支強校比較之下可謂差天共地,但過程中的得著、成長,比任何獎牌都更讓周希廷珍惜。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韓國交流團」於7月26日至30日期間進行,有關獎項及交流團的更多資訊,可瀏覽「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的網站Facebook專頁

關於「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於2005年創立,旨在於香港學界推廣運動風氣 ;以「You are Star」精神激勵年輕一代勇敢追求夢想 ,每年透過全港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提名,每校一獎,頒發獎項予有運動潛質而且品行優良的青少年,以示嘉許和肯定,至今已超過15,500名學生獲得此項殊榮。

網址:https://ssa.aswatson.com/
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aswhkssa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生運動員獎交流團】周希廷:克服傷患陰影再踏賽場 從落敗過程中悟出堅持

Posted on

【劍擊】亞少巡迴賽封王稱后 方曉楠黃純一劍指分齡賽

【體路專訊】劍擊亞洲少年巡迴賽香港站今、明兩天在香港公園體育館主場上演,邀請中華台北、澳門、韓國、新加坡及荷蘭等地少年劍手參賽。今日(29日)首天舉行了男子佩劍及女子花劍的賽事,男子佩劍冠軍由港將方曉楠奪得,女子花劍冠軍則由黃純一奪得。

方曉楠(左)

男子佩劍決賽初段,方曉楠一度落後廖俊睿4:6,其後,方曉楠調整好狀態,連取五分反超前,最後以15:13逆轉局勢取得勝利。本地少年組男佩第一的方曉楠表示,由於現時適逢暑假,心情比較放鬆,所以發揮不錯,認為奪得冠軍亦是預期之內。他盼望於兩個星期後的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中再度封王。

黃純一

女子花劍決賽方面,黃純一於比賽開段未能突破,以2:4落後,其後雖然以追和4:4,但又就被對手劉一衡追至再領先三分進入休息。黃純一調整心態後將比分再度追和拉近。 雙方互相僵持至13:13,最終黃純一連取兩分,成功奪得女花冠軍。

黃純一於今年二月轉為全職運動員,一星期需練習六天,她坦言:「轉全職後,訓練都辛苦很多,但整個訓練質素提升了許多,令我現時打比賽的體力都進步了很多。」她期望兩星期後的青少年劍擊錦標賽可以有好的發揮,盼於公開組中入到八強。

明天(30日)是劍擊亞洲少年巡迴賽香港站的第二天賽事,將上演男子花劍及女子佩劍的賽事。

男子佩劍三甲
冠軍 方曉楠
亞軍 廖俊睿
季軍 陳玟熹 杜晉熙

女子花劍三甲
冠軍 黃純一
亞軍 劉一衡
季軍 文銥澄 顧曉琳(澳門) 

圖、文:實習記者劉婥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少巡迴賽封王稱后 方曉楠黃純一劍指分齡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