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研究反映中小學生疫後復課 體能活動顯著回升

【體路專訊】香港大學醫學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及非牟利組織凝動香港體育基金(凝動),自2019年起就中小學生的體能活動量進行全港性縱向研究—「 SportsHour中小學生運動參與時數研究計劃」(下稱「SportsHour研究」)。

2022至2023年度的「SportsHour研究」發現,在疫情結束復課一年後,本港學童的體能活動量已顯著回升。在上課日,學童進行中等至高強度運動量平均為 28.2 分鐘,比疫情期間的數據增加 9 分鐘,研究 亦顯示學童於上課日的活動量復常幅度,較假日高出一倍,反映學校生活在提

吳翹充(左)都有出席研討會。

雖然如此,本港學童體能活動量不足的情況仍然嚴峻,過去一年僅8%學童達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體 能活動標準,即每天累積最少 60 分鐘中等至高強度體能活動時間。至於56名參與垂直追蹤的學生數據顯示,每天進行15分鐘中等或以上強度的體能活動,其睡眠質 量比同儕較佳,再次肯定去年研究發佈。

此外,在2018年至2022年間,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帶領研究團隊 ,分析疫情前後香港小學生的身體質量指數(BMI)與體適能活動之間的變化和關係,合共分析了 137,752 名 6 至 12 歲小學生的數據,研究結果已被知名國際學術期刊《兒科學雜誌》〈The Journal of Pediatrics〉接受。研究結果顯示,即使疫情後復課半年,學童各項體適能水平檢查項目皆明顯下降,其中 包括上肢肌肉力量、身體柔韌度、核心肌群力量和心肺耐力。研究團隊表示:「為了消除疫情對學童健康 的負面影響,當下迫切需要制定協助學童促進健康體重和提升體適能水平的策略。」

剛於杭州亞運完成生涯「最後一戰」的香港體操運動員吳翹充,自幼參與運動興趣班,直至小學階段開始接受恆常體操訓練,親身體會到「趣味」對於建立小朋友運動習慣的 重要性,而他去年成為新手爸爸,對於這方面有更深刻的思考,他表示:「想小朋友可恆常參與運動促進 身心健康,先要讓他們喜愛運動。讓他們到戶外踩單車或遠足、參與有興趣的體動班或觀看體育賽事,都 有助小朋友建立長遠運動習慣。」

除了家校參與,在政策方面,凝動倡議港府考慮增設學童「運動消費券」。近年香港公眾對「消費券」概念不再陌生,然而除了日常開支,韓國、台灣、澳洲等地均設有兒童及青少年「運動消費券」, 用於資助體育相關支出,包括觀看賽事、購買裝備和參加課堂等。

資料來源:凝動香港體育基金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研究反映中小學生疫後復課 體能活動顯著回升

Posted on

【游泳世界盃】何詩蓓200自再破大會紀錄兩連霸 明戰100自爭雙冠

【體路專訊】何詩蓓(Siobhan)勇不可擋,周六(14日)出戰2023游泳世界盃雅典站女子200米自由泳繼續無敵,於決賽以1分55秒03技壓對手,連續兩站打破大會紀錄勇奪金牌,這位香港「女飛魚」周日(15日)將轉戰100米自由泳再爭做雙料冠軍。

何詩蓓完成杭州亞運後即馬不停蹄轉赴歐洲參加游泳世界盃系列賽,上周在柏林首站賽事持續勇態,先以破香港紀錄奪400米自季席,再泅出新大會紀錄拿下200米自冠軍,壓軸日又刷新100自亞洲紀錄封后,以2金1銅完賽。本周轉戰雅典站,Siobhan放棄首天的400自,周六才於強項200自亮相,她在初賽以分58秒78排總成績第二位晉級,僅次19歲新西蘭新星 Erika Fairweather的1分57秒79。

晚上舉行的決賽,何詩蓓再次發揮王者本色,以由頭帶到尾的姿態泅出1分55秒03大熱封后,同時把自己上周創下的大會紀錄1分55秒10推前0.07秒。Erika Fairweather 1分56秒71屈居亞軍,匈牙利的Padar Nikolett名列季軍,成績1分57秒32。 Siobhan明日將乘勇出戰另一主項100米自由泳續爭連霸。

2023游泳世界盃系列賽(長池)共設三站,分別是10月6至8日的柏林站、10月13至14日的雅典站及10月20至22日的布達佩斯站。何詩蓓去年在三站世界盃短池賽女子100米、200米及400米自由泳共奪7金1銅,當中100及200自更連續三站摘金,勇奪兩個「三連霸」王冠榮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游泳世界盃】何詩蓓200自再破大會紀錄兩連霸 明戰100自爭雙冠

Posted on

【保齡球世錦賽】決賽勇挫丹麥 胡兆康率港隊睽違6年再奪三人賽金牌

【體路專訊】正在科威特出戰2023世界保齡球錦標賽的香港代表隊傳來喜訊,「保齡天王」胡兆康聯同黃鈞源及謝晉軒今日(14日)在男子三人賽過關斬將,最終在決賽以局數2:1擊退丹麥封王,這是港隊史上、也是胡兆康個人睽違6年後再奪金牌。

港隊曾於2017年保齡球世錦賽憑胡兆康、麥卓賢和曾德軒歷史性贏得男子三人賽金牌,事隔6年,三位金牌人馬今屆亦有參賽,不過就「分道揚鑣」,38歲的「老大哥」胡兆康改拍黃鈞源及謝晉軒出戰,憑穩定發揮過關斬將,反觀麥卓賢和曾德軒與麥紹岐合作就在首圈止步。

(圖: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

胡兆康/黃鈞源/謝晉軒先於首圈 5局賽事打出1163分(平均232.6分),取得分組首名晉級次圈8強。8強再分兩組進行,三位港將保持火熱手感,以1573分(平均224.71分)完成7局比賽,拿下第一名出線4強對立陶宛。4強採三局兩勝制,港隊第一局贏202:157拔下頭籌,第二局以224:175再下一城,勇闖決賽惡鬥丹麥,胡兆康/黃鈞源/謝晉軒首局在落後下發揮後勵,以213:203領先1:0,第二局丹麥隊以226:182扳回一城,進入決勝的第三局,港隊「三虎」輪流發威,連轟9個全中,早段已經拉開比分冠軍在望,最終以265:213鎖定2:1的勝局封王。

(圖:中國香港保齡球總會)

這是香港保齡球史上第二面世界錦標賽金牌,也是胡兆康相隔6年後再登世界之巔。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保齡球世錦賽】決賽勇挫丹麥 胡兆康率港隊睽違6年再奪三人賽金牌

Posted on

【杭州亞運】出席歡迎儀式接受嘉許 壁球隊再獲天大喜訊

【體路專訊】香港政府與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今午(14日)於政府總部舉行「杭州第19屆亞洲運動會中國香港代表團返港歡迎儀式」,祝賀及嘉許贏得8金16銀29銅歷來最多亞運獎牌的港將。於杭州贏得2銀4銅的香港壁球港更喜上加喜,一眾港將證實,已收到壁球將納入2028年洛杉磯奧運項目的喜訊,預料周一便會有正式公佈。

美國洛杉磯將於2028年第三度舉行奧運會,國際奧委會(IOC)今年2月公布28個初始項目,包括劍擊及田徑等傳統大項,並正考慮將棒/壘球、六人棍網球、奪旗式美式足球、板球及壁球5個項目納入奧運,其中壁球更是首度入奧。這項目一直是港隊於大型運動會上的獎牌大項,歷來於亞運一共取得3金6銀8銅共17面獎牌,當中趙詠賢在1998年曼谷亞運及2002年釜山亞運為港隊摘下1金1銀,女隊於2018年雅加達亞運更歷史性奪得團體賽金牌,今年亞運則奪得2銀4銅,並在所有出戰的項目均取得獎牌。

湯芷穎在2014年仁川亞運與隊友一同奪得團體賽銅牌,隨後經歷高低起伏,上屆雅加達巨港亞運失落資格後,疫情期間又於2021年底的亞洲錦標賽個人賽封后,今次杭州正是她相隔9年後再登亞運舞台,終於拿到首面(女團)銀牌。對於壁球有望亮相奧運,31歲的她喜出望外:「過去經歷過兩、三次『又得又唔得』,自己由倫敦奧運到現在不再追逐能否出戰奧運,最近又傳來好消息,看來堅持真的有用。」

她承認有了奧運作目標,會考慮延長職業生涯,並相信自己能打破界限:「年齡不是最大的界限,這次亞運男單也有37歲的運動員出戰。因此,我一定會盡力打,不會給自己設一個界限。」不過對於教練趙詠賢離任,一眾女將稱都是在亞運後才知悉,而且理解她的決定:「 Rebecca(趙詠賢)訓練了我們很多年,她不想影響大家的心情,所以等我們完成亞運才告知消息。我們明白很多事情不是控制之中,但所學習、經歷的東西都不會變。相信壁球成為奧運項目,她都會很開心。」

男將劉子均、梁子軒及鄧銘漮也同樣認為奧運能帶來推動力,希望能踏上一個更大的舞台發揮。他們即將出戰世界男子壁球團體賽,並以四強為目標。

今日歡迎儀式上,行政長官李家超祝賀港隊奪得歷史性佳績,他指自己現場見證其中一面金牌誕生,心情激動。看到有不少00後出生的運動員出戰亞運,他認為證明梯隊發展良好,感謝體院教練團隊、港協暨奧委會及多個體育總會的支持及栽培。

奪得男子雙人單槳艇金牌的賽艇運動員林新棟及王瑋駿今日成為風頭躉,出席人士紛紛與兩人「集郵」。兩人自杭州返港後出席不少活動,笑言並未感到疲勞:「以往常常出國比賽,跟家人分開,所以我們回港後放了兩個星期假,多點陪伴家人。」為了備戰下年5月的巴黎奧運資格賽,兩人將會繼續集訓及寓賽於操,在12月參加內地秋季賽。

在亞運贏得男子太極全能銀牌的許得恩亦有與武術隊出席,他解釋常言「玩得開心」的原因:「在亞運我玩得很開心,以100分為滿分的話,超出100分。大家都不想看到我愁眉苦臉上場,所以我參賽都以玩得開心為目標。」他指休息過後,將要備戰世錦賽:「放下往績後,我要準備11月中的世錦賽,除了主項,可能會報槍術。上屆世錦賽也有打槍術,當作副項,作出嘗試;這次則希望增加比賽新鮮感。」

同樣是武術隊代表的莫宛螢已放下亞運成績,放眼世錦賽:「現在已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借亞運經驗找到合適自己的展示方法。加強訓練後,相信能將表現發揮到100%。我將會再次用亞運所展示的套拳參加世錦賽,並對難度作出調整,例如以往我做完跳的動作,會有連接動作,但現在跳完會有緩衝動作。」

圖:文森特
文:曾曉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杭州亞運】出席歡迎儀式接受嘉許 壁球隊再獲天大喜訊

Posted on

【乒乓球】WTT阿曼挑戰賽朱成竹/吳詠琳女雙奪冠

【體路專訊】香港女乒球手朱成竹繼上周摘下WTT蘭州挑戰賽女雙摘銅後,轉戰WTT阿曼挑戰賽繼續交出好表現,這位杭州亞運代表夥拍小將吳詠琳,今日(14日)在女雙決賽輕鬆以直落三局擊退由土耳其Sibel ALTINKAYA及塞爾維亞Andrea TODOROVIC組成的跨國組合,勇奪冠軍。

朱成竹早前與杜凱琹取得蘭州挑戰賽季軍,本周改拍吳詠琳一樣擦出火花,兩人以局數3:1先後淘汰法國的Oceane GUISNEL / Stephanie LOEUILLETTE,以及盧森堡組合Sarah DE NUTTEI / 倪夏蓮,昨4強面對中華台北勁敵陳思羽 / 黃怡樺,更在2先失兩局劣勢絕地反擊,連扳三城,以3:2實現逆轉勇闖決賽。

(圖:WTT)
(圖:香港乒總)

配合默契愈來愈好的「朱吳配」今日決戰土耳其球手Sibel ALTINKAYA及塞爾維亞的Andrea TODOROVIC跨國組合,完全未受考驗,兩人主導全場賽事,最終以直落3:0(11:5、11:6、11:4)獲勝,捧走冠軍獎盃。連日男雙黃鎮廷 / 何鈞傑在4強止步名列季席,港隊今站共獲1冠1季戰績。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乒乓球】WTT阿曼挑戰賽朱成竹/吳詠琳女雙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