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印度羽賽】決勝局「刁時」惜負奧原希望 盧善恩女單奪亞

(圖:香港羽毛球總會)

【體路專訊】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超級100奧迪沙邦大師賽周日(17日)於印度上演決賽,港隊代表盧善恩女單決賽挑戰前世界「一姐」奧原希望,力戰至決勝局僅以「刁時」惜敗,獲得亞軍。

盧善恩於本賽事首兩圈先後淘汰邱品蒨及頭號種子許玟琪兩位中華台北球手晉級。8強再挫丹麥球手Julie Dawall JAKOBSEN(21-15,21-11),準決賽面對另一丹麥球手3號種子Line CHRISTOPHERSEN,盧善恩在先落後一局情況下,反勝對手(11-21,21-10,24-22),繼今年5月瑞典羽毛球公開賽後再次躋身決賽舞台。

盧善恩決賽面對2017年世錦賽冠軍、前世界排名第1的日本名將奧原希望。第一局盧善恩在多拍局面下未能取得優勢,以7-21失利。第二局,盧善恩放下包袱,在初段取得9-6領先,及後形勢變得緊湊,奧原希望逐步搶分反超前,但港將並無放棄,多次成功在網前勾對角得分,將比賽迫至加分並成功反勝23-21。盧善恩將優勢延至決勝局,開局曾一度領先7-0,但大賽經驗豐富的奧原希望再次從後追上,比賽再次進入加分局面,盧善恩手緊網前失誤,最終以7-21,23-21,20-22僅負,獲得亞軍。這亦是盧善恩於2023年第5個個人賽奬項。

資料來源:香港羽毛球總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印度羽賽】決勝局「刁時」惜負奧原希望 盧善恩女單奪亞

Posted on

【帆船】母校盃嚴寒下維港起航 近400帆手為校而戰

香港遊艇會今日(17日)於維港上演首屆「母校盃帆船賽」,賽事錄得逾60艘船隊伍,近400帆手參賽,分別角逐「PHS」及「ATI組別」冠軍。

【體路專訊】香港遊艇會周日(17日)於維港上演「世界航商大會母校盃帆船賽」(下稱母校盃),賽事錄得逾60艘船隊伍,近400帆手參賽,分別角逐「PHS」及「ATI組別」冠軍。「母校盃」的參賽團隊根據所屬學校組成,無論是本地大學、國際學校還是中學,只要團隊中至少有一半成員來自特定學術機構,就可以以該名稱組隊參賽。

賽事把參賽船隊分成6個組別開賽,第一個組別於早上11時40分開賽,其後每隔10分鐘另一組別帆船起步,最遲起步的則為最快的「ATI組別」,於下午12時20分起步。

賽事不但匯聚了一班帆船運動員為母校而戰,更大的意義在於跨代努力,透過一眾師兄師姐,引起本地年青人對帆船運動的興趣。

是次賽事盡見本地多間中學及大專院校畢業生參賽,當中包括拔萃男書院、香港培正中學、皇仁書院、高主教書院、聖若瑟書院、香港及九龍華仁書院、香港航海學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等。海外院校方面,劍橋大學、澳洲紐卡索大學等亦有畢業生組隊出賽。

香港大學畢業生組成多隊,兵分九路出戰賽事。其中一隊以「Catch 22號」帆船參賽,船上6位帆手皆為醫科畢業生,現於基督教聯合醫院工作。為隆重其事,眾人於今年10月成軍後便積極預備賽事。楊崢及張心力表示,隊員為骨科醫生、外科醫生及婦科醫生,平常工作不時需要處理大小不同的手術,固已習慣與同儕合作。因此,眾人在船上亦能快速培養默契。「Catch 22號」最終在「ATI組別」排名16。

香港大學畢業生組成多隊,兵分九路出戰賽事。其中一隊以「Catch 22號」帆船參賽,船上6位帆手皆為醫科畢業生,現於基督教聯合醫院工作。
「Catch 22號」帆手楊崢(左)及張心力(右)表示,隊員為骨科醫生、外科醫生及婦科醫生,平常工作不時需要處理大小不同的手術,固已習慣與同儕合作。

另一隊焦點隊伍為「Paddy B號」的帆手,眾人皆為香港航海學校學生,同時亦是香港遊艇會「伴我啟航計劃」的學員。黃梓龍及羅俊軒表示,眾人一直都有進行帆船運動訓練,是次賽事能代表學校出賽,感到非常興奮。「Paddy B號」最終在「ATI組別」以第9名畢業。

「Paddy B號」的帆手,眾人皆為香港航海學校學生。
黃梓龍(左)及羅俊軒(右)表示,眾人一直都有進行帆船運動訓練,是次賽事能代表學校出賽,感到非常興奮。

香港遊艇會去年首辦「母校盃帆船賽」,賽事概念源於會方的青年會員委員會,由「世界航商大會」贊助。「PHS組別」則由香港科技大學一班畢業生以「Harpseal 號」稱霸。

資料來源:香港遊艇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帆船】母校盃嚴寒下維港起航 近400帆手為校而戰

Posted on

欖球訓練計劃下月展開 助弱勢兒童及青少年建立自信

【體路專訊】「社區活力凝聚點 – 欖球訓練計劃」為支援10至16歲弱勢兒童和青少年而設,協助參加者掌握生活技能及融入社區,將於2024年1月正式展開。橄欖成長基金上周六(16日)率先在英皇佐治五世學校舉行欖球活動,為訓練計劃打響頭炮。

在安全、具系統和正面的學習環境內,為參加者年齡組別度身訂造的心理健康暨非撞式欖球課程。橄欖成長基金會將安排社區教練主持本計劃的欖球活動,每個相關社區亦將有一家非牟利機構合作夥伴參與其中,協助提供本計劃的體育和教育內容。

計劃採取「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方法,透過體驗式學習,除欖球技術外,亦將社交情緒學習和心理健康內容融入運動之中。課程設10個心理健康主題,採用「反思-連結-應用」方法來傳達心理健康信息,包括:理解和管理情緒、自我對話、積極傾聽、建立支持網絡和抗壓力等。參加者可以在積極、包容的活躍環境中接受教育,促進身心健康。

是次活動日為計劃揭開序幕,青途發展社區發展協會和西九龍家長聯會招募46名兒童及青少年及家長到場參與欖球教室,一嘗欖球樂趣。由2024年1月起至6月,參加者將接受20課欖球訓練,完成後將參與2次社區比賽日,與小型欖球員對壘,學以致用。另外,社區和家長日將會匯聚不同的社區,令其融入更廣大的欖球社群。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欖球訓練計劃下月展開 助弱勢兒童及青少年建立自信

Posted on

【世界羽聯年終賽】戴資穎四度封后史上第二人 安賽龍成就五冠王創歷史

(圖:Badminton Photo)

【體路專訊】BWF世界巡迴賽總決賽(年終賽)周日(17日)在杭州奧體中心體育館舉行煞科決賽日,現年29歲的台灣羽球天后戴資穎再演逆轉好戲,在先失一局劣勢下連扳兩城,以局數2:1反勝三屆世界冠軍、西班牙名將馬蓮(Carolina Marin),生涯第四度封后。至於世界「一哥」安賽龍(Viktor Axelsen)就以2:0橫掃中國的石宇奇,完成三連霸壯舉,超越馬來西亞傳奇李宗偉,成為史上首位年終賽五冠王。

(圖:Badminton Photo)

戴資穎昨在4強面對韓國世界「一姐」安洗瑩,克服落後9分的劣勢絕地反勝,第七次闖入年終賽決賽,今日決戰馬蓮,雙方此前22次交手各贏11場,這對老對手是役亦打得難分難解,「小戴」首局未入狀態,失誤偏多,半局落後6:11,技術暫停後依然被動,馬蓮乘勢拉開比分,以21:12搶下首局。

戴資穎次局初段1:4落後,隨後趁馬蓮失誤增多收復失地,成功扳平比數後更一度反超6:5,及後戰況呈現膠著,兩人多次打平,馬蓮技術暫停前取得11:9領先。不過「小戴」下半局利用多變戰術調動馬蓮,連取6分反先15:11搶回氣勢,並以21:14扳平1:1。

(圖:Badminton Photo)
(圖:Badminton Photo)

決勝局雙方你來我往,比分一直咬緊互相拉鋸,戴資穎在4:7下打出一波7:3,帶著11:10進入技術暫停。換邊後,戴資穎繼續壓制馬蓮,戰至12:12時連贏6分確立優勢,最終以21:18奠勝,繼2014、2016和2020年後第四度登上冠軍寶座,追平中國名宿李玲蔚並列賽史第2多,也是36年後第一人,印尼傳奇名將王蓮香就以6冠領先群雌。

(圖:Badminton Photo)
(圖:Badminton Photo)
(圖:Badminton Photo)

男單方面,安賽龍雖然在小組賽首戰爆冷以0:2不敵石宇奇,不過「一哥」此役沒再給予對手機會,接戰前半局與石宇奇互纏,但9:10下連取9分一舉反超18:10,順利以21:11拔下頭籌,第二局戰況相若,「睇定嚟食」的安賽龍在8:8時打出一波6:0拉開比分,石宇奇體力不繼只能捱打,結果「一哥」以21:12再下一城奠勝,不僅為小組賽雪恥,也追平大馬拿督李宗偉的三連冠記錄,同時也超越李宗偉的4冠成就,成為年終賽首位五度奪得男單冠軍的選手。

徐承宰(左)/姜敏赫(右)(圖:Badminton Photo)
徐承宰(左)/姜敏赫(右)(圖:Badminton Photo)

其他三項雙打賽事,男雙應屆世界冠軍組合徐承宰/姜敏赫以直落2局21:17、22:20擊敗中國世界排名第一的梁偉鏗/王昶,報回今年1月印度超級750賽4強敗辱,也為韓國男雙時隔9年後再奪年終賽冠軍。中國女雙陳清晨/賈一凡繼續開啟無敵模式,輕取力克韓國白荷娜/李紹希21:16、21:16,強勢衛冕,也是繼2016、2019、2022年後第四度掄元,陳清晨更也進一步刷新自己在年終賽奪冠次數最多的選手記錄,她合共取得6個冠軍(4次女雙、2次混雙)。

混雙方面,決賽爆發「中國內戰」,世界排名第一的鄭思維/黃雅瓊以21:11、21:18勇擒隊友馮彥哲/黃東萍完成衛冕,同時並追平丹麥組合Joachim Fischer Nielsen/Christinna Pedersen創下的三冠記錄。

陳清晨(前)/賈一凡(後)(圖:Badminton Photo)
中國隊包辦混雙金、銀牌。(圖:Badminton Photo)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羽聯年終賽】戴資穎四度封后史上第二人 安賽龍成就五冠王創歷史

Posted on

【學界籃球精英賽】半場緊逼上屆冠軍振士氣 將官抱不服輸心態盼突圍

【體路專訊】「2023-2024年度NIKE全港學界精英籃球比賽」今日(17日)於東昌街體育館上演首階段小組賽,首闖精英賽的將軍澳官立中學首仗雖然以34:68不敵上屆冠軍聖若瑟書院,不過上半場一度大打「士氣波」帶出優勢,最多曾經領先7分。隊長陳志健坦言球隊雖然身處D3組,但冀球隊能打出不服輸精神,並且突圍而出晉身第二階段。

今年學界籃球精英賽分成三個階段舉行,首階段小組賽由24支隊伍分6組對壘,每組前兩名晉級第二階段。完成分組階段後決出12支出線隊伍,在第二階段將分成4組,每組前兩名晉級12月24日在荃灣體育館舉行的8強賽。8強賽起採淘汰制,4強及決賽則會於2024年2月3及4日假伊利沙伯體育館上演。詳細賽程可瀏覽學體會網頁

上屆精英賽冠軍聖若瑟今年再次以港島區D1身份出戰,不過小組首戰面對九龍區D3K2冠軍將軍澳官立中學卻險遭滑鐵盧。將官首節以體力化打法緊逼對手,靠著多點得分一度領先11:7,上屆精英賽MVP張嘉謙隨即挺身而出,連入5分為聖若瑟止血,但仍落後14:15。次節聖若瑟加緊腳步防守,未有讓將官拉開,加上有許浩翔及張嘉謙分別攻入6分,半場反超前30:23。

張嘉謙
許浩翔

換邊後將官球員體能逐漸見底,多次被聖若瑟利用快攻拋開比數,整節被打出5:22,並宣告大勢已去,最終以34:68不敵聖若瑟,其中張嘉謙攻入全場最高的13分。將官及聖若瑟明日(18日)將在調景嶺體育館出戰小組賽次輪,分別面對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及德信中學。

陳志健

能夠在上半場與精英賽冠軍隊伍爭持激烈,縱使最後大敗34分,但將官隊長陳志健坦言對過程感到滿意,並稱不會因對手身份而有所畏懼:「雖然我們學校身處D3,但都不可以有驚的心態。即使我們的資源及練習次數未必很多,但心態一定不能輸,如果想著會輸就一定做不到,亦打不出賽前的部署。」

校史首戰精英賽的將官,一直期待以最佳狀態示人,包括在賽前翻看對手比賽錄像備戰,稱首要目的是晉身第二階段。另外陳志健在今年暑假亦隨港隊出戰東亞青年運動會三人籃球項目,並希望以隊長身份多走一步,在場上帶動團隊士氣,惟未竟全功,「今場波我會給自己50分,因為上半場真的做到教練的部署,打好每個攻勢同時守得好。但是下半場的心態開始不集中,加上體能有所下降,末段我又因為心急而有不少失誤。」

英華書院輕取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
天循首節領先裘錦秋,可惜反負32:57。
上屆亞軍林大輝中學以58:7擊敗香港培正中學。

另外多間男子組勁旅亦先後登場,上屆亞軍英華書院在C組首戰以74:20擊敗中華基督教會基智中學,殿軍的嗇色園主辦可藝中學以34:32險勝中華基督教青年會中學,重返精英賽的漢華中學則以56:15大勝東涌天主教中學。至於女子組焦點落於元朗區亞軍天水圍循道中學與上屆精英賽季軍的裘錦秋中學(葵涌)的對壘,天循首節憑快攻領先對手8:7,第2節雙方拉鋸下仍僅以2分落後。裘錦秋在下半場極力反撲,其中朱玟慈射入12分包括兩記3分球,最終以57:32逆轉取下首勝。

圖、文:李子正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籃球精英賽】半場緊逼上屆冠軍振士氣 將官抱不服輸心態盼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