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體育舞蹈】DSA亞洲體育舞蹈專項錦標賽 譚永森「夫妻檔」奪香港第一金

【體路資訊】一連兩日的「DSA亞洲體育舞蹈專項錦標賽 – 香港2023」,周三(20日)假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完成首天比賽,大滿貫排名高達第7位的「夫妻檔」譚永森(Winson)、Anastasia Novikova在「森巴舞」(拉丁舞專項之一)以35.250分力壓對手,為香港打開勝利之門,奪得今屆第一金,亦是他們第一個亞洲冠軍。

Winson及太太Anastasia站在頒獎台最高一級。

賽事昨日率先舉行拉丁舞五個專項(森巴舞、查查查、倫巴舞、鬥牛舞、牛仔舞),在限制每隊最多只可參加兩個專項的條件下,來自亞洲各國或地區的選手精銳盡出;打頭陣的「森巴舞」共有六隊參加,各人先在下午進行初賽,譚永森(Winson)及Anastasia以超班的姿態躋身晚上決賽。

香港這對「夫妻檔」在晚上的表現更加得心應手,憑世界級水平的技術、流暢的演譯以及夫妻間的默契,在四項評審準則,包括技術質量、音樂律動、合作技巧及編舞演譯,都獲裁判一致高分,最終以35.250分奪得冠軍,亞軍是32.550分的韓國組合Hwang Yousung/Jung Eunji,季軍是30.750分的澳門組合謝天佑/林雅雯。

香港代表譚永森(Winson)及太太Anastasia Novikova周三在伊館為香港奪得DSA亞洲體育舞蹈專項錦標賽金牌。

Winson賽後開心表示:「第一次在自己主場出戰亞錦賽,又能獲得冠軍,感覺十分好;這次亦是我們第一次參加專項比賽,相對於平時參加拉丁舞五項賽,今次一個單項來得很輕鬆,而且伊館的場地很寬敞,讓我們能盡情發揮。」在香港出生的Winson,七歲隨父母移民加拿大,一直醉心體育舞蹈的他17歲到斯洛文尼亞學藝,在當地認識俄羅斯籍的太太Anastasia,二人曾合力奪得2019莫斯科世界錦標賽「十項全能」冠軍,近年回流返港,今年年中分別在德國及日本取得拉丁舞國際公開賽冠軍,他們期望未來能為香港爭取更多國際級別的冠軍殊榮。

馬學謙、梁子正在倫巴舞比賽中。

除Winson的「夫妻檔」外,香港亦有兩對年青代表出戰另外四個專項,包括「千禧后」的馬學謙、梁子正,他們在「倫巴舞」只差些微分數不敵三甲的中國、哈薩克斯坦及烏茲別克斯坦組合,屈居殿軍,而在「查查查」則位列第五名。這兩位合作四年的全職體育舞蹈選手,一齊穿著咖啡色的獨特舞衣,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對於第一次出戰亞洲錦標賽的專項比賽,他們不約而同表示:「今日很開心在家人及朋友現場打氣下,在自己主場參加亞錦賽,我們賽前目標是希望表現到自己最好的一面,今次表現都算滿意,只差一點點未能踏上頒獎台,希望下次能做到。」

謝卓軒(左)及徐康瑜(右)在比賽中。
謝卓軒及徐康瑜在比賽中七情上面。

另外一對港隊組合謝卓軒、徐康瑜參加「鬥牛舞」及「牛仔舞」,他們坦言在緊張氣氛下未能發揮所長,謝卓軒表示:「我們大多的比賽都是鬥五隻舞,第一次跳單項,身心的準備都不夠好,有點硬蹦蹦,但是一次很好的經驗,有助我們日後再面對這類比賽時的備戰。」謝卓軒及徐康瑜在兩個賽項雖敬陪末座,但都贏來寶貴經驗。

中國的李嘉明及李紫薇奪「牛仔舞」及「倫巴舞」兩面金牌。
李嘉明及李紫薇(中)站在獎台上。

中國可謂賽事「大贏家」,包辦四面專項金牌,計有大滿貫排名第17位的李嘉明、李紫薇奪「倫巴舞」及「牛仔舞」金牌,而大滿貫排名第30位的王天、馮謝卓儀則奪「查查查」及「鬥牛舞」兩金;他們賽後都大讚整個比賽環境及配套都十分理想,比起很多其他地區都優勝,希望再有機會來香港比賽。

中國的王天及馮謝卓儀在比賽中。
中國的王天及馮謝卓儀(中)連奪兩面金牌。
中國隊成首天比賽大贏家。

中國香港體育舞蹈總會主席葉賜偉先生表示:「很開心香港能在第一天的DSA亞錦賽就拿到金牌,為港隊開了一個好頭,希望陸續再有獎牌進賬。我們港隊兩對年輕的選手也表現出自己風格,若能再加強他們的穩定性,在一些變換動作上再做得流暢些,一定會贏回不少分數;今次專項的決賽是採逐一出場,之後裁判即場打分,多少會增加年輕選手的壓力,相信他們再多些經驗後,日後定能變得更強。」

今日將進行最後一天的「DSA亞洲體育舞蹈專項錦標賽 – 香港2023」的標準舞五個專項(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快步舞),另外三隊港將包括「兄妹檔」廖啟森/廖雲軒,隊友柏永朗/林柏怡、Egor Nikolaev/李悅琛將竭盡所能為港再爭獎牌。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育舞蹈】DSA亞洲體育舞蹈專項錦標賽 譚永森「夫妻檔」奪香港第一金

Posted on

花滑國際技術專家李芷菁網誌:正向思維運動教育—教練、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運動員網誌】「我喜歡滑冰,因為我滑得好,爸媽會很開心。」
「我爸媽說今年底目標要通過兩級的測試。」

「你不好好練,是不是不想拿第一了?」
「希望教練能給小孩提高難度,盡早入梯隊,爭取些資源。」

幾句由年少學員、家長說的話,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大不了,但作為一直近距離跟他們相處的教練,卻早早體會到家長的各種期望和鞭策。人說「競技體育」必然是殘酷的,有不少人為了目標付出「極大」的代價(在過程中跟教練撕破面、傾家蕩產等等不在話下),瞓身追求賽場上的成就,期望成為界別中的Top 5%。而現實中,有獎才有資源、有名氣,然後才能吸納更多優質學生」繼續贏取榮譽,省靚招牌此生態不斷循環,加上速食文代根深蒂固,導致大部份青少年仍被灌輸「成績就是一切」的生存守則。

左:以成績為本的運動發展模式,粗略統計超過九成不達標的運動員被淘汰退出
右:透過正向思維教學法,培養擁有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的新一代運動員

爭勝心固然重要,不然哪來的「更快、更高、更遠」啊… 但我們必須看清,那份追求卓越的熱誠、內在動機,究竟來自孩子抑或父母?又有多少人理解和接受,就算最後成為不了Top 5%,孩子在運動鍛鍊當中建立的正向品格也是一生受用的瑰寶?我透過工作認識到的正向思維教學法,正正注重教練於每一次訓練和比賽中,抓緊每一個教學時刻(Teachable Moment),並在家長的配合和協助下,讓運動員培養出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參考文章:運用正向思維 培養Growth Mindset

運動三角 (Athletic Triangle) 強調家長、教練和球員各自的角色和責任,當三者明確各自的角色並充分合作時,運動三角才能發揮最佳效果。

作為領導孩子成長的角色之一,我認同教練和家長有共同責任,正如「正向思維教學法 (Positive Coaching)」所提倡的,營造和諧健康的氣氛,幫助孩子激發內在動機,根據他們的長處和強項來培養良好的體育精神及品格,並尊重每個孩子的成長時間表。 

截圖來自鳳凰衛視《香港新視點》訪問

12月初,我為和富社會企業舉辦的「正向思維運動教育講座及體驗工作坊」擔任分享和指導,特別榮幸邀得花式足球施寶盛、冰壺甄浩天、香港女子少年排球隊教練葉寶林抽空出席。我們是不同領域的專業運動員及教練,但教學過程中也會遇到相似的挑戰。如何堅持、突破、放手,是學問,也是歷練。

在溜冰體驗當中,我和教練團隊分享了幾點正向教學的重點例子 :

1. 學習跌低後起身、平衡:多鼓勵學員自行完成動作,有必要時教練才會伸手攙扶,確保學習過程是安全及學員能力範圍內
2. 多說「讓我地嘗試xxx」、「這個動作 要 如何做」,少說「不要 如何做」
3. 善用「high five」、「讚賞」、「搭膊頭」等鼓勵性的肢體語言
4. 注重學員感受及調整教學,例如問「若10分為最難,你俾呢個動作幾分?」、「掌握得不錯,你還可嘗試俾多些力度嗎?」

活動感受

教練Ancorra

教練Ancorra

以溜冰運動為例,每一個動作看似簡單,但其實要練習很多次才可做到。甚至在表演或比賽當中,總會有失誤的時候,但要懂得自己爬起身,完成演出。當下的成敗得失是短暫的,反而能夠完成自己對自己的挑戰,是最重要,亦因為這樣的正面態度、開心,才會推動自己投入去學習,自然會有好的成績。

新手媽媽

我自己做家長,都每日在strugglechur讀書定開心?我媽媽跟我講一句,令我有更深體會:「在亂世中,有好的品德,有正面思維,比什麼也來得重要。」讀書是責任、是進步,要成長就有壓力,但家長要陪佢地一同面對,我們不求做Top 10%,只希望子女可以成為好人,了解社會,快樂成長。當小朋友長大將來面對困難、面對引誘,家長不能代替他們去選擇,去面對,只能靠自己,正向思維就十分重要。

當天也有幾個畫面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一位小妹妹最初不願穿上冰鞋,經過媽媽十多分鐘的耐心陪伴和鼓勵,最後能面露笑容在冰上步行,從「還沒可以」到「跨出第一步」雖然比別人用了更長時間,但對小妹妹來說已經是一大躍進。另一邊廂,其中一隊親子組的父母,雖然對溜冰也感到恐懼,但全程非常認真地聆聽及嘗試,汗流浹背,為他們那位還未敢離開溜冰輔助器的小女兒樹立了好榜樣,這種勇於嘗試和不畏挑戰的態度對孩子的成長起著重要的激勵作用。正所謂,犯錯或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從不踏出第一步。

(圖:Waiking)

最後想藉此與大家分享最近看到的一段文字:

「別把自己當高山,視孩子為小草,讓他靠著你、仰視你、懼怕你;
更不要當大傘,視孩子為小雞,為他遮風擋雨,讓孩子弱不禁風。
我們留給孩子最寶貴的東西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

教學相長,只要放開懷抱,其實教練、家長、孩子這鐵三角是共同成長的!感謝和富社會企業籌辦是次工作坊,提供了一個多面向的交流機會。期望未來透過這個平台,繼續凝聚一班相同理念的教練和家長們,有更多機會為我們的社區,為正向運動文化出一分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花滑國際技術專家李芷菁網誌:正向思維運動教育—教練、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Posted on

【賽艇】亞洲U19及U23錦標賽港隊袋3銀1銅

(圖: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體路專訊】一連5天「2023亞洲賽艇青少年U19及U23錦標賽」周一(18日)在泰國巴提雅圓滿結束,中國香港賽艇協會派出10男9女運動員出戰單人及雙人艇賽事,共奪3銀1銅佳績。

男子運動員夏赫及陳柏匡分途出戰男子U23及U19單人雙槳項目,同以小組第一名資格晉身決賽,及至決賽兩人同樣奪得銀牌。女子U23代表張蒄儿於單人雙槳項目以8秒之差落後伊朗選手,拿下銀牌。至於杜兆保夥拍麥可靖則於在雙人雙槳艇項目奪得銅牌。

今次港隊成員中,張蒄儿是首次出戰國際賽,教練林永生賽前期望運動員能夠透過比賽提升水平,進一步推動自己繼續練習進步。教練團滿意是次運動員表現,並期望運動員於之後其他賽事再創佳績。

其餘代表隊成績如下:
劉捷 – 女子 U19單人雙槳艇決賽B第三名
鄧柏霖、周嘉翹 – 女子 U19雙人單槳艇 小組第3名
譚雅文、李天恩 – 女子U19雙人雙槳艇 小組第4名
崔雅文 – 女子U23單人雙槳艇 小組第2名
歐陽皓一 – 男子U23單人雙槳艇 小組 第5名
廖崇禮、伊斯蘭穆 – 男子U19 雙人單槳艇 小姐第4名
夏赫、劉冠齊 – 男子U23 雙人雙槳艇 小組第4名

資料來源:中國香港賽艇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賽艇】亞洲U19及U23錦標賽港隊袋3銀1銅

Posted on

【帆船】追逐7年實現衝奧大計 貝俊龍歷盡高低起伏的一年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帆船運動總會今日(20日)舉行年度晚宴,日前透過亞洲錦標賽男子ILCA7級冠軍姿態勇奪巴黎奧運入場券的貝俊龍(Nicholas Halliday),雖然對早前失落亞運獎牌感到失望。對於在年底實現衝奧夢想,他坦言心情猶如坐過山車般起伏不定,但慶幸以佳績為今年作結。

帆船港隊9月在杭州亞運接連刷新紀錄,其中洛雅怡在女子ILCA6級取下隊史首面銀牌,港隊亦靠阿輝(Akira Sakai)/祥傑(Russell Aylsworth)在男子快速艇49人級摘銅,成功在單屆亞運贏得多於1面獎牌。兩屆代表貝俊龍雖然在男子ILCA7級取得「梗頸四」,但他日前在泰國舉行的奧運亞洲及大洋洲區資格賽以3分之差擊敗東道主選手奪冠,為港隊取得第11個巴黎奧運席位。

Nicholas於11歲在擁有操船經驗的母親建議下,首次接觸帆船運動。雖然起初不算太享舜,但他稱透過帆船認識新朋友後,逐漸對帆船運動改觀。他在訓練約4年後便開始以職業帆手為夢想,並自2016年後就以參加奧運為生涯目標。Nicholas在上屆奧運資格賽獎牌戰不幸被取消資格,不過今年終於圓夢,也讓Nicholas放下心頭大石:「沒想過我就在昨日成功做到了,我覺得關鍵在於保持冷靜頭腦比賽,以及集中於自己的表現就足夠。」

雖然在亞運與獎牌擦肩而過,但能夠在年底收獲奧運入場券,Nicholas形容全年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亞運的成績對我而言有點失望,不過很開心可以在今年最後一項賽事有好成績。」他另稱明年會專心備戰奧運,其中將以今月底的澳洲全國賽及1月的世界錦標賽寓賽於操,待明年戰畢歐洲各站賽事後,再前往法國訓練。

2024巴黎奧運港隊名額(截至12月19日)

1)何詩蓓(游泳-女子400米自由泳)
2)何詩蓓(游泳-女子200米自由泳)
3)張心悅(游泳-女子200米背泳)
4)何詩蓓(游泳-女子100米自由泳)
5)何甄陶(游泳-男子50米自由泳)
6)何詩蓓(游泳-女子50米自由泳)
7 )人選待定(風帆-女子iQFOiL)
8)人選待定(單車-男子個人公路賽)
9)人選待定(單車-女子個人公路賽)
10)何詩蓓(游泳-女子100米蛙泳)
11 )貝俊龍(帆船-男子ILCA 7單人帆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帆船】追逐7年實現衝奧大計 貝俊龍歷盡高低起伏的一年

Posted on

【桌球】奧蘇利雲率5大球星3月訪港 聯同傅家俊決戰伊館

【體路專訊】「2024香港國際桌球明星挑戰賽」將於明年3月25至26日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包括「火箭」奧蘇利雲在內共5位世界級球手將落實出戰,同時香港桌球名將傅家俊(Marco)將會再次在主場觀眾面前獻技。6位球手亦將出席今周六(23日)的賽事記招,預計會公布有關比賽細節。

奧蘇利雲(圖:體路資料庫)

賽事邀請到上月歷史性八奪英國桌球錦標賽冠軍的奧蘇利雲、「準神」卓林普、「黃金左手」威廉斯、英國名將利素禾斯基與中國超新星斯佳輝,訪港與東道主球手傅家俊爭奪冠軍。除了利素禾斯基及斯佳輝,其餘3位外國球手將繼「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2022」後再度作客香港。

傅家俊(圖:體路資料庫)

去年的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曾吸引超過8,000觀眾入場,創下桌球史上最多入座人數紀錄。傅家俊在4強戰決勝局對著希堅斯轟出147度的一幕,成為該屆賽事的經典場面,賽事冠軍則由奧蘇利雲擊敗Marco後奪得。連同傅家俊在內的6位球手,今周六將會出席在尖沙咀的賽事記者會。其後他們將轉抵澳門出戰一連4日、在聖誕節展開的「2023澳門桌球大師邀請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奧蘇利雲率5大球星3月訪港 聯同傅家俊決戰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