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D1學界田徑|男拔吳君浩短跑創兩紀錄 女拔三將稱霸跨欄

【體路專訊】「2023-2024港九中學校際田徑比賽」D1組今日(29日)於灣仔運動場展開,首日賽事共有8項個人紀錄被打破,其中拔萃男書院在短跑四度破紀錄,尤以「飛人」吳君浩表現搶鏡,先後在100及200米初賽刷新男子A Grade紀錄;拔萃女書院則在跨欄創下兩破、一平紀錄的佳績。團體成績方面,男拔及德望學校經過首日賽事後暫列男、女子組榜首。

港青成員吳君浩上午先於男子A Grade 100米初賽創下今屆首項紀錄,跑出10秒55首名衝線,以0.05秒打破紀錄。下午賽事場地刮起大風,吳君浩轉戰200米初賽,在順風+2.2米/秒下跑出21秒32,把紀錄推前0.59秒。與吳君浩共同以21秒47保持香港U18紀錄的男拔隊友梁靖恆,則在初賽另一組跑出21秒75,同樣打破紀錄。男拔另有古綽峰於B Grade 200米初賽跑出21秒61,打破梁靖恆去年創下的紀錄(21秒90)。

吳君浩(左)

梁靖恆
梁靖恆
古綽峰打破男子B Grade 200米紀錄,100米初賽亦以10秒89首名晉級

吳君浩雖然兩破紀錄,但賽後仍未盡滿意:「好滿意100米的時間,雖然不是自己的PB(10秒51),但因為上期生病後,自己今天落場時感到狀態不錯,等待自己第一個紀錄好多年,能達目標都好開心。200米自己信心較大,以為大風下會快少少,最後的時間不太滿意,可能上午一槍對自己有影響。」這位香港及冰島混血跑手的200米個人最佳成績(PB)為21秒16,冀複賽及決賽再超越自己,他亦指希望自己的首項紀錄能為學校帶來好開始,「男拔許多隊員都好有實力,希望之後幾日能看到更多紀錄被打破。」

吳君浩
吳君浩(中)包辦100、200米初賽首名;梁靖恆(左)100米、200米分別以第四名及次名出線;李求恩紀念中學的鍾梓聖(右)就於100米第二名(10秒91)、200米第三名(21秒93)出線

女拔眾將則在跨欄初賽跑出好表現,其中李汶澄於C Grade 100米欄初賽跑出破紀錄的15秒07,鄔凱堯則在B Grade 100米欄初賽以14秒42平紀錄,100米欄A Grade學界紀錄、香港U18及U20紀錄保持者白凱文就在順風+3.8米/秒下跑出13秒54,把學界紀錄大幅推前0.22秒。

白凱文連續兩年打破100米欄紀錄
白凱文

鄔凱堯
李汶澄

白凱文賽後指成績超出預期:「自己為應屆DSE考生,訓練減少下感到狀態未在最好,學界賽亦未有抱太大期望,不過聽到隊友打氣,自己抱著搏盡、不後悔心態,大風下也算是做出PB,對時間非常滿意。」女拔於三個年齡組別跨欄做出兩破一平的成績,白凱文亦替隊友高興:「看著她們從不懂跨欄開始學習,大家一同訓練、互相推動,今次比賽做到最好,比自己一個破紀錄更有意義!」

中二的李汶澄打破C Grade 100米欄紀錄,她指自己12月時一度受傷致訓練受影響,高興最後能夠打破紀錄,特別感謝教練、家人及朋友的支持

女子A Grade 100米初賽,白凱文以11秒99力壓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李紫桃首名晉級
白凱文
李紫桃在女子A Grade 100米初賽跑出12秒20,次名晉級
李紫桃

田項方面,首日共有兩位運動員破紀錄,其中德望學校的李曉頤於女子A Grade跳遠躍出5米84,較原紀錄遠6厘米,不過該紀錄已於昨日的D2組第一天賽事被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的紀錄保持者賈慧妍以6米06刷新。另一紀錄由梁梓軒創下,這位香港華仁書院的中三生在B Grade三級跳決賽三度破紀錄,分別躍出13米72、13米74及13米86,把舊紀錄推前19厘米。梁梓軒形容成績意想不到:「自己原本PB是12米96,賽前無想過能破紀錄,好開心今次能夠大PB,有賴同學為我拍手打氣,令我表現得更好,對為學校破紀錄感自豪。」梁梓軒次日賽事將轉戰跳遠,冀能再度打破紀錄。

德望李曉頤打破原本的女子A Grade跳遠紀錄,並於100米跨初賽以15秒62第三名晉級
港華梁梓軒於男子B Grade三級跳遠決賽三度打破紀錄
徑項首面金牌誕生於女子C Grade 1500米決賽,由女拔江瀛跑出5分15秒32,以0.08秒及0.18秒力壓兩位德望對手勝出
女子B Grade 1500米由協恩中學文麗淇封后
德望黃藴祈奪得女子A Grade 1500米金牌
瑪利諾修院學校許鎧珈於女子A Grade標槍擲出42米86摘金

經過首日賽事後,男子組由男拔暫時領先,余振強紀念中學及喇沙書院就以4分落後並列次席;女子組則由德望暫列榜首,以16分領先女拔,協恩暫列第三位。

首日賽事團體成績

男子組(只列前四名)

學校

A / B / C Grade分數

總分

拔萃男書院

27 / 32 / 34

93

余振強紀念中學

38 / 30 / 21

89

喇沙書院

27 / 34 / 28 89
旅港開平商會中學 25 / 29 / 21 75

女子組(只列前四名)

學校

A / B / C Grade分數

總分

德望學校

47 / 32 / 51 130

拔萃女書院

49 / 21 / 44 114

協恩中學

25 / 29 / 28 82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8 / 15 / 18 41

首日賽事破紀錄名單

項目

運動員

新紀錄

舊紀錄

男子A Grade 100

吳君浩(拔萃男書院)

10.55

10.60

女子A Grade跳遠

李曉頤(德望學校)

5.84

5.78

男子B Grade三級跳

梁梓軒(香港華仁書院)

13.86

13.67

男子B Grade 200

古綽峰(拔萃男書院)

21.61

21.90

男子A Grade 200

梁靖恆(拔萃男書院)

21.75

21.91

男子A Grade 200

吳君浩(拔萃男書院)

21.32

21.91

女子C Grade 100米欄

李汶澄(拔萃女書院)

15.07

15.23

女子B Grade 100米欄

鄔凱堯(拔萃女書院)

14.42 (平紀錄)

14.42

女子A Grade 100米欄

白凱文(拔萃女書院)

13.54

13.76

圖、文:麥景智、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1學界田徑|男拔吳君浩短跑創兩紀錄 女拔三將稱霸跨欄

Posted on

港足|五將中超落班成近年最多 茹子楠:眾人努力得到回報

【體路專訊】中超轉會窗昨日(28日)關閉,兩名港將周緣德及孫銘謙「壓哨」加盟河南杜廣及滄州雄獅,令20支中超球隊中有五隊均起用港足成員,人數屬近年之冠。第三季在中超馳騁的茹子楠開季前接受訪問,直言是眾人努力得到回報的證明,為幾名新加入中超的港隊隊友感驕傲,但同時亦寄語要繼續保持熱誠並好好照顧自己,「處理好心理狀態,心情好自然踢得好」。

隨著周緣德及孫銘謙落實轉會,明日開季的中超將有五名港腳效力,另包括梅州客家的茹子楠、浙江隊的梁諾恆及深圳新鵬城的安永佳,是近年效力中超球隊的香港球員數目最高的一季。三名新加入中超的港腳同屬球隊在亞洲盃的主力,其中安永佳及周緣德在三場小組賽均正選上陣,孫銘謙亦有一次正選一次後備。若計及蘇州東吳的賓紀文、上海嘉定匯龍的艾力士、南京城市的杜國樑及去季仍在中超、今季轉投中甲廣西萍果哈嘹的勞烈斯,至少有九名香港球員會在中國頭兩級聯賽上陣。

相關報道: 港足|安永佳亮相宣傳片 深圳新鵬城「官宣」加盟 、港足|周緣德落實轉投河南 開腔談轉會:希望展示港將價值港足|孫銘謙轉投滄州雄獅 中超兵再多一員

安永佳(圖:深圳新鵬城影片截圖)
孫銘謙(圖:東方提供)

即將在梅州踢第三季的茹子楠在開季前接受《體路》訪問,直言為幾位轉戰中超的港隊隊友感到驕傲:「恭喜他們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尤其是孫銘。因為我由小到大都跟他要好,而且他小時候已經被追捧,如今終於外流,感覺很特別。」茹子與孫銘早在中學學界已曾合作,及後在港足梯隊時期及東方亦做過隊友。他提到梅州日前與滄州踢熱身賽,兩人首度在香港以外以對手身份相遇:「兩個港人在不是香港的聯賽對陣,而且還是對位,就好像上季與Vas(勞烈斯)的感覺,開賽前望著大家笑的感覺好正。」

不少評論均認為,港足在亞洲盃決賽週的表現是多名港腳外流的一大關鍵,茹子亦稱國際賽的表現能吸引外界注意:「好像我們對伊朗一仗,對手也是因為這90分鐘而認識我們,知道我們也並非很差,所以希望之後入選港隊或是U23港足的球員都可以把握機會。」

(河南隊微博圖片)
(圖:受訪者提供)

不過成功外流僅是第一步,之後就要在中超站穩陣腳。過去兩季都成為主力的茹子坦言,即使身在以廣東話為主、距離香港約6小時直通巴士車程的梅州,早期亦要花很長時間適應:「對孫銘和Oli(周)而言就更遠,可能放兩、三日假都未必可以回港,所以要好好照顧自己,處理好心理狀態,心情好自然踢得好。」他亦寄語幾位新加入中超的「師弟」,要好好利用球會的硬件配套:「如何作息飲食有規律,何時加操等都很靠自己,不要因為身處外地而失去這份熱誠,因為我覺得這樣是香港球員較有優勢的地方,就好似獅子山精神一樣。」

茹子稱今季個人目標仍是繼續站穩正選、繼續提升表現,亦希望與其餘幾名港隊隊友一同努力「省靚招牌」:「每支球隊只有一個港澳台球員名額,但20隊中已有五隊選擇了我們,希望證明香港人踢波都有一定能力。進攻的孫銘和Matt可以盡快取得入球,我們幾個踢後衛的就取得清白之身,然後再慢慢將目標提高。」

安永佳、周緣德(後排右三、右二)、孫銘謙(前排左一)及茹子楠(前排中)在對伊朗的亞洲盃中任正選,勞烈斯(後排左二)及陳俊樂(前排左二)亦曾在中超落班,陳晉一(後排左一)亦一度被指大有機會轉投中超球隊。(圖:體路資料庫)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足|五將中超落班成近年最多 茹子楠:眾人努力得到回報

Posted on

體路專欄|時日太快 – 憶體育科公開試的經歷

【體路專欄】週末回辦公室時路過大學體育中心,看到門前路旁人頭湧湧,原來是今屆 DSE 體育科開考的大日子。看見同學們認真地熱身準備,各校的帶隊老師們亦一臉嚴肅的叮囑各項考試策略,一時間讓我回憶起原來剛好15年前在同一個地方,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

那是在還未有DSE的年代,報考體育科公開試的同學可說是少之又少。

回想起高中會考的那年,我已經漸漸退下學生運動員的身份,但同時也感到遺憾,因為那代表著我過去努力的運動成果,即將隨著時間而淡去。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偶然間選修了體育科。說實話,一開始選修的主要原因只是為了給自己在公開試期間做運動的「藉口」,從來沒有把它當做一個主科來看待。

當時由於全級只有三個人修讀,所以學校並無法安排課堂,只能全自修,坊間亦沒有一本正規的教科書 (因全港實在太少人報讀)。然而,不知道是甚麼原因,第一次從體育老師手中接過幾份東拼西湊的運動理論筆記,我突然覺得茅塞頓開,好像發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般。在此之前,我跟大部份人一樣覺得運動就是單純比賽場上的競爭。但原來,所有人體活動的背後蘊藏著廣闊而深奧的知識領域,涉及解剖結構、肌肉力學、營養生理、以至醫學心理等等。那些年,香港並沒有太多關於運動理論的網絡資源,更遑論專門針對體育的補習班了。有時候看不太懂課程的重點,便會週末跑到旺角樓上的二手書店尋找歷屆試題的資料。幾經辛苦,用了幾個月的時間,終於排除萬難拼齊了所有 syllabus 涵蓋到的課題內容,自家製作了一本BB 版的《運動科學訓練攻略》筆記….

然後,我要為實習試準備。當時高中的我只會中長跑,應付800米和一英里跑尚有餘力,但其他項目卻完全頭痛。又不知道從哪裡來的勇氣,我報名參加了田徑總會的十堂鉛球班,目的只是應付這佔5%總分的田賽項目考試。我當時的長跑鋼條身材和其他擲項的學員完全格格不入。我也從來沒有接觸過重量訓練,連一下引體上升都做不到。但我還是隔晚放學後去樓下的健身室(胡亂地)練習頸前下拉,免得在這項考核中零分。我亦記得初中曾經是羽毛球校隊的我,在中四後已經「掛拍」,但我居然厚著臉皮請求校隊教練給我跟操三個月,以便恢復狀態應付球類考試。就這樣,體育科由最原先「純粹當做運動」的閒科,漸漸變成為我整個公開試中最期待、最認真準備的一科。

然後,到了放榜的那一天,我看到成績單體育科目的成績欄目為「A」時,霎時間呆住了。那刻激動得跑到爸爸跟前激動擁抱的畫面,至今還是歷歷在目。

再然後,就是我這15年來探索運動科學的旅程。

原來,體育真的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不知道今天來參加考試的同學們,將來是否也會記得2024年的這一天呢?無論大家是因為甚麼原因修讀體育科,也希望今天這個里程碑帶能給你一些意義。即使日後最終是否選擇從事與運動相關的工作,相信這段學習經驗也能讓大家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賞運動的價值。或許到了未來某天,你能夠用體育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別人,改變社會,令世界變得更美好。

最後,謹祝今屆所有DSE同學考試順利,前程似錦!

文:Dr. Eric Poon(運動科學系博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時日太快 – 憶體育科公開試的經歷

Posted on

F1|韋少 VS 無人機!第一身鏡頭感受紅牛RB20戰車驚人速度

【體路專訊】3屆F1冠軍韋斯塔本(Max Verstappen)在2020年以1分27秒097創下英國銀石賽道F1的最快圈速,想以第一身的角度感受及直擊這種驚人的速度,荷蘭團隊「Dutch Drone Gods」為大家實現了這個夢想。他們以最新技術創造了世上最快的 FPV 無人機,在全手動操作下,追逐着由韋斯塔本駕駛的Oracle Red Bull Racing RB20新戰車,在銀石賽道上飛馳一個圈。這是史上首次有無人機成功以如此高速和持續的時間來飛行並拍攝高清影片。

「韋少」在觀看完無人機拍攝的影片後表示:「我從來沒想過一架無人機為了拍攝可以飛得這麼快。在濕滑的賽道開車時,我不知道它一直跟著我,而且在某些地方它離我非常近。我真的很驚訝它可以如此緊貼地跟上,在彎位也能如此接近。這將會令觀賞一級方程式賽車提供了不同的視角。」

「Dutch Drone Gods」荷蘭無人機之神團隊,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打造出這款加速速度比 F1 賽車快兩倍的無人機,只需 4 秒即可達到 300 公里/小時,最高時速超過 350 公里/小時。團隊亦獲得Red Bull Advanced Technologies(Oracle Red Bull Racing 車隊的高性能工程部門)的協助,設計並製造了輕型空氣動力學整流罩和結構馬達安裝臂,有助於將無人機的總重量減少約 10%。

Oracle Red Bull Racing的後備車手Liam Lawson 和一級方程式名宿古達(David Coulthard)亦在這項創舉上作出貢獻,他們分別駕駛RB8 和RB19 戰車在賽道上為無人機拍攝進行測試。古達表示:「在電視上收看賽車畫面時,遇到大而寬的遠鏡時,你很難感受賽車的車速。但當你有像這樣可以近距離追蹤拍攝的無人機時,你就會沉浸在整個體驗中。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項技術將會成為電視拍攝的一部分。」

市面上一般的無人機飛行速度約為 60 公里/小時,電池續航時間約為 30 分鐘。這次「Dutch Drone Gods」研發的無人機最高時速超過 350 公里/小時,但仍要面對不少技術問題,因為要追趕 RB20 ,它便需要像 F1 賽車一樣敏捷地飛行。 這意味著它需要大幅加速和減速,這兩者都會使電池壽命顯著縮短至 3 分鐘左右。此外,無人機除了要保持靠近 RB20 的高度,同時還要跨越賽道周圍的橋樑等障礙物。所以,操控無人機的人員需要精確的手眼協調,才能拍攝到流暢的特寫鏡頭。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F1|韋少 VS 無人機!第一身鏡頭感受紅牛RB20戰車驚人速度

Posted on

跑步|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v4中底輕盈回彈 闊掌跑手的福音

【體路專題】New Balance即將在3月發售最新訓練跑鞋FuelCell Rebel v4,筆者在早前的試鞋活動感受它的輕巧回彈特性,在穩定性方面更是完美,並適合於日常fun run及儲里數。

FuelCell Rebel v4外型與早前推出的FuelCell SuperComp Elite v4十分接近,尤其是兩者中底的稜角設計,感覺非常吸睛。為了外表美觀之外,經過精密計算後的設計亦成功做到減少物料,達至輕量化的效果,今代中底則以PEBA 物料混合緩震耐用的EVA物料製成,帶來了輕巧回彈體驗,至於後跟及前掌的厚度分別為30mm及24mm。 

實試方面,筆者尤其喜歡FuelCell Rebel v4著地時的穩定性,吸震性能可謂完美,亦沒有左搖右擺的感覺,這點亦要歸功於寬闊的前掌設計。推進力固然未及碳板跑鞋,但憑著它的輕量化,跑起上來便很容易能夠加速,並確保足部力量能充分傳到腳尖再轉化成動能。不論是儲里數還是速度練習,筆者認為FuelCell Rebel v4絕對是合適之選,但如果要追求更快節奏,亦可選擇旗艦碳板跑鞋FuelCell SuperComp Elite v4。

利用FantomFit技術建構的鞋面,為網面質料提供輕盈透氣的特性,也成為鞋身輕量化的原因之一。另外以標準寬度鞋款而言,FuelCell Rebel v4更適合闊掌跑手穿著,亦確保前掌在運動期間不會感到緊逼,至於腳型較窄的跑手就可能要將鞋帶特別綁緊。

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v4將於31日起在 New Balance 香港官網及指定門市發售,定價為港幣$1,199 

另有黑白色可供選購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跑步|New Balance FuelCell Rebel v4中底輕盈回彈 闊掌跑手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