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港超聯|馬希偉一錘定音 東方贏史上首場「東北大戰」

【體路專訊】周三(6日)晚上假旺角大球場上演的港超聯獨腳戲「東北大戰」,主場的東方憑馬希偉上半場一腳定江山,以1:0小勝均業北區,聯賽10戰得20分,僅以得失球差落後同分的冠忠南區排第5名。門將葉鴻輝第4場聯賽保持清白之身,東方10場只失6球,也與大埔並列為本季防守最佳隊伍。

東方及北區兩會歷史上首次交手,只可惜今晚旺角場錄得495人入座,場面頗為冷清。主隊有梁冠聰請假、黃梓浩退居後備,左閘位置改派韓援柳志成客串,面對右路攻力疲弱的北區,表現算是不過不失。

全場唯一入球在上半場13分鐘出現,西班牙中場馬高斯大腳送球到右路,同胞巴科爾接應後回傳中路,20歲的馬希偉無人看管下推順起左腳勁抽網頂,北區門將張桂華束手就擒。之後東方再有多次拉開紀錄機會,不過均未能再次攻破張桂華十指關。

下半場雙方埋門機會不多,東方佔較多攻勢,惟巴科爾欠缺臨門一腳。北區限於球員質素不及對手,未能為葉鴻輝帶來威脅,最終一球飲恨;東方入球功臣馬希偉賽後獲選為最佳球員。

東方在聯賽第4度不失球贏波,10戰只失6球更與大埔並列為防守最佳球隊,葉鴻輝未敢居功:「都是靠隊友合作,尤其我們的一對中堅非常穩健!」賽後東方10戰20分已追貼南區;9戰得11分的北區則排第7。

此外,足總今日亦公佈本月21日晚舉行的世界盃外圍賽-港隊主場對烏茲別克的售票詳情。定價港幣1,200元的套票,明日下午2時起於足總網上商店限量發售。套票包括21日主場對烏茲別克及6月6日主場對伊朗的正價門票,以及港隊Nike服裝(可選23/24主場球迷版球衣、或作客球迷版球衣、或訓練外套)。若球迷只想購買單場門票,8日下午2時起透過購票通購入,正價票為港幣200元,特惠票港幣50元。

圖、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港超聯|馬希偉一錘定音 東方贏史上首場「東北大戰」

Posted on

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6):運動員,你有生涯轉型的風險嗎?

【體路專欄】運動員的生涯轉型需要是一個社會課題,這除了關係於運動員身份認同的心理落差,亦跟社會不同持分者對「退役運動員」的接納與支援有關。本文志在探討前者。

首先,運動員的身份如何去定義?

在客觀指標上,根據香港體育學院《精英訓練資助評核準則 2024-2025》

全職運動員的定義為:

  1. a) 運動員必須以精英培訓及比賽作為其首要目標;
  2. b) 運動員並沒有擔任全職工作及修讀全日制課程 [除非得到校方批准暫停修讀全日制課程或修讀時數減至與兼讀制課程時數相同(即每週平均不多於10個上課小時)],在此情況下必須出示由校方 /僱主提供的證明文件;
  3. c) 在教練安排下每週訓練時間不少於5天及25個小時;
  4. d) 如運動員欲擔任兼職工作或修讀兼讀制課程,必須獲得有關總教練/體育總會核准。

非全職運動員的定義為:

在教練安排下每週平均訓練時間不少於4日及15個小時

中學生運動員的定義:

類別一

  1. a) 運動員為在學中學生; b) 運動員必須取得其學校書面文件確認支持其訓練及比賽安排; c) 在教練安排下每週訓練時間不少於5天及25個小時類別二
  2. a) 運動員為在學中學生; b) 在教練安排下每週訓練時間不少於4天及15個小時

運動員除了在時間上較難建立運動以外的事業成為他們的轉型困難外,在運動員認同的心理上亦會為他們帶來轉型風險。運動員認同是指個人對自己是否是一個運動員的認同程度(Brewer, Van Raalte, & Linder,1993)。而在運動員認同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李殷如、許雅雯,2018;Brewer et al., 1993; Brewer & Petitpas, 2017),例如Moshkelgosha, Tojari, Ganjooee, Mousavi, 與 Kazem (2012) 發現運動員認同與退休過程中的個人問題、心理社會問題、職業問題等有關。Wylleman, Alfermann, 與 Lavallee (2004) 發現較高運動員認同的運動員,對於退休的正向反應較少,且在適應過程中有較多的問題。關於高運動員認同所產生這些不適應結果,許多研究認為主要原因與過度單一且排他的認同 (the exclusivity of the identity) 有關(Brewer & Petitpas, 2017)。

那麼,如何減低高運動員認同的運動員轉型風險?

有研究指,當選手具有強烈運動員認同,且又同時擁有多樣的自我角色和各層面特色時 (高自我複雜度),生涯適應力最佳。(許雅雯,林雨德,2020)故此,提供運動員以外的發展及經歷非常重要。有研究亦證明,在運動員從小開始訓練的過程中,除了強烈運動員認同的培養之外,也必須給予多元的角色探索體驗和生涯準備,才能幫助運動員在面臨生涯轉換時不至於經歷過多挑戰而產生不適應的情況 (Cosh, Crabb, &LeCouteur, 2013; Lavallee & Robinson, 2007)。

故此,除了運動員身分外,運動員應該積極建立運動以外的經歷,令生涯發展更多元。事實上,這個面向亦很適合當下的社會,斜槓族的產生正正就是青少年建立多元身份的一種方式。成就運動員健康轉型固然要有多方面的配合,有機會留待下一次分享。

如果想了解一下自己的運動員認同情況,可以試填一下以下問卷。

運動員認同量表為何全進、盧俊宏(2001)根據 Brewer, Van Raalte, & Linder (1993)的運動認同量表 (Athletic Identity Measurement Scale,簡稱 AIMS) 加以修訂而成的中文版本。本量表的總分越高表示個人對自己身為運動員角色的認同程度越高。

運動員,及早為自己的第二人生做準備啊!

 

 

 

 

 

 

 

 

 

文:張沛廉
註冊社工
中國香港閃避球總會精英事務委員會主席
香港中文大學體育學碩士
賽馬會社工創新力量
第七屆創新社工夥伴

參考資料:
何全進、盧俊宏 (2002)。運動員認同概念與測驗初探。體育學報,第33輯,第 147~154頁。
許雅雯,林雨德(2020)。運動員認同、自我複雜度與生涯發展─調查及實驗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 53 卷第 3 期,頁 341~354 (2020. 9.)
李殷如、許雅雯 (2018)。學生運動員學業刻板印象之回顧。中華體育季刊,32(2),151-158
Brewer, B. W., & Petitpas, A. J. (2017). Athletic identity foreclosure. Current Opinion in Psychology, 16, 118-122.
Brewer, B. W., Van Raalte, J. L., & Linder, D. E. (1993). Athletic identity: Hercules muscles or Achilles he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4(2), 237-254
Cosh, S., Crabb, S., & LeCouteur, A. (2013).Elite athletes and retirement: Identity, choice, and agency. 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65(2), 89-97.
Lavallee, D., & Robinson, H.K. (2007). In pursuit of an identity: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retirement from women’s artistic gymnastic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8, 119-141.
Moshkelgosha, E., Tojari, F., Ganjooee, F. A., Mousavi, M. K. V., & Kazem, M. (201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hletic identity and problems of retirement from athletics in Iran. Archives of Applied Science Research, 4(6), 2350-2355.
Wylleman, P., Alfermann, D., & Lavallee, D. (2004). Career transitions in sport: European perspectives.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5(1), 7-20.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
香港運動心理學會(HKSSEP)作為本地唯一的專業學會,致力推廣具科學論証的運動心理知識及結合應用經驗,亦希望成為學術及前線同行的溝通平台,共同發展運動心理專業。HKSSEP由在本地大學中從事科研的運動心理學學者,及在不同前線機構(如香港體育學院等)的運動心理專家成立及主理。今後我們希望透過體路的平台,繼續跟廣大讀者交流,歡迎在我們的Facebook專頁留言。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體路專欄|運動心理學淺談(76):運動員,你有生涯轉型的風險嗎?

Posted on

韻律泳|亞洲分齡賽朱家泳/李姿賢青少年雙人賽摘季

【體路專訊】參加第十一屆亞州分齡游泳錦標賽於3月2至6日假菲律賓舉行,韻律泳港隊派出24名運動員參賽,最終有朱家泳及李姿賢在青少年組雙人項目取得季軍。

今次參賽隊伍分別來自日本、哈薩克、吉爾吉斯、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烏茲別克及香港。出戰青少年組雙人項目的港隊代表朱家泳/李姿賢有優異表現,勇奪季軍。至於熊詩晴在青少年單人賽名列第4。

12歲或以組單人自由自選的陳思全以第5名完成,她夥拍喬子凌轉戰雙人自由自選同樣取得第5名。13至15歲組方面,楊姿華的單人自由自選排名第6,雙人自由自選的林資洋/趙詩韻則名列第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韻律泳|亞洲分齡賽朱家泳/李姿賢青少年雙人賽摘季

Posted on

法國羽賽直擊|「鄧謝配」負傷過首關 感謝港球迷廣東話加油

【體路巴黎直擊】香港羽毛球隊首席混雙組合「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今日(6日)於BWF世界巡迴賽超級750法國公開賽首圈順利過關,面對日本組合山下恭平/篠谷菜留打得極有耐性,以直落兩局勝出。賽後謝影雪指雖然於德國連戰五場後狀態尚未完全恢復,慶幸仍能頂住取勝,更笑言於賽場聽到香港球迷的廣東話打氣聲,感覺格外親切。

鄧俊文/謝影雪繼上周連戰五場,今日繼續負傷出戰法國公開賽。

世界排名第8的「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上周剛於BWF超級300德國公開賽奪冠,隨即馬不停蹄轉戰法國公開賽,首圈面對世界排名20的日本組合山下恭平/篠谷菜留。兩隊過往對戰各勝一場,今日再遇港隊組合兩人皆有膝傷在身,卻未影響其發揮。首局初段日本組合率先攻下3分,不過「鄧謝配」隨即還以顏色連取5分反超5:3,其後兩隊比分一直纏鬥,鄧俊文的扣殺亦頻頻收效,港隊組合領先11:9進入技術暫停後,後半局就一直維持領先優勢,以21:19先拔頭籌。

鄧俊文/謝影雪於充分準備下成功勝出晉級。
謝影雪於第二局中段曾申請醫療暫停治理腰部不適。

第二局形勢與首局相反,「鄧謝配」率先以3:0領先下卻被對手連取5分反超4:6,其後雙方互相纏鬥多次平局,日本組合擅長多拍來回尋找取分機會,但並未影響「鄧謝配」節奏,謝影雪與鄧俊文多次扣殺搶攻,在領先16:14時謝影雪似乎觸傷腰部需要申請醫療暫停,由醫護人員檢查並噴上止痛噴霧後繼續作賽,其後日本組合趁此機會發力追平17:17,幸「鄧謝配」頂住壓力於18:18後連取3分,終以21:18再勝一局,晉級次圈後將遇上東道主法國組合Thom GICQUEL/Delphine DELRUE 。

日本組合擅於多拍來回尋找機會,打得極有耐性。
謝影雪直言兩人經歷上周連場大戰後尚未完全恢復狀態。

賽後「鄧謝配」坦言狀態未完全恢復,謝影雪透露:「其實我們都有點累,因為之前因傷沒有太強的練習,上星期一來便是五場比賽,強度有點大,我們都還沒完全恢復,幸好都能做到賽前部署。」鄧俊文補充指:「今日分數咬得很緊,所以對我們來說,消耗亦比較大。我們與對手曾對賽數次,賽前已有心理準備預計會有這情況,總算是撐下來。」

謝影雪續指:「日本組合的攻守能力都很強,我們都知道一兩板不能打死對方,多拍來回也一定要頂住。所以我們知道一定要真的等到那球落地,才可以鬆一口氣。」賽事途中謝影雪曾申請醫療暫停處理腰傷,她笑言亦有戰術考量:「我當時因連番扣殺已有點累,申請醫療暫停亦有戰術考慮,處理腰部問題之餘亦讓我們爭取時間休息回氣。」

鄧俊文透露賽前已預期今仗是消耗戰。
現場有香港球迷完場後向「鄧謝配」索取簽名。

兩名港將又感謝現場以廣東話為他們加油打氣的球迷,謝影雪笑言:「聽到廣東話打氣聲真的很開心,我覺得他們叫「雪雪、俊文」很親切,好像平時IG上為我們留言打氣的球迷,哈哈。」

圖、採訪:徐嘉怡
文:賈兆志

國泰航空全力支持體路Road To Paris之旅

2024年夏季即將上演大型運動會,國泰航空將繼續全力支持《體路》到訪世界各地,每月帶領《體路》記者直達世界各地賽場,現場直擊香港運動員「Road To Paris」之旅,為讀者帶來最新港隊動態。體路「Road To Paris」專頁即將面世,密切留意兼一齊 #撐起港隊!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法國羽賽直擊|「鄧謝配」負傷過首關 感謝港球迷廣東話加油

Posted on

LIV高球賽|矚目新賽落戶香港 14大滿貫冠軍組隊獻技

【體路專訊】「M」品牌活動之一的LIV Golf香港站將於周五(8日)至下周日(10日)在香港哥爾夫球會粉嶺球場舉行,一眾參賽球手今日(6日)先在球場接受傳媒訪問。剛簽約加入LIV Golf的西班牙球星拉姆大讚球場狀況良好,對今次比賽抱有信心;已在香港有比賽經驗的Majesticks GC兩位隊長斯滕森及保爾特則稱,球場適合依靠精準度的老將,會繼續提高推桿表現爭取好成績。

首次落戶香港的LIV Golf賽制與一般高球賽事不同,三日賽事期間會同時舉行個人賽及團隊賽,並以SHOTGUN,即18洞同時開球的形式上演。54位球手將分成13支四人隊伍及兩名外卡獨立球手,以首兩輪每隊最佳三人的成績總和加上第三日的四人總杆數計算團隊成績。每站成績並會以點數累積以計算全季個人賽冠軍,以及團隊錦標賽排名。

拉姆(左)及德尚博

今次香港站將有14名大滿貫得主亮相,包括最新與LIV Golf簽約的西班牙球星拉姆(Jon Rahm)、其西班同胞加西亞(Sergio Garcia)、高普卡(Brooks Koepka)、米基遜(Phil Mickelson)、莊臣(Dustin Johnson)、德尚博(Bryson Dechambeau)及斯滕森(Henrik Stenson)等。賽事總奬金高達1.95億港元,是香港史上最高奬金的大賽之一,賽會更預計會投放約5億港元辦賽。

多位參賽球星今早先與傳媒見面,當中首次來港、現時世界排名第三的Legion XIII GC隊長拉姆提到粉嶺球場與其家鄉的球場相似,又大讚歷史悠久的球場狀態依然良好:「我們球隊是一支由四位穩健的擊球手組成的球隊,在 一個狹窄的高爾夫球場顯然會佔上風。 果嶺狀況非常好,所以推桿應該不是問題。」

斯滕森、偉斯活、霍斯菲爾德及保爾特(左起)

以三隊長形式帶領的Majesticks GC雖然有英國公開賽冠軍斯滕森坐陣,但今屆三站賽事均未能進入前三名。斯滕森與偉斯活過往都曾來港參賽,前者去年僅在城市錦標賽得並列61位,後者則是2010年香港公開賽冠軍。48歲的保爾特笑言,粉嶺球場非常適合以「老將」組成的Majesticks GC:「我認為這是一個適合我們這些不會打出350碼的老球手的球場。 來到這樣一個球場,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不會真正使用發球木杆,有清爽的感覺。 球場上可能只有幾個洞適合使用發球木杆。 我希望Majesticks GC隊本周可以依靠精準度。」

斯滕森就坦言,球隊近期的推桿表現並不太好,幾位隊友亦在球場努力練習:「很明顯這一周的球道和果嶺都很重要。 這裡有一些狹窄的發球區和細小果嶺。 如果我們能保持這樣的狀態,打進幾個球洞,希望我們能比前幾場有更大的機會取得好成績。」他亦指LIV Golf先後在香港及新加坡辦賽,能打開亞洲的巨大市場,亦高興能參與其中。

斯滕森
「M」品牌認可賽事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於2004年11月設立了「M」品牌制度,各類符合審批準則的體育活動會獲委員會授予「M」品牌認可,部分活動的主辦機構更會獲得撥款資助,協助香港的體育總會發展可持續的大型體育活動,為香港培養可持續的體育文化,提升香港為亞洲體育盛事之都的形象,同時促進社會凝聚力。獲大型體育事務委員會頒發的「M」品牌,標誌著緊張、精彩、刺激的大型體育活動。

大型體育活動事務委員會網站:http://bit.ly/2uoCVQo
按此瀏覽2024年「M」品牌認可賽事:https://bit.ly/mmark2024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LIV高球賽|矚目新賽落戶香港 14大滿貫冠軍組隊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