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傑青運動員選舉78小將獲嘉許 溫國皓吳海諦奪最佳殊榮

【體路專訊】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迎來重要里程碑,改為每半年舉行一次。2025上半年頒獎典禮周五(17日)舉行,合共嘉許78位小將,當中桌球代表溫國皓及劍擊女將吳海諦分奪最傑出青少年男、女運動員獎,男子重劍青年隊就榮膺最傑出青少年團體。

溫國皓勇奪WPA世界U19中式桌球錦標賽男子組冠軍,成績驕人,榮膺最傑青男運動員實至名歸。他感謝各方的栽培、支持和教導。他期望未來在比賽中發揮更好表現,挑戰更佳成績。至於吳海諦就在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中勇奪女子重劍少年個人組別銅牌,她的卓越表現使其贏得最傑出青少年女運動員殊榮。吳海諦感謝善德基金會頒發這個獎項,亦多謝教練的悉心指導、家人的無私支持,以及港隊為自己提供展示才華的舞台。她表示,獎項既是肯定,也是前進的動力,她在未來的訓練及比賽中一定會更加刻苦,挑戰自我極限,爭取更高的成就。

溫國皓(左二)

男子重劍青年隊成員高映川、徐浤展及黃至晧在2025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中摘銅,為香港贏得歷來首面世青團體賽獎牌,表現優異,一同獲頒最傑出青少年團體獎。

傑出青少年運動員選舉2025上半年共有44位運動員獲頒傑出青少年運動員,分別來自15個體育大項,包括:古綽峰及關恩懿(田徑)、葉心悠及林家滔(羽毛球)、劉尚晞、林天玥及溫國皓(桌球)、馬繹斐、吳保利及葉漢文(單車)、余海廸(單車 – 山地單車)、許晉瑜及吳淑儀(體育舞蹈)、高映川、徐浤展、黃至晧、王哲及吳海諦(劍擊)、陳蓉、黎曉澄、劉加澄、黎芷晴及黃恬晴(體操)、陸玟熹(草地滾球)、洪泳朗及劉肖儀(殘疾人游泳 – 智障)、區樂詒及吳卓恩(殘疾人游泳 – 肢體殘疾)、趙奭孜及李悅意(滾軸運動)、鄭祺翱、黃子曦及Margaux Nguyen-Minh(帆船)、呂偉源、黃健俊及嚴啟航(足毽)、張芷晴、鄺恩琳、梁加萱及鄧凱琳(壁球),以及黎騏豪、麥明芯、蘇籽童及王昀希(乒乓球)。

吳海諦(左二)

十六位運動員獲頒發優異證書,包括張希略及賈慧妍(田徑)、廖予生(桌球)、劉弦及梁曦彤(高爾夫球)、關昢瀅、李藝怡、梁栢晧及雷濤銘(空手道)、陳譽齊、韓兆恩、鄺崇宇及謝宏澤(小型賽車)、麥世霆(游泳)、莫柏勛及王諾熙(三項鐵人),以表揚他們的傑出表現。

此外,18位運動員獲頒發嘉許證書,包括陳栢賢(電競)、袁諾文(劍擊)、陳曉暘、馮卓謙、李逸希及楊逸晞(合氣道)、吳家堯及黃傢安(劍道)、文博聰(草地滾球)、陳嘉華(殘疾人田徑– 肢體殘疾)、麥皓然(帆船)、樊豈湲、李朗熙及蘇逸津(足毽)、朱家泳及熊詩晴(游泳 – 韻律泳)、鍾倩兒及溫澤仁(三項鐵人)。

資料來源:香港體育學院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傑青運動員選舉78小將獲嘉許 溫國皓吳海諦奪最佳殊榮

Posted on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完成重建 優化設施推動馬術運動

【體路專訊】服務社區逾40年的香港賽馬會(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經過全面重建工程後重開,並於周四(16日)舉行開幕典禮。換上全新面貌的騎校,馬房擴充、並增設全天候室內沙圈等設施,為公眾帶來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進一步推動馬術運動發展,並為有需要的傷健人士提供策騎治療。

香港賽馬會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
署理勞工及福利局常任秘書長陳偉偉(左三)、香港賽馬會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右三)、香港賽馬會行政總裁及香港賽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董事應家柏(左二)、香港傷健策騎協會主席楊存洲(左一)、香港傷健協會主席何永煊教授(右二),以及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四屆殘疾人奧運會的馬術運動員謝佩婷(右一),出席香港賽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開幕典禮。

馬會及馬會公眾騎術學校有限公司主席廖長江於典禮致辭時表示:「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重建後,為公眾提供更優質、現代化的學習環境,讓更多市民接觸馬匹、學習騎術,進一步普及馬術運動,並透過『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從中發掘具潛質的青年騎手,培育他們成為馬術精英。」

馬會管理及營運三間公眾騎術學校,每年合共服務約6萬人次。其中,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始建於1978年,由馬會捐款支持營運,為大眾提供接觸馬匹及馬術運動的機會。學校於2022年展開全面重建工程,並獲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撥款三億七千五百萬港元支持。

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重建後設施優化,包括:馬房擴充至38個馬格,增設全天候室內沙圈、模擬馬匹等,令人馬免受天氣影響,課堂安排更具彈性。學校活動亦更趨多元化,新增馬房參觀等,讓更多公眾有機會認識馬匹。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新建的全天候室內沙圈,可供公眾人士、專業騎手及傷健騎手進行策騎訓練。
馬會馬術事務主管龐雅雯(左一)、馬會公眾騎術學校馬術高級經理陳世健(右一)、代表中國香港出戰四屆殘疾人奧運會的馬術運動員謝佩婷(右二)、馬會青少年馬術隊成員羅梓然(左二)及趙元熙(中)合照。

重建工程同時加強騎術學校的無障礙及安全設計,以進一步支持學校為殘疾人騎手,包括香港傷健策騎協會的學員提供騎術訓練、作策騎治療之用。與其他馬會公眾騎術學校一樣,部分「香港賽馬會退役賽駒駿展新生計劃」下的馬匹亦獲調配到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在策騎課堂中使用,協助牠們展開「第二職業」。

全新的馬房共設有38個馬格,配備空調系統。
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始建於1978年,重建工程後於九月起試運。

馬會一直致力推動馬術運動發展,成立公眾騎術學校,及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成立馬會馬術隊,培育香港精英騎手。於2016年,馬會與中國香港馬術總會合作,成立「香港馬術精英計劃」,為騎手提供馬術專才指導和全方位的專業團隊支援服務;計劃於2017年擴展至殘疾人馬術騎手。馬會亦與馬術總會及香港體育學院合作於2019年推出「香港賽馬會青少年馬術發展計劃」,培育未來人才;計劃於2022年進一步擴展,成立馬會青少年馬術隊(內地),以支援駐內地有潛質的香港年輕騎手。

資料來源:香港賽馬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馬會薄扶林公眾騎術學校完成重建 優化設施推動馬術運動

Posted on

女子U17亞洲盃|香港U16僅負越南 痛失決賽周入場券

(圖:AFC)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U16代表隊今日(17日)以0:1僅負東道主越南,與U17亞洲盃決賽周入場券擦肩而過。儘管今屆賽事表現出色,無奈最終遺憾出局。

(圖:足總提供)

港女足U16今屆外圍賽被抽入D組,同組只有3隊,首戰以7:1大勝關島後,由於得失球差比越南佔優,今日只要保住不敗即可出線。面對佔主場之利的對手,港女足U16開賽後只能以穩守突擊製造威脅。惟即使上半場大部分時間受壓,門將黃曉悠卻有神勇演出,加上門柱擋出對方的角球直射,半場力保不失。

越南雖然只贏關島5:0,但整體實力明顯是小組最強一隊。換邊後港女足U16換入蔡熙晨及梅莉雅加強中前場活力,防線則築起血肉長城抵擋對手,可惜戰至66分鐘兩名守衛連環踢空,被對方乘機射遠柱破網而落後。全場高飛低撲的黃曉悠戰至79分鐘更傷出,戰至完場前最後一擊角球攻門又落空,終於以1球飲恨。最終港女足U16以1勝1負名列小組次名未能出線,賽後一班小港腳都忍不住哭成淚人,場面令人動容。

(圖:AFC)
(圖:AFC)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女子U17亞洲盃|香港U16僅負越南 痛失決賽周入場券

Posted on

D1學界游泳|馬紫玲高嘉蓮再寫新績 男女拔分途延續連霸

【體路專訊】「2025-2026港九D1中學校際游泳比賽」周五(17日)舉行次日賽事,在下午賽事再有協恩中學的李芯瑤、拔萃女書院的馬紫玲和林韵晴、聖若瑟書院的莫朗森、香港國際學校的高嘉蓮、德望學校的鍾詠芯等分途在不同項目獻新猷。女拔接力隊出戰女子A Grade 4×50米自由泳接力,合力游出1分45秒21成功奪冠,更一舉打破協恩在2017至18學年做出的1分46秒59成績。至於總冠軍方面,男子組由拔萃男書院封王,達成32連霸,女子組則由女拔連續37屆奪冠。

馬紫玲
李芯瑤

李芯瑤(左)和馬紫玲

今早賽事共有6個新紀錄,下午賽事再有多項新紀錄誕生,當中焦點落在女子A Grade 100米自由泳決賽。協恩的李芯瑤和女拔的馬紫玲全程鬥得難分難解,最終後者更勝一籌以55秒78奪冠,前者則游出55秒81獲亞軍,兩人亦同時打破馬紫玲在初賽游出的56秒20新紀錄,最終這位港將亦成為紀錄保持者。

馬紫玲掂池後先與李芯瑤擁抱,再和身旁的女拔隊友陳鈺昕相擁慶祝,中途更一度感動落淚。她在賽後接受訪問表示這場比賽無論輸贏都一樣開心:「作為最後一場比賽,我們不是要爭輸贏,能夠在這個場合一起破紀錄更是別具意義。加上我們平常都是以接力賽隊友的身份相見,很久沒有在相鄰泳道比賽。」李芯瑤則形容這場100自決賽對二人而言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里程碑,「我們唯一共通的項目是100自,可以說從小鬥到大。但過去的學界比賽中我都為了團隊積分轉戰其他項目,沒有機會和她同場比拼。來到最後一年學界,也是我們中學生涯的尾聲,這場比賽很珍貴,我也很珍惜這次機會。」

文薈喬
左起:林韵晴、馬紫玲、文薈喬和梁慇

馬紫玲於自由泳封后後則率領林韵晴、文薈喬和梁慇出戰女子A Grade 4×50米自由泳接力,合力游出1分45秒21成功奪冠,更一舉打破協恩在2017至18學年做出的1分46秒59成績。四位賽後表示目標是打破紀錄,所以今天的成績是意料之中:「成績比預期中快了一秒多,很開心也很驚喜。我們四個今天都是超常發揮。」馬紫玲則笑言大家在學校經常練習接力,從平常訓練中練出默契。梁慇補充道破紀錄的關鍵同樣在於勤奮練習,「跳水的時機也是在每次掂牆訓練中摸索出來,因為這些細微的零點幾秒才有機會破紀錄。」

莫朗森
莫朗森
林韻晴

下午在男女子A Grade的50米蛙泳亦各誕生1項紀錄,包括聖若瑟的莫朗森在男子A Grade50米蛙泳游出28秒85,將師兄港將麥世霆在2021至22學年創下的紀錄推前0.02秒。他的初賽成績29秒00已與學界紀錄相當接近,賽後接受訪問時亦表示決賽目標就是學界紀錄,惟希望個人成績能再有突破,「游完還是挺累的,不過時間可以再快點,游到28秒50左右。」至於女子A Grade 50米蛙泳,女拔的林韻晴造出32秒51的成績打破港將楊珍美在12年前寫下的32秒69的紀錄,惟時間未及港隊新晉「蛙后」文薈喬在女子A Grade 100米蛙泳初賽分段成績游出的32秒38,後者成為紀錄保持者。

高嘉蓮

香港國際的高嘉蓮繼今早在女子C Grade 100米蛙泳刷新紀錄後,下午在女子C Grade 200米蛙泳亦獻新猷,造出2分35秒86的成績,打破2008至09學年馬希彤寫下的2分36秒64的紀錄。

鍾詠芯

另外,德望學校的鍾詠芯亦在女子A Grade 200米蛙泳以2分33秒25率先掂池,打破6年前Wei Gabrielle Jia Yun寫下的2分36秒69紀錄。她直言成績超乎自己想像,比起個人PB 2分40秒是個大突破,「原本預估自己的成績是2分35秒,沒想到會破紀錄。」她表示自己這次備戰把訓練重心放在蛙泳較多,加上學界氣氛帶動自己游出好成績。身為港隊代表的她亦希望未來有更好表現,可以代表香港出戰更多比賽。

左起:鄭卓知、陳樺和鄭卓見

至於團體成績方面,男拔在A、B及C Grade都成功封王,完成Grand Slam,總分共奪得564分,以126.5分之差擊敗聖若瑟,達成32連霸。男拔三位隊長鄭卓見、鄭卓知和陳樺表示很高興能夠贏下今屆冠軍,達成32連霸的成績,並對背後支持他們的拔萃大家庭表示感謝,「很珍惜最後一場學界,這也是很完美的一年學界。今年作為隊長感受到了更多熱情,除了有各位同學為隊友加油打氣,我們背後的力量也很強大。很多師兄和老師都來到現場支持我們,這次感受到了男拔大家庭的力量。」他們也坦言達成32連霸看似容易,但其實身為隊長的陳樺倍感壓力,「學界開始前幾天我就開始緊張,還會手震。直到今早我跳入水的前一刻都很緊張。」他們透露儘管出賽陣容有變,一眾隊友們依然會努力訓練,為缺席的隊友補位,「這屆A Grade同學在過去幾年都因為各種原因缺席學界比賽,所以大家也很珍惜每一次能夠出戰學界的機會。這段時間看得出大家會為彼此分擔壓力,所以我們認為『重在參與,搏盡無悔!盡力已經是完美』。」

至於女子組方面,女拔三個年齡組別封后,最終共奪613分,以229分之差擊敗第二的協恩。女拔今屆由馬紫玲、楊凱晴、張巧穎和梁懿擔任隊長,前者形容今年是很圓滿的結局,「個人破了三項紀錄,不論個人還是團體成績,今天的表現也是最完美的結局。」馬紫玲畢業在即,談及女拔大家庭,她也忍不住流下不捨熱淚,「學界也是我全年中最喜歡的比賽,我很喜歡這個隊伍,所以也非常捨不得大家。這六年很完美!」 隊長們又寄語各位師妹在學界要好好享受氣氛,感受隊伍上下齊心,為一個目標奮鬥的團結精神:「即使有時表現未必如意,但要記得我們是來學習和享受。」

「港九D1中學校際游泳比賽」團體總成績(只列前四名)

男子組

A  Grade B Grade C Grade 總分
拔萃男書院 171 195 98 564
聖若瑟書院 151 145 141.5 437.5
喇沙書院 96 107 104 307
英華書院 65 81.5 73 219.5

女子組

A  Grade B Grade C Grade 總分
拔萃女書院 201 209 203 613
協恩中學 125 124 135 384
香港國際學校 104 90 86 280
德望學校 75 82.5 91 248.5

 

賽事次日破紀錄名單

運動員 項目 新紀錄 舊紀錄(截止2025年6月6日)
莫朗森(聖若瑟書院)

 

男子A Grade 50米蛙泳 28秒85 28秒87
朱修平(聖若瑟書院)

 

男子A Grade 50米蝶泳 24秒80 24秒83
曾柏橋(喇沙書院)

 

男子B Grade 200米自由泳 1分55秒17 2分08秒99
馬紫玲(拔萃女書院)

 

女子A Grade 100米自由泳 55秒78 56秒58
李芯瑤(協恩中學)

 

女子A Grade 100米自由泳 55秒81 56秒58
鍾詠芯(德望學校)

 

女子A Grade 200米蛙泳 2分33秒25     2分36秒69
馬紫玲(拔萃女書院)

 

女子A Grade 200米自由泳 2分02秒17       2分02秒60
拔萃女書院

 

女子A Grade 4×50米自由泳接力 1分45秒21 1分46秒59
林韵晴(拔萃女書院)

 

女子A Grade 50米蛙泳 32分51 32秒69
馬紫玲(拔萃女書院)

 

女子A Grade 50米自由泳* 25秒76 26秒17
李芯瑤(協恩中學)

 

女子A Grade 50米自由泳 25秒60 26秒17
高嘉蓮(香港國際學校)

 

女子C Grade 100米蛙泳 1分10秒94 1分13秒00
高嘉蓮(香港國際學校)

 

女子C Grade 200米蛙泳 2分35秒86 2分36秒64
高嘉蓮(香港國際學校)

 

女子C Grade 50米蛙泳** 32秒86 33秒07

*紀錄於女子A Grade 4×50米自由泳接力打破
**紀錄於女子C Grade 100米蛙泳決賽分段打破

圖、文:伍俊熹、梁丁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D1學界游泳|馬紫玲高嘉蓮再寫新績 男女拔分途延續連霸

Posted on

亞洲足協頒獎禮|獲頒最高榮譽「亞洲鑽石獎」 霍震霆:歸功於所有推動足球的持份者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港協暨奧委會)會長、中國香港足球總會名譽會長霍震霆獲亞洲足協(AFC)頒發最高榮譽的「亞洲鑽石獎」(AFC Diamond of Asia Award),以表揚他多年來對亞洲足球和國際體育事務的卓越貢獻;港協暨奧委會董事局對霍震霆會長致意衷心祝賀。此外,中國香港足球總會也獲頒發總會年度金獎(AFC Member Association of the Year – Gold)。

亞洲足協年度頒獎典禮(AFC Awards Riyadh 2025)昨日(16日)於沙特阿拉伯舉行,共頒發 20 個獎項,當中「亞洲鑽石獎」屬最高榮譽的個人獎項。霍震霆發表得獎感受,指獎項並非個人成就:「我深感榮幸,同時以謙卑的態度,接受此項殊榮。獲獎絕非我個人成就,我將此歸功於所有在亞洲和香港努力不懈付出、推動足球發展的持份者。這個獎項是對整個球壇和體育界的認可,包括運動員、教練及醫療團隊、行政人員和支持者,正是他們的熱誠和堅持,推動體育發展不斷向前。」霍會長續稱:「我希望與每一位相信體育能團結人心,啟發大眾,賦予下一代力量的人分享這份榮譽,願我們繼續攜手向前,以體育弘揚卓越、尊重和團結的崇高價值。」

(圖:AFC)
中國香港足球總會也獲頒發總會年度金獎,由會長貝鈞奇上台領獎。(圖:AFC)

港協暨奧委會將繼續在霍會長和董事局的帶領下,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體育界各持份者共同努力,促進本地體育普及化、精英化、盛事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推動香港發展成國際體育樞紐,貢獻地區和國際的體育產業邁進新里程。

資料來源:港協暨奧委會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洲足協頒獎禮|獲頒最高榮譽「亞洲鑽石獎」 霍震霆:歸功於所有推動足球的持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