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劍擊】男花三子格蘭披治賽先後出局 港女重隊搶東奧資格形勢被動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張家朗(左)(Photo credit:FIE)

【體路專訊】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男子花劍格蘭披治賽周日(9日)落幕,三位躋身正賽的港將張家朗(Edgar)、蔡俊彥(Ryan)和「老大哥」張小倫先後在32強和64強止步;至於香港女子重劍隊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的世界盃隊際賽雖然殺入8強,惟爭取一張2020東京奧運入場券,仍處於被動的局面。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張小倫(Photo credit:FIE)

日前過關斬將殺入正賽圈的張小倫,在64強面對比自己年輕15載的俄羅斯年青劍手、只得19歲的Kirill Borodachev,張小倫最終力戰而敗,輸11:15無緣闖關。另外兩位港將張家朗和蔡俊彥,則在64強分別擊敗意大利和中國的劍手晉級。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張家朗(左)(Photo credit:FIE)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蔡俊彥(右)(Photo credit:FIE)

在32強,Edgar遭世界排名41的意大利劍手Guillaume Bianchi以15:12淘汰;Ryan就被上一圈擊敗「老大哥」張小倫的Kirill Borodachev以15:6殺退,未能晉級。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張家朗(左)(Photo credit:FIE)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蔡俊彥(左)(Photo credit:FIE)

同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出戰世盃隊際賽、由江旻憓(Vivian)領軍的香港女子重劍代表隊,在首圈32強輕鬆以40:28擊敗東道主西班牙晉級。港隊隨後惡鬥世界排名第4的意大利隊,雖然在比賽中段一度落後,幸憑三位上陣劍手江旻憓、連翊希和佘繕妡打出水準,卒以一分之差的35:34力挫對手殺入8強。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香港女子重劍代表隊(Photo credit:FIE)

港隊其後在半準決賽收起日前於個人賽8強止步、最新世界排名下跌至第8的江旻憓,並改由朱嘉望上陣,惟港隊未能再創佳績,以34:44告負,在8強出局。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香港女子重劍代表隊在8強不敵美國隊。(Photo credit:FIE)

香港女重隊的排名在賽後輕微提升一級至14位,惟韓國在決賽擊敗中國奪冠後已穩奪東奧入場券,同樣鎖定資格的還有排名比韓國更高的5隊,她們依次為中國、俄羅斯、波蘭、美國和意大利,令東奧席位只餘下最後兩席。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香港女子重劍代表隊爭取東奧入場券形勢被動(註:積分截至巴塞隆拿站後)(Photo credit:FencingTokyo Facebook)

值得一提的是,奧運資格前4隊伍的排名,目前只有前3席已經確定,最後一席為目前排第4至6位的美國、意大利和韓國之爭。如果韓國在最後一個於烏茲別克舉行的世盃計分站得冠軍或亞軍,將有機會以奧運排名前4的資格打入東奧,這將為分數上已經肯定無法追及韓國的香港隊,打開東奧之門,這基本上亦是香港女重隊能夠在今夏東京奧運亮相的唯一途徑。

劍擊, 2020東京奧運,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香港男子重劍代表隊(Photo credit:FIE)

至於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的男子重劍世界盃隊際賽,香港隊在首圈32強以45:44險勝哈薩克闖關後,於16強以39:45不敵烏克蘭無緣晉級。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男花三子格蘭披治賽先後出局 港女重隊搶東奧資格形勢被動

Posted on

【奧訊專訪】敲定一男一女可揚帆東奧 港滑浪風帆選手激烈爭戰

【奧訊專訪】談起滑浪風帆,或許大家都會記得「風之后」李麗珊在1996年為香港於奧運會帶來金牌「零的突破」,但未必知道這項本地體壇重點項目的激烈競爭。港隊在今年東京奧運會只可派出一男一女運動員出戰,因此縱使已鎖定資格,仍要進行內部遴選。制度雖然殘酷,但卻為一眾港隊帆手帶來良性競爭,推動彼此成長和進步。或許最終在奧運舞台登場的只有兩人,但在邁向東奧的路上卻帶來團隊實力的提升。

鄭俊樑(右二)以第13名完成2019年9月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錦標賽男子RS:X賽(圖:體路資料庫)
陳晞文以第10名完成意大利世錦賽,為港隊鎖定東京奧運入場券(圖:體路資料庫)

港滑浪風帆隊有鄭俊樑及陳晞文於2019年9月在意大利舉行的世界錦標賽中,分列男、女子RS:X第13名及第10名,為香港鎖定東京奧運(東奧)參賽資格。由於每個國家或地區在同一項目中只能派出一位運動員,因此港隊除了爭奪東奧資格,同時亦要在隊內遴選,決定最終出戰這四年一度體壇大舞台的人選。男子RS:X由鄭俊樑及小將鄭清然競逐,而爭奪女子RS:X資格的則為陳晞文與魏瑋恩。遴選方法是以隊員在去年9月意大利世錦賽及今年2月中的澳洲世錦賽成績計算,累積分數較佳者便成為港隊代表。

男子組︰鄭俊樑 vs 鄭清然

港隊男子RS:X的資格由兩位鄭氏運動員競爭,25歲的鄭俊樑(Michael)四年前贏得隊內選拔出戰里約奧運(里奧),最終以第八名完賽,他說:「首次參加奧運,自己就像白紙一張,只抱住盡力往前衝的心態,最終得出比預期更好的結果。這四年間經歷不同事情,累積更多經驗,若果能再戰奧運,期望與壓力都會增加,要做得比上屆更好。」Michael在意大利世錦賽名列13名,與前八名差距不大,他對此感到滿意,期盼之後加強體能再挑戰世界前列高手。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鄭俊樑
鄭俊樑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鄭清然
鄭清然

至於鄭清然能夠以20歲之齡挑戰師兄,他直言珍惜機會:「我在兩年前才正式參加成人比賽,沒想到這麼快就能跟師兄競爭。即使自己機會不大也會盡力做到最好,如果不珍惜今次機會,下個機會就要再等四年。」清然在意大利世錦賽名列71,要在澳洲賽事超越Michael有一定難度,但過程中亦有不少收穫:「跟著Michael去比賽,在技術和經驗都有得著,始終他比賽經驗較多、對器材較熟悉,看看他的比賽路線和策略都學到不少。而且即使大家競爭,他都願意分享自己的技術和心得,不會因為競爭奧運資格而影響大家關係。」Michael亦補充:「大家各有長處,交流時能一同學習,推動彼此進步,是良性競爭的對手。」

女子組︰陳晞文 vs 魏瑋恩

同樣的良性競爭亦出現在女子隊中,陳晞文在2012年出戰倫敦奧運會(倫奧)後,四年前因隊內選拔失利未能站上里奧舞台,今年踏入29歲的她自言心態仍然「有火」,在表現更成熟下於意大利世錦賽取得第十名。而橫跨八年的三屆奧運會,對晞文來說仍然是一個夢想:「八年來都以參加奧運為夢想,倫奧時因受傷影響表現,一直希望可以有100%的狀態在奧運會場上比賽,幸好現在內心仍然有團火。」對師妹魏瑋恩(Charlie)而言,奧運同樣是一個夢,四年前的她水平未足以去爭取奧運資格,如今在意大利世錦賽以第25名完成,雖自覺仍與師姐有距離,但未有灰心:「或許時候還未來到,先做好自己就總會有機會,希望有天能完成夢想,甚至在奧運取得好成績。」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陳晞文
陳晞文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魏瑋恩
魏瑋恩

晞文與Charlie的競爭過程同樣驅使大家一同進步,晞文亦坦言在師妹身上有不少得著:「倫奧時自己只想著要贏,去不到里奧後反而在隊友身上學懂享受過程,以及如何調節壓力。而且我年紀較大,反而累積了許多不良習慣,她們看見我的問題也會告訴我,幫助我去進步。」而在備戰澳洲世錦賽及奧運過程中,港隊亦安排訓練營,邀得兩屆奧運獎牌得主,英國運動員Nick Dempsey親自指導技術,以及與愛沙尼亞及日本運動員一同練習、提升技術。此外,香港「風之后」李麗珊亦有與晞文分享比賽心得,看著昔日名將的出色成績,晞文卻未感壓力:「只要盡自己能力就好,她的成績不會讓我們有壓力,反而讓我們知道,我們亦能夠做得到。」

距離東奧尚餘不足半年,港隊總教練陳敬然及教練鄭國輝均十分期待和充滿鬥心,並已計劃連串備戰項目:「完成二月的澳洲世錦賽並篤定出戰東奧的人選後,港隊會先赴歐洲集訓,待櫻花季節過後便改於日本備戰,同時適應比賽場地的天氣及風向。」提到對東奧的期望,陳敬然盼能突破上屆男子第八名、女子第17名的成績:「我們的運動員近年在不同賽事,甚至大型比賽都曾躋身前八名,只要臨場發揮得好,在奧運會比賽場一樣有競爭能力。」相信在隊內的良性競爭、不斷挑戰列強下,香港滑浪風帆隊不只在今次奧運會能走得比上屆更遠,也盼望在未來不斷突破,創下一次又一次輝煌成就。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鄭國輝,陳敬然
港隊教練鄭國輝(左)及總教練陳敬然

改用新板種為2022杭州亞運準備

自2008北京奧運起採用的RS:X級別板種,將在東奧後告別國際賽舞台,改用全新iQFoil板。陳敬然透露,板及帆的面積較過往小,加上水翼令帆板升起減少阻力,iQFoil板在特定風速下速度會較RS:X快一倍。現時除了爭奪東奧資格的隊員外,港隊成員均已改用新板訓練。陳敬然指年輕運動員進步速度較預期快,盼可在器材轉變時佔得先機,在2022杭州亞運打破中國隊的壟斷,一吐2018雅加達亞運未能衝金的烏氣,以及為2024年巴黎奧運作準備。

奧訊專訪,滑浪風帆,香港滑浪風帆代表隊,2020東京奧運
新板種iQFoil

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會訊《奧訊》第十四期已經出版,報刊版亦刊登於《星島日報》,以摘要形式方便大眾瀏覽。兩個版本均可通過以下連結作瀏覽或下載:

《奧訊》完整版

《奧訊》報刊版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奧訊專訪】敲定一男一女可揚帆東奧 港滑浪風帆選手激烈爭戰

Posted on

【美國Motor City壁球賽】歐鎮銘力戰而敗無緣決賽

歐鎮銘,壁球
歐鎮銘 (圖:體路資料庫)

【體路專訊】香港壁球「一哥」歐鎮銘(Leo)於美國時間周六(8日)在密歇根州布盧姆菲爾德希斯(Bloomfield Hills)出戰Motor City公開賽4強賽事,力戰49分鐘後以局數0:3不敵埃及對手,無緣決賽。

現時世界排名22、被列為7號種子的的歐鎮銘,先以3:0輕取印度Vikram Malhotra,再激戰5局後憑決賽局「刁時」險挫世界排名第8位的埃及球手馬雲蘇奧巴治,首次晉級這項PSA世界職業巡迴賽銀級賽事4強。

Leo乘勇硬撼將與另一埃及球手Mohamed ElSherbini,首局熱慢下以大比數4:11見負,儘管他站穩陣腳後表現回勇,與對手周旋,可惜仍未能扭轉劣勢,最終再輸兩局8:11、9:11,未能闖關打入決賽。

資料來源:Squashsit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美國Motor City壁球賽】歐鎮銘力戰而敗無緣決賽

Posted on

【奧運冷知識】史密夫發明籃球的原因是…?

2020東京奧運, 奧運冷知識, 籃球, 三人籃球

【體路資訊】2020東京奧運將會有33個運動大項,其中一項為籃球,除了五人籃球之外,今屆奧運亦新增了三人籃球。

籃球由兩支各五位球員的球隊在室內作賽,球場邊線長28米、底線則為15米,籃框的直徑為450至459毫米,籃板的高度離地3.05米,至於三分線和籃框的距離則是6.75米。

每場奧運籃球比賽為時40分鐘,賽事分為四節、每節十分鐘。男子籃球在1936年柏林奧運正式成為比賽項目,女子籃球則要遲四十年,於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始成為獎牌項目。

三人籃球則在半場舉行,並且只得一個籃框。節奏明快的三人籃球在2010年新加坡青年奧運會首次成為比賽項目,四年後在南京青奧亦有比賽。三人籃球是歷來首項能夠加入奧運大家庭的青奧比賽項目。


問:史密夫發明籃球的原因是…
答:眾所周知,籃球是由史密夫(Dr. James Naismith)發明的,這位加拿大籍體育老師當初發明籃球的原因,是希望他在美國麻省YMCA的學生,能夠有一項在冬天時可以於室內進行的運動。據報,史上第一場籃球比賽,是在1891年12月進行的。

資料來源:tokyo2020.org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奧運冷知識】史密夫發明籃球的原因是…?

Posted on

【劍擊】江旻憓世盃過三關8強止步 張小倫發威闖格蘭披治正賽64強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江旻憓(左)在女子重劍世界盃巴塞隆拿站8強不敵俄羅斯劍手出局。(Photo credit:FIE)

【體路專訊】香港女子重劍代表江旻憓(Vivian)周六(8日)在西班牙巴塞隆拿舉行的世界盃賽事,擺脫此前連續兩站賽事俱在首圈止步的厄運,這位「香港一姐」最終在8強止步。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江旻憓(Photo credit:FIE)

此前在世界盃古巴站及多哈大獎賽俱「一輪遊」的Vivian,於世盃巴塞隆拿站正賽64強鬥世界排名342的韓國劍手Kim Hyang Eun,江旻憓在實力明顯佔優的情況下贏15:9晉級。Vivian之後在32強面對37歲的意大利老將Francesca Boscarelli則贏得比較驚險,只以一劍之差贏15:14躋身16強。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江旻憓(左)在64強擊敗韓國劍手Kim Hyang Eun。(Photo credit:FIE)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江旻憓(左)在16強淘汰愛沙尼亞劍手Julia Beljajeva。(Photo credit:FIE)

世界排名第3的江旻憓隨後鬥現時世界排名41的愛沙尼亞劍手Julia Beljajeva,後者正是在上月多哈大獎賽首圈爆冷「刺」走Vivian,故今次兩人正是狹路相逢。有過上次落敗的經驗,江旻憓今次未再予Julia Beljajeva任何機會,以15:10勝出打入8強。Vivian在半準決賽的對手,是世界排名71的俄羅斯劍手Tatiana Gudkova,兩人此前只曾在2014年12月的多哈格蘭披治賽交手一次,當時江旻憓以大比數的5:15落敗。兩人今次對賽顯然有所不同,惟Vivian最終仍然輸11:15,生涯兩次對賽均不敵 Titiana Gudkova,在8強止步。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張小倫(Photo credit:FIE)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李稼鋒(右)(Photo credit:FIE)

在意大利都靈舉行的男子花劍格蘭披治賽方面,香港隊今站共派8位劍手出賽,惟楊子加、陳建雄、黃允成不約而同在分組賽止步,李稼鋒及吳諾弘則在淘汰賽首圈256強出局,僅「老大哥」張小倫在淘汰賽首圈輪空後,再連挫中華台北及突尼西亞劍手打入正賽64強,連同本身直入正賽的張家朗和蔡俊彥,港隊共有3位劍手亮相都靈格蘭披治正賽。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周澤軒(左)聽取教練的意見。(Photo credit:FIE)
劍擊, 男子重劍, 女子重劍, 男子花劍
周澤軒(右)(Photo credit:FIE)

至於在男子重劍世界盃溫哥華站,周澤軒(Nicholas)在正賽64強以9:15不敵荷蘭劍手Bas Verwijlen,但Nicholas仍然是今站出賽八位劍手當中,成績最好的一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江旻憓世盃過三關8強止步 張小倫發威闖格蘭披治正賽64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