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學界|籃球精英賽1月底開鑼3・16爭冠 四項大球決賽9日內上演

【體路專訊】中國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日前公布五項精英賽賽期,手、足、籃、排的決賽及田徑賽事將於今年統一於2025年3月舉行,在3月8至16日期間一口氣決出五項冠軍得主,不過決賽地點多為待定,暫未提及於一直盛傳的啟德體育園舉行。各項賽事其他階段賽事於1至3月期間舉行,學界籃球精英賽最早開鑼,首日賽事在1月19日舉行。

根據學體會網頁,學界籃球精英賽將續採用NIKE贊助後採用的新制,分成兩階段小組賽及淘汰賽,不過有別於以往一口氣舉行小組賽至8強的賽期,今屆首階段賽事於2025年1月19日至26日間舉行,農曆新年假期後的2月6至9日再舉行次階段賽事,繼而8強於2月13日上演,休戰一個月後再於3月15至16日舉行4強、季軍戰與決賽。

學界籃球精英賽賽期(圖:學體會網頁截圖)
學界田徑精英賽賽期(圖:學體會網頁截圖)
學界足球精英賽賽期(圖:學體會網頁截圖)
學界手球精英賽賽期(圖:學體會網頁截圖)
學界排球精英賽賽期(圖:學體會網頁截圖)

值得一提的是,早前一直有傳精英賽田徑及各項球類決賽將於新落成的啟德體育園舉行,不過最新賽期顯示,田徑、籃球、足球、手球精英賽四強及決賽地點均為待定,僅排球精英賽四及決賽分別定於東昌街體育館與石硤尾公園體育館舉行。

各項目詳細賽期

1. 田徑精英賽
10、12/3/2025

2. 籃球精英賽
第一階段:19、22、23、26/1/2025
第二階段:6、7、9/2/2025
八強:13/2/2025
四強:15/3/2025
決賽:16/3/2025

3. 足球精英賽
第一輪:10、11/2/2025
第二輪:17、18/2/2025
八強:24/2/2025
四強:4/3/2025
決賽:8/3/2025

4. 手球精英賽
第一輪:25、26/1/2025
八強:7/3/2025
四強:13/3/2025
決賽:14/3/2025

5. 排球精英賽
第一輪:22/2/2025
第二輪:23/2/2025
八強:27/2/2025
四強:3/3/2025
決賽:9/3/2025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籃球精英賽1月底開鑼3・16爭冠 四項大球決賽9日內上演

Posted on

象棋|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 黃學謙摘銀創港隊史上最佳

【體路專訊】「弈秋杯」 第20屆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早前於新加坡舉行,港隊派出三位運動員黃學謙、鄭彥隆、林嘉欣競逐男女子項目,並有黃學謙成功殺入決賽,最終雖於決賽加賽快棋不敵中國15歲棋手劉柏宏摘銀,仍為港隊創下亞錦個人賽史上最佳成績。

港隊於新加坡出戰亞錦個人賽。

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創辦於1981年,每2年舉辦一次。本屆亞錦賽共吸引來自中國、新加坡、越南、菲律賓、印尼、黎巴嫩等16個國家和地區共42位男女頂尖棋手參加。港隊派出三位運動員黃學謙、鄭彥隆、林嘉欣競逐男女子項目。

劉柏宏(右)與首次參賽的香港棋手鄭彥隆對戰。(圖:棋牌管理中心)
黃學謙(右)於男子組獲亞軍,創下港隊最佳戰績。
黃學謙(右)於男子組獲亞軍。

黃學謙六輪以四勝一和一負成績進入決賽,與中國棋手劉柏宏爭奪冠軍寶座。決賽第一盤慢棋,黃學謙紅方先行,雙方殺得難解難分,最後平手收場。其後在加賽快棋中,雙方交換先後手,劉柏宏棄相猛攻令港將陷於苦戰,最終黃學謙不敵奪銀,亦創港隊於亞洲賽個人最佳成績。另一棋手鄭彥隆首次參賽則以4勝2和1負獲得殿軍。女子組方面,林嘉欣則獲得第5名。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象棋|亞洲象棋個人錦標賽 黃學謙摘銀創港隊史上最佳

Posted on

羽毛球|世界羽聯年度獎項揭盅 安洗瑩石宇奇膺年度單打最佳

【體路專訊】世界羽聯年終總決賽周三(11日)於杭州拉開戰幔,周一(9日)率先舉行歡迎晚宴及年度頒獎禮,巴黎奧運男、女單冠軍安賽龍及安洗瑩成為球員票選年度最佳男女運動員,後者亦同時與中國「世一」石宇奇分膺年度最佳男、女單球手,獨得兩大獎成為頒獎禮大贏家,三個雙打的最佳獎項則皆由中國球手獲得。

謝影雪(左)與鄧俊文亦有出席晚宴。(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日本羽毛球隊一眾女將盛裝出席。(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巴黎奧運混雙冠軍鄭思維與兒子一起出席晚宴。(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2024年度世界羽聯年終總決賽晚宴今晚在杭州舉行,包括巴黎奧運女單冠軍韓國的安洗瑩、女雙金牌中國的陳清晨/賈一凡、混雙冠軍鄭思維/黃雅瓊,女雙銅牌日本的志田千陽/松山奈未等世界各地羽球名將皆盛裝出席,香港首席混雙「鄧謝配」鄧俊文/謝影雪亦與總教練黃綜翰出席晚宴,不過早前宣布退出年終賽的丹麥「龍王」安賽龍則缺席。

石宇奇(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安洗瑩(左)個人奪兩項大獎成大贏家。(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晚宴期間世界羽聯公布今個賽季各項最佳評選結果,中國球手成為大贏家,男單「世一」石宇奇獲選年度最佳男子單打運動員,最佳女子雙打組合屬於巴黎奧運女雙摘銀的「聖壇」組合劉聖書/譚寧;年度最佳男子雙打組合則由男雙「世一」的梁偉鏗/王昶組合奪得;年度最佳混雙組合則是中國組合馮彥哲/黃東萍。韓國女單「世一」安洗瑩則成為個人大贏家,奪得最佳女子單打運動員及球員票選最佳女子運動員兩項大獎。莊友明新星獎則屬於法國球手Alex Lanier。

梁偉鏗/王昶(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劉聖書/譚寧(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馮彥哲(右)/黃東萍(左)(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同日世界羽聯亦公布兩位奧運金牌球手,中國男單球手諶龍及韓國雙打星將李龍大入選世界羽聯名人堂,世界羽聯主席Poul-Erik Høyer Larsen表示:「諶龍和李龍大為羽毛球運動樹立了非凡的標桿。他們在賽場內外的成就將羽毛球這項運動推向了新的高度。」

李龍大(左)入選世界羽聯名人堂。(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諶龍(左)入選世界羽聯名人堂。(圖:世界羽聯巡迴賽總決賽)

2024年世界羽聯年度最佳運動員得獎名單

年度最佳女子單打運動員:安洗瑩
年度最佳男子單打運動員:石宇奇
年度最佳女子雙打組合:劉聖書/譚寧
年度最佳男子雙打組合:梁偉鏗/王昶
年度最佳混合雙打組合:馮彥哲/黃東萍
運動員票選的年度最佳女子運動員:安洗瑩
運動員票選的年度最佳男子運動員:安賽龍
莊友明新星獎:Alex Lanier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羽毛球|世界羽聯年度獎項揭盅 安洗瑩石宇奇膺年度單打最佳

Posted on

桌球|霍啟剛發表精英體育研究報告 冀改革體育政策支持桌球「護級」

【體路專訊】立法會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議員霍啟剛發表有關促進香港精英體育發展的研究報告,並於周一(9日)在立法會綜合大樓舉行發佈會,提出檢討現行精英體育資助制度,冀現行制度增加彈性並促進改革,打造體育產業。有份出席的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稱桌球被剔出亞運項目,在現行評核機制下成績達標,來年仍會面臨「降級」失八成資助,對此感到無辜。

隨着巴黎奧運熱潮,關於「精英化」體育政策的討論再次成為社會熱話,政府將本地全職運動員分成6個級別,最高級的「精英A+」運動員每月可獲44,500元標準資助,最低級的「成年隊」運動員每月則可獲7,130元標準資助。惟報告指,現時存在一些資源分配失衡的狀況,包括有項目因被奧運和亞運剔除而被迫降級等。

桌球就是其中一項被剔出奧運和亞運項目,而被迫降級的體育項目。即使香港桌球在1998至2010年亞運均贏得獎牌,但因此項目在2010年後被剔出亞運項目,在2010年至2030年內不符合最少參與3屆奧運及亞運的條件,因此在2025年3月面臨從精英A級降至精英B級的危機,資助金額大減80%。

桌總主席羅永聰表示,除了較為人熟悉的傳家俊及吳安儀外,張家瑋和鄭宇喬亦在今年初的世錦賽贏得金牌,取得足夠分數成為體院精英A級項目。他對於「降級」一事感到無辜,「桌球在體院計分制每年均達標,甚至出現『爆分』的情況,絕對做到政府和體院對我們的期望或要求,但桌球被剔出亞運項目,最快要2030年才能重返亞運,因此不能滿足現行評級機制。桌球界都好無辜,因為業界對一個項目能否在奧運或亞運佔一席位,沒有任何影響力,我們的運動員員能做好本份,繼續爭取好成績。」

報告指出既定政策致使資助模式滯後,並就本地精英體育發展提出了一些建議,例如要打造體育產業,拓寬市場資金來源,而非倚賴政府資助。在全球體育產業的發展中,商業機構的投入不可或缺,如在2020年日本70多個體育總會的總收入中,63%來自商業收入,公帑資助只有18%。

桌球在香港大受歡迎,2022年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刷新了史上最多現場觀眾的職業桌球賽紀錄,決賽錄得逾 8000名球迷觀戰;桌球天王「火箭」奧蘇利雲申請優才計劃(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獲批,已來港成為香港居民,上月更引起全港熱議。至於明年三月將在啟德體育園舉辦「香港格蘭披治世界桌球大獎賽」,邀請世界頭32名球手來港競逐,賽事已獲商業機構贊助,有助推動體育產業化發展。

霍啟剛冀現行制度增加彈性並促進改革,指出奧運和亞運雖然重要,但單項世界錦標賽等國際賽同樣重要,期望政府可以檢視對桌球項目的評核安排,繼續資助項目。他說:「以結果為目標的話,要在多少年之內成為奧運和亞運項目可作微調。而且每屆奧運都有新增項目,我們還未知道2032年布里斯班奧運有甚麼項目,在資助上可增加彈性。」

此外,新興運動近年漸受歡迎,惟香港對精英項目的資助準則以獎牌及成績表現為依歸,對新興體育項目的參賽年限要求過高,恐難以受惠。被問及如果減少依賴獎牌數量去決定資助,又如何令市民明白政府所投入的公帑用得其所,霍啟剛認為機制需有清晰條文,並且做好解說工作。

羅永聰(左二)及霍啟剛(右二)出席精英體育研究報告發佈會
霍啟剛議員
中國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

圖、文:許嘉明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桌球|霍啟剛發表精英體育研究報告 冀改革體育政策支持桌球「護級」

Posted on

傑運|總會提名期展開 陳諾思笑談獲青睞機會 盧蔚豐冀跆拳道升級增資源

【體路專訊】「國泰2024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今日(9日)開始接受體育總會提名,港協暨奧委會同日在奧運大樓公佈今屆選舉詳情。4位巴黎奧運代表伍泰龍、陳諾思、王嘉莉及盧蔚豐在記者會上分享近況,當中陳諾思笑言劍擊港隊有太多強手,對被提名參選不感信心,並透露暫時未知能否回港出戰明年1月的世界盃香港站。盧蔚豐則指若跆拳道如願「升級」成「精英A」項目,希望獲得更多資源及能在體院有固定場地訓練。

伍泰龍、陳諾思、王嘉莉及盧蔚豐(左起)

本年度傑出運動員選舉繼續設4個組別獎項,包括「香港傑出男運動員」、「香港傑‍出女‍運動員」、「香港最佳運動組合」及「香港最佳運動隊伍」。「香港傑出男運‍動員」及「香港傑出女運動員」分別會誕生最多5位得獎運動員,當中得票最高的兩位將分別獲得「國泰星中之星香港傑出男/女運動員」的殊榮。至於「香港最佳運動組‍合」的得‍獎者共3組,「香港最佳運動隊伍」則只會有一隊獲獎。各體育總會可就上述四個組別的獎項,各提名一位運動員或一個組合/隊伍角逐。

陳諾思
(圖:體路資料庫)

港協今日在奧運大樓舉行記者會公布選舉詳情,邀得伍泰龍、陳諾思、王嘉莉及盧蔚豐4名巴黎奧運代表出席,並由田徑運動員梁筠宜擔任司儀。4名港將先後分享近況,又談到有否信心獲總會提名參選,當中以19歲之齡寫下女花劍擊港隊歷史佳績的陳諾思笑言並無信心,「因為劍擊有太多勁人,香港也有很多比我更叻的運動員,如果提名都無所謂,不過有也會好開心」。

現時世界排名24的她過去兩站世界盃成績一般,首站在突尼西亞32強止步,剛過去周末的韓國站更在預賽不敵隊友符妤名出局,坦言要由美國到不同地方比賽下要努力適應時差:「狀態未算是最好,因為現時在美國讀書還未適應到時差的問題。之前回港比賽也是到了下午就好『眼瞓』,完全不知道在做甚麼,夜晚回想也不記得下午做過甚麼。」

她坦言礙於上學關係無法太早抵達比賽城市,要努力尋找方法調整。香港下月將主辦女花世界盃分站,不過陳諾思指自己仍在等待學校批准放假,未知能否回港參賽,「一定想回來的,始終香港是自己的家。」

盧蔚豐
(圖:體路資料庫)

成為首個打入奧運跆拳道項目港將的盧蔚豐就稱,即使未獲提名亦是繼續做好自己,盡力打比賽爭取更好成績。他透露早前在澳洲比賽時受輕傷,但相信將很快痊癒,並指期待明年能參與世大運及全運。跆拳道品勢世錦賽上周在紅館落幕,港隊以14銅牌的成績收官,創下歷來最佳成績,更有望憑佳績升上體院「精英A」項目。盧蔚豐替品勢港隊高興之餘,亦希望「升級」可令跆拳道得到更多資源:「希望能在體院內練習和有更多資源,因為現在沒有固定場地訓練,如果有訓練場地對搏擊抑或品勢都是好事。」

王嘉莉
(圖:體路資料庫)
伍泰龍
(圖:體路資料庫)

三項鐵人代表伍泰龍就坦言今年成績有高有低,亦希望得到總會提名。在奧運因戰衣被扯爛無奈退賽的他稱,自從奧運後的假期重投訓練就一直只想著未來的比賽,明年2月開季將繼續爭取好成績。

初戰奧運首圈止步的柔道女將王嘉莉則透露接受左肩手術已近3個月,近期開始恢復輕微力量訓練,預計短期內可重投柔道訓練,希望趕及出戰明年4月底的亞錦賽。

國泰2024年度香港傑出運動員選舉資料

選舉項目 :
1.香港傑出男運動員
2.香港傑出女運動員
3.香港最佳運動組合
4.香港最佳運動隊伍

體育總會提名期:2024年12月9日至2025年1月10日
公眾投票期:2025年2月10日至3月9日
頒獎典禮:2025年4月17日

田徑代表梁筠宜擔任記者會司儀。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傑運|總會提名期展開 陳諾思笑談獲青睞機會 盧蔚豐冀跆拳道升級增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