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霹靂舞代表隊選拔賽第一站6組別冠軍誕生

【體路專訊】霹靂舞將於2024巴黎奧運「入奧」成為正式項目,香港體育舞蹈總會霹靂舞分部周日(12日)假奧海城舉辦「2022香港霹靂舞代表隊選拔賽 – 第一站」,六組別冠軍順生誕生。

2022年香港霹靂舞選拔賽共設兩站選拔賽及一站公開大獎賽,兩站選拔賽中取得累計積分最好成績的16 位運動員,以及公開大獎賽預選 16 強可參與公開大獎賽。本年公開大獎賽排名超越累計積分最好成績的前 6 名或香港代表隊成員,將獲得港隊預備隊資格,代表香港出戰國際賽事,為爭取2024巴黎奧運入場資格踏出成功第一步。

第一站選拔賽以「1on1」形式,按Bboy 13歲或以下、Bboy 14-17歲、Bboy 18歲或以上、Bgirl 13歲或以下、Bgirl 14-17歲及Bgirl 18歲或以上,共六組進行,合共有84名參賽者。經過評審委員會嚴格評選後,各組別冠軍及第一站累計積分首16名選手已順利誕生,包括︰Bboy Otto(袁崇熙)、Bgirl Kobi(鄧芷悠)、Bboy 小黑(秦朗然)及Bgirl Kathy(張曉慈)、Bboy Think(曾子驊)及Bgirl Lady Little(陳嘉怡)。

今次賽事中,六個冠軍的表演都十分精彩,各個動作充滿視覺衝擊。選手跟隨具有強烈節奏感的音樂,透過舞步、肢體去融合情緒表達自我。 每一位舞者都根據自己的風格與能力,跳出專屬自己的舞步。TopRock、Footwork、Freeze以及Powermove,一連串的動作都非常吸睛,配上現場音樂,令到奧海城氣氛更為高漲!在「1on1」對戰中,選手的肢體律動順暢,展現俐落自信的舞步和招式,亦在回應對方的舞步中,表現更多舞步的編排組合及應戰技術。各位選手在今次比賽表演出色,引來近距離欣賞比賽的觀眾親身為他們打氣歡呼,將現場氣氛炒到最高。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霹靂舞代表隊選拔賽第一站6組別冠軍誕生

Posted on

【劍擊亞錦賽】看台上的第24人 在韓港人讓劍隊不是孤身上路

【體路專訊】不同項目的港隊這星期正在各地奮鬥,但礙於疫情關係,能在現場為打氣吶喊的香港人少之又少。近日在印度成為港足「唯一」第12人的Jason成為直播焦點,但其實在韓國出戰亞洲劍擊錦標賽的劍擊港隊亦有至少3名港人為他們熱烈打氣。這幾名港隊的第24、25、26⋯⋯人,讓張家朗、蔡俊彥、楊子加、吳諾弘等在劍道上不是孤身上路,也讓他們親身知道,遠在2000多公里外的地方仍有人會撐起港隊。

花劍港隊(FIE)

3年前在千葉,當時仍未有疫情,各國仍未有甚麼入境限制,由於要跟進劍隊備戰奧運,記者有幸親身到亞錦賽現場採訪。當時眼見東道主安排為數不少的小學生為日本劍手打氣,心底也著實有點羨慕。豈料一個疫情令亞錦賽停辦兩年,到今年在韓國復辦,卻又因為當地入境限制而沒有本地傳媒採訪。不過從直播當中聽見熟悉的廣東話打氣聲,原來在港隊運動員以外,還有至少3名港人在首爾奧林匹克公園內盡情吶喊。剛好在當地修讀韓文的「阿海」正是其中一人。

「阿海」及友人與教練Greg留影。(受訪者提供)

去年東京奧運令不少人對體育多了一份了解、對港隊多了一份支持,「阿海」亦是當中一員。726日那天,她剛好放假,得以在電視機前見證張家朗奪金一幕,「之後就開始留意劍擊,每當港隊有比賽都會試找網上直播觀看,而且我本身喜歡韓星,韓國劍隊在奧運也有好成績便一併留意。」早在上月港將在仁川出戰大獎賽時,「阿海」已曾打算親身支持,但奈何路途遙遠加上不清楚會否閉門作賽而作罷。

到亞錦賽在其現居的首爾舉辦,所謂「咁近城隍廟點都要求支好籤」,「阿海」決定搏一搏,「本身也怕不能入場,但另一位來自香港的朋友到達後發現連門票都不用買,我就立刻坐的士去。」我們從直播畫面也見到,當地入場觀眾其實不多,「阿海」也說大部分是當地居民,變相令韓國隊主場氣勢更盛,「港隊就主要靠我和朋友,以及另一個在看台認識的女生打氣。她真的很支持家朗,甚至造了一些應援物送給他。幸好運動員都說聽到我們的打氣聲,之後會繼續替他們加油。」

(FIE)

見證張家朗連挫台、菲、中劍手奪金,又見證蔡俊彥寫下個人最佳成績,「阿海」不諱言全日最開心的是一個小小的舉動,「能夠在場館內狂叫『香港加油』是最開心,因為今日(12日)的日子,以及四強和決賽的對手有點特別,而且是真的能為香港隊打氣。」不過蔡俊彥在四強只差一劍,才能將自己的最佳再推前一步,也失落港隊包辦決賽的機會,「見到他由落後很多分到追和1414已經好緊張,但最終未能入決賽又真的很可惜,見到他自己都覺得不值。」

要邊在現場邊開Instagram聽張小倫旁述的她,今日僅是首次現場看比賽,不過男佩和男花團體賽舉行時,看台上相信仍會見到她的身影,「因為睇體育是多一份緊張和肉緊,再者他們一樣是香港人,感覺更貼近、更能溝通,所以與演唱會相比,得到的東西是不同的。」

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錦賽】看台上的第24人 在韓港人讓劍隊不是孤身上路

Posted on

【劍擊亞錦賽】決賽橫掃中國劍手 張家朗相隔6年再奪金

【體路專訊】世界「一哥」張家朗在首爾舉行的亞洲劍擊錦標賽過關斬將,生涯第4度殺入男花個人賽決賽,迎戰中國劍手莫梓維,最終港將在全場佔盡上風下,以15:6輕鬆獲勝,如願重溫6年前奪金美夢,生涯第二度登上亞洲冠軍寶座。

張家朗(左)四強反勝。(FIE)

張家朗於2016年首膺亞洲冠軍,翌年在香港主場飲恨奪亞,2019年第3次打入決賽,惟又被日本劍手敷根崇裕以兩分之差擊敗。如今張家朗已貴為奧運冠軍,亦是現任世界第一,自然成為港隊最大希望,事實上,這位周五(10 日)才滿25歲的香港「劍神」在今屆賽事一直保持水準,於小組賽以不敗姿態出線, 再先後淘汰中華台北、菲律賓及2名中國劍手,繼2016年、2017及2019年後,第4次晉級決賽。

張家朗(左)決賽贏得相對輕鬆。(FIE)

張家朗站上熟悉的決賽劍道,對手是在4強以1分險勝蔡俊彥的中國選手莫梓維,「一哥」開局即採取主動,取得3:1及5:2的領先優勢,完成第1節帶先10:6,形勢大好,第2節張家朗繼續向對手施壓,最終順利以15:6輕鬆封王,成為繼女重江旻憓後,第2位兩度在錦賽摘金的香港劍擊運動員。

本屆亞錦賽已完成所有個人賽事,港隊暫得2金2銅獎牌,明日展開團體賽,上演女重及男佩項目。

(FIE)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錦賽】決賽橫掃中國劍手 張家朗相隔6年再奪金

Posted on

【劍擊亞錦賽】張家朗第4度刺入決賽坐銀爭金 蔡俊彥惜敗摘銅仍創最佳(附直播連結)

【體路專訊】香港「劍神」張家朗盡顯奧運冠軍功架,在亞洲劍擊錦標賽4強反勝中國劍手吳斌,生涯第4度打入男花個人賽決賽,力爭重奪失落6年的金牌。至於另一港將蔡俊彥雖於4強僅以1分惜敗,但在不設季軍戰的情況下袋走一面銅牌,已創個人亞錦賽最佳成績。(直播連結按此

張家朗(左)(Credit : FIE)

世界「一哥」張家朗在小組賽以不敗姿態出線, 再連過三關先後淘汰中華台北、菲律賓及中國劍手,4強面對另一位中國代表吳斌,終於遇上第一個考驗。雙方接戰即鬥得難分難解,互有領先,比分一直咬緊,7次平手打成7:7後,張家朗連失4分,落後7:11,但他沉著應戰,隨即打了一波6:1反先13:12,最終乘勇以15:13奏凱,繼2016年、2017及2019年後,生涯第4次殺入決賽,力爭重溫6年前奪金美夢。

蔡俊彥(左)一劍不敵莫梓維。(FIE)

至於上月中在仁川的大獎賽拿下銀牌、走出低潮的蔡俊彥,於今屆亞錦賽表現相當搶眼,他在小組賽同樣未嚐敗績,晉身淘汰賽勢如破竹,分別大勝1位菲律賓及2名新加坡對手,生涯首次闖進亞錦個人賽4強。世界排名第10的蔡俊彥,在準決賽硬撼中國的莫梓維,一樣不易應付,港將開賽後一直落後,曾被拉開3分(6:9、7:10)差距,不過蔡俊彥力追至11:12完結第一節。他在第二節雖在11:14下連追3分扳平14:14,可惜「決一劍」以14:15惜敗,無緣決賽,但仍獲得銅牌。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劍擊亞錦賽】張家朗第4度刺入決賽坐銀爭金 蔡俊彥惜敗摘銅仍創最佳(附直播連結)

Posted on

【亞盃外】安達臣認出線形勢樂觀 預告尾場或作輪換

【體路專訊】香港足球代表隊今晚(11日)在印度加爾各答憑安永佳、孫銘謙及陳肇鈞的入球30淨勝柬埔寨,出線亞洲盃決賽週的機會高唱入雲。主教練安達臣坦言,球隊最大目標是爭取出線,以首名抑或最佳次名的身份取得席位並不重要,若下仗賽前已確定出線的話,有機會讓副選球員上陣。取得「大港腳」首球的陳肇鈞就直言,「開齋」後放下不少壓力,希望日後可以踢得更好。

(香港足總提供)
(AFC)

港足今場與上仗對阿富汗一樣,上半場已取得兩球優勢,不同的是換邊後入球的並非對手。主帥安達臣大讚球員發揮不俗,但亦指球隊比賽尾段沒有失球有點幸運:「球隊上半場防守得好好,在前場已經搶到控波之後製造機會。柬埔寨今日的反擊不是太大威脅,但我們下半場有點失去了比賽速度,沒有失球有少少幸運。」他亦指球隊現時只達到67成狀態,球員尾段的體能明顯不足。

安達臣(香港足總提供)

兩連勝後以6分暫列榜首,港足在首名及5支最佳次名均能出線的賽制下,要繼1968年後再晉身決賽週的機會高唱入雲。安帥亦承認現時出線機會樂觀,甚至有機會在最後一場對印度的分組賽輪換部分副選球員:「我們最大目標是出線,首名或次名都不重要,當然現在有6分是有信心的。如果足夠出線的話我會好開心,可能給機會一些少有落場的球員。」港足將於下周一(14日)晚再上陣對主隊印度,安達臣稱今晚起會研究對方踢法,又認為大批主場球迷入場或對香港球員是更好動力。

陳肇鈞(香港足總提供)
(香港足總提供)

今日其中兩名入球功臣孫銘謙及陳肇鈞同樣於「大港腳」國際賽攻入第1球。2014年仁川亞運已成名的陳肇鈞一直到5年後到中華台北的友誼賽才首次為「大港腳」上陣,但該仗卻因失誤間接造成失球。即使是同年東亞錦,他的表現亦未見突出,直至上仗後備入替終於發揮得宜,今場更取得入球。陳肇鈞坦言這記入球為自己卸下不少壓力:「上幾場波都已經好接近入波,今日取得第一球是放低了好多壓力,因為之前都逼自己在前場更多參與進攻參與。當然入波不是最重要,緊要的係大家發揮、配合及贏波,日後希望憑今日的入波可以更順。」入替後任左翼的他均指位置適合自己,希望能讓教練有多個選擇。

同樣「開齋」的孤銘謙就指很開心能在重要的比賽為球隊作出貢獻。(AFC)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亞盃外】安達臣認出線形勢樂觀 預告尾場或作輪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