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世界定向日嘉年華5月20及21日舉行 大棠定向路線即將啟用

【體路專訊】近年不少人都開始接觸遠足及越野跑等運動,使山野文化更為普及,而近年新興的定向運動更是以有趣的方式體驗自然。定向講求體能和智慧的結合,參加者需利用定向地圖和定向技巧,以最短時間尋找一系列的控制點,對於事前準備及臨場發揮具有挑戰性。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與香港定向總會將於今月20及21日合辦世界定向日嘉年華,屆時將開放全新的大棠定向路線。兩日嘉年華活動一樣,無需預先登記,歡迎公眾入場。    

為了讓公眾對定向有更深入認識及體驗定向運動,世界定向日嘉年華將於今月20及21日在大欖郊野公園(大棠1、6及7號燒烤場)舉行。當中設有短途定向體驗、具有挑戰性的定向迷宮、兒童沿繩定向及一系列有關遠足安全及山系禮儀的攤位遊戲。大會將免費提供電子控制卡予參加者使用,短途定向及定向迷官更設有網上即時成績。以上活動適合所有年齡及技術層參與,更適合一家大小體驗定向之樂。

嘉年華當日亦有香港定向代表隊成員到場,與公眾交流關於定向的入門及進階知識,分享心得。多次到外國參加世界級定向比賽的港隊代表,擁有豐富經驗之餘,亦在訓練及比賽上有許多精彩點滴。對於定向運動有興趣的愛好者及新手,能夠透過與運動員的交流獲取寶貴資訊,在學習定向方面更是事半功倍。

定向港隊成員將於世界定向日嘉年華與公眾分享運動知識、比賽及訓練體驗,並會解答有關定向運動的疑難。

「世界定向日嘉年華」活動資訊
日期: 2023年5月20至21日 (星期六、日)
地點:大欖郊野公園(大棠1、6及7號燒烤場)
時間: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世界定向日嘉年華」交通資訊

  1. 公共交通
    於港鐵朗屏站/元朗市乘港鐵巴士K66號,或於元朗市紅棉圍乘紅色小巴,在大棠山路巴士站下車,並沿大棠山道旁的行人道步行上山,約25分鐘到達大棠1號燒烤場。
  2. 接駁巴士
    接駁巴士服務將於活動當日早上10時至下午3時30分由港鐵元朗站K出口 (近朗明路) 直達大棠1號燒烤場 ,每15-20分鐘一班。從大棠回到元朗站的接駁巴士服務將於下午5時完結。
郊野公園定向路線的控制點,以固定的木柱標示。

「定向.郊野」— 郊野公園定向路線

漁護署在2021年與香港定向總會合作,全盤檢視及改善郊野公園的定向設施。香港仔定向路線剛於上星期完成翻新工程,連計大棠定向路線,全港一共將有8條郊野公園的路徑。公眾可以在漁護署的體驗自然主題網站,下載合適程度的定向路線地圖,隨時到郊野公園親身體驗。

一般本地及國際定向活動及比賽主要採用越野式,參加者需要順次序到訪地圖上顯示的所有控制點。而奪分式現在主要用於較輕鬆或入門級的的定向活動,參加者需要在特定時間之內到達地圖上最多的控制點。視乎路線長度及攀高,定向賽事一般會在30至90分鐘內完成,路線地圖由大會提供,參加者需要自備指南針及電子控制卡記錄成績。衣着方面,定向總會建議穿着運動衫及長褲,及有防滑功能的越野跑或定向運動鞋。

除了地圖、指南針及電子控制卡的基本裝備,參加者亦可視乎實際環境,以決定佩戴帽子及護目鏡等保護裝備。
受過一定程度的訓練後,定向運動員均具備同時跑步及閱讀地圖的協調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世界定向日嘉年華5月20及21日舉行 大棠定向路線即將啟用

Posted on

【田徑】男子接力新組隊首擊 澳洲賽39秒69奪亞

【體路專訊】香港田徑隊本周末分途出擊,今日(6日)先有陳銘泰及陳彥霖在日本出戰大阪木南道孝紀念陸上競技大會,男子接力隊則在澳洲參加 Oceania Relays 比賽,結果接力隊跑出39秒69奪得亞軍。

石錦程、吳家鋒及李康傑(左起)(圖:體路資料庫)

李康傑、石錦程、吳家鋒及張灝軒在上周末的香港錦標賽後飛往澳洲,與在烏茲別克戰畢亞少錦標賽的陳一樂會合。李康傑在香港錦標賽後曾透露,今次接力隊屬全新組合,「希望穩定地做到39秒的時間後,再慢慢上38秒」。港隊今日派出陳一樂、李康傑、石錦程及吳家鋒出戰Oceania Relays,結果跑出39秒69,比香港紀錄慢1秒22,但亦足以以逾秒之差力壓紐西蘭奪得亞軍;澳洲A隊就以38秒76封王。

另邊廂的陳銘泰及陳彥霖就出戰屬世界田聯洲際巡迴賽銅級賽的大阪木南道孝紀念陸上競技大會。出戰男子跳遠陳銘泰以7米62完成,陳彥霖就在女子三級跳造出12米40,二人同樣位列第八名。俞雅欣明日將亮相女子跳遠。

陳銘泰(圖:體路資料庫)
陳彥霖(圖:體路資料庫)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田徑】男子接力新組隊首擊 澳洲賽39秒69奪亞

Posted on

【學界田徑精英賽】男女拔衛冕團體冠軍 「攰爆」亞少代表新動作互相鼓勵

【體路專訊】「全港學界精英田徑(團體)比賽」次日賽事今日(6日)在將軍澳運動場上演,在多名亞少錦標賽代表隊亮相下再出現多項新大會紀錄,合計兩日賽事共有14個項目有新紀錄誕生。最終拔萃男書院及拔萃女書院繼港九區D1後,再次成為男、女子團體總冠軍。一眾亞少代表賽後不禁高呼疲累,但當中銀牌得主白凱文稱非常喜歡與隊友出外比賽,團隊更自創動作互相打氣。

朱洛言昨日在800米以破賽會紀錄的1分57秒56封王。
白凱文(左)及李紫桃

學界田徑精英賽首屆於2017年首屆舉辦,去年復辦並改制成團體賽。今屆賽事移師至將軍澳運動場,續有男、女子各24間學校參賽,包括應屆港九區D1組團體前六名、D2組前兩名、D3組四區的首名以及新界地域則為每區前兩名學校。另外每個項目亦設有八張外卡,即每個項目最多32位運動員參賽。

田徑港青隊剛完成烏茲別克舉行的亞洲少年錦標賽,不少港隊代表回港後隨即在精英賽亮相。昨日(5日)的首日賽事已有一金兩銅得主李紫桃在主項女子200米以破大會紀錄的24秒98封后,100米欄銀牌的拔萃女書院白凱文同樣刷新大會紀錄以13秒89奪魁。同校的徐穎恩在800米跑出2分18秒29,與跳遠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賈慧妍齊齊奪冠。已晉身港隊代表的林銘夫就在男子跳遠跳出7米26,將黃禮嵐的舊紀錄推前0.25米。

李紫桃(右)與隊友黃韻之

下午上演的女子100米決賽八名選手中,有五人均是亞少賽港隊代表,包括李紫桃、白凱文、庾沛怡、黃韻之及邱蒨庭。結果港大同學會書院的李紫桃跑出12秒3,以0.03秒及0.05秒之差力壓兩名女拔代表白凱文及鄧焯文,連奪兩個短跑冠軍。

今日天氣非常焗促,加上完成亞少後仍未完全恢復,李紫桃賽後亦不禁連呼「好攰」:「去完比賽用盡了精神和體力,在飛機又不是太睡得到,回來後不久又要比賽,即使請了一日假都不足夠。」但連日疲累為她帶來亞少200米金牌及100米銅牌兩塊個人獎牌,坦言當中200米是更開心的一槍:「其實有獎牌已經沒想過,因為今年多了些國家選手參賽,現在還是奪冠更沒料過。」她笑言自己終可擺脫「三銅得主」的稱號,指未來希望能穩定地跑到24秒(200米)及11秒(100米)。

同校隊友、中四的黃韻之則是首次隨港隊出賽,但她指自己練習仍未足夠,尤其跑畢準決賽已經感到乏力:「本身希望在亞少跑到121,但我做不到,希望日後的比賽達到這成績再升上去。」

白凱文(右)

100米屈居亞軍的白凱文就稱,兩日精英賽務求盡自己能力好好享受比賽:「而且幾乎全部亞少賽的隊友都在這裡,更加要享受今次比賽。」白凱文與李紫桃完成接力後一同做出搥打心口再給勝利手勢的動作,及後亞少代表合照時亦有同樣動作出現。白凱文解釋一眾隊友在烏茲別克變得熟絡,大家會互相鼓勵,動作正是在當地自創:「平時比賽有鏡頭影過來,但又想不到做甚麼動作,所以大家上線時就一齊做這個『畀啲信心自己,enjoy the show』的動作。」

她指今次亞少賽本只抱著做好自己的目標,更有幸與中國隊選手吳彬彬同場較量:「她是很強的跨欄選手,有幸一同較量可以令我進步。因為她都算是一個職業選手,訓練強度比我高很多,我可以從她身上學習堅毅和勤力這兩點。」

徐穎恩

昨日已先奪800米冠軍的徐穎恩今日轉戰主項400米,無懸念下以新大會紀錄時間5673封后,比隊友鄒子蕎快近秒半。雖然完賽後仍有喘氣,但相比其他對手甚至上一項的男子組選手,徐穎恩所展現的「辛苦程度」未如旁人。她笑指自己完成800米後已經很累:「所以今日其實沒太多力,沒有用盡全力下就不是太累。400米的時間是可以的,昨日800米就更滿意,因為不是主項但有PB。」

同樣指戰畢亞少後身心疲累的徐穎恩指,到烏茲別克原只想汲取經驗及創出PB:「但有獎牌真的是超開心,尤其我不自知400米的實力原來可以有牌,現在也多了信心。」她稱希望今年來可打破溫健儀保持24年的5503香港紀錄。

百米男飛人由男拔的吳君浩(左二)奪得。
男拔4×400米接力隊

總成績方面,男子組由拔萃男書院以201分、逾130分之差大勝次名的喇沙書院,繼港九區D1後再度封王並成功衛冕。以最好成績計算,男拔眾將兩日共破五項紀錄,包括兩項接力、朱洛賢的800米、李綽熙的400米欄及王諾弘的1500米。

女子組就由取得167分的女拔,力壓112分的德望同樣衛冕。女拔除了有白凱文及徐穎恩刷新大會紀錄外,4×100米及4×400米接力亦同樣寫下新績。

「全港學界精英田徑(團體)比賽」新大會紀錄一覽(單項多個紀錄只列最佳):

項目 運動員 學校 新紀錄 舊紀錄
男子跳遠 林銘夫 陳瑞祺(喇沙)書院 7米26 7米01
男子800米 朱洛賢 拔萃男書院 1分57秒56 1分58秒40
男子400米欄 李綽熙 拔萃男書院 55秒48 56秒47
男子1500米 王諾弘 拔萃男書院 4分17秒64 4分22秒26
男子三級跳 張永樂 東華三院邱金元中學 14米49 13米71
男子4×100米接力 拔萃男書院 41秒85 43秒45
男子4×400米接力 拔萃男書院 3分26秒27 3分29秒57
女子100米欄 白凱文 拔萃女書院 13秒89 14秒29
女子200米 李紫桃 港大同學會書院 24秒98 25秒35
女子400米 徐穎恩 拔萃女書院 56秒73 59秒48
女子800米 徐穎恩 拔萃女書院 2分18秒29 2分25秒27
女子跳遠 賈慧妍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5米86 5米69
女子4×100米接力 拔萃女書院 47秒81 50秒29
女子4×400米接力 拔萃女書院 3分59秒21 4分07秒75
男子三級跳的張永樂
女拔4×100米接力隊
男拔4×100米接力隊
男拔王諾弘(左)
男拔李綽熙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學界田徑精英賽】男女拔衛冕團體冠軍 「攰爆」亞少代表新動作互相鼓勵

Posted on

【甲一排球】葵青協興齊錄兩連勝 周日爭奪總冠軍

【體路專訊】「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3 – 總決賽」周六(6日)於荃灣體育館上演第二輪賽事,女子組頭場由葵青直落三局擊敗Victory,協興則於第二場賽事3:0擊敗國際。賽後同為兩連勝的葵青與協興賽將於周日(7日)中午12時交手,爭奪應屆總冠軍。

甲一排球聯賽今屆開始增設總決賽,由常規賽前四名球隊以單循環競逐總冠軍。總決賽第二、三輪今個周末一連兩日於荃灣體育館上演,場地佈置亦採大賽規格。周六頭場由常規賽亞軍葵青鬥Victory,前者於常規賽的唯一敗仗正是不敵Victory,不過今日再度交手就順利直落三局25:23、25:16、25:22奏凱,錄得總決賽第二勝。

葵青於首局中段之前大部分時間落後,隊長余映姿賽後指球隊花大半局時間調節:「第一局的配合不是太流暢,幸好尾段調整得到,主力得分點做到進攻得分。配合到後第二、三局較為輕鬆,特別球隊攔網方面發揮得較好。」她亦指欣賞排總改變賽制,雖然部分安排仍在起始階段、需時適應,但比賽規格更貼近國際賽,球員打得更開心之外,相信亦對港隊成員之後外出比賽有幫助。

葵青隊長余映姿

提及周日與協興爭冠,余映姿則指:「對手陣中大部分為港隊成員,將會是吃力的一仗,我們會盡力,希望明日有更好發揮。自己會當明日的比賽是表演賽,期望兩邊都有超水準發揮,觀眾能看得開心,這樣不論結果如何,相信都會滿意。」

常規賽冠軍協興今日迎戰國際,直落三局25:16、25:17、25:19取勝,賽後與葵青同樣錄得兩連勝,不過葵青以較佳積分暫列榜首。兩隊將於周日中午12時交手,勝方將奪得今屆總冠軍。另外國際及Victory亦會於上午10時對壘,爭奪第三名。賽事門票於網上售票平台「Art-mate」發售,另外港台電視32亦將直播4場賽事。

「香港甲一組排球聯賽2023 – 總決賽」第三輪賽程

日期:2023年5月7日(日)
地點:荃灣體育館

E節(女子組) $50
10:00 國際 VS Victory
12:00 協興 VS 葵青
14:00 女子組頒獎禮

F節(男子組) $50
17:15 力臻 VS 青龍
19:15 龍隊 VS 仁濟
21:15 男子組頒獎禮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甲一排球】葵青協興齊錄兩連勝 周日爭奪總冠軍

Posted on

【滑板】拉脫維亞職業高手滑入香港街頭 冀港人了解滑板文化

【體路專訊】世界著名的滑板好手Madars Apse於今年3月底訪港,期間踩着滑板暢遊香港不同地區,更在荔枝角公園極限運動場與香港的滑板愛好者進行交流。對於滑板運動成為奧運項目,Madars認為是一件好事,但他亦擔心會令人錯以為滑板只能在滑板公園內進行。

10年前Madars曾經來港,但由於颱風的關係,只能留在酒店。這次他終於能夠一嘗心願,品嚐香港美食,在街上踩滑板,與身邊的人接觸、交流。他不但帶著滑板穿梭香港街頭,還「倒轉」以另一角度感受香港。向來喜歡探索的他,今次更走進超過80年歷史的中環街市,「挑戰」其水磨石樓梯。對於香港的印象,他說:「這裏高樓大廈林立,人很多。香港的滑板水平不錯,至少有超過一萬人參與這項運動,荔枝角的滑板公園更我生平見過最好的。不過,滑板公園始終不及街道。」想了解Madars Apse香港之旅用滑板遊歷的地方,可按此觀賞。

現年33歳的Madars Apse是拉脫維亞的第一位職業滑板選手。他說:「滑板就是應該在街上踩的,成為奧運項目雖然讓更多人認識到這項運動。然而,這亦可能令人錯以為滑板只能在滑板公園內進行。我這次來香港就是希望這裏的人明白,在街上玩滑板是正常不過的事情,是應該被接納的。」他希望有朝一日在香港所有的街道上踩滑板會合法化,不會再被保安驅趕。

作為職業滑板運動員Madars卻不是一名競賽選手,他12歲開始踩滑板,19歲起便以這項運動為職業,但距離上一次參加滑板比賽已是2005年的事情。Madars的工作就是帶着滑板在街上踩,到世界各地推廣這運動。他說:「推廣滑板運動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街上踩,讓不踩滑板的人看見,與他們交流。如果香港的街道可以踩滑板,這將會令街道添上生氣。」

曾經被著名滑板雜誌Kingpin評選為2012年度歐洲最佳滑板運動員的Madars,在自己家鄉拉脫維亞,開展過不少滑板項目,其中包括推動滑板運動在一些博物館和圖書館合法化進行。他另一樣最廣為人知的事情是為Red Bull拍攝的Skate Tales (滑板傳奇)。這個兩季共12集的紀錄片系列以 Madars 的獨特視角,易於理解的敘事風格,講述從阿富汗、烏干達、日本到阿根廷等地的潮流引領者和滑板創新者的不同故事,在2020年推出第一季時便風靡全球滑板界。對於外界的讚譽,Madars不以為然,他說:「我滑板生涯最大的成就是可以享受在街道上踩着滑板,感受着清風拂面的感覺。」

從事滑板運動超過20年,Madars至今仍然熱愛這項運動。他說:「不用任何花式,單是踩着滑板滑行,我便會感到十分享受。」他勉勵香港的滑板運動員,要進步便要享受滑板運動,不斷努力、挑戰自我。

資料來源:公關提供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滑板】拉脫維亞職業高手滑入香港街頭 冀港人了解滑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