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黎奧運|韓乒「美少女」奧運夢由香港起步 申裕斌爆紅拒入娛樂圈


【體路專訊】韓國乒乓「美少女」20歲的申裕斌(Shin Yu-bin)在2024巴黎奧運表現亮眼,至今已奪得混雙銅牌,女單亦名列第4,但原來這位「天才球手」的奧運前是由香港起步。申裕斌2014年10歲時來港參加「香港青少年公開賽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時,已經揚言長大後要代表韓國出戰奧運。3年前的東京奧運,當時年僅17歲的她首登五環舞台已嶄露頭角,於女單次圈4:3力挫「乒壇嫲嫲」,今屆第2度出戰奧運終踏上頒獎台,夥拍林鐘勳擊敗港隊「黃杜配」拿下混雙銅牌,女單也打入最後4強,前途無限,加上經常展露笑容,人氣急升。時光倒流,申裕斌乒乓球之路要由她6歲說起…..

申裕斌10歲時來港作賽(圖:中國香港乒乓總會)

10年前來港參賽說出奧運夢

2004年7月在京畿道水原市出生的申裕斌自幼受父親薰陶下接觸乒乓球,6歲開始接受正式訓練。後4年,年僅10歲的她首次來港參加「香港青少年公開賽國際乒聯青少年巡迴賽」,是整個賽事最年輕球手,不過越級挑戰的申裕斌成績未見太突出,當中在少年組女單8強賽以2:3不敵港隊的李嘉宜,出戰U15女團同樣不敵港隊。當時一臉稚氣的她接受訪問時已表示,希望將來代表韓國出戰奧運。或許,申裕斌也未想過17歲時已經可以完夢。

申裕斌2021年以17歲之齡出戰東京奧運。(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東京女單16強不敵港將杜凱琹(圖:Getty Images)

17歲初戰東京奧運全隊最年輕

被譽為「乒乓天才」的申裕斌完成香賽事後繼續南征北伐,2019年8月的捷克公開賽夥拍趙大成參加混雙,結果擊敗日本名將水谷隼及伊藤美誠奪冠後一戰成名,成為世界備受矚目的新星。其後,申裕斌毅然放棄升學到高中,加入韓國大韓航空乒乓球隊成為職業球手。2021年2月奧運資格賽中她就以首名獲得入場券,以17歲之齡成為韓國史上最年輕的奧運乒乓球選手。

(圖:申裕斌IG)
(圖:申裕斌IG)

成韓娛搶手貨 爸爸擔心受過份關注

2021年舉行的東京奧運,申裕斌參加女單和女團比賽,惟在女單16強不敵港隊的杜凱琹,女團同樣8強止步。不過當時申裕斌的實力及外貌已經被廣泛注意及討論。東奧後人氣急升,不同韓國娛樂節目都爭相夠訪問這位韓乒「美少女」,但「申爸爸」曾經公開表示:「我並不是真的擔心成績而令她受到過多的批評,但這種關注讓我擔心。」 反映她的父親希望女兒能夠專注於乒乓球,而非花費太多時間在娛樂圈。

申裕斌接拍不同廣告(圖:申裕斌IG)
(圖:申裕斌IG)

懂得自律 訓練拍廣告兩不誤

不過運動員屬於公眾人物,始終都需要接受媒體訪問,亦會接拍商業廣告,申裕斌亦不例外。可幸的是,年紀輕輕的申裕斌未有過分沉醉於鎂光燈之下,亦未有過紙醉金迷的生活,反而繼續刻苦專注於乒乓球上,一心一意希望成為世界頂尖的乒乓球手,「我會先完成所有的訓練,然後利用剩餘的個人時間拍廣告等其他事情,我可以自己好好控制時間。」

申裕斌未有過分沉醉於鎂光燈之下(圖:申裕斌IG)

靠聽BTS歌曲克服傷患

當看似一帆風順的時候,申裕斌在2021年美國侯斯頓舉行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由於右手腕的疲勞性骨折接連接受兩次手術,故她比賽時右手腕需要貼上運動膠布以作保護。申裕斌指:「當時真的很難受, 甚至乎討厭乒乓球,每天都在哭、一天哭好幾次,那一年壓力真的很大。」有次在球場聽到韓國歌唱男團防彈少年團BTS的《Magic Shop》 令她堅持克服傷患重返乒乓球場,「我透過這首歌明白到,只要能戰勝痛苦就能開啟另一個世界,當時靠著這個想法堅持了下來。」

申裕斌(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右手腕在比賽時需要貼上運動膠布以作保護(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圖:電視截圖)

愛吃零食女孩成網絡紅人

2023年的杭州亞運,她成功克服傷患,更加夥拍田志希合作贏得女雙金牌,也是韓國隊繼2002年釜山亞運後再度奪金,受盡國民愛戴。2024巴黎奧運申裕斌不但受到韓國人民的關注,更加成為網絡熱話,除了她實力大幅進步之外,更因她經常展露笑容受到關注,「美少女」一些比賽的小習慣,包括休息時將冰袋放在頭上、在球場吃不同的食物等的相片,通通都在網絡上瘋傳。申裕斌在女單8強險勝日本前亞洲冠軍平野美宇後指:「我是一個喜愛吃零食的女孩,我認為吃了媽媽帶的飯糰和香蕉,是我獲勝的因素。」 可見這位乒乓球手的少女心。

申裕斌(右二)視王楚欽(右四)為偶像(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今屆曾與偶像王楚欽交手(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球拍上的馬龍貼紙一度令起網民誤會其偶像為馬龍,但其實是製造商的設計。

視世界「一哥」王楚欽為偶像

每個少女都有偶像,申裕斌當然不例外,她10歲時在港受訪透露自己最欣賞倫敦奧運女單冠軍中國球手李曉霞,希望能夠像她一樣成為職業球員。隨着年紀長大,已亭亭玉立的她在出戰巴黎前自爆偶像轉了王楚欽,指世界「一哥」實力強,是難以擊敗的對手。兩人今屆曾在混雙4強場較量,當時申裕斌/林鐘勳不敵王楚欽/孫穎莎。

申裕斌今屆奧運已摘下混雙銅牌,雖然周六(2日)在女單銅牌戰不敵日本選手早田希娜,與獎牌擦身而過,但周二(6日)將轉戰女團賽事,有望再添獎牌。

申裕斌微笑相片在網絡上瘋傳(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習慣休息時將冰袋放在頭上(圖:Getty Images)

申裕斌(左)成功在今屆混雙奪銅(圖:Getty Images)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韓乒「美少女」奧運夢由香港起步 申裕斌爆紅拒入娛樂圈

Posted on

巴黎奧運|阿爾及利亞拳手晉4強創歷史 與曾質疑自己性別對手一笑泯恩仇

【體路專訊】阿爾及利亞拳手Imane Khelif於女子拳擊66公斤級16強勝出後陷入性別爭議。她周六(3日)出戰8強,對手為曾於社交網絡質疑其性別的匈牙利選手Anna Luca Hamori,三回合過後裁判一致裁定Imane Khelif為勝方。這令此阿爾及利亞拳手晉級4強並穩獲國家首面女子拳擊獎牌,她和Anna Luca Hamori賽後亦一笑泯恩仇碰拳致意。

Imane Khelif 16強僅用46秒便逼得意大利對手Angela Carini因安全理由棄賽,成功晉級8強。Imane Khelif 賽後遭質疑女性身份,國際奧委會發聲明證明她合乎賽事資格後,不少曾批評Imane Khelif的人士包括Angela Carini皆向其道歉。

身為賽事5號種子的Imane Khelif周六(3日)於8強迎戰匈牙利代表Anna Luca Hamori,Anna Luca Hamori賽前曾在社交網絡批評Imane Khelif冒充女性參賽,並就需與其對壘表達不滿認為安排不公。

Imane Khelif(紅衫) 首兩節為佔優一方。(圖:Getty Images)

此阿爾及利亞選手開賽早段似乎未有受外界聲音影響。首回合雖然雙方仍處試探階段,但Imane Khelif擊中對手次數較多,她因而被一致選為首回合勝方。雙方搏搥畫面於第二回合有所增加,但裁判認為Imane Khelif仍佔上風,所以判予其兩回合領先優勢。

最後一回合Anna Luca Hamori(藍衫)採取主動,但Imane Khelif(紅衫)沉着應戰,最終獲勝。(圖:Getty Images)

最後一回合,背水一戰的Anna Luca Hamori採取更主動打法,曾逼得Imane Khelif犯規被扣一分。可是Imane Khelif沉着應戰未有被打亂陣腳,最終三回合完結,5位裁判一致選她為賽事勝方。

比賽雙方賽後碰拳致意並伸出友誼之手。(圖:Getty Images)

比賽雙方賽後碰拳致意並伸出友誼之手,似未有因Anna Luca Hamori賽前言論心存芥蒂。離開擂台時,成功晉身4強的Imane Khelif激動落淚。由於拳擊項目不設銅牌戰,她已確定將獲個人首面奧運獎牌。

(圖:Getty Images)

Imane Khelif賽後受訪時心情仍未平復:「阿爾及利亞史上首面女子拳擊獎牌!我十分高興,我想跟各阿拉伯國家及全世界致謝!」

Imane Khelif賽後激動哭泣。(圖:Getty Images)

落敗的Anna Luca Hamori亦向對方送上祝福:「這事(性別爭議)對我們來說皆十分艱難但我們合演了一場精彩拳賽。我祝Imane Khelif未來好運,十分感謝她。」記者追問她認為此拳賽是否公平,Anna Luca Hamori答:「我不會理會這個。」

Imane Khelif將於周三(7日)出戰4強力爭金牌戰資格,對手為泰國拳手Janjaem Suwannapheng,後者於8強擊敗力爭衛冕的土耳其拳手Busenaz Surmeneli。

文:實習記者吳敬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阿爾及利亞拳手晉4強創歷史 與曾質疑自己性別對手一笑泯恩仇

Posted on

巴黎奧運|法國撐桿跳代表因「雄風」出局 網民戲稱「在選手村贏回來」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田徑項目今日(3日)上演第三日賽事,早上除了有港隊男子100米代表刁俊稀出場外,亦舉行男子撐桿跳預賽。瑞典的世績保持者杜普蘭迪斯(Armand Duplantis)一如所料造出最好成績,與其餘四人一同以5米75首名晉級,但同場的另一位選手卻在網上引起熱議。主場出擊的阿米拉迪(Anthony Ammirati)在試跳5米70時,因身體一部位碰到橫桿而失敗,被網民戲稱「場上輸了,在選手村可以贏回來」。

21歲的阿米拉迪是法國的前U20世錦賽冠軍,本身亦是當地的後備警察。他在今早舉行的男子撐桿跳預賽與杜普蘭迪斯同處A組,首兩跳5米40及5米60均一跳通過。不過到5米70的高度時,阿米拉迪首兩次試跳均失敗而回,到第三跳意外地成為網上熱話。從比賽片段見到,阿米拉迪雙腿似乎已經成功跨過,但橫桿卻與其下體有接觸下被碰跌,最終三跳失敗下只能以5米60排總成績第15名。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片段截圖)

雖然由慢鏡所見,阿米拉迪的左膝事實上先碰到橫桿,但由於其重要部位的接觸太過明顯,片段隨即在網上流傳。有外國網民留言笑指「是最佳的落敗方法⋯⋯男人的自尊還在」、「好奇他會怎樣和教練解釋」、「我肯定他會在選手村得到『補償』」。

成績方面,世績保持者杜普蘭迪斯與挪威、希臘、德國及土耳其選手同樣以一跳躍過575排首名出線,中國的亞運亞軍黃博凱就以第九名晉級下周一(5日)的決賽。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法國撐桿跳代表因「雄風」出局 網民戲稱「在選手村贏回來」

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劉允祐公路賽未能完成 回望旅程感激自己堅持 冀港將組完整車隊

【體路巴黎直擊】2024巴黎奧運單車男子個人公路賽周六(3日)上演,港隊代表劉允祐於巴黎鐵塔前起步,單人挑戰一眾世界級車手,惜最終於約200公里左右「上岸」,未能完成全長273公里的賽道。港將賽後回想整個奧運之旅,感激自己未有放棄,並希望今次參賽能成為港隊車手的鼓勵,一同組成完整的車隊爭奪好成績。

香港歷屆奧運男子個人公路賽最好成績是1988年漢城(現稱首爾)的洪松蔭,但當時還是舊制,不容許職業車手參加;之後港隊在1996年、2004年及2012年都派出黃金寶出戰,惟只有倫敦奧運能踩畢全程得37名;另一個能完成賽事的,就是2008年北京奧運排88名的胡健燊;最近兩屆的張敬樂(2016年)及蔡曉鋒(2021年),都是中途「上岸」。

與歷屆奧運會一樣,單車公路賽旨在突出主辦城市的著名特色和景點。巴黎奧運會公路單車男子個人賽難度相當大,比賽路程蜿蜒盤繞巴黎西部,全長273公里。車手先從市中心出發,以位於夏樂宮前的特羅卡德羅(Trocadero) 為起點,途經巴黎市中心著名景點羅浮宮及艾菲爾鐵塔穿過巴黎左岸,完成1.9公里的加德海岸爬坡路段後前往凡爾賽宮。之後向北前往下一個坡道,即36公里的聖日耳曼昂萊丘(Côte de Saint-Germain En-Laye)。接著會穿過凡爾賽平原,然後進入第一環路,穿過莫爾德雷山谷,並經過11世紀的貝恩城堡遺址。

之後再駛經梅斯努爾斯丘(Côte des Mesnuls)起伏的環路,然後返回凡爾賽平原,轉向聖康坦伊夫林,將挑戰另一條更長的環路。跨越皇家港山坡之後,車手將抵達桑利斯山坡及埃布維利耶山丘等山嶺,接下來將遇上前500米十分陡峭的比耶夫爾丘。此時,比賽已完成197公里,之後便是難度更大的上山路程,Côte du Pavé des Gardes的最後700米坡度更達兩位數。車手要捱過68公里後才到山頂,然後返回巴黎市中心,不過落山前要第3次挑戰蒙馬特山丘(Cote de la Butte Montmartre),在一條鵝卵石路上先繞3圈,最後駛到耶納橋(Pont d’Iena)後 ,回到特羅卡德羅衝線。 

劉允祐是巴黎奧運首位登場的單車港將,首戰奧運的他周六(3日)披上88號碼布登場,沿途大部分時間留守主車群較後方位置。比賽早段,摩洛哥ED DOGHMY Achraf、毛里裘斯ROUGIER-LAGANE Christopher、泰國CHAIYASOMBAT Thanakhan、烏干達KAGIMU Charles及盧旺達MANIZABAYO Eric率先帶出,組成5人領先小組,大部分時間與主車群保持5至6分鐘距離。

在夏樂宮前,作為開幕禮主舞台及「冠軍公園」場地的特羅卡德羅,為準備公路單車賽而暫時移走舞台(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當賽事餘下約200公里時,意大利VIVIANI Elia、愛爾蘭MULLEN Ryan、希臘BOUGLAS Georgios及以中立身份參賽的俄羅斯車手SYRITSA Gleb突圍,不過後者很快已被主車群追上,其餘3位車手追上領先小組。不久之後,一度領先的摩洛哥車手ED DOGHMY Achraf率先退出賽事,然後劉允祐及盧旺達的MANIZABAYO Eric,在完成約200公里後亦先後退賽。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劉允祐賽後大讚路線經過的場景漂亮、歐洲單車氣氛熾熱,認為今次出戰屬難得體驗,不過坦言路線難度高、對結果稍感失望:「路線難度中高,還要面對比自己水平更高的對手,都有一點距離。自己覺得表現可更好,賽前以完賽為目標已知艱難,完成不到總有點失望,但在每個部分我都已盡力。」他續指奧運公路賽距離較平時出戰的比賽更長,上年杭州亞運完結後提高訓練量作準備,結果不理想但已盡全力作準備。

談到從爭資格到踏上五環舞台,劉允祐坦言過程不容易,受訪時一度落淚,感激自己堅持:「前兩年公路港隊近乎解散,加上因疫情無出去比賽爭分,當時無想奧運有無可能。後來自己無留意積分,是對手跟我講可能有資格,才覺得,哦,原來奧運都可以有我份。自己前幾年想過放棄,現在雖然不是爭到好大的成績,但也好像達到了一點目標,多謝自己沒有放棄。」劉允祐已放眼之後的比賽,並希望今次經驗能鼓勵其他單車港將,一同在公路賽爭取好成績:「好多香港單車手都是先接觸公路單車,但可能場地單車較易出成績、容易生存而轉過去,希望我們之後也能有一支完整的公路隊。」

24歲的比利時車手Remco Evenepoel以6小時19分34秒率先出線,以1分11秒差距擊敗法國車手奪得金牌,連同一週前的個人計時賽金牌,成為今屆巴黎奧運雙金得主(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周日的女子組賽事輪到李思穎亮相,同樣是首戰奧運的她,本身是以場地單車為主項,不過女子全能賽將於11日才開賽,正好以公路賽熱身。巴黎奧運女子公路賽全長158公里,包括1,700公尺的爬坡及9條指定攀登路線,使用與男子比賽相同的跑道和終點賽道,並且只有一條環路位於市中心以外,穿過 Vallée de Chevreuse。環路前同樣從加德山坡出發,到達皇家港山坡,但在森利斯分流,到塞爾奈拉維爾山坡爬升。然後直接前往聖雷米萊謝夫勒茲丘(Côte de Saint-Rémy-lès-Chevreuse)和沙托福特丘(Côte de Châteaufort),再繞道比耶夫爾丘(Côte de Bièvres)分流,途經密鑲海岸 (Côte du Pavé des Gardes)。與男子組一樣,女子組也包括兩圈18.4公里的比賽,其中包括蒙馬特山丘,然後是沿著塞納河,經過奧賽碼頭並以耶納橋為終點。

圖、採:麥景智、何子淵
文:文森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劉允祐公路賽未能完成 回望旅程感激自己堅持 冀港將組完整車隊

Posted on

巴黎奧運|鄭欽文直落兩盤氣走維姬治 首位中國球手女單奪金

【體路專訊】香港時間周六(3日)上演巴黎奧運女單網球決賽,21歲中國「一姐」鄭欽文花了1小時45分鐘以6:2、6:3,直落兩盤氣走克羅地亞球手維姬治(Donna Vekic),創下歷史成為首位奧運女單奪金的中國球手。 至於同日較早時間舉行的男雙決賽,澳洲的艾頓(Matthew Ebden)和皮亞斯(John Peers)就以盤數2:1反勝美國組合加逸錫(Austin Krajicek)/拉姆(Rajeev Ram),成功奪金。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鄭欽文上仗擊敗波蘭世界「一姐」絲維雅迪克(Iga Swiatek)殺入決賽,令她信心大增。今仗面對克羅地亞球手維姬治比賽初段迅速入局。第1盤初段即破發領先3:0確立優勢。維姬治雖然一度追至2:4,但世界排名第7的鄭欽文繼續保持高水準發揮,第8局再度功破對手發球局,以6:2先拔頭籌。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第2盤維姬治表現有所改善,令比賽形勢變得緊湊,局數曾經打成3:3。不過維姬治其後失誤較多,戰至至第8局3:4的情況下,她因不滿自己表現更加掟球拍發洩,結果落後到3:5。相反,鄭欽文保持冷靜,第9局成功保住發球局,以6:3再下一城,鎖定盤數2:0的勝局,創下歷數成為首位奧運女單奪金的中國球手。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至於在4強被鄭欽文淘汰的波蘭世界「一姐」絲維雅迪克(Iga Swiatek)賽後崩潰爆哭,甚至拒絕與主審握手。她周五(2日)收起眼淚轉戰銅牌戰,結果打出「泥地女王」本色以6:2、6:1擊敗斯洛伐克選手施米德洛娃(Anna Schmiedlova)。絲維雅迪克賽後表示要將這面銅牌獻給她曾是奧運賽艇波蘭代表的父親Tomasz Swiatek:「沒有父親,我也不會打網球,他的支持對我來說是最美好的事,我很感謝他。」

(圖:Getty Imaages)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同日較早時間舉行的男雙決賽,澳洲的艾頓(Matthew Ebden)和皮亞斯(John Peers),以6:7(6:8)、7:6(7:1)和10:8,盤數2:1反勝美國組合加逸錫(Austin Krajicek)/拉姆(Rajeev Ram), 澳洲組合成功奪金。繼1996亞特蘭大奧運後,再有澳洲組合奪得男雙金牌。

澳洲的艾頓和皮亞斯反勝美國組合奪金(圖:Getty Images)
艾頓(左)、皮亞斯(右)(圖:Getty Images)

文: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鄭欽文直落兩盤氣走維姬治 首位中國球手女單奪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