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巴黎奧運|牙買加史東拿破鐵餅奧運紀錄奪金 立陶宛艾歷拿破父親20年紀錄摘銀

【體路專訊】田徑強國牙買加終在今屆巴黎奧運奪得首面金牌,鐵餅選手史東拿(Roje Stona)以破奧運紀錄70米奪金,銀牌由立陶宛名將艾歷拿(Mykolas Alekna)同樣造出破奧運紀錄成績,惟以3厘米之差飲恨摘銀,而其父親正是舊有奧運紀錄保持者。

來自立陶宛、年僅21歲的艾歷拿是現時世界紀錄保持者,狀態大勇的他在今年4月打破塵封38年的世界紀錄,以74米35成績穩佔世界一哥地位。其父親華基利祖艾歷拿(Viegilijus Alekna)同樣是鐵餅名將,他曾兩奪2000年悉尼奧運、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鐵餅金牌,奧運紀錄更是由他在2004年以69米89所創下。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父親艾歷拿在20年前雅典奧運以破奧運紀錄奪金(圖:Getty Images)

兒子艾歷拿在昨夜上演的鐵餅決賽中,第二擲即擲出破奧運紀錄的69米97,打破父親20年前的奧運紀錄,惟牙買加史東拿發威,雖然首三擲最佳成績僅66米16,但他在第四擲一舉擲出70米成績升上首名。

艾歷拿其後嘗試再度突破,惟最終以三厘米之差,飲恨摘銀。而牙買加則在今屆田徑「開齋」,以鐵餅奪得田徑首金。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牙買加史東拿破鐵餅奧運紀錄奪金 立陶宛艾歷拿破父親20年紀錄摘銀

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麥當奴叔叔」懸命滑板大半生 51歲出戰公園賽圓奧運夢

【體路巴黎直擊】今屆奧運滑板賽事落下帷幕,出戰男子公園賽的英國「板佬」麥當奴(Andy Macdonald)以51歲之齡,成為歷來最年長的奧運滑板選手。28年前曾經擔任奧運閉幕禮表演嘉賓的「麥當奴叔叔」即使身體條件不復當年勇,卻在意志力上不輸任何一位後輩,即使跌倒流血也重新站起,帶傷面掛微笑完成賽事,最終在22名選手中位列第18名:「如果可以啟發多一個小朋友接觸滑板,或者令少一個大人放棄滑板,就是我站在這裡的意義。」

「麥當奴叔叔」在今年6月的布達佩斯奧運資格賽殺出重圍,闖入4強,取得男子滑板公園賽入場券。這件事當時引起不少媒體關注,畢竟滑板予人的傳統印象就是年輕、有活力的運動,很難想象一位年逾半百的叔叔,將要登上奧運殿堂與年青力壯的選手同場競技。然而事實上,「麥當奴叔叔」絕非泛泛之輩,甚至可以說是大有來頭。

麥當奴1973年在美國出世,父親是英國人,因而決定代表英國出戰。他在12歲開始接觸滑板,9年後選擇投身職業賽場,在不懈努力之下逐漸成為滑板界翹楚。麥當奴於90年代國際賽事中所向披靡,23次出征世界極限運動會(X Games)豪取23面獎牌,包括8度奪得冠軍,9次登基滑板世界盃寶座。麥當奴多年來保持自律,過著不煙不酒的健康生活,更擔任美國的禁毒大使,曾在白宮發表演講,還是首位在白宮大理石走廊上踩滑板的人。

麥當奴當年優異的表現也吸引到亞特蘭大奧組委注意,邀請其擔任1996年奧運閉幕禮表演嘉賓,也是他首次與奧運結緣:「當時滑板界所有人也認為那是滑板最接近奧運的一次。我踩板以來從未想過可以參戰奧運,但滑板是我是一生最愛,每個人都有喜歡做的事情,我只要堅持自己喜歡的事,年齡只是一個數字,真正重要的是你的熱情。」

時間回到今日,51歲的「麥當奴叔叔」在巴黎奧運男子滑板公園賽最後一組登場,進行3輪為時45秒的滑行,但若然選手在途中從板上跌落,該輪就會立刻終止。麥當奴踏上滑板後,風馳電掣的速度與年輕一輩相差無幾。可惜於首輪的中後段,他嘗試一個高難度動作時,可惜未能控制好滑板,整個人重重摔在地上,鮮血剎時從擦損的手臂流出。「年紀大了,跌倒時會更痛,康復也時間要更長……」,麥當奴早前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到,「……但就是不要停下來,這樣才能玩到50多歲!」

「麥當奴叔叔」在全場的一片鼓勵下,強忍著疼痛站了起來,面上仍然是那張享受滑板的笑容。接下來的第二輪,他再次挑戰上一輪未能完成的動作。這一次,「麥當奴叔叔」沒有失手,穩穩地站在板上,順利完成45秒的滑行取得76.61分,現場頓時響起如雷貫耳的掌聲。最後一輪,他再次做出各個動作和技巧,包括540°的空中轉體,更進一步拿到77.66分,最終於22名選手中位列第18名,完成自己的首次奧運旅程。

「麥當奴叔叔」賽後心情甚悅,同時坦言自己不會太在意分數,對勝利也沒甚渴求:「即使我可以每一輪都跌一次,但能夠像現時這樣開心,因為我經歷了一趟畢生難忘的旅程。」

他低一低頭,看著腳下的滑板傻笑:「這塊看似沒有用的木頭玩具,成就了我的生活。我因為它而遇上我的妻子,我的世界中所有事物都是拜滑板所賜。對我以言,我會想在滑板上渡過糟糕的一天,而不是過沒有滑板陪伴的好日子。」

最後,「麥當奴叔叔」語重心長地向大家道別:「如果可以啟發多一個小朋友拿起滑板,或者令少一個大人放低滑板,就是我站在這裡的意義。」

圖:麥景智
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麥當奴叔叔」懸命滑板大半生 51歲出戰公園賽圓奧運夢

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專訪|陳銘泰未如願仍無悔的巴黎之旅 半個「地膽」暫換身份參與五環舞台

【體路巴黎直擊】巴黎的大街小巷,對在「花都」生活及訓練3年的陳銘泰而言並不陌生。這位男子跳遠香港紀錄保持者今年未能如願獲得巴黎奧運資格、無法繼2016年後再站上五環舞台,不過陳銘泰回望整個Road to Paris旅程卻未感後悔,希望汲取經驗繼續挑戰跳得更遠之餘,也在這17天暫時換個身份參與五環舞台,擔任電視台的特約記者,以運動員的角度帶來運動員的訪問。

29歲的陳銘泰在2016年躍出打破香港紀錄的8米12、以外卡身份出戰里約奧運,隨後幾年受傷患影響,同時鑽研新技術「砍掉重練」下,成績反反覆覆,亦在疫情影響未能外出參賽下,無緣爭奪東京奧運資格。在恩師陳慧賢教練於2021年底離任後,陳銘泰亦前赴法國跟隨新教練Antony Yaich訓練,開展在巴黎的生活,尋求突破。三年過去,今天Antony Yaich已成港隊教練之一,阿泰則變成半個巴黎「地膽」。

訪問當天,阿泰在羅浮宮附近找到一所有座位的台式飲品店,談起在巴黎的生活、自己的Road to Paris,以及今屆巴黎奧運

這一次巴黎奧運,阿泰未能達標或以排名取得資格,而以電視台特約記者身份前來採訪。再次回望衝奧的過程,阿泰坦言面對不少困難:「去年10月完成亞運後,只休息了兩星期便重投訓練,但很快又到室內比賽。田徑需要練習基礎,練習就像入錢落錢罌,比賽就是拿錢出來,不擺錢入去只比賽就好快無晒。」訓練未足,惟要爭取更高世界排名又必須要出戰比賽,阿泰期間傷及腳腕,「不是跑不到、跳不到,但一跳又好易整傷,結果室內賽要照比,怕不參賽之後會後悔。」結果傷至需要以類固醇針消腫,今年3月被迫休息,再次沒有足夠訓練應付多個比賽,整體表現不過不失下未足提升排名至入奧,「可惜,但無辦法,始終技不如人,技術與心理上仍差一點。」

圖:體路資料庫

高峰時期曾在10日內出戰4場歐洲比賽,阿泰提到狀態不好、成績不佳時曾自我懷疑,他憶述當時的心境,未如願卻感恩:「記得大概在6月,當時未截標但已知道好難爭到資格,我坐在羅浮宮外教堂的長櫈,食住三文治看著巴黎奧運的橫額。之後想,其實我的Road to Paris都在巴黎努力過,雖然終點站不在奧運場上,不是完美句號,對比東京奧運時因疫情無比賽、距離好遠,今次起碼努力爭取過、有行過這條路,感恩有這個旅程。」

陳銘泰已成半個「地膽」

早在Road to Paris之前,阿泰初到巴黎訓練亦面臨過不少困難。「一日24小時可能只得4小時有教練和隊友,其他時間一個人生活,懂的法語有限又難與當地人深入交流,所以在這邊長期播著電台節目,有聲音讓自己不會亂想太多事情。」此外,在香港受訓時容易於體院接受物理治療,在巴黎這卻是成本,讓他更重視自己的恢復,甚至試過自學治療。其次就是心理壓力,阿泰在巴黎同樣面對成績未能達標就不獲資助的壓力,過程中學懂透過靜觀而與壓力及緊張共處。

阿泰在電話地圖中保存了巴黎市內多間餐廳的位置

昔日大學主修商科的阿泰,說起「現實」兩字,笑言:「以前比較現實,看到同學未畢業已經找工作,也會計計自己做運動員一個月人工多少,與同學比較。我喜歡田徑,純粹好現實,始終運動可能是一受傷,生涯就結束了。反而這幾年不像以往現實!」他說慶幸自己在女友及家人支持下,能繼續在田徑場上追逐,即使經歷種種困難後未能登上巴黎奧運舞台,他亦無悔當初決定:「老套講一句,做運動員這麼多年、有這麼多人支持,然後對上3年來到法國,一個人生活及周遊列國去比賽,不只講成績和金錢上的回報,這些經歷用錢都買不到,而自己又享受。」

圖:體路資料庫

阿泰說自己近年變得不現實,是即使去到後期知道自己入奧機會渺茫,他仍等到截標才再作下一步打算。主項為跳遠的他去年在100米曾跑出10秒33,這個時間如放在今年,其實有機會爭取田總的外卡參加巴黎奧運,但他直言不是自己想要的結果,「意義不同,我不是想『踩一踩』奧運個田徑場。如果跑100米有機會取得外卡,但會影響到跳遠,我寧願盡力跳,做不到都無辦法。」而實際一點是,上屆東京奧運擔任電視台嘉賓旁述的他,其實可以更早尋找今屆奧運的電視台工作機會,但仍待塵埃落定後才毛遂自薦,部分電視台因已安排好人手而未能提供崗位給他,但他最終亦獲機會擔任其中一間電視台的特約記者,或者,其實也可以叫作是駐巴黎記者?

阿泰在巴黎奧運期間擔任電視台特約記者(圖:陳銘泰Instagram

港隊今屆暫奪2金2銅,阿泰在現場見證了其中3塊獎牌的誕生,拿著咪採訪運動員的感受,比起記者與受訪者的身份,他覺得更像朋友間分享:「不只分享喜悅,是分享各種經歷和心路歷程。比如花劍港隊來巴黎比賽時,自己都會去看他們,與他們關係友好,知道他們過去一年爭資格的經歷,像朋友一樣置身其中去參與。」何瑋桁賽後的眼淚、游泳運動員的艱辛與百感交集,他都一一感受到,在螢幕前嘗試為觀眾提供更多資訊及運動員的背景,同時又不可以喧賓奪主,是他認為最難拿捏的平衡。就如做運動員檢討自己的表現一樣,他也會翻看自己出鏡的畫面,嘗試改進,直言享受這次經歷:「我可以說自己幸運吧,2016年以運動員身份去奧運,上屆做旁述,今屆做記者。自己也是體育迷,能夠親身看比賽已很開心。」他說以另一身份到賽場,稍為減少了失落資格的難過。

訪問後,跟隨阿泰參觀巴黎奧運聖火台

巴黎奧運男子跳遠決賽周二(6日)落幕,阿泰訪問了希臘的奧運冠軍Miltiadis Tedoglou與中國名將王嘉男,被這位既為朋友、亦為比賽對手的中國好手問到近況,阿泰直言今屆奧運「換身份」過後,將繼續在賽場上努力,「我算是比較幸運,家裡無壓力又支持,又覺得自己可以繼續去試。當然知道自己不是能夠爭世界冠軍,但也知道8米12不是自己的上限,不是妄想或夢想,是有能力做到的目標,我好想實現這個目標。」這位跳遠港將續說,希望能證明自己:「證明我不是高峰過、低谷過就bye bye的人。」

圖、文:何子淵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專訪|陳銘泰未如願仍無悔的巴黎之旅 半個「地膽」暫換身份參與五環舞台

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台拳擊代表林郁婷殺入決賽 對手再做X手勢暗諷性別爭議

【體路巴黎直擊】今屆奧運女子拳擊項目有兩名選手因性別爭議而受注目,當中阿爾及利亞代表卡莉芙(Imane Khelif)昨日已率先打入66公斤級別決賽。同樣陷入爭議的中華台北拳手林郁婷今日(7日)就在57公斤級別擊敗土耳其代表,周六將爭奪金牌。林郁婷賽後感謝對手與自己一同「打出這麼好的比賽讓全世界看到」,決賽將用盡自己畢生所學做好。然而落敗的耶迪絲卡拉曼(Esra Yildiz Kahraman)賽後做出被認為是暗示自己有XX染色體的「X」手勢,被問到手勢意思時亦僅稱不予置評。

林郁婷與卡莉芙去年同樣被遭國際拳擊協會(IBA)取消世錦賽資格,指二人因擁有男性的XY染色體未能通過性別測試。但國際奧委會(IOC)稱,國際拳擊協會作出相關決定時沒有任何正當程序,容許兩人一如上屆一樣繼續參與奧運。

林郁婷

28歲的林郁婷在十六強及八強先後淘汰烏茲別克及保加利亞對手,惟兩場賽後同樣出現爭議性畫面。烏茲別克的杜迪比高娃(Sitora Turdibekova)在裁判一致判定林郁婷獲勝後沒有與後者握手,及後亦流淚離開賽場,未有接受媒體採訪。保加利亞的史坦妮娃(Svetlana Staneva)則在擂台上做了兩下「X」手勢,被認為是暗示自己的染色體是代表女性的XX。

林郁婷周三在移師法網場地Roland-Garros舉行的四強面對土耳其的耶迪絲卡拉曼,出場時未聞有特別噓聲,僅是在比賽途中有一名土耳其拳迷不斷站立表達不滿。林郁婷今仗首兩局均稍佔上風,雖然兩人同樣有擊中對方,但林郁婷的出拳較重,亦多次抵擋到對手進攻,獲五名裁判一致判5:0領先。即使耶迪絲卡拉曼在第三局嘗試搶攻,但對林郁婷未造成太大威脅,後者更一度露出笑容。結果林郁婷三局同樣5:0獲勝,刷新中華台北在奧運拳擊的新紀錄,晉級決賽後將面對波蘭的絲莉美達(Julia Szeremeta)。

林郁婷賽後接受訪問時稱佩服對手,「大家能走到這一步是非常堅強,她站在台上不論說什麼三七二十一,就是想辦法要就是展現出他想要贏的慾望,謝謝她一起在場上打出這麼好的比賽讓全世界看到。」她稱自己去屆經歷一輪遊到如今打入決賽並不容易,會用盡自己畢生的所學在決賽做到最好,「感謝支持者願意一直以來支持我,相信我、叫我『挺婷』,我一路堅持到現在,也會用我在場上最好的表現來報答他們。」

對於四強移師法網場地,自言經常留意其他運動的林郁婷亦直呼非常神聖:「今天竟然也有這個榮幸能夠踏進到這個賽場,尤其是走進他們休息室,就知道原來球星的待遇就是這樣,就是不一般。」不過台灣傳媒未有問及性別爭議一事,有在場的外媒得知後感到失望,教練曾自強則指會尊重IOC一切決定。

落敗的耶迪絲卡拉曼雖然亦有與林郁婷握手,並主動拉開擂台的繩子讓林郁婷離開,不過她隨後亦有做出與史坦妮娃一樣的「X」手勢。耶迪絲卡拉曼離場時激動落淚,要由到場觀戰的土耳其體育部長安慰,並只接受土耳其傳媒訪問:「或許這就是命運,我在這裡贏到一面銅牌。不過我的目標當然是金牌,直到達成一刻都不會放棄。」有記者以英文問及其「X」手勢意思時,耶迪絲卡拉曼與教練同樣表示「不予置評(No comment)。」

圖、文:麥景智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台拳擊代表林郁婷殺入決賽 對手再做X手勢暗諷性別爭議

Posted on

巴黎奧運・直擊|澳洲帕瑪爾所向披靡 衛冕男子滑板公園賽

【體路巴黎直擊】巴黎奧運滑板賽事香港時間周三(7日)深夜煞科,東京奧運男子公園賽金牌得主帕瑪爾(Keegan Palmer)今屆延續強勢,於決賽首輪做出多個華麗的高難度動作,最終以93.11分成功衛冕,助澳洲包攬今屆男、女子公園賽金牌。美國的沙夏(Tom Schaar)與巴西的阿基奧(Augusto Akio)則分別穿銀戴銅。

今屆奧運滑板項目總共誕生4面金牌,分別為男、女子公園賽及街頭賽。當中公園賽的比賽場地呈碗狀,裡面佈滿各種孤形、曲線和凹槽。參賽選手需要運用場地設計協助起跳,同時在空中完成一系列高難度動作獲取分數。

每項滑板賽事有22名運動員參與,預賽分數最高的8名選手將會獲得決賽資格。公園賽選手在預賽和決賽中均會進行3輪,每輪45秒的滑行,如果運動員中途從滑板上跌下來,該輪將會立即終止,分數最高的一輪將被視為最終成績。

冬奧金牌得主谷愛凌亦有到場。
東京奧運金牌得主帕瑪爾

21歲澳洲「板仔」帕瑪爾於3年前東京奧運決賽取得95.83的高分,強勢奪得奧運首面公園賽金牌,今屆以衛冕之姿出戰的他在預賽繼續有好表現,取得93.78分傲視群雄入決賽,美國的沙夏則以1.72分之差緊隨其後。上屆銀牌得主、巴西的巴路士(Pedro Barros)則以89.24分位列預賽第6,同樣取得決賽資格。

51歲「麥當奴叔叔」
49歲奧伯賀沙

51歲的英國「麥當奴叔叔」(Andrew Macdonald)雖然無緣決賽,但仍然於預賽得到77.66分,位列第18名;同樣高齡出戰的49歲南非選手奧伯賀沙(Dallas Oberholzer)就獲得33.83分,於22名選手中敬陪末席。

美國選手沙夏

8位參與決賽的選手中,首輪只有帕瑪爾和沙夏順利用盡45秒滑行時間,二人分別以93.11及90.11分領跑,高超大膽的技巧更獲得現場觀眾連連喝采。第二輪,一眾運動員開始找回比賽節奏,美國的克魯(Tate Carew)一度以91.17分進佔次席,但夏莎之後滑出92.23分重奪第2名兼縮窄與帕瑪爾的差距。榜首的帕瑪爾今輪卻出現失誤,但因無人可超越其首輪分數令他繼續穩坐龍頭。

巴西選手阿基奧

最後一輪,巴西的阿基奧取得91.85分,壓過克魯打入三甲。後者今輪的成績為71.46分,宣告無緣競爭獎牌。接下來幾位運動員的成績均未能超越前列選手,隨著尾二出場的夏莎失手,壓軸出場的帕瑪爾開始最後一滑前已確定鎖定金牌,觀眾也開始為他歡呼。雖然帕瑪爾最終也未能順利完成45秒的滑行,但他憑首輪的93.11分成功連續兩屆稱霸男子公園賽。

圖:麥景智
文:李科毅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直擊|澳洲帕瑪爾所向披靡 衛冕男子滑板公園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