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on

籃球|香港東方加盟東超 主場挑戰日韓台菲勁旅

【體路專訊】香港首隊全職籃球隊,應屆甲一聯賽冠軍香港東方近年不斷有新「搞作」,冀能多參與國際賽事。球會高層曾表示這是為了提升品牌於亞太地區的知名度,以達成最終加盟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CBA)的目標。東亞超級聯賽(EASL)今(14日)宣布,香港東方將偕澳門黑熊在新賽季加入聯賽,屆時此香港代表有機會在主場迎戰各亞洲勁旅。

香港東方於2016年成為本港首支全職籃球隊伍,曾分別於2018年和2024年在本地甲一聯賽奪冠。作為現役香港冠軍的香港東方曾多番挑戰國際賽事,如在2016-2023年參加東南亞職業籃球聯賽(ABL),並兩次奪標(2017、2023)。今年此隊伍亦有代表香港出戰首屆亞洲籃球冠軍賽(BCL Asia),唯在外圍賽次圈止步,未能晉身正賽。

香港東方為應屆甲一冠軍。(圖:體路資料庫)

球會副主席游永強曾表示球隊最終目標為進軍CBA,而參與ABL等聯賽能證明球隊實力及提升香港東方的地區知名度,為挑戰CBA作準備。據中國媒體報導,CBA或亦有意在香港增添球隊,屆時香港東方和另一本地職業球隊,正參與全國男子籃球聯賽(NBL)的香港金牛會成有力競爭者。

ABL在2023年因失去國際籃協(FIBA)支持而解散後,香港東方一直尋找機會繼續挑戰國際賽場。早前曾有報導指球隊和菲律賓籃球聯賽(PBA)走得近,大機會以大會邀請球隊身份參戰委員盃(Commissioner’s Cup)。唯最終EASL捷足先登,公布香港東方加盟自家聯盟的消息。暫時未知這會否影響香港東方挑戰菲國聯賽的機會。

香港東方本季參戰了 BCL Asia(圖:FIBA)

EASL是東亞籃球一股新勢力,成立於2016年,首幾屆以邀請賽形式進行。EASL其後轉型,於2023-2024年進行首季的主客制聯賽。首季主客制賽事有8支球隊參與,分別為日本、韓國、菲律賓和中華台北的聯賽冠、亞軍。日本代表千葉噴射機於決賽以72:69擊敗首爾SK騎士成首屆冠軍。聯盟高層曾表示希望成為全球頭3受歡迎賽事,現任CEO李小龍(Henry Kerins)亦道有意擴大規模:「下季(2024-2025)的賽程已編排好,會有8隊。再下一賽季,我們會增至16隊,希望能有中國CBA和澳洲NBL 的球隊。」

EASL現任CEO是Henry Kerins(左),中文名為李小龍。(圖:網上圖片)

此聯賽和香港亦頗有淵源。據其官方網站,聯賽總部設於香港。EASL 2021年亦曾在香港成立全職球隊灣區翼龍,招攬了不少CBA球員和香港球星,包括惠龍兒(Duncan Reid)和楊和(Glen Yang),亦有前NBA球員Myles Powell和Andrew Nicholson助陣,在香港和中國引起不少議論。灣區翼龍首賽季(2022-2023)參戰PBA委員盃及EASL,但因疫情無緣在港作賽,終分別得亞軍和季軍。可惜灣區翼龍當季休賽期因「利益衝突」解散,從未在香港出賽,當時亦引起和球員的勞資糾紛。

基於EASL早前已作抽籤,香港東方和澳門黑熊會分別被加插至A、B組。前者將會和廣島蜻蜓(日本)、水原KT音速彈(韓國)、桃園領航猿(中華台北)及生力啤酒人(菲律賓)進行主客雙循環。小組頭兩名可晉身4強進入單敗淘汰賽。

(圖:EASL)

李小龍認為兩支新球隊的加入印證聯賽正在成長:「我們的野心正是擴張並加入更多聯賽,代表更多地區。我們加快擴張計劃是因為有很多準備好加入EASL的地區聯盟有興趣加入我們。2024-2025賽季將會有兩支勁旅加盟,他們皆來自中國大灣區,世上其中一個最大的籃球市場。」

香港東方的領隊蔡芳裕表現球隊有遠大理想:「香港一直希望有支能在高水平賽事代表自己的職業球隊。香港東方加盟EASL便做到這點,我們希望成為亞洲籃球其中一股重要勢力,並提升香港在籃壇的影響力。」

EASL的賽程尚未公布,但根據上季日程賽事將於10月至3月舉行,跟本地甲一賽事有所重疊,暫未知香港東方二線作戰的實際安排。香港東方的主場亦為未知數,會方有意在啟德體育園室內場館出戰,唯暫未知該場地能否在開賽前落成。

此本地勁旅將於8月29日出戰香港籃球銀牌賽,對手將會是前一輪(康仁福建對祟德飛鷹)的勝方。

文:實習記者吳敬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籃球|香港東方加盟東超 主場挑戰日韓台菲勁旅

Posted on

香港單車節|調整新路線添新趣味 旅發局定改善方案避免意外

【體路專訊】「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將於10月13日(星期日)舉行,大會今日(14日)公布詳情。單車節將首次加入健康主題的運動嘉年華,同時32公里及50公里組均有改變路線體驗。香港旅遊發展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陳俊文指已就上屆出現意外作出改善方案,又已經制定不同措施避免意外發生。


今屆單車節將於10月13日(星期日)舉行,設有32公里組及50公里組。兩組同樣由尖沙咀梳士巴利道出發,以西九文化區對開路段佐敦道天橋作終點。32公里組參加者可首次踩上汀九橋,途經青馬大橋、南灣隧道、昂船洲大橋等返回佐敦道天橋衝線;50公里組以過往賽道作藍本,並新增沙田嶺隧道。

今屆共有6,000個名額,參加者需通過9月的單車技術評核,方能參與賽事。(必須曾完成2022或2023年「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50公里組及30公里組單車活動,並獲得完成證書;或曾完成2023年1月1日至2024年7月1日期間由大會認可的其他大型單車賽事公路單車比賽)。今年單車節亦歡迎本地及大灣區城巿選手參與「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香港站)」,同時,單車節又設「家庭單車樂」, 鼓勵一家大細參與。

報名方面,32公里組、50公里組及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香港站) 歡迎16至70歲人士參與, 報名費分別為280港元、600港元及350港元。家庭單車樂則容許6至70歲人士報名, 以組別作為單位,每組100港元報名費,有意參加者可於8月16日上午10時起在網上報名。

嘉年華亦有本地特色餐飲提供
今年新增嘉年華,當中有瑜珈工作坊

今屆又會首次於西九文化區竹翠公園舉辦嘉年華,參加者可於完成賽事後參加。嘉年華設有大型打卡點、多個單車主題市集攤位、瑜伽、伸展及舞蹈運動工作坊及富本地特色餐飲,同時歡迎市民及旅客參加。

香港旅遊發展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陳俊文

對於上屆的香港單車節出現意外,導致11人受傷,香港旅遊發展局節目及旅遊產品拓展總經理陳俊文指已經制定不同措施避免意外發生:「今年除單車總會在比賽前觀察賽道之外,又與合辦單位廣東省自行車協會一同觀察賽道。另外,會提供參加者予簡報會和試踩,亦加強與單車總會及警方溝通,令賽事順利舉行。」

32公里組路線圖
50公里組路線圖

圖、文:實習記者羅依琦、實習記者伍俊熹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香港單車節|調整新路線添新趣味 旅發局定改善方案避免意外

Posted on

巴黎奧運|奧運選手一樣「大頭蝦」 Uber爆車輛失物竟有金牌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已圓滿落幕數天,近日Uber統計了奧運在開幕至結束期間乘客所遺留在車輛的物品清單。除了可預計的現代人不可或缺的手機和錢包外,令人感到有趣的是竟然有兩名運動員把剛到手的奧運金牌遺留在車上。 

(圖:Getty Image)

Uber統計從7月22日至本月6日期間在巴的車上遺物,報告顯示法國人的遺留物品最多,其次是美國人。而最常見的遺失物品是手機和銀包,當中一些手機更帶有奧運門票。 

有趣的是,奧運選手的健忘程度其實與一般人沒有太大分別。有兩位奧運金牌得主竟然將獎牌、獲獎證書等具有非凡意義的物品一同遺留在車上。另外,更有柔道選手把比賽使用的柔道服也遺留在車上,幸好這些物品全部皆已物歸原主。 

巴黎鐵塔是最受乘客歡迎的景點(圖:Getty Image)

Uber亦整理出一些奧運期間人們乘搭網約車的趨勢,例如最受乘客歡迎的餐廳是麥當勞、最受乘客歡迎的景點是巴黎鐵塔、羅浮宮和凱旋門等。乘客給予小費的比例也有增加,甚至有其中一名來自美國的乘客支付了100歐元(約860港元)的小費。

文:實習記者文栢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奧運選手一樣「大頭蝦」 Uber爆車輛失物竟有金牌

Posted on

巴黎奧運|奧運帆船代表返港 教練劍指亞運獎牌

【體路專訊】最後兩位代表香港出戰巴黎奧運的帆船代表貝俊龍及祥傑在今日(14日)返港,二人落機後表示感謝香港市民的支持,會稍作休息後再投入訓練,同時指能代表香港參賽感到高興及自豪。 

(左起)貝俊龍、祥傑教練Rory Godman、祥傑( 圖: 香港遊艇會)
(左)祥傑(右)貝俊龍( 圖: 香港遊艇會)

參與ILCA7帆船的貝俊龍總排名第24,而祥𠎀則與拍檔阿輝參加49er帆船總排名20位,阿輝則在日前(6日)先跟隨泳隊回港,三位都是奧運「初哥」。 

貝俊龍參加的賽事總共有10場,但由於風力不足,最後2場賽事被取消,貝俊龍表示雖然對最後兩場賽事被取消感到有點失望:「因為當天我狀態很好,我一直希望能爭取頭20名完成賽事,但我們不能在比賽時控制天氣。」他同時指會努力挑戰洛杉磯奧運,希望自己當時能有很大的進步。  

祥𠎀指,感謝香港人及體院的支持:「希望我們能鼓勵年輕人及所有帆船運動員,體院給了我很大的支持。沒有他們,我就無法成為奧運選手。」他亦感謝體院提供器材及海外訓練,又表示資助與其他國家相比合理。 

( 圖: 香港遊艇會)

祥傑教練Rory Godman認為祥傑和拍檔阿輝成功取得奧運入場券已十分滿意,期望他們進一步取得佳績,暫時目標放在2026年亞運會中奪得獎牌。 

文:實習記者文栢源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奧運帆船代表返港 教練劍指亞運獎牌

Posted on

巴黎奧運|傳中國金牌運動員8.29訪港 全紅嬋或維園展「水花消失術」

【體路專訊】巴黎奧運剛落幕,據悉中國隊將延續近屆傳統,派出部分金牌運動員於本月29日至31日訪港。傳聞大隊會在第3日於維園泳池進行表演活動,屆時香港市民或有機會近距離觀看「跳水夢之隊」最年輕奧運「三金王」全紅嬋施展「水花消失術」。

自1988年漢城(現稱首爾)奧運,中國隊每屆賽事後皆會派出部分精英運動員訪港。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月初曾透露正和相關單位商討中國運動員巴黎奧運後的訪港詳情。行程細節近日稍有眉目。

上屆東京奧運後,亦有中國金牌運動員訪港活動。(圖:體路資料庫)

消息指,相關運動員會在本月29日抵達香港並在當天下午會見傳媒。行程第2日,健兒們會分途出擊,其中一批會訪問沙田體育學校與本地精英交流,其他好手則會到港島的中學作分享會。當晚,全體運動員會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進行大匯演。31日為訪港行程最後一日,選手們會在維園泳池作表演後啟程前往澳門。

上屆活動中國跳水隊亦有派員參與,惟唯當時全紅嬋未有隨隊。(體路資料庫)

消息指本次行程設泳池表演環節,相信本屆包攬項目8金的中國跳水隊再蒞臨香港進行表演,其中焦點人物非17歲的全紅嬋莫屬。她於東京奧運「一躍成名」,奪當屆女子10米跳台個人賽金牌。憑著性格及超群技術,全紅嬋風頭一時無兩。她在巴黎奧運再下一城,分別奪個人賽和雙人賽金牌,成中國奧運史上最年輕「三金王」。若跳水隊落實在名單上,屆時香港市民很大機會能近距離欣賞全紅嬋的「水花消失術」。

全紅嬋(圖:Getty Images)
全紅嬋(圖:Getty Images)
全紅嬋(中)與陳芋汐(左)包攬巴黎奧運女子10米高台個人賽金、銀牌,以及合作取得雙人賽金牌。(圖:Getty Images)

此外,香港教育大學早前亦宣布於本屆韻律泳雙人項目奪金的中國組合王柳懿/王芊懿將雙雙在下學年入學。二人將獲專項傑出運動員獎學金,攻讀教育博士(中文班)。教大校長李子健讚揚她們:「期望她們加入教大的大家庭後,頑強拼搏的精神能更好地激勵我們的學生及更多年輕人為夢想奮鬥。」

王柳懿/王芊懿(圖:Getty Images)

文:實習記者吳敬彥

此篇文章由「體路 Sportsroad」最初發表於「巴黎奧運|傳中國金牌運動員8.29訪港 全紅嬋或維園展「水花消失術」